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注浆,尤其是一种实验室用的注浆装置。
技术介绍
1、本技术中的注浆装置是用于将注浆液注入实验室岩土体模拟设备中,以获知浆液的渗透情况。其中,在实验室岩土体模拟设备内设有孔隙和裂隙。虽然,目前现有技术中有相关的实验室用的注浆装置,但是其体积较大,占用面积大。例如“专利公开号为:cn114636657a、名称为:一种可视化的实验室模拟注浆装置”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其包括气源加压装置、注浆渗透装置以及数据采集系统;储浆筒和注浆管均为透明材质;数据采集系统包括两个分别与数据处理系统电连接的孔隙水压力传感器,孔隙水压力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分别位于注浆管的进、出口位置。该技术较为理论化设置注浆装置,其无法进行集成化、小型化。
2、因此,急需要提出一种结构简单、便捷可靠的实验室用的注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验室用的注浆装置,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2、一种实验室用的注浆装置,其包括呈梯形体形状的手推车,沿倾斜方向布设在手推车上的注浆泵,固定在手推车上、且与注浆泵连接的注浆电机,设置在注浆泵上的进料斗,固定在手推车上的空压机和供气系统,固定在手推车上、且与空压机、供气系统和注浆电机电气连接的控制箱,以及连接在注浆泵与供气系统之间的第二压力调节器;所述第二压力调节器前后分别设置有第二压力表和第三压力表;所述第二压力表与供气系统采用管路连通,并显示供气系统的压力值;所述第三压力表采用管路与注浆泵连通,并显示注浆供气压力值;所
3、进一步地,所述供气系统包括沿气体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管道、集气管、安全阀和第一压力调节器;所述第一管道与空压机连接;所述第一压力调节器与第二压力调节器连接。
4、进一步地,所述集气管上设置有第一压力表和压力变送器;所述压力变送器与控制箱电气连接。
5、进一步地,所述集气管与安全阀之间设置有一空气过滤器。
6、进一步地,所述安全阀与第一压力调节器之间设置有一排污阀。
7、进一步地,所述手推车上设置有一推车把手。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9、本技术通过设置呈梯形体形状的手推车,并将注浆泵和注浆电机倾斜设置,并将空压机和供气系统设置在手推车内,以实现小型化,集成化;另外,本技术通过设置空压机、集气管、空气过滤器、安全阀、排污阀、第一压力调节器和第二压力调节器,以实现可靠供气,保证注浆的可靠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便捷可靠等优点,在注浆
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验室用的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呈梯形体形状的手推车(1),沿倾斜方向布设在手推车(1)上的注浆泵(4),固定在手推车(1)上、且与注浆泵(4)连接的注浆电机(5),设置在注浆泵(4)上的进料斗(6),固定在手推车(1)上的空压机(7)和供气系统(8),固定在手推车(1)上、且与空压机(7)、供气系统(8)和注浆电机(5)电气连接的控制箱(3),以及连接在注浆泵(4)与供气系统(8)之间的第二压力调节器(9);所述第二压力调节器(9)前后分别设置有第二压力表(91)和第三压力表(92);所述第二压力表(91)与供气系统(8)采用管路连通,并显示供气系统(8)的压力值;所述第三压力表(92)采用管路与注浆泵(4)连通,并显示注浆供气压力值;所述注浆泵(4)的底部设置有一出浆口(41);所述注浆泵(4)上设置有一接气头(42);所述接气头(42)与第二压力调节器(9)采用管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室用的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系统(8)包括沿气体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管道(81)、集气管(82)、安全阀(86)和第一压力调节器(8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实验室用的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管(82)上设置有第一压力表(83)和压力变送器(84);所述压力变送器(84)与控制箱(3)电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实验室用的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管(82)与安全阀(86)之间设置有一空气过滤器(85)。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实验室用的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阀(86)与第一压力调节器(88)之间设置有一排污阀(8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室用的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推车(1)上设置有一推车把手(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验室用的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呈梯形体形状的手推车(1),沿倾斜方向布设在手推车(1)上的注浆泵(4),固定在手推车(1)上、且与注浆泵(4)连接的注浆电机(5),设置在注浆泵(4)上的进料斗(6),固定在手推车(1)上的空压机(7)和供气系统(8),固定在手推车(1)上、且与空压机(7)、供气系统(8)和注浆电机(5)电气连接的控制箱(3),以及连接在注浆泵(4)与供气系统(8)之间的第二压力调节器(9);所述第二压力调节器(9)前后分别设置有第二压力表(91)和第三压力表(92);所述第二压力表(91)与供气系统(8)采用管路连通,并显示供气系统(8)的压力值;所述第三压力表(92)采用管路与注浆泵(4)连通,并显示注浆供气压力值;所述注浆泵(4)的底部设置有一出浆口(41);所述注浆泵(4)上设置有一接气头(42);所述接气头(42)与第二压力调节器(9)采用管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伟,何定桥,凌宏亮,李小辉,王向鹏,李凯,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理工博大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