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系杂交小麦新组合Ⅱ优58的培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652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指出的两系杂交小麦Ⅱ优58的培育方法涉及一种两系杂交小麦雄性核不育杂种优势利用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能成功用于生产、同时高产、抗病性强的两系杂交小麦新品种的培育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培育方法主要为选择不育系“C49-89S”为母本,恢复系“内江5893”为父本,并且采取适当的制种和繁殖措施,最终培育成两系杂交小麦新组合Ⅱ优58。该杂交小麦新组合Ⅱ优48已被确定全国引种和试验。(*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两系杂交小麦雄性核不育杂种优势利用领域。小麦培育新品种研究表明,“三系法”改为“两系法”是目前小麦杂交育种举世瞩目的突破口,因为两系法不仅省去了异交繁殖不育系种子的过程,使杂交成本大幅度降低,并且两系法不育性恢复源广,易于选育强优组成合。1991年四川省内江市农科所引进国内的小麦“两系”材料,进行广泛的测配筛选,从中发现T型不育系的育性稳定,但存在恢复源少,不育系种子的灌浆后期α-淀粉酶活性高,导致种子皱缩和容易穗发芽等缺点。1996年申请号96101179.3专利技术专利“温光型小麦两用系C49S的使用方法”报导了一种两系杂交的育种方法,该方法选用温光型小麦两用系C49S为母本,以其它小麦品种、品系、杂交中间材料或小麦近缘材料为父本,生产杂交种,这种温光型C49S不育材料育性稳定,具有育性转换能力,与一般的核不育小麦相比还具备易繁殖自身的优点,缺点是该不育材料抗逆性差,白粉病、赤霉病时有发生。尽管两系杂交小麦的研究取得一定的进展,但尚有不足,并且真正成功配套用于生产和取得显著效益者尚未见报导。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能成功配套用于生产,同时高产、抗病性强的两系杂交小麦新品种的培育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两系杂交小麦雄性核不育杂种II优58的培育方法包括一、选不育系“C49-89S”作母本,恢复系“内江5839”作父本。不育系“C49-89S”品种来源1991年在昆明引进重庆C49S不育材料,该材料源于普通小麦×栽培二粒(83-28-6/栽培二粒)杂交组合中选育而成。特征特性“C49-89S”不育材料属弱春性,早熟,矮杆55cm左右,品质好,分蘖力强,成穗率高,叶片窄,株型紧凑,穗层整齐,穗长10cm,小穗数18-20个,主穗着粒50粒左右,白皮白粒,成熟落黄好,全生育期180天,不育度高,不育性稳定,不育期长,花药瘦小,不开裂、属典败型。在内江11月10日前播种,4月30日前抽穗为不育,不育前长达40天左右。11月10日后播种,4月30日前抽穗为不育,不育期长达40天左右。11月10日后播种,4月15日抽穗生育性转换期,4月20日抽穗为完全可育。因此,在内江正季播种表现不育,不育株率100%,不育度98-100%可以进行制种,晚播(11月26日以后)则可繁殖不育系,一系两用。适应长江流域及南方麦区,用于繁殖、制种一般产量50-300公斤/亩。恢复系“内江5839”品种来源1983年利用天蓝冰草×(南大2419×合作号)为基质的八倍体附加系——远中4号为母本,76-3-15(绵阳15号)为父本,采用混合系谱法,经两次昆明夏繁加代于1991年筛选而成。特征特性该品系属弱冬性,幼苗半匍匐,叶片较宽,叶色深绿,叶姿较披,株型中等,茎杆弹性强,抗倒伏,长黑芒,穗棍棒形,白皮白粒,籽粒角质,株高90cm左右,穗长12cm上下,小穗数20-24个,主穗粒数60粒左右,千粒重53.6克。在内江10月下旬播种,3月中旬抽穗,5月初收获,全生育期184天。该品系还具有配合力强,恢复度高,抗病优质的特性,是目前两系杂交小麦选配组合较好的恢复系。适应长江流域及南方麦区种植和配制杂交种。一般亩产400-500公斤,若用于制种作父本,一般亩产50-300公斤。二、两系杂交小麦II优58的制种方法“II优58”的制种技术主要是采取安全隔离、定期播种、合理密植、调节花期、人工辅助授粉,去杂去劣措施,从而使杂种纯度好,产量高。1.安全隔离为确保“II优58”制种纯度,防止非父本的串粉,制种地周围30公尺以内不种非父本小麦。采取天然或种其他作物隔离。2.定期播种,根据分期播种试验,在内江10月25日为父母本最佳播期。3.合理密植即田间种植规格和行比。在适宜行比(2∶10-2∶8)、种植密度(6×4寸或7×3寸)时,采取小窝疏株密植,做到全田密,株间稀,母本每窝下种7-8粒,亩用种8.5公斤,保证每窝成苗6苗以上,亩有基本苗12-15万苗;父本每窝下种8-9粒,亩用种2.5公斤,每窝成苗8苗以上,亩有基本苗3.5万以上较好。资中、内江市中区种子公司生产试验鉴定。1997年全国试制“II优58”800亩。4.调节花期以父母本基本生育期为调节花期的依据。用剥检幼穗法和叶龄指数法采取激素调节和肥水调控花期,克服“母等父或父等母”的现象,达到父母本盛花相遇。5.人工辅助授粉每天上午9-11时,下午3-5时,用竹杆赶粉,达到异交结实的目的。6.去杂去劣在父母本抽穗期,蜡熟期必须去杂,去除畸形,矮变株,病弱株拔去。收获时,必须采取单收、单打、单晒、单贮,确保杂交种质量和纯度。三、两系杂交小麦II优58的繁殖方法1.选地繁殖地宜选用隔离条件好的旱地。2.整地要求深耕细作,开厢播种,播种前将种子晒2-3天;播种时要用灭鼠药撒在四周灭鼠。3.播种在内江12月5日后播种,规格及播量净作7×5寸打窝,亩用种量7公斤,每窝10-14粒。4.重施基肥,亩用尿素5公斤,过磷酸钙30公斤,猪粪水2000公斤,再用细渣肥或沙盖种2厘米左右。5.注意除草、防病、治虫,三叶期前后,每亩用尿素2-3公斤,猪粪水2000公斤浇苗,做到有病有虫防治,去杂工作在齐穗收割前拔除杂株。6.收获在蜡熟末期,抓住有利天气,及时收割、脱粒、晒干。应注意晒场、农具清扫,防止机械和人为的混杂。种子贮藏期间,注意防鼠防虫防潮。这样培育出的两系杂交小麦新组合II优58具有高产、抗病性强的优点,并能成功配套用于生产。实施例1杂交种“II优58”1、组合来源II优58于1992年“C49-89S×内江58 39”测配杂交而成。2、特征特性该组合属春性早熟种,全生育期184天,与绵阳26号相当,株高90cm,叶片较宽,分蘖力强,成穗率高,叶片功能期长,灌浆速度快,成熟落黄好,茎坚韧、弹性好,抗倒伏力强,穗长方型、中长芒、属白皮白粒、大穗大粒型品种,主穗着粒60粒左右,籽粒角质,千粒重50克以上,商品性好,品质优良。该组合与现有当家品种绵阳26号比能抗条锈病、赤霉病,适应性广和抗逆性强,产量高。是目前能投入生产应用的较好组合。适宜长江流域及南方麦区种植。“II优58”组合自1994年成型试种以来,在内江小区试验亩产502.3公斤,较四川省对照绵阳26号亩产426.5公斤增产15.2%,1995年小区亩产489.4公斤,较对照绵阳26号亩产439.1公斤增产10.2%,1996年小区亩产429.3公斤,较对照绵阳26号394.7公斤增产8.8%,1996-1997年首次参加全国两系杂交小麦协作联试,从八个试点汇总资料看出,内江所选育的“II优58”平均亩产334.6公斤,居参试组合第一位。其中湖北省荆州点亩产401.5公斤,较湖北省对照鄂恩1号亩产305.7公斤增产31.3%;云南省昆明点亩产483公斤,较云南省地照凤麦24号亩产434.3公斤增产11%,比绵阳26号亩产431公斤增产12.3%。实施例21997年9月3日,在宜昌市召开的全国两系杂交小麦总结会上,“II优58”被专家们确定为全国引种、试验、示范、试制的首推组合之一。至今已有四川、重庆、贵州、湖北、福建、云南、陕西等七个省市六十余个县的科研单位、种子公司、农业推广部门积极引种试验。1997-1998年度该组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两系杂交小麦品种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不育系“C49-89S”为母本,恢复系“内江5839”为父本,并且采取适当的制种和敏殖措施,最终培育成两系杂交小麦新组合Ⅱ优58;制种措施包括安全隔离、定期播种、合理密植、调节花期、人工辅 助授粉和去杂去劣;繁殖措施包括选地整地、适期播种、重施基肥、注意除草、防病治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系杂交小麦品种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不育系“C49-89S”为母本,恢复系“内江5839”为父本,并且采取适当的制种和繁殖措施,最终培育成两系杂交小麦新组合II优58;制种措施包括安全隔离、定期播种、合理密植、调节花期、人工辅助授粉和去杂去劣;繁殖措施包括选地整地、适期播种、重施基肥、注意除草、防病治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母本“C49-89S”源于普通小麦X栽培二粒(83-28-6/栽培二粒)杂交组合中选育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育方法,父本为天蓝冰草×(南天2419×合作号)为基质的八倍附加系——远中4号做母本,766-3-15(绵阳15号)为父本,采取混合系谱法培育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安全隔离措施为制种地周围30公尺以内不种非父本小麦,并且采取无屏障或其它作物隔离。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元洪黄辉耀王相华张长春唐健杨松清尧鲁平荣飞雪李君儒
申请(专利权)人:内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