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董欣然专利>正文

一种双悬膜三玻四腔的高效节能玻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637749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3 21:20
一种双悬膜三玻四腔的高效节能玻璃系统,所述系统是由中间层玻璃作为基板支撑起两侧由张拉框连接固定的两片塑料薄膜,先加工成具有两个中空内腔的双悬膜组件,再在其外部加装封装框包裹住双悬膜组件制成一个可单独加工的核心组件,所述封装框为截面呈C型两侧带有空腔以及中间筋板设有卡住核心组件的一对对称锥凸的敞口型材,最终在玻璃封装线上,通过核心组件上的封装框两侧的两个空腔的外端面与两片玻璃封装成带有四个中空内腔的高效节能玻璃系统。通过增加中间层玻璃从内部增强了双悬膜张拉框的结构稳定性,提高了塑料薄膜的固定与施加预张力操作的可控性。本技术提供的具有四个隔热内腔的节能玻璃系统的节能效果更加显著,加工更加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绿色建筑节能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悬膜三玻四腔的高效节能玻璃系统


技术介绍

1、绿色节能建筑领域所需的高效节能玻璃,当前普遍采用的是三玻两腔中空玻璃系统,即在标准中空玻璃中间加入第三块玻璃形成两个隔热空腔,再通过向两个隔热空腔充填惰性气体来进一步提供节能效果,为了进一步提高节能效果,再增加一块中间层玻璃的四玻三腔的玻璃系统也被专利技术出来,但由于重量增加带来难以克服的缺点,导致缺少大规模的应用,而通过将塑料薄膜替代中间层玻璃,或者用两层光学薄膜悬挂在中空玻璃中间来提高节能效果,能够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

2、在已知的悬膜或双悬膜中空玻璃技术的加工过程中,都必须依赖外部的两片玻璃作为基板来克服固定膜片的基准框架在施加预张力后的形变难题,与此同时,却增加了覆膜及封装的难度,而且无法充分利用中空玻璃加工生产线的自动化优势,严重制约了生产节拍的提高,同时,在降低制造成本方面也存在急需克服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目的是为了解决悬膜替代中间层玻璃加工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以及三玻两腔中空玻璃的节能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的难题,提供一种双悬膜三玻四腔的高效节能玻璃系统。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双悬膜三玻四腔的高效节能玻璃系统,所述玻璃系统包括最外层的两片玻璃(1a、1b),以及两片玻璃之间封装的核心组件(20);所述核心组件(20)包括封装框(7),以及封装框内嵌装的双悬膜组件(10);所述双悬膜组件(10)包括张拉框(3),张拉框(3)中间设置的中间层玻璃(1c),以及由张拉框(3)张紧的外层两片薄膜(2a、2b)。

4、进一步的,所述张拉框(3)由两个独立滑槽(3.1a、3.1b)向背设置而成,截面呈凹字型,两个滑槽(3.1a、3.1b)被中间的凹缝(3.2)和凹缝下的角码腔(3.3)隔开,两个独立滑槽(3.1a、3.1b)向外开有槽口(3.5a、3.5b);两个滑槽内各加装一个梭条板(4),梭条板的中心设有与滑槽的槽口开口同向的卡槽(4.3),卡槽内加装一组张拉珠(5),张拉珠露出的头部用于焊接固定薄膜(2a或2b)的边部,梭条板的内外两侧各设有一对双翅板(4.1、4.2),其中一侧的双翅板由外缘至根部切出一组用于放置弹簧(6)的断口(4.4)。

5、进一步的,所述两侧滑槽(3.1a、3.1b)的整体呈内高外低的斜坡状,使张拉框(3)整体带有由内(即双悬膜组件中心)而外的锥度。

6、进一步的,所述张拉珠(5)呈哑铃型,细腰处被卡槽(4.3)的两个卡凸卡住。

7、进一步的,所述张拉框(3)中间的凹缝(3.2)用于嵌装中间层玻璃(1c);镶嵌有中间层玻璃的张拉框,通过四个端角处与凹缝下的角码腔(3.3)配合的长角码(13)将张拉框与中间层玻璃连接固定成一个矩形框,两侧的薄膜(2a、2b)通过卡槽内的张拉珠(5)焊接固定构成一个具有两个隔热中空层的双悬膜组件(10)。

8、进一步的,所述梭条板(4)能够在滑槽(3.1a、3.1b)内沿弹簧(6)伸缩方向滑动,滑槽的槽口(3.5a、3.5b)宽度满足装在卡槽内张拉珠头部的位移变化,两个滑槽的两端各加装有一个(呈方块形的)挡块(11a、11b),其尺寸正好满足同时卡在端角处相邻的两个滑槽的45°斜切拼装成的直角内腔中,用来防止梭条板(4)在滑槽内的位移。

9、进一步的,所述挡块的侧面开有一圈浅槽(11.3),浅槽内加装弹簧片(11.1),并使正对着梭条板端面的弹簧片隆起略微露出浅槽,弹簧片中部凸起的顶端的小弧圈卡在挡块的位于两个滑槽45°斜切拼装成的直角内腔的内侧的浅槽内,两侧大弧圈窝在挡块的与梭条板端面接触的浅槽内,弹簧片底部开口的两个平尾端用螺钉(11.2)固定在挡块的两个外角的浅槽内。

10、进一步的,所述封装框(7)是截面呈c型、两侧带有梯形空腔(7.1)以及中间连接筋板(7.5)上方的侧壁上设有一对对称的锥凸(7.4a、7.4b)的隔热型材,再由此型材组装成矩形框,既作为密封框将双悬膜组件(10)包裹住,又作为支撑框架与最外面的两片玻璃(1a、1b)进行密封固定。所述封装框(7)内侧壁上设置的锥凸(7.4),用于卡住双膜组件(10)的张拉框带有锥度的边部,封装框的两个锥凸与中间连接筋板(7.5)之间的内壁形成的两个沟槽(7.3a、7,3b)用于插装宽角码(14),封装框(7)的角部同时通过与封装框两侧的两个梯形空腔(7.1)配合的角码(12a、12b)将封装框(7)的四条封装边框连接固定为一个矩形框而组装成核心组件(20)。

11、所述玻璃系统是由双悬膜组件的中间层玻璃作为基板支撑起两侧由张拉框连接固定的两片塑料薄膜,先加工成具有两个中空内腔的双悬膜组件,再在其外部加装封装框包裹住双悬膜组件制成一个可单独加工的核心组件,最终在玻璃封装线上,通过核心组件上的封装框两侧的两个空腔(梯形腔)的外端面与两片玻璃封装成带有四个中空内腔的高效节能玻璃系统。

12、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3、通过增加中间层玻璃作为基板,从内部增强了双悬膜张拉框的结构稳定性,同时,提高了塑料膜片的固定与施加预张力操作的可靠性与可控性。

14、本技术的积极效果就是通过增加两片塑料膜片以及中间再增加一块中间层玻璃,使得具有四个隔热内腔的节能玻璃系统更容易实现商业化,大大提高节能效果的同时,也降低了加工的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悬膜三玻四腔的高效节能玻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系统包括最外层的两片玻璃(1a、1b),以及两片玻璃之间封装的核心组件(20);所述核心组件(20)包括封装框(7),以及封装框内嵌装的双悬膜组件(10);所述双悬膜组件(10)包括张拉框(3),张拉框(3)中间设置的中间层玻璃(1c),以及由张拉框(3)张紧的外层两片薄膜(2a、2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悬膜三玻四腔的高效节能玻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框(3)由两个独立滑槽(3.1a、3.1b)向背设置而成,截面呈凹字型,两个滑槽(3.1a、3.1b)被中间的凹缝(3.2)和凹缝下的角码腔(3.3)隔开,两个独立滑槽(3.1a、3.1b)向外开有槽口(3.5a、3.5b);两个滑槽内各加装一个梭条板(4),梭条板的中心设有与滑槽的槽口开口同向的卡槽(4.3),卡槽内加装一组张拉珠(5),张拉珠露出的头部用于焊接固定外层两片薄膜(2a、2b)的边部,梭条板的内外两侧各设有一对双翅板(4.1、4.2),其中一侧的双翅板由外缘至根部切出一组用于放置弹簧(6)的断口(4.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悬膜三玻四腔的高效节能玻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滑槽(3.1a、3.1b)的整体呈内高外低的斜坡状,使张拉框(3)整体带有由内而外的锥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悬膜三玻四腔的高效节能玻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珠(5)呈哑铃型,细腰处被卡槽(4.3)的两个卡凸卡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悬膜三玻四腔的高效节能玻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框(3)中间的凹缝(3.2)用于嵌装中间层玻璃(1c);镶嵌有中间层玻璃的张拉框通过四个端角处与凹缝下的角码腔(3.3)配合的长角码(13)将张拉框与中间层玻璃连接固定成一个矩形框,两侧的薄膜(2a、2b)通过卡槽内的张拉珠(5)焊接固定构成一个具有两个隔热中空层的双悬膜组件(10)。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悬膜三玻四腔的高效节能玻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梭条板(4)能够在滑槽(3.1a、3.1b)内沿弹簧(6)伸缩方向滑动,滑槽的槽口(3.5a、3.5b)宽度满足装在卡槽内张拉珠头部的位移变化,两个滑槽的两端各加装有一个挡块(11a、11b),其尺寸正好满足同时卡在端角处相邻的两个滑槽的45°斜切拼装成的直角内腔中,用来防止梭条板(4)在滑槽内的位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悬膜三玻四腔的高效节能玻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的侧面开有一圈浅槽(11.3),浅槽内加装弹簧片(11.1),并使正对着梭条板端面的弹簧片隆起略微露出浅槽,弹簧片中部凸起的顶端的小弧圈卡在挡块的位于两个滑槽45°斜切拼装成的直角内腔的内侧的浅槽内,两侧大弧圈窝在挡块的与梭条板端面接触的浅槽内,弹簧片底部开口的两个平尾端用螺钉(11.2)固定在挡块的两个外角的浅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悬膜三玻四腔的高效节能玻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框(7)是截面呈C型、两侧带有梯形空腔(7.1)以及中间连接筋板(7.5)上方的侧壁上设有一对对称的锥凸(7.4a、7.4b)的隔热型材,再由此型材组装成矩形框,既作为密封框将双悬膜组件(10)包裹住,又作为支撑框架与最外面的两片玻璃(1a、1b)进行密封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悬膜三玻四腔的高效节能玻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框(7)内侧壁上设置的锥凸(7.4a、7.4b),用于卡住双膜组件(10)的张拉框带有锥度的锥底边部,封装框的两个锥凸与中间连接筋板(7.5)之间的内壁形成的两个沟槽(7.3a、7,3b)用于插装宽角码(14),封装框(7)的角部同时通过与封装框两侧的两个梯形空腔(7.1)配合的角码(12a、12b)将封装框(7)的四条封装边框连接固定为一个矩形框而组装成核心组件(2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悬膜三玻四腔的高效节能玻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系统包括最外层的两片玻璃(1a、1b),以及两片玻璃之间封装的核心组件(20);所述核心组件(20)包括封装框(7),以及封装框内嵌装的双悬膜组件(10);所述双悬膜组件(10)包括张拉框(3),张拉框(3)中间设置的中间层玻璃(1c),以及由张拉框(3)张紧的外层两片薄膜(2a、2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悬膜三玻四腔的高效节能玻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框(3)由两个独立滑槽(3.1a、3.1b)向背设置而成,截面呈凹字型,两个滑槽(3.1a、3.1b)被中间的凹缝(3.2)和凹缝下的角码腔(3.3)隔开,两个独立滑槽(3.1a、3.1b)向外开有槽口(3.5a、3.5b);两个滑槽内各加装一个梭条板(4),梭条板的中心设有与滑槽的槽口开口同向的卡槽(4.3),卡槽内加装一组张拉珠(5),张拉珠露出的头部用于焊接固定外层两片薄膜(2a、2b)的边部,梭条板的内外两侧各设有一对双翅板(4.1、4.2),其中一侧的双翅板由外缘至根部切出一组用于放置弹簧(6)的断口(4.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悬膜三玻四腔的高效节能玻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滑槽(3.1a、3.1b)的整体呈内高外低的斜坡状,使张拉框(3)整体带有由内而外的锥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悬膜三玻四腔的高效节能玻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珠(5)呈哑铃型,细腰处被卡槽(4.3)的两个卡凸卡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悬膜三玻四腔的高效节能玻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框(3)中间的凹缝(3.2)用于嵌装中间层玻璃(1c);镶嵌有中间层玻璃的张拉框通过四个端角处与凹缝下的角码腔(3.3)配合的长角码(13)将张拉框与中间层玻璃连接固定成一个矩形框,两侧的薄膜(2a、2b)通过卡槽内的张拉珠(5)焊接固定构成一个具有两个隔热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欣然
申请(专利权)人:董欣然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