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换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25172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2:4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转换开关,其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触头支持、操作机构、第一回路以及第二回路;操作机构与触头支持联动设置,随操作机构运动导通第一回路或第二回路;其中,所述壳体的宽度尺寸为D,所述第一回路第一端子、第一回路第二端子、第二回路第一端子、第二回路第二端子的导电部分的宽度尺寸为d1,d1≥1/2D,两个第一回路静导电片以及两个第二回路静导电片的宽度尺寸为d2,d1>d2>0.36D;本技术能够应用于额定电流63A的回路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转换开关


技术介绍

1、现有的转换型隔离开关如cn108597922a所公开的结构,其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4个接线端子、4个静接线板、操作机构、触头座和设置在触头座上的两组动触桥;4个静接线板其中两个属于一路回路,另外两个属于另一路回路,通过操作机构驱动触头座上下移动,使得不同的动触桥与对应的两个静接线板接触,从而使得两个回路之间实现转换。然后现有的这种转换型隔离开关其只适用于额定电流40a及以下的回路,原因在于由于同侧的两个接线端子基本为并排设置,导致2个接线端子及其对应的静接线板的宽度尺寸设计空间有限,2个接线端子及其对应的静接线板的宽度尺寸小于壳体宽度尺寸的1/2(实际约为1/3),因此其无法适用于额定电流63a的回路中。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旨在提供了一种转换开关,提高载流性能,可以适用于额定电流63a的回路中等。

2、本技术提供了: 一种转换开关,其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触头支持、操作机构、第一回路以及第二回路;第一回路包括第一回路动触桥、第一回路第一端子、第一回路第二端子以及两个第一回路静导电片,第二回路包括第二回路动触桥、第二回路第一端子、第二回路第二端子以及两个第二回路静导电片;两个第一回路静导电片分别与第一回路第一端子、第一回路第二端子电性连接,两个第二回路静导电片分别与第二回路第一端子、第二回路第二端子电性连接;第一回路动触桥、第二回路动触桥均设置于触头支持上,触头支持滑动设置在壳体内,操作机构与触头支持联动设置,随操作机构运动导通第一回路或第二回路;其中,所述壳体的宽度尺寸为d,所述第一回路第一端子、第一回路第二端子、第二回路第一端子、第二回路第二端子的导电部分的宽度尺寸为d1,d1≥1/2d,两个第一回路静导电片以及两个第二回路静导电片的宽度尺寸为d2,d1>d2>0.36d。

3、采用此种结构,壳体的宽度尺寸为d,第一回路第一端子、第一回路第二端子、第二回路第一端子、第二回路第二端子的导电部分的宽度尺寸为d1,d1≥1/2d,两个第一回路静导电片以及两个第二回路静导电片的宽度尺寸为d2,d1>d2>0.36d,相比于现有技术增大了导电部分的宽度尺寸(现有技术无论是接线框还是静接线板宽度约为壳体宽度的1/3d),提高了载流能力,可以更加适用于额定电流63a的回路中。

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回路第二端子与第一回路第二端子为同一个端子,且对应的第一回路静导电片与第二回路静导电片呈电性连接。

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壳体内设置有分别容纳第一回路第一端子、第一回路第二端子的第一端子腔以及第三端子腔;所述第一端子腔与第三端子腔设置在壳体的一侧,两者之间在壳体的高度方向以及长度方向上均呈错位设置。

6、采用此种结构,由于第一端子腔与第三端子腔在壳体的高度方向以及长度方向上呈错位设置,使其内部的接线端子、静导电片可以更加充分利用宽度的空间,更加适应于安装上述这种宽度更大的接线端子以及静导电片。

7、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壳体包括左侧面以及右侧面,所述左侧面或右侧面包括第一台阶以及第二台阶,第一回路第一端子设置在第一台阶处,第二回路第一端子设置在第二台阶处。

8、采用两个台阶的设计,在适应安装上述这种宽度更大的接线端子以及静导电片的情况下,降低对壳体的用料,使得整体看起来更加紧凑。

9、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操作机构包括手柄,手柄转动设置在壳体内并与触头支持联动设置,所述手柄上设置有第一回路导通指示件以及第二回路导通指示件。

10、采用此种结构,利用手柄上的指示件,可以在不同回路接通的情况下,呈现不同的指示,有利于用户识别回路的状态。

11、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回路导通指示件、第二回路导通指示件为移印、刻度、贴纸中的其中一种。

12、采用此种结构的设置,移印、刻度、贴纸都可以形成指示件。

13、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操作机构包括手柄,手柄上设置有转轴部,壳体上开设有通孔,转轴部穿入通孔中形成转动连接。

14、采用此种结构,有利于手柄与壳体形成转动连接。

1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复位弹簧,触头支持上设置有弹簧座,复位弹簧设置在弹簧座与壳体内壁之间,用于带动触头支持复位。

16、采用此种结构,可以使得触头支持存在一个复位件,有利于在触头支持发生滑动后进行复位。

17、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壳体包括底座和盖体,底座和盖体上开设有第一铆接孔、第二铆接孔、第三铆接孔,第一铆接孔位于操作机构的一侧,第二铆接孔位于第一回路第一端子和/或第一回路第二端子一侧,第三铆接孔位于第二回路第一端子和/或第二回路第二端子一侧。

18、铆接孔采用此种设置,有利于提高整体的稳定性。

19、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一回路进线端子、第一回路第二端子、第二回路第一端子、第二回路第二端子为螺钉式接线端子或笼式接线端子。

20、既可以采用螺钉式接线端子,也可以采用笼式接线端子,采用螺钉式接线端子存在连接稳定的特点,采用笼式接线端子具有接线方便的特点。

21、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卡槽以及第二卡槽,第一回路静导电片部分卡设在第一卡槽内,第二回路静导电片卡设在第二卡槽内。

22、采用此种结构,第一卡槽、第二卡槽的设计将使得第一回路静导电片以及第二回路静导电片的安装更加的稳定以及便利。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换开关,其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触头支持、操作机构、第一回路以及第二回路;第一回路包括第一回路动触桥、第一回路第一端子、第一回路第二端子以及两个第一回路静导电片,第二回路包括第二回路动触桥、第二回路第一端子、第二回路第二端子以及两个第二回路静导电片;两个第一回路静导电片分别与第一回路第一端子、第一回路第二端子电性连接,两个第二回路静导电片分别与第二回路第一端子、第二回路第二端子电性连接;第一回路动触桥、第二回路动触桥均设置于触头支持上,触头支持滑动设置在壳体内,操作机构与触头支持联动设置,随操作机构运动导通第一回路或第二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宽度尺寸为D,所述第一回路第一端子、第一回路第二端子、第二回路第一端子、第二回路第二端子的导电部分的宽度尺寸为d1,d1≥1/2D,两个第一回路静导电片以及两个第二回路静导电片的宽度尺寸为d2,d1>d2>0.36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回路第二端子与第一回路第二端子为同一个端子,且对应的第一回路静导电片与第二回路静导电片呈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壳体内设置有分别容纳第一回路第一端子、第一回路第二端子的第一端子腔以及第三端子腔;所述第一端子腔与第三端子腔设置在壳体的一侧,两者之间在壳体的高度方向以及长度方向上均呈错位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壳体包括左侧面以及右侧面,所述左侧面或右侧面包括第一台阶以及第二台阶,第一回路第一端子设置在第一台阶处,第二回路第一端子设置在第二台阶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机构包括手柄,手柄转动设置在壳体内并与触头支持联动设置,所述手柄上设置有第一回路导通指示件以及第二回路导通指示件;所述第一回路导通指示件、第二回路导通指示件为移印、刻度、贴纸中的其中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机构包括手柄,手柄上设置有转轴部,壳体上开设有通孔,转轴部穿入通孔中形成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位弹簧,触头支持上设置有弹簧座,复位弹簧设置在弹簧座与壳体内壁之间,用于带动触头支持复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壳体包括底座和盖体,底座和盖体上开设有第一铆接孔、第二铆接孔、第三铆接孔,第一铆接孔位于操作机构的一侧,第二铆接孔位于第一回路第一端子和/或第一回路第二端子一侧,第三铆接孔位于第二回路第一端子和/或第二回路第二端子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路第一端子、第一回路第二端子、第二回路第一端子、第二回路第二端子为螺钉式接线端子或笼式接线端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卡槽以及第二卡槽,第一回路静导电片部分卡设在第一卡槽内,第二回路静导电片卡设在第二卡槽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换开关,其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触头支持、操作机构、第一回路以及第二回路;第一回路包括第一回路动触桥、第一回路第一端子、第一回路第二端子以及两个第一回路静导电片,第二回路包括第二回路动触桥、第二回路第一端子、第二回路第二端子以及两个第二回路静导电片;两个第一回路静导电片分别与第一回路第一端子、第一回路第二端子电性连接,两个第二回路静导电片分别与第二回路第一端子、第二回路第二端子电性连接;第一回路动触桥、第二回路动触桥均设置于触头支持上,触头支持滑动设置在壳体内,操作机构与触头支持联动设置,随操作机构运动导通第一回路或第二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宽度尺寸为d,所述第一回路第一端子、第一回路第二端子、第二回路第一端子、第二回路第二端子的导电部分的宽度尺寸为d1,d1≥1/2d,两个第一回路静导电片以及两个第二回路静导电片的宽度尺寸为d2,d1>d2>0.36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回路第二端子与第一回路第二端子为同一个端子,且对应的第一回路静导电片与第二回路静导电片呈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壳体内设置有分别容纳第一回路第一端子、第一回路第二端子的第一端子腔以及第三端子腔;所述第一端子腔与第三端子腔设置在壳体的一侧,两者之间在壳体的高度方向以及长度方向上均呈错位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壳体包括左侧面以及右侧面,所述左侧面或右侧面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继兵余立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亿腾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