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应用于车辆的显示亮度调节方法、装置、车载终端及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应用于车辆的显示亮度调节方法、装置、车载终端及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65680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3 21:33
本申请实施例适用于汽车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应用于车辆的显示亮度调节方法、装置、车载终端及车辆,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驾驶员的瞳孔变化量;所述瞳孔变化量为驾驶员左眼和/或右眼瞳孔的至少一个特征维度的变化量;若所述瞳孔变化量满足预设的亮度调整条件,则通过与所述瞳孔变化量对应的亮度转换算法确定抬头显示模块的第一亮度值;基于所述第一亮度值调整所述抬头显示模块的显示亮度。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车载终端可以根据驾驶员的瞳孔变化量自动调节抬头显示模块的显示亮度,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实施例属于汽车,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车辆的显示亮度调节方法、装置、车载终端及车辆


技术介绍

1、抬头显示模块(head up display,hud),可以利用图像生成单元将仪表盘上的仪表信息投射在驾驶员视野前方的显示面板,从而使得驾驶员不用低头看仪表盘便可以读取到车辆的仪表信息,能够有效减少驾驶员低头看仪表盘的次数,避免驾驶员因低头看仪表盘而忽视路面状况。因此,在车辆中安装抬头显示模块能够有效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而现有的抬头显示模块,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固定,需要驾驶员手动调节,从而降低了抬头显示模块的操作效率,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车辆的显示亮度调节方法、装置、车载终端及车辆,用以根据驾驶员的瞳孔变化量自动调节抬头显示模块显示亮度,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2、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于车辆的显示亮度调节方法,包括:

3、获取驾驶员的瞳孔变化量;所述瞳孔变化量为驾驶员左眼和/或右眼瞳孔的至少一个特征维度的变化量;

4、若所述瞳孔变化量满足预设的亮度调整条件,则通过与所述瞳孔变化量对应的亮度转换算法确定抬头显示模块的第一亮度值;

5、基于所述第一亮度值调整所述抬头显示模块的显示亮度。

6、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特征维度包括直径维度;所述瞳孔变化量包括直径维度的直径变化量;

7、所述获取驾驶员的瞳孔变化量,包括:

<p>8、基于预设的时间间隔,间隔获取任一瞳孔的瞳孔直径;

9、根据连续采集到的任意两个瞳孔直径之间的差值确定第一直径变化量;

10、所述若所述瞳孔变化量满足预设的亮度调整条件,则通过与所述瞳孔变化量对应的亮度转换算法确定抬头显示模块的亮度值,包括:

11、若所述第一直径变化量大于或等于第一变化阈值,则将所述第一直径变化量输入至第一亮度转换算法,确定所述抬头显示模块的所述第一亮度值。

12、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任意两个瞳孔直径包括第一瞳孔直径和第二瞳孔直径;所述第一瞳孔直径的采集时间早于所述第二瞳孔直径的采集时间;还包括:

13、若所述第一直径变化量大于或等于第一变化阈值,则间隔获取多个第三瞳孔直径;所述第三瞳孔直径的采集时间晚于所述第二瞳孔直径的采集时间;

14、根据所述第三瞳孔直径和所述第一瞳孔直径之间的差值确定第二直径变化量;

15、在预设的第一统计时间内,记录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变化阈值的第二直径变化量的第一次数;

16、若所述第一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一次数阈值,则基于所述第一直径变化量和多个所述第二直径变化量确定第一变化均量;

17、将所述第一变化均量输入至第二亮度转换算法,通过所述第二亮度转换算法确定所述抬头显示模块的所述第一亮度值。

18、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特征维度包括面积维度;所述瞳孔变化量包括面积维度的面积变化量;

19、所述获取驾驶员的瞳孔变化值,包括:

20、基于预设的时间间隔,间隔获取任一瞳孔的瞳孔直径;

21、将所述瞳孔直径输入至预设的面积计算公式,确定瞳孔面积;

22、根据连续采集到的任意两个瞳孔面积之间的差值确定第一面积变化量;

23、所述若所述瞳孔变化量满足预设的亮度调整条件,则通过与所述瞳孔变化量对应的亮度转换算法确定抬头显示模块的第一亮度值,包括:

24、若所述第一面积变化值大于或等于第二变化阈值,则将所述第一面积变化量输入至第三亮度转换算法,确定所述抬头显示模块的所述第一亮度值。

25、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任意两个瞳孔面积包括第一瞳孔面积和第二瞳孔面积;所述第一瞳孔面积的采集时间早于所述第二瞳孔面积的采集时间;

26、还包括:

27、若所述第一面积变化量大于或等于第二变化阈值,则间隔获取多个第三瞳孔面积;所述第三瞳孔面积的采集时间晚于所述第二瞳孔面积的采集时间;

28、根据所述第三瞳孔面积和所述第一瞳孔面积之间的差值确定作为第二面积变化量;

29、在预设的第二统计时间内,记录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变化阈值的所述第二面积变化量的第二次数;

30、若所述第二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二次数阈值,则基于所述第一面积变化量和多个所述第二面积变化量确定第二变化均量;

31、将所述第二变化均量输入至第四亮度转换算法,通过所述第四亮度转换算法确定所述抬头显示模块的所述第一亮度值。

32、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预设的时间间隔,间隔获取任一瞳孔的瞳孔直径,包括:

33、获取所述驾驶员的第一瞳孔坐标、第二瞳孔坐标、第三瞳孔坐标和第四瞳孔坐标;所述第一瞳孔坐标为所述左眼瞳孔的外侧边缘的坐标;所述第二瞳孔坐标为所述左眼瞳孔的内侧边缘的坐标;所述第三瞳孔坐标为所述右眼瞳孔的内侧边缘的坐标;所述第四瞳孔坐标为所述右眼瞳孔的外侧边缘的坐标;

34、将所述第一瞳孔坐标和所述第四瞳孔坐标导入至第一距离计算公式,通过所述第一距离计算公式确定第一瞳孔距离;

35、将所述第二瞳孔坐标和所述第三瞳孔坐标导入至第二距离计算公式,通过所述第二距离计算公式确定第二瞳孔距离;

36、基于所述第一瞳孔距离和所述第二瞳孔距离确定所述瞳孔直径。

37、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基于所述第一亮度值调整所述抬头显示模块的显示亮度之前,还包括:

38、获取来自所述车辆前方的环境光的光强特征值;

39、将所述光强特征值输入至第五亮度转换算法,通过所述第五亮度转换算法确定所述抬头显示模块的第二亮度值;

40、还包括:

41、基于所述第二亮度值和所述第一亮度值确定目标亮度值;

42、将所述抬头显示模块的显示亮度设置为所述目标亮度值。

43、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于车辆的显示亮度调节装置,包括:

44、变化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驾驶员的瞳孔变化量;所述瞳孔变化量为驾驶员左眼和/或右眼瞳孔的至少一个特征维度的变化量;

45、亮度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瞳孔变化量满足预设的亮度调整条件,则通过与所述瞳孔变化量对应的亮度转换算法确定抬头显示模块的第一亮度值;

46、调整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亮度值调整所述抬头显示模块的显示亮度。

47、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车载终端、抬头显示模块、摄像头;所述车载终端的第一信号输入接口与所述摄像头的第一信号输出接口相连;所述车载终端的第二信号输出接口与所述抬头显示模块的第二信号输入接口相连;

48、所述摄像头,用于获取驾驶员的瞳孔变化量;所述瞳孔变化量为驾驶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车辆的显示亮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维度包括直径维度;所述瞳孔变化量包括直径维度的直径变化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任意两个瞳孔直径包括第一瞳孔直径和第二瞳孔直径;所述第一瞳孔直径的采集时间早于所述第二瞳孔直径的采集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维度包括面积维度;所述瞳孔变化量包括面积维度的面积变化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预设的时间间隔,间隔获取任一瞳孔的瞳孔直径,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于所述第一亮度值调整所述抬头显示模块的显示亮度之前,还包括:

8.一种应用于车辆的显示亮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9.一种车载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应用于车辆的显示亮度调节方法。

10.一种车辆,包括车载终端、抬头显示模块、摄像头;所述车载终端的第一信号输入接口与所述摄像头的第一信号输出接口相连;所述车载终端的第二信号输出接口与所述抬头显示模块的第二信号输入接口相连;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车辆的显示亮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维度包括直径维度;所述瞳孔变化量包括直径维度的直径变化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任意两个瞳孔直径包括第一瞳孔直径和第二瞳孔直径;所述第一瞳孔直径的采集时间早于所述第二瞳孔直径的采集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维度包括面积维度;所述瞳孔变化量包括面积维度的面积变化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预设的时间间隔,间隔获取任一瞳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华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