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遮阳篷,具体为一种无中间横梁拼接遮阳篷。
技术介绍
1、传统百叶篷拼接使用时,需要增加中间横梁和中间水槽,由于中间水槽无密封胶,常有渗水侧漏等不良,且百叶间拼接需要和中间横梁衔接,在对接的位置存在漏水的隐患,所以需要对现有的拼接式百叶篷进行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中间横梁拼接遮阳篷,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框体,所述框体的下端设有支架,每个所述框体上设有百叶组,所述百叶组包括多片首尾依次相连的叶片,两个相邻百叶组通过末端叶片相互搭接的方式连接并密封。
2、优选地,所述叶片的一端向下弯折形成下扣部,另一端向上弯折形成上翻部,所述叶片的下扣部能够搭接在另一所述叶片的上翻部上,使两个叶片相互连接,且连接处密封。
3、优选地,所述上翻部的上端还连接有具有韧性的弯曲部,所述下扣部搭接在上翻部上时,弯曲部与下扣部抵接。
4、优选地,共有两个框体,框体合围形成一个矩形,两个百叶组相互连接并设置在框体形成的矩形内。
5、优选地,所述叶片中部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有转动件,转动件与叶片卡接且与框体旋转连接,转动件旋转时带动叶片同步旋转。
6、优选地,所述转动件的下端设有连动部,一个所述百叶组中所有叶片的连动部同时与一根连杆旋转连接。
7、优选地,包括与百叶组相同数量的手动旋转件,所述手动旋转件与百叶组内其中一个叶片的转动件连接。
8、优选地,所述手动旋转件包
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0、将多个百叶篷拼接形成长度更长的百叶篷,拆卸去除拼接处的框体横梁,并将两个百叶组通过叶片搭接的方式连接,使框体上的叶片连贯统一,没有渗水缝隙,解决了漏水的隐患。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中间横梁拼接遮阳篷,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框体(1),所述框体(1)的下端设有支架(11),每个所述框体(1)上设有百叶组(2),所述百叶组(2)包括多片首尾依次相连的叶片(3),所述叶片(3)的一端向下弯折形成下扣部(31),另一端向上弯折形成上翻部(32),所述叶片(3)的下扣部(31)能够搭接在另一所述叶片(3)的上翻部(32)上,使两个叶片(3)相互连接,且连接处密封,所述叶片(3)中部设有安装腔(33),所述安装腔(33)内设有转动件(4),转动件(4)与叶片(3)卡接且与框体(1)旋转连接,转动件(4)旋转时带动叶片(3)同步旋转,所述转动件(4)的下端设有连动部(41),一个所述百叶组(2)中所有叶片(3)的连动部(41)同时与一根连杆(5)旋转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中间横梁拼接遮阳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翻部(32)的上端还连接有具有韧性的弯曲部(321),所述下扣部(31)搭接在上翻部(32)上时,弯曲部(321)与下扣部(31)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中间横梁拼接遮阳篷,其特征在于,共有两个框体(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中间横梁拼接遮阳篷,其特征在于,包括与百叶组(2)相同数量的手动旋转件(6),所述手动旋转件(6)与百叶组(2)内其中一个叶片(3)的转动件(4)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中间横梁拼接遮阳篷,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旋转件(6)包括换向传动盒(61)、旋转轴(62)和转动把手(63),所述旋转轴(62)与转动把手(63)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62)与换向传动盒(61)旋转连接,所述转动件(4)与换向传动盒(61)旋转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中间横梁拼接遮阳篷,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框体(1),所述框体(1)的下端设有支架(11),每个所述框体(1)上设有百叶组(2),所述百叶组(2)包括多片首尾依次相连的叶片(3),所述叶片(3)的一端向下弯折形成下扣部(31),另一端向上弯折形成上翻部(32),所述叶片(3)的下扣部(31)能够搭接在另一所述叶片(3)的上翻部(32)上,使两个叶片(3)相互连接,且连接处密封,所述叶片(3)中部设有安装腔(33),所述安装腔(33)内设有转动件(4),转动件(4)与叶片(3)卡接且与框体(1)旋转连接,转动件(4)旋转时带动叶片(3)同步旋转,所述转动件(4)的下端设有连动部(41),一个所述百叶组(2)中所有叶片(3)的连动部(41)同时与一根连杆(5)旋转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中间横梁拼接遮阳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翻部(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桂平,邓圣刚,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格绿朗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