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特定病原的对虾养殖系统构建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65770 阅读:3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无特定病原的对虾养殖系统构建方法,采用养殖用水的综合处理,杜绝病原生物的进入;将所选育的波吉卵囊藻引种到对虾养殖池塘中,构建良性的微藻群落结构,由这种微藻控制的水环境,降低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氮等有害因子的浓度,改善水质,消除胁迫因子,提高水中溶解氧含量,使水体环境长时间处于良好的动态平衡状态。在养殖的前期、中期和后期,利用波吉卵囊藻和沼泽红假单孢菌藻菌体系,抑制弧菌的生长;通过双齿许水蚤对微藻的摄食,控制水体中微藻数量,消除微藻的快速增殖给养殖环境代来的负面影响。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对虾具有不含特定病原、生长迅速、抗病力强、抗逆性强、养殖周期短、养成规格大及均匀、产量高,投资效益好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无特定病原动物是指无特定的病毒、微生物或寄生虫存在的动物。无特定病原指 特定病原体的具体现状,不针对病原体的抗性或未来病原体的状况。无特定病原是一个病 原控制概念,而不是动物遗传上的一种基因型或表现型,与动物的种、品种、变种或品系等 遗传学概念存在本质的差别。无特定病原动物的输入将不会导致特定病原体的引进。对虾系甲壳纲十足目对虾科对虾属,不仅美味可口、营养丰富、而且生长快、产量 高。对虾养殖业是我国海水养殖业的支柱产业,自1993年全国发生对虾病毒爆发性流行病 后,对虾养殖业一直受到病害的困扰。我国在发展对虾养殖的过程中,始终受到各种对虾病害问题的威胁。对虾病害防 治、药物残留、对虾产品质量和养殖环境污染等问题,一直影响着对虾养殖产业的健康稳定 发展。因此,建立新的养殖技术体系,才能满足高效、节水、环保、质量安全的要求,推动对虾 养殖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为达到这个目的,采用新的技术手段来改造对虾养殖产业的技术 结构是非常需要的。专利技术人通过研究,采用养殖用水的综合处理,杜绝特定病原生物的进入;将所选育 的波吉卵囊藻引种到对虾养殖池塘中,构建良性的微藻群落结构,由这种微藻控制的水环 境,不但可以降低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氮等有害因子的浓度,改善水质,消除胁迫因子,还 能提高水中溶解氧含量,使水体环境长时间处于良好的动态平衡状态。对虾与抗病力相关 因子显著提高,血细胞数比对照组平均提高了 24.5%,血清蛋白含量提高了 1.4%,溶菌活 力提高了 28.5%,抗菌活力提高了 45.3%,超氧化物歧化酶提高了 37.8%,酚氧化酶提高 了 77. 在养殖的前期、中期和后期,波吉卵囊藻保持在4. 77X10Tf/L-16. 00X IO7个 /L,沼泽红假单孢菌为6X 106cfu/L-6X 108cfu/L,改善育苗环境水质和抑制弧菌的生长,提 高对虾抗病力和养殖的成活率;养殖过程中保持双齿许水蚤为100-150个/L,通过对微藻 的摄食,保持水体中微藻数量为4. 77 X IO7个/L-16. OOXlO7个/L,消除微藻的快速增殖给 养殖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该技术解决了传统养殖模式通过频繁换水调控水质所带来的生态失衡、对虾应 激、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病害交叉感染的重大问题。系列调控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对虾养 殖中后期30-60天不换水,实现了全天候对虾养殖水体环境调控,降低了对虾病害的发生,提高对虾养殖产量和质量。生物调控的无特定病原对虾养殖技术养殖对虾,具有生长迅速、抗病和抗逆性强、 养殖周期短、养成规格大及均勻、产量高和投资效益好等优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采用养殖用水的综合处理,杜绝病原生物的进入;将所选育的波吉卵囊藻引种到对虾养殖池塘中,构建良 性的微藻群落结构,由这种微藻控制的水环境,降低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氮等有害因子的 浓度,改善水质,消除胁迫因子,提高水中溶解氧含量,使水体环境长时间处于良好的动态 平衡状态。在养殖的前期、中期和后期,利用波吉卵囊藻和沼泽红假单孢菌藻菌体系,抑制 病原生物(弧茵)的生长;通过双齿许水蚤对微藻的摄食,控制水体中微藻数量,消除微藻 的快速增殖给养殖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措施来实现1、虾苗的选择所选虾苗除满足常规要求外,还必须是无特定病原的虾苗,虾苗下池前要进行白 斑综合症病毒(WSSV)和桃拉病毒(TSV)等病原检测,检测合格者,方能下池。2、养殖用水综合处理技术养殖用水应经24小时黑暗沉淀、二级砂滤后,加入次氯酸钠、漂白粉或漂白精,使 水中有效氯达到10mg/L-15mg/L,12小时后加入10mg/L硫代硫酸钠中和,除去过量氯气,充 分暴气12小时后使用。处理后养殖用水有效杀灭游离病毒和病毒的宿主生物、弧菌,消除 固态有机物和敌害生物。3微藻定向培育技术采用虾池微藻三级扩大定向培育技术,将所选育的波吉卵囊藻引种到对虾养殖池 塘中,构建良性的微藻群落结构,由这种微藻控制的水环境,不但可以降低水体中氨氮和亚 硝酸氮等有害因子的浓度,改善水质,消除胁迫因子,还能提高水中溶解氧含量,使水体环 境长时间处于良好的动态平衡状态。对虾与抗病力相关因子显著提高,血细胞数比对照组 平均提高了 24.5%,血清蛋白含量提高了 1.4%,溶菌(LSZ)活力提高了 28.5%,抗菌活力 提高了 45. 3%,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提高了 37. 8%,酚氧化酶(PO)提高了 77. ;4、弧菌的控制在养殖的前期、中期和后期,波吉卵囊藻保持在4. 77 X IO7个/L_16. OOXlO7个/ L,沼泽红假单孢菌为6X106CfU/L-6X108cfU/L。改善育苗环境水质和抑制弧菌的生长,提 高对虾抗病力和养殖的成活率。5、微藻群落结构平衡技术养殖过程中保持双齿许水蚤为100-150个/L,通过对微藻的摄食,保持水体中微 藻数量为4. 77 X IO7个/L-16. OOXlO7个/L,消除微藻的快速增殖给养殖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整个养殖过程中都必须进行严格的病原检测,监测养殖全过程中的无病原 (WSSV, TSV)状态,虾苗的选择除满足常规的条件外,还必须是经检测不携带白斑综合症病 毒(WSSV)和桃拉病毒(TSV)的虾苗,一旦病毒检测成阳性,必须立即做销毁处理。养殖用水应经24小时黑暗沉淀、二级砂滤后,加入次氯酸钠、漂白粉或漂白精,使 水中有效氯达到10mg/L-15mg/L,12小时后加入10mg/L硫代硫酸钠中和,除去过量氯气,充 分暴气12小时后使用。虾池微藻三级扩大定向培育的第一级培养为藻种培养,在室内利用10升玻璃缸 或50升的白色塑料袋培养,水温为30-31°C,光照20001x,盐度28 ;第二级扩大培养池面积 为15-20m2,水深1. 5-2. Om水泥池,充气状态下培养,藻类培养用水是经前处理的海水,营养5盐配方为定向培育1#配方,将一级培养的藻种按1 10的比例接种于二级扩大池,经7-10d 培养供引种用,第三级培养为对虾高位养殖池,面积为2-4亩,每亩配备1-2台水下增氧机 或叶轮式增氧机,培养用水为经前处理过的海水,营养盐配方用定向培育2#配方,微藻的接 种浓度为0. 02 X IO7个/L,每5-7d使用一次追肥,用量为第三级培养用量的1/3,降低养殖 水质的氨氮、亚硝酸盐氮等有害因子浓度,提供氧气。在养殖的前期、中期和后期,波吉卵囊藻保持在4. 77 X IO7个/L-16. 00 X IO7个/L, 沼泽红假单孢菌为6X 106cfu/L-6X 108cfu/L,改善育苗环境水质和抑制病原生物(弧茵) 的生长,提高对虾抗病力和养殖的成活率。养殖过程中保持双齿许水蚤为100-150个/L,通过对微藻的摄食,保持水体中微 藻数量为4. 77 X IO7个/L-16. OOXlO7个/L,消除微藻的快速增殖给养殖环境代来的负面影响。本专利技术的对虾具有不含特定病原、生长迅速、抗病力强、抗逆性强、养殖周期短、养 成规格大及均勻、产量高,投资效益好等优点。具体实施例方式1、养殖用水应经24小时黑暗沉淀、二级砂滤。一级砂滤经厚40 60厘米、粒径 大小为0. 2 0. 3厘米的粗砂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特定病原的对虾养殖系统构建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1)虾苗的选择所选虾苗除满足常规要求外,还必须是无特定病原的虾苗,虾苗下池前要进行白斑综合症病毒和桃拉病毒等病原检测,检测合格者,方能下池;(2)养殖用水综合处理技术养殖用水应经24小时黑暗沉淀、二级砂滤后,加入次氯酸钠、漂白粉或漂白精,使水中有效氯达到10mg/L-15mg/L,12小时后加入10mg/L硫代硫酸钠中和,除去过量氯气,充分暴气12小时后使用。处理后养殖用水有效杀灭游离病毒和病毒的宿主生物、弧菌,消除固态有机物和敌害生物;(3)微藻定向培育技术采用虾池微藻三级扩大定向培育技术,将所选育的波吉卵囊藻引种到对虾养殖池塘中,构建良性的微藻群落结构,由这种微藻控制的水环境,不但可以降低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氮等有害因子的浓度,改善水质,消除胁迫因子,还能提高水中溶解氧含量,使水体环境长时间处于良好的动态平衡状态。对虾与抗病力相关因子显著提高,血细胞数比对照组平均提高了24.5%,血清蛋白含量提高了1.4%,溶菌活力提高了28.5%,抗菌活力提高了45.3%,超氧化物歧化酶提高了37.8%,酚氧化酶提高了77.1%;(4)弧菌的控制在养殖的前期、中期和后期,波吉卵囊藻保持在4.77×10↑[7]个/L-16.00×10↑[7]个/L,沼泽红假单孢菌为6×10↑[6]cfu/L-6×10↑[8]cfu/L。改善育苗环境水质和抑制弧菌的生长,提高对虾抗病力和养殖的成活率;(5)微藻群落结构平衡技术养殖过程中保持双齿许水蚤为100-150个/L,通过对微藻的摄食,保持水体中微藻数量为4.77×10↑[7]个/L-16.00×10↑[7]个/L,消除微藻的快速增殖给养殖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翔鹄吴灶和李长玲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