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春年专利>正文

采棉作业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6475 阅读:294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棉作业车,包括车架体、车轮、坐垫及收集袋,所述车架体为方管状、呈“L”型设置、其一端为投料口、另一端设有布袋接口、管身上设有固定栏杆、底部两侧设有护板,车轮为两件、依前后序设于车架体的底部,坐垫设于车架体的投料口与固定栏杆之间,收集袋装于布袋接口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改变了传统的采棉方式,棉农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采棉作业,可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
的人力驱动车,尤其是一种采棉作业车
技术介绍
采棉是棉花种植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采棉作业的特殊性,难以实现机械 化。现有技术的采棉作业多为人工手工操作,棉农需顶着烈日、长时间的弯着腰、在棉田里 采摘棉花,采棉作业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的现状仍在延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采棉作业车,棉农借助本 技术实施采棉作业,可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实现本技术目的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采棉作业车,其特点包括车架体、车轮、坐垫及收集袋,所述车架体为方管状、 呈“L”型设置、其一端为投料口、另一端设有布袋接口、管身上设有固定栏杆、底部两侧设 有护板,车轮为两件、依前后序设于车架体的底部,坐垫设于车架体的投料口与固定栏杆之 间,收集袋装于布袋接口上;所述的固定栏杆上设有旗杆座与“U”形扶手,“U”形扶手上设 有杂物袋。本技术改变了传统的采棉方式,棉农采用本技术实施采棉作业,可降低 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的局部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图2、图3,本技术包括车架体1、车轮2、坐垫3及收集袋4,所述车 架体1为方管状、呈“L”型设置、其一端为投料口 11、另一端设有布袋接口 13、管身上设有 固定栏杆12、底部两侧设有护板14,车轮2为两件、依前后序设于车架体1的底部,坐垫3 设于车架体1上方投料口 11与固定栏杆12之间,收集袋4装于布袋接口 13上;所述的固 定栏杆12上设有旗杆座16与“U”形扶手17,“U”形扶手17上设有杂物袋18。本技术是这样使用的参阅图4,准备工作将收集袋4套装在布袋接口 13上,将收集袋4的尾端搭在“U” 形扶手17上。在烈日状况下,将遮阳伞插入旗杆座16内。参阅图1、图2、图3,采棉作业棉农面朝投料口 11、背靠坐垫靠背骑坐在采棉作业3车的坐垫3上,两脚着地、类似走路,通过臀部与坐垫3的摩擦力,使棉农与采棉作业车在棉 田同步行走,两手可灵活的采摘棉花,将采摘的棉花由面前的投料口 11投入,棉花依次进 入车架体1的“L”型管状内,完成采棉作业。收集工作采摘完成后,将收集袋4的尾端从“U”形扶手17上取下,用推杆从投料 口 11推动棉花经管身进入收集袋4,从布袋接口 13上取下收集袋4,再重新装上空的收集 袋4,完成收集工作。参阅图1、图3,本技术车架体1底部两侧设有护板14,用于防止植物的枝干进 入车轮2。参阅图1、图2,本技术固定栏杆12上设置的“U”形扶手17还可用于非采棉 作业时推行采棉作业车。参阅图3,本技术的车轮2采用宽胎设计,利于田间地头行走。参阅图4,本技术的杂物袋18用于放置小工具及随身用品。权利要求一种采棉作业车,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车架体(1)、车轮(2)、坐垫(3)及收集袋(4),所述车架体(1)为方管状、呈“L”型设置、其一端为投料口(11)、另一端设有布袋接口(13)、管身上设有固定栏杆(12)、底部两侧设有护板(14),车轮(2)为两件、依前后序设于车架体(1)的底部,坐垫(3)设于车架体(1)的投料口(11)与固定栏杆(12)之间,收集袋(4)装于布袋接口(1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棉作业车,其特征在于固定栏杆(12)上设有旗杆座(16) 与“U”形扶手(17),“U”形扶手(17)上设有杂物袋(18)。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采棉作业车,包括车架体、车轮、坐垫及收集袋,所述车架体为方管状、呈“L”型设置、其一端为投料口、另一端设有布袋接口、管身上设有固定栏杆、底部两侧设有护板,车轮为两件、依前后序设于车架体的底部,坐垫设于车架体的投料口与固定栏杆之间,收集袋装于布袋接口上。本技术改变了传统的采棉方式,棉农采用本技术实施采棉作业,可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文档编号A01D46/08GK201754683SQ2010202463公开日2011年3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30日专利技术者杨春年 申请人:杨春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棉作业车,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车架体(1)、车轮(2)、坐垫(3)及收集袋(4),所述车架体(1)为方管状、呈“L”型设置、其一端为投料口(11)、另一端设有布袋接口(13)、管身上设有固定栏杆(12)、底部两侧设有护板(14),车轮(2)为两件、依前后序设于车架体(1)的底部,坐垫(3)设于车架体(1)的投料口(11)与固定栏杆(12)之间,收集袋(4)装于布袋接口(13)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春年
申请(专利权)人:杨春年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北京市电信互联网数据中心] 2014年12月09日 03:42
    作业辞海解释为为完成生产学习等方面的既定任务而进行的活动而教育大辞典则把完成学习任务的作业分为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两大类课堂作业是教师在上课时布置学生当堂进行操练的各种练习课外作业是学生在课外时间独立进行的学习活动是检测学生是否学会课上的知识点的一种方法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