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带有酸溶液的碳纳米管-硅构成的太阳能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2958 阅读:2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带有酸溶液的碳纳米管-硅构成的太阳能电池,属于太阳能电池和纳米材料应用技术领域。所述太阳能电池从下至上依次包括下电极、硅片、绝缘层、碳纳米管薄膜层和透明封装层以及上电极,其绝缘层呈环状结构,设置在硅片上方,碳纳米管薄膜连续地覆盖在绝缘层和硅片上方,在环状绝缘层和硅片所构成的凹槽内填充有酸溶液。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太阳能电池在太阳能模拟器的标准光源(AM1.5,100mW/cm2)下测试,其转换效率可达到13.8%,较碳纳米管/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7.4%)和碳纳米管/硅纳米线混合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1.29%)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而且制造工艺简单,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技术,属于太阳能电池和纳米材料应用

技术介绍
在全球不断关注能源、环境,呼吁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太阳能作为重要的清洁、可再生能源而备受关注。当前市场上的太阳能电池主要以硅基为主,硅材料成本高以及硅电池加工工艺复杂,是制约硅基太阳能电池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近年来,纳米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碳纳米管作为重要的纳米材料,在太阳能电池领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Landi BJ等人(Landi BJ et al.,Prog.Photovoltaics,2005,13:165-172)将单壁碳纳米管与聚三辛基噻吩共混,所测得的太阳能电池开路电压为0.98V,短路电流为0.12mA/cm2,电池转换效率小于1%。此类太阳能电池是将碳纳米管与聚合物共混,构成太阳能电池。由于聚合物的电导率较低,太阳能电池的效率较低,又由于聚合物容易发生衰减,故此类电池还存在空气中稳定性的问题。为了解决聚合物所存在的以上两个问题,2007年以来,Jia Y和Wei JQ等人专利技术并改进了碳纳米管/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获得了国家专利技术专利,并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专利号:ZL200610169827.0;Wei JQ et al.,Nano letters 2007,7,2317-2321;Jia Y,et al.,Advanced materials 2008,20,4594-4598],其转换效率可达7.4%。Li ZR等人[Li ZR,et al.,ACS Nano 2009,3,1407-1414],在碳纳米管/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结构的基础上,通过氯化亚砜对碳纳米管进行化学修饰,待氯化亚砜干燥后,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从最初的2.7%提升至4.5%。在以上方法中,通过化学处理的方法对碳纳米管进行修饰,从而提高了碳纳米管在此模型中的作用,因此提高了电池的转换效率。但是应用于此类电池的碳纳米管薄膜为网状多孔结构,构成薄膜的碳纳米管管束之间存在着孔隙,文献中[Wei JQ,et al.,Adv.Mater.2006,18,1695-1700]报道单层的碳纳米管薄膜其孔隙率达75%,因此在此类电池中碳纳米管与硅片的接触面积小,从而降低了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Shu QK等人[Shu QK,et al.,Nano Letters,2009,9,4338-4342]对商品化的硅片进行后处理,通过化学方法在硅片上刻蚀出硅纳米线阵列,在其上覆盖碳纳米管薄膜,在硅纳米线阵列间填充电解质,构成碳纳米管/硅纳米线混合太阳能电池。在此电池中,光生载流子主要通过硅纳米线产生,经过刻蚀的硅片上的硅纳米线面积只占硅片实际面积的25%~50%,因此其可供吸收太阳光、产生光电效应的面积有限,从而降低了电池效率,此电池转换效率为1.29%。又因为在此模型中需要将商品化的硅片进行后处理,通过化学的方法刻蚀出硅纳米线,因此操作工艺相对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带有酸溶液的碳纳米管-硅构成的太阳能电池,旨在进一步提高该类型的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同时降低产品的成本。-->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带有酸溶液的碳纳米管-硅构成的太阳能电池,该太阳能电池从下至上依次包括下电极、硅片、绝缘层、碳纳米管薄膜层和透明封装层以及上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层呈环状结构,设置在硅片上方,碳纳米管薄膜连续地覆盖在绝缘层和硅片上方,在环状绝缘层和硅片所构成的凹槽内填充有酸溶液。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酸溶液优选采用硝酸或硫酸的水溶液。所述的硝酸或硫酸水溶液的浓度为0.01~1mol/L。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的碳纳米管薄膜层厚度为50~200nm;所述的硅片为n型硅片。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突出性效果:本专利技术中碳纳米管薄膜直接与硅片相接触,在环状绝缘层和硅片所构成的凹槽内填充有酸溶液,因为所使用的碳纳米管薄膜为网状多孔结构,因此酸溶液会渗透通过碳纳米管薄膜层,同时与硅片以及碳纳米管相接触。在此电池中,硅片吸收太阳光产生光生载流子,硅片与碳纳米管相接触的部分构成异质结,这部分硅片所产生的光生载流子在此异质结中拆分,空穴直接通过碳纳米管导出,为外电路供电;在碳纳米管薄膜孔隙处的硅片所产生的光生载流子,通过酸溶液,也将电荷传到碳纳米管,进而传至外电路。在此模型中,无论在与碳纳米管相接触的硅片处,还是碳纳米管薄膜的孔隙处,硅片所产生的光生载流子均得到有效的拆分进而传导至外电路,因此提高了电池的转换效率。同时由于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为硅片材料,其与碳纳米管可以构成良好的接触,更重要的是作为吸收太阳光产生光生载流子的硅片,其有效面积等于电池的面积,即在电池的任何位置均可吸收太阳光产生光生载流子,从而有效的利用了入射电池的光能,进而提高电池的转换效率。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硅片为直接购买的商品化硅片,不需要化学刻蚀绒面、硅纳米线等加工工艺,因此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通过此方法所制备的太阳能电池,在太阳能模拟器的标准光源(AM1.5,100mW/cm2)下测试,其转换效率可达到13.8%,较碳纳米管/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7.4%)和碳纳米管/硅纳米线混合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1.29%)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带有酸溶液的碳纳米管-硅构成的太阳能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透明封装层;2-酸溶液;3-碳纳米管薄膜层;4-上电极;5-绝缘层;6-硅片;7-下电极。图2为电池中所使用的碳纳米管薄膜的扫描电镜照片。图3为以0.5mol/L硝酸溶液为酸溶液,在标准光源(AM1.5,100mW/cm2)下测试的电流密度-电压曲线(实施例1)。图4为以0.01mol/L硫酸溶液为酸溶液,在标准光源(AM1.5,100mW/cm2)下测试的电流密度-电压曲线(实施例2)。图5为以1mol/L硝酸溶液为酸溶液,在标准光源(AM1.5,100mW/cm2)下测试的电流密度-电压曲线(实施例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带有酸溶液的碳纳米管-硅构成的太阳能电池结构示意图,该太阳能电池从下至上依次包括下电极7、硅片6、绝缘层5、碳纳米管薄膜层3和透明封装层1以及上电极4;绝缘层5呈环状结构,设置在硅片6的上方,碳纳米管薄膜层3连续地覆盖在绝缘层和硅片的上方,在环状绝缘层和硅片所构成的凹槽内填充有酸溶液2;酸溶液一般采用硝酸或硫酸的水溶液,摩尔浓度为为0.01~1mol/L。碳纳米管薄膜层3的厚度一般为为50~200nm。硅片6采用n型硅片。本专利技术的制备工艺如下:1)在n型硅片表面通过热氧化的方法制备出热氧化层,热氧化层作为电池中的绝缘层;2)采用光刻工艺,腐蚀掉硅片下表面的热氧化层,同时腐蚀掉硅片上表面中心区的热氧化层,露出硅的纯净表面,从而在硅片上表面得到环状的绝缘层(未被腐蚀的热氧化层)以及硅的洁净表面(腐蚀掉中心区氧化层后所露出的硅表面);3)在硅片的下表面蒸镀金属层,金属层与硅片下表面形成良好的欧姆接触,作为下电极;4)在硅片上表面覆盖碳纳米管薄膜,碳纳米管薄膜与硅片构成异质结太阳能电池;5)在碳纳米管上表面滴加酸溶液,构成带有酸溶液的碳纳米管-硅构成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59/201010242462.html" title="一种带有酸溶液的碳纳米管-硅构成的太阳能电池原文来自X技术">带有酸溶液的碳纳米管-硅构成的太阳能电池</a>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酸溶液的碳纳米管-硅构成的太阳能电池,该太阳能电池从下至上依次包括下电极(7)、硅片(6)、绝缘层(5)、碳纳米管薄膜层(3)和透明封装层(1)以及上电极(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层呈环状结构,设置在硅片上方,碳纳米管薄膜连续地覆盖在绝缘层和硅片上方,在环状绝缘层和硅片所构成的凹槽内填充有酸溶液(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酸溶液的碳纳米管-硅构成的太阳能电池,该太阳能电池从下至上依次包括下电极(7)、硅片(6)、绝缘层(5)、碳纳米管薄膜层(3)和透明封装层(1)以及上电极(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层呈环状结构,设置在硅片上方,碳纳米管薄膜连续地覆盖在绝缘层和硅片上方,在环状绝缘层和硅片所构成的凹槽内填充有酸溶液(2)。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酸溶液的碳纳米管-硅构成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怡韦进全白曦曹安源舒勤科朱宏伟王昆林桂许春李祯李培旭郭宁庄大明张弓刘文今骆建彬王志诚吴德海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