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尤其是涉及一种抗冻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砂、石等组成的多孔复合材料。为了保证混凝土施工时良好的工作性,混凝土中加入的拌和水总要多于水泥所需的水化用水,这部分多余水便以游离水的形式滞留于混凝土中,形成占有一定体积的连通毛细孔,这些连通的毛细孔是导致混凝土遭受冻害的主要原因。
2、我国地域辽阔,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变化极大,尤其是在季节交替的时候,昼夜温差变化更加明显,尤其是当气温不断在冰点上下变化时,气温变化会导致混凝土毛细孔中含有的水分不断冻结融化,当混凝土处于饱水状态时,混凝土毛细孔中的水在结晶时会产生膨胀压力,从而破坏、挤压混凝土的内部结构导致混凝土出现微裂缝,而在反复冻融过程中,混凝土的微裂缝会逐渐增长、扩大,进一步破坏混凝土结构,严重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从而严重影响混凝土建筑的工程质量。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有必要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本申请提供一种抗冻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抗冻混凝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抗冻混凝土,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150~180份水泥、65~78份粉煤灰、370~430份砂、560~720份碎石、1.5~2份聚羧酸减水剂、1.2~1.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7~2.1份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1.6~1.9份聚甘油脂肪酸酯、75~90份水。
4、上述技术方案中,本申请通过添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和聚甘油脂肪酸酯,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中水相的表面张力,促进微小晶核的形成,从而抑制大冰晶的生成,并改变冰晶的形态,这样形成的冰晶结构质地疏松、强度较低,显著减少了冰晶的膨胀压力。同时,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与聚羧酸减水剂配合使用,能够在混凝土拌和物中形成稳定的微小气泡,减少气泡的破裂,从而在混凝土内形成一定体积的封闭气泡。这些封闭气泡不仅可以阻断混凝土中的毛细孔通道,降低毛细孔作用,还能在混凝土冻结过程中释放冰晶内部的膨胀压力,避免对混凝土内部结构的破坏,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5、优选的,所述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聚甘油脂肪酸酯的质量比为1.4:1.8:1.7。
6、上述技术方案中,本申请通过进一步限定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聚甘油脂肪酸酯的质量比为1.4:1.8:1.7,达到最佳的降低混凝土中水相的表面张力,促进微小晶核的形成,从而抑制大冰晶的生成,并改变冰晶的形态的效果,进一步减少冰晶的膨胀压力,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7、优选的,所述抗冻混凝土还包括1.2~1.5份聚丙烯酰胺。
8、上述技术方案中,本申请通过进一步加入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酰胺具有很强的吸附力,配合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聚甘油脂肪酸酯使用,能够稳定地吸附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聚甘油脂肪酸酯促进水分子形成的微小晶核表面,明显抑制晶核的进一步增长,进一步抑制大冰晶的形成并进一步促进形成质地疏松的冰晶结构,进一步减少冰晶的膨胀压力,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9、优选的,所述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聚甘油脂肪酸酯、聚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为1.4:1.8:1.7:1.2。
10、上述技术方案中,本申请通过进一步限定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聚甘油脂肪酸酯、聚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为1.4:1.8:1.7:1.2,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聚甘油脂肪酸酯、聚丙烯酰胺之间具备更好的配合作用,能够进一步促进水分子形成质地疏松的冰晶结构,进一步减少冰晶的膨胀压力,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11、优选的,所述抗冻混凝土还包括6~7.5份纤维素纤维。
12、优选的,所述纤维素纤维的长度在3~5mm,直径在30~50μm之间。
13、上述技术方案中,本申请通过进一步加入6~7.5份纤维素纤维,纤维素纤维不仅能够促进混凝土的充分水化,还能够在混凝土中形成立体三维结构,有效抑制混凝土在反复冻融过程中裂缝的扩展,同时部分纤维素纤维穿插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与聚羧酸减水剂配合形成的微小气孔中,不仅能够更多的吸收微小气孔中的游离水,还能够进一步抑制水分子形成大冰晶,避免大冰晶对混凝土内部结构的破坏,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14、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抗冻混凝土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15、一种抗冻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6、步骤1:将水、聚羧酸减水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聚甘油脂肪酸酯混合并搅拌均匀,再加入水泥、粉煤灰,搅拌混合均匀后得浆体;
17、步骤2:在步骤1所得浆体中加入砂、碎石,搅拌均匀后,得抗冻混凝土。
18、优选的,包括如下步骤:
19、步骤1:将水、聚羧酸减水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聚甘油脂肪酸酯、聚丙烯酰胺混合并搅拌均匀,再加入水泥、粉煤灰,搅拌混合均匀后得浆体;
20、步骤2:在步骤1所得浆体中加入砂、碎石,搅拌均匀后,得抗冻混凝土。
21、优选的,包括如下步骤:
22、步骤1:将水、聚羧酸减水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聚甘油脂肪酸酯、聚丙烯酰胺、纤维素纤维混合并搅拌均匀,再加入水泥、粉煤灰,搅拌混合均匀后得浆体;
23、步骤2:在步骤1所得浆体中加入砂、碎石,搅拌均匀后,得抗冻混凝土。
24、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上述制备方法制备的抗冻混凝土具备良好的抗冻性能。
25、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6、1.本申请通过在混凝土中添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和聚甘油脂肪酸酯,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中水相的表面张力,促进微小晶核的形成,从而抑制大冰晶的生成,并改变冰晶的形态,这样形成的冰晶结构质地疏松、强度较低,显著减少了冰晶的膨胀压力。
27、2.本申请通过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与聚羧酸减水剂配合使用,能够在混凝土拌和物中形成稳定的微小气泡,减少气泡的破裂,从而在混凝土内形成一定体积的封闭气泡。这些封闭气泡不仅可以阻断混凝土中的毛细孔通道,降低毛细孔作用,还能在混凝土冻结过程中释放冰晶内部的膨胀压力,避免对混凝土内部结构的破坏,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28、3.本申请通过在混凝土中加入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酰胺具有很强的吸附力,配合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聚甘油脂肪酸酯使用,能够稳定地吸附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聚甘油脂肪酸酯促进水分子形成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冻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冻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聚甘油脂肪酸酯的质量比为1.4:1.8: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冻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冻混凝土还包括1.2~1.5份聚丙烯酰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冻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聚甘油脂肪酸酯、聚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为1.4:1.8:1.7:1.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冻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冻混凝土还包括6~7.5份纤维素纤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冻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素纤维的长度在3~5mm,直径在30~50μm之间。
7.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冻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8.一种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抗冻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9.一种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抗冻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冻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冻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聚甘油脂肪酸酯的质量比为1.4:1.8: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冻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冻混凝土还包括1.2~1.5份聚丙烯酰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冻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聚甘油脂肪酸酯、聚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为1.4:1.8:1.7: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杰,钟梁,陈程,叶章伟,朱海卫,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三中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