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红松茸栽培,具体为一种油茶林油菇互作模式红松茸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1、红松茸是耐阴性食用菌,利用油茶林间空隙种植红松茸,一方面油茶树冠为红松茸遮阴,一方面每年修剪的油茶枝条、收获的油茶壳又可作为极佳的培养料区种植红松茸,通常选择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油茶林地选定区域种植培养红松茸,红松茸是一种对农林废弃物质具有分解利用能力的草腐类真菌,按照指定比例将红松茸菌种接种到充分发酵的栽培基质中,培养过程中成熟的红松茸及时进行采摘,收获后剩余的菇渣又可作为有机肥培肥油茶林地土壤,从而形成油菇互作的生态循环模式。
2、红松茸收获后遗留有蘑菇渣,再向蘑菇渣添加富含特异性降解酶、微量元素的生物促腐剂,就地经夏季高温快速腐解,杀灭虫卵杂菌,形成优质腐殖质肥料,覆盖在林地上源源不断为油茶输送营养的同时,又起到改善土壤结构、防止土壤干旱的作用,丰富的营养基质激活油茶根系土壤原位微生物菌群,复壮作物根系,增强根系吸收能力,大幅度提高油茶结实量,实现丰产丰收,此种栽培方式也叫油茶林油菇互作模式下的红松茸栽培方式。
3、上述红松茸栽培方式包括栽培基质准备、基料发酵、基料铺设、红松茸接种、开沟覆土、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采摘、收获等步骤。
4、红松茸接种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的红松茸套作栽培过程中需要人工开沟栽种,种植成本高,同时人工直接将红松茸菌种播撒在栽培基料表面,进而红松茸菌种直接裸露在基料外部,从而红松茸菌种未充分与基料接触导致红松茸菌种不能及时吸收基料内部营养,同时裸露的红松茸菌种易被鸟类
5、2.传统的红松茸套作栽培过程中是通过人工播撒红松茸菌种的,由于油茶林植株矮小,工作人员在油茶林间活动空间较小,且人工播撒红松茸菌种不均匀,影响红松茸菌种的接种效果。
6、3.栽培基料表面覆土时,开沟覆土机抛洒的土块大小不均一,不能保证均匀附着在栽培基料的表面,对基料的保温保湿效果不稳定,导致浇水的次数增加,浪费用工和用水投入,且不利于出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茶林油菇互作模式红松茸栽培方法,通过开沟板可以将栽培基料表面开出垄沟,通过下料机构将红松茸菌种接种至垄沟内部再将垄沟填实,提高红松茸菌种与基料的接触面积,保证红松茸菌种可以充分吸收基料的内部营养。同时开沟机构的破碎刀转可以对栽培基料表面的覆土块进行破碎,
2、本专利技术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油茶林油菇互作模式红松茸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步骤一、栽培基质准备:每年的8-9月份开始红松茸栽培基质的准备工作,选用一定比例并且粉碎后的稻草、稻壳、甘蔗渣、中药渣、凉茶渣、竹屑、阔叶树木屑、玉米秸秆、油茶壳作为栽培基质原材料,然后加入一定量的石灰,搅拌均匀得到栽培基质;
4、步骤二、基料发酵:上述栽培基质按照指定比例加入水、加发酵剂、菌体营养素、防虫素后进行混拌均匀,堆置发酵,适时翻堆,发酵10-20天后得到栽培基料;
5、步骤三、基料铺设:选择阳光充足、通风良好、适宜坡度的油茶林间隙种植培养红松茸,在适宜温度条件下将步骤二发酵好的栽培基料起垄铺设在油茶林地上;
6、步骤四、油茶管理:对油茶进行修剪、除草、施肥、采摘的正常管理,茶树枝叶为红松茸培养提供了适宜的遮阴条件;
7、步骤五、红松茸接种:在油茶果采摘完毕后在铺设好栽培基料的油茶林间隙中使用使用开沟机构对栽培基料进行开沟,使用下料机构对红松茸菌种接种,将红松茸菌种块均匀地栽种在栽培基料上;接种红松茸菌种后,再使用开沟机构对接种后的垄沟进行填实;
8、步骤六、开沟覆土:通过步骤五对栽培基料接种好红松茸菌种后,再通过开沟机构在栽培基料两侧进行开沟,以利于水分的及时排除,不易积水;同时开沟翻起的土块抛洒在栽培基料的表面,通过开沟机构对土块进行破碎,从而使栽培基料表面的覆土均匀,确保对栽培基料的保温保湿作用;
9、步骤七、水分管理:适时在覆土的栽培基料垄面浇水,在当年10月至次年5月红松茸的整个生长周期内控制基料水分含量在55%左右,期间为油茶林地提供适宜的湿度条件;
10、步骤八、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红松茸菌种培养和出菇过程中的病虫害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11、步骤九、采摘和收获:根据红松茸的生长周期和成熟期,对红松茸及时进行采摘。
12、上述步骤五采用一种红松茸接种装置配合完成,该红松茸接种装置包括移动小车,所述的移动小车安装有开沟机构与下料机构。
13、所述的开沟机构包括设置在移动小车左右两侧壁的开沟机架,其中所述的开沟机架下端面自左向右依次设置有多个l型结构的连接架,连接架竖直段固定在开沟机架下端面,连接架水平段后端面固定有开沟板。
14、所述的下料机构包括固定在开沟机架前端面且与开沟板一一对应的下料架,下料架上贯穿设置有上下延伸的下料筒,下料筒上端面设置有与其相贯通且呈漏斗型结构的储料器,下料筒下侧设置有开合组件。
15、可选的,所述的开合组件包括固定在下料筒前侧的开合机架,开合机架上端面贯穿转动安装有转动轴,转动轴下端面安装有与下料筒底部相贴合的下料圆板,下料圆板上端面周向均匀开设有多个与下料筒配合的贯通槽。
16、下料筒前侧且位于开合机架上方安装有传动箱,且转动轴贯穿转动安装在传动箱下端面,移动小车左右两侧壁均转动安装有联动轴,联动轴远离移动小车的一端贯穿转动安装在同侧的每个传动箱上。
17、可选的,所述的开沟机架前端面且远离移动小车的一侧安装有竖直机架,且竖直机架位于开沟机架与下料筒之间,竖直机架与移动小车之间转动安装有一号轴,一号轴上安装有与开沟板一一对应的破碎辊,破碎辊圆周面上安装有多个周向均匀分布的破碎刀。
18、可选的,所述的移动小车上端面安装有左右对称的支撑架,支撑架上端面安装有与同侧储料器相配合且左右延伸的送料筒,送料筒上侧面且位于移动小车上方开设有进料口,送料筒下侧面开设有与起相贯通且与储料器一一对应的下料连筒,两个送料筒相对面共同贯穿转动安装有送料轴,送料轴位于送料筒内部的部分安装有螺旋叶片。
19、可选的,所述的移动小车左右两侧壁前侧转动安装有二号轴,二号轴远离移动小车一端安装有凸轮,移动小车左右侧壁且位于二号轴前侧安装有翻动机架,翻动机架上端面滑动安装有倾斜设置的往复连架,往复连架后端面固定安装有与同侧凸轮相配合的联动架,往复连架前端面安装有可自动复位的翻动架,翻动架下端面均匀安装有多个翻动杆。
20、可选的,所述的开沟机架远离移动小车的一端安装有竖直连架,竖直连架上自上而下依次均匀安装有多个拨动杆。
21、可选的,所述的联动轴与一号轴之间通过带传动方式相互连接,联动轴与二号轴之间也通过带传动方式相互连接。
22、上述油茶林油菇互作模式红松茸栽培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
2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茶林油菇互作模式红松茸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茶林油菇互作模式红松茸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合组件(34)包括固定在下料筒(32)前侧的开合机架(341),开合机架(341)上端面贯穿转动安装有转动轴(342),转动轴(342)下端面安装有与下料筒(32)底部相贴合的下料圆板(343),下料圆板(343)上端面周向均匀开设有多个与下料筒(32)配合的贯通槽(34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茶林油菇互作模式红松茸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沟机架(21)前端面且远离移动小车(1)的一侧安装有竖直机架(211),且竖直机架(211)位于开沟机架(21)与下料筒(32)之间,竖直机架(211)与移动小车(1)之间转动安装有一号轴(212),一号轴(212)上安装有与开沟板(23)一一对应的破碎辊(213),破碎辊(213)圆周面上安装有多个周向均匀分布的破碎刀(2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茶林油菇互作模式红松茸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小车(1)上端面安装有左右对称的支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茶林油菇互作模式红松茸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小车(1)左右两侧壁前侧转动安装有二号轴(17),二号轴(17)远离移动小车(1)一端安装有凸轮(18),移动小车(1)左右侧壁且位于二号轴(17)前侧安装有翻动机架(19),翻动机架(19)上端面滑动安装有倾斜设置的往复连架(10),往复连架(10)后端面固定安装有与同侧凸轮(18)相配合的联动架(101),往复连架(10)前端面安装有可自动复位的翻动架(102),翻动架(102)下端面均匀安装有多个翻动杆(10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茶林油菇互作模式红松茸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沟机架(21)远离移动小车(1)的一端安装有竖直连架(215),竖直连架(215)上自上而下依次均匀安装有多个拨动杆(216)。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茶林油菇互作模式红松茸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联动轴(346)与一号轴(212)之间通过带传动方式相互连接,联动轴(346)与二号轴(17)之间也通过带传动方式相互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茶林油菇互作模式红松茸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茶林油菇互作模式红松茸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合组件(34)包括固定在下料筒(32)前侧的开合机架(341),开合机架(341)上端面贯穿转动安装有转动轴(342),转动轴(342)下端面安装有与下料筒(32)底部相贴合的下料圆板(343),下料圆板(343)上端面周向均匀开设有多个与下料筒(32)配合的贯通槽(34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茶林油菇互作模式红松茸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沟机架(21)前端面且远离移动小车(1)的一侧安装有竖直机架(211),且竖直机架(211)位于开沟机架(21)与下料筒(32)之间,竖直机架(211)与移动小车(1)之间转动安装有一号轴(212),一号轴(212)上安装有与开沟板(23)一一对应的破碎辊(213),破碎辊(213)圆周面上安装有多个周向均匀分布的破碎刀(2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茶林油菇互作模式红松茸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小车(1)上端面安装有左右对称的支撑架(11),支撑架(11)上端面安装有与同侧储料器(33)相配合且左右延伸的送料筒(12),送料筒(12)上侧面且位于移动小车(1)上方开设有进料口(13),送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琳,易春雨,易陆御豪,利金战,张喆慧,邱立友,张灿,陈世昌,肖仁,王郭一豪,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双水双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