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受冲击的冷作模具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3161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3 21:1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耐受冲击的冷作模具钢,包括底座和防护垫,所述底座顶部的两侧和两端设置有导杆,四组所述导杆外侧的底部和顶部分别套设有滑套B和滑套A,同侧两组所述滑套B相靠近一侧共同设置有下模具钢,同侧两组所述滑套A相靠近一侧共同设置有上模具钢,所述底座顶部两侧的中部开设有套筒A;本技术通过套筒A、连接管、套筒B、推杆、活塞A、弹簧、缓冲板、活塞B和压杆之间的互相配合,使得装置在上模具钢与下模具钢合模时,可利用合模冲击力推动下模具钢下移,带动活塞B下移,将套筒A内气体挤压进套筒B内使活塞A上移,推动缓冲板对下模具钢底部进行弹性支撑,可缓解其受到的重压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冷作模具钢,具体为一种耐受冲击的冷作模具钢


技术介绍

1、冷作模具钢侧重硬度、耐磨性。含碳量高,合金元素以增加淬透性,提高耐磨性为主,冷作模具钢包括制造冲裁用的模具、冷镦模和冷挤压模、压弯模及拉丝模等,冷作模具钢在工作时,由于被加工材料的变形抗力比较大,模具的工作部分承受很大的压力、弯曲力、冲击力及摩擦力,因此,冷作模具的正常报废原因一般是磨损.也有因断裂、崩力和变形超差导致;

2、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18744777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耐受冲击的冷作模具钢,其解决了冷作模具钢在进行模具铸造时,上模具钢与下模具钢之间的相互挤压作业时具有一定冲击力,此时可能使得模具产生抖动,同时可能在冲击力的碰撞下,使得模具断裂、变形或发生其他影响铸造工艺的问题,进而使得模具的受冲击力降低,降低模具的耐受冲击性能的问题;

3、但该装置中存在一下不足:

4、1、冷作模具钢在进行冲裁使用时,其下模具钢长时间受到冲压伤害易出现断裂变形等情况,但该装置中对下模具钢的缓冲效果较差,导致下模具钢会承受较大的冲击伤害,降低了装置的耐受冲击性能;

5、2、在上下模具钢合模时,上下模具钢相互接触会一定,但上述装置中未能有点缓解上下模具合模受到磨损,导致装置磨损速度较快,降低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受冲击的冷作模具钢,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受冲击的冷作模具钢,包括底座和防护垫,所述底座顶部的两侧和两端设置有导杆,四组所述导杆外侧的底部和顶部分别套设有滑套b和滑套a,同侧两组所述滑套b相靠近一侧共同设置有下模具钢,同侧两组所述滑套a相靠近一侧共同设置有上模具钢,所述底座顶部两侧的中部开设有套筒a,两组所述套筒a的顶部滑动插接有与下模具钢相连接的压杆,两组所述压杆的底部设置有活塞b,所述底座内部的中部开设有套筒b,所述套筒b的顶部滑动插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顶部设置有缓冲板,所述推杆的底部设置有活塞a,所述套筒b的两侧设置有与套筒a相连通的连接管,所述推杆的外侧套设有弹簧,所述下模具钢顶部的两侧设置有防护组件。

3、优选的,所述防护组件包括固定螺栓、固定孔、定位条、定位槽和凹槽,所述下模具钢顶部的两侧开设有定位槽,所述防护垫底部的两侧设置有定位条,两组所述定位槽内侧底部的中部开设有固定孔,所述防护垫顶部两侧的中部开设有凹槽,两组所述凹槽内侧的底部螺纹连接有与固定孔相配合的固定螺栓,可通过防护垫减小上模具钢与下模具钢合模时的相互磨损。

4、优选的,所述底座顶部的中部开设有与缓冲板相配合的收纳槽,用于对缓冲板进行收纳。

5、优选的,所述缓冲板顶部均匀设置有多组橡胶凸点,可提升对下模具钢的缓冲效果。

6、优选的,所述定位条的截面形状为燕尾形,所述定位槽与定位条相适配,便于对防护垫进行固定。

7、优选的,所述防护垫由橡胶材质制成,可缓冲上模具钢对下模具钢的冲压伤害,减小合模时的磨损。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耐受冲击的冷作模具钢;

9、1.通过套筒a、连接管、套筒b、推杆、活塞a、弹簧、缓冲板、活塞b和压杆之间的互相配合,使得装置在上模具钢与下模具钢合模时,可利用合模冲击力推动下模具钢下移,带动活塞b下移,将套筒a内气体挤压进套筒b内使活塞a上移,推动缓冲板对下模具钢底部进行弹性支撑,可缓解其受到的重压伤害,同时利用活塞b和活塞a移动时的摩擦阻力可减少下模具钢受到的冲压震动,使得冲压过程更为稳定,加强了下模具钢的耐冲击性能;

10、2.通过防护垫、固定螺栓、固定孔、定位条和定位槽之间的互相配合,使得装置在合模时,可通过防护垫对下模具钢进行防护,不仅可减小上模具钢与下模具钢冲压接触产生的磨损,还可缓冲上模具钢冲压时对下模具钢造成伤害,提升了装置的缓冲效果,并且在装置使用一端时间后防护垫磨损后,可快速将防护垫拆除更换,使用十分方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受冲击的冷作模具钢,包括底座(1)和防护垫(1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的两侧和两端设置有导杆(13),四组所述导杆(13)外侧的底部和顶部分别套设有滑套B(16)和滑套A(15),同侧两组所述滑套B(16)相靠近一侧共同设置有下模具钢(11),同侧两组所述滑套A(15)相靠近一侧共同设置有上模具钢(14),所述底座(1)顶部两侧的中部开设有套筒A(2),两组所述套筒A(2)的顶部滑动插接有与下模具钢(11)相连接的压杆(10),两组所述压杆(10)的底部设置有活塞B(9),所述底座(1)内部的中部开设有套筒B(4),所述套筒B(4)的顶部滑动插接有推杆(5),所述推杆(5)的顶部设置有缓冲板(8),所述推杆(5)的底部设置有活塞A(6),所述套筒B(4)的两侧设置有与套筒A(2)相连通的连接管(3),所述推杆(5)的外侧套设有弹簧(7),所述下模具钢(11)顶部的两侧设置有防护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受冲击的冷作模具钢,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包括固定螺栓(18)、固定孔(19)、定位条(20)、定位槽(21)和凹槽(17),所述下模具钢(11)顶部的两侧开设有定位槽(21),所述防护垫(12)底部的两侧设置有定位条(20),两组所述定位槽(21)内侧底部的中部开设有固定孔(19),所述防护垫(12)顶部两侧的中部开设有凹槽(17),两组所述凹槽(17)内侧的底部螺纹连接有与固定孔(19)相配合的固定螺栓(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受冲击的冷作模具钢,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的中部开设有与缓冲板(8)相配合的收纳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受冲击的冷作模具钢,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板(8)顶部均匀设置有多组橡胶凸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受冲击的冷作模具钢,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条(20)的截面形状为燕尾形,所述定位槽(21)与定位条(20)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受冲击的冷作模具钢,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垫(12)由橡胶材质制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受冲击的冷作模具钢,包括底座(1)和防护垫(1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的两侧和两端设置有导杆(13),四组所述导杆(13)外侧的底部和顶部分别套设有滑套b(16)和滑套a(15),同侧两组所述滑套b(16)相靠近一侧共同设置有下模具钢(11),同侧两组所述滑套a(15)相靠近一侧共同设置有上模具钢(14),所述底座(1)顶部两侧的中部开设有套筒a(2),两组所述套筒a(2)的顶部滑动插接有与下模具钢(11)相连接的压杆(10),两组所述压杆(10)的底部设置有活塞b(9),所述底座(1)内部的中部开设有套筒b(4),所述套筒b(4)的顶部滑动插接有推杆(5),所述推杆(5)的顶部设置有缓冲板(8),所述推杆(5)的底部设置有活塞a(6),所述套筒b(4)的两侧设置有与套筒a(2)相连通的连接管(3),所述推杆(5)的外侧套设有弹簧(7),所述下模具钢(11)顶部的两侧设置有防护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受冲击的冷作模具钢,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华许建松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双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