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将电线拉于支承体用的拉线夹,具有支承电线的剖面为U字形的槽的本体4,以及配置在本体内侧的楔块支承件5均枢接在连接板2的螺栓3上,准备好具有固定于电线上侧的槽且顶端部变细的楔块7,以及固定于电线下侧的跨接件8,把楔块和跨接件一起固定在电线上,通过将固定于电线上侧的楔块插入楔块支承件的下侧,从而将电线固定于本体。(*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将电线拉于支承体用的拉线夹本专利技术涉及将电线拉住在铁塔之类的支承体上用的拉线夹。向来使用着各种的拉线夹,但特别在压缩型拉线夹中,存在必须切断电线、压缩固定作业很费人工和时间的问题,以及存在因架线后连接部的劣化导致的阻力增加及发热等的问题。鉴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方便且可靠地固定电线、并在拉线部不用切断电线即能安全保持、架线后也不用担心发热的楔形拉线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拉线夹,具有:枢接在连接板的螺栓上、设有支承电线的剖面为U字型的槽的本体,配置在本体内侧、枢接在所述螺栓上的楔块支承件,设有固定于电线上侧的槽、顶端部变细的楔块,固定于电线下侧的跨接配件,以及将楔块与跨接配件一起固定于电线的固定装置,通过固定于电线上侧的楔块插入楔块支承件的下侧,从而将电线固定于本体。附图简介。图1是本专利技术拉线夹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是该拉线夹的剖切主视图。图3是沿图1的III-III线的剖视图。图4是楔块的主视图。图5是示出楔块上表面的俯视图。图6是示出楔块夹持部侧的端面的侧视图。图7是跨接配件的主视图。图8是跨接配件的与楔块夹持部对应位置的局部俯视图。图9是示出跨接配件的楔块侧端面的侧视图。图10是示出跨接配件上枢接有紧固用I型螺栓处的侧视图。图11是I型螺栓的主视图。图12是I型螺栓的侧视图。图13是楔块夹持部的变形例的局部俯视图。图14是跨接配件的伸出部的变形例的俯视图。图15是枢接有图13所示的楔块与图14所示的跨接配件的枢接状态的侧视图。图16是跨接配件顶端部的局部俯视图。图17是从顶端方向看到的跨接配件的侧视图。图18是本专利技术拉线夹第二实施例的主视图。-->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楔形拉线夹的侧视图,图2是其剖切侧视图,图3是沿图1的III-II线的剖视图。楔形拉线夹1设有连接于铁塔的绝缘子架配件G用的连接板2,与固定在该连接板2上的螺栓3可转动地嵌合的本体4,在该本体4的内侧与螺栓3可转动地嵌合的楔块支承件5,在本体4的外侧与螺栓3嵌合的增强板6,楔块7,以及跨接配件8。连接板2由两片钢板构成,是在大致中央夹着紧线用拉钩10用螺栓9固定的,在其端部形成有安装用螺栓通孔11。螺栓3的一端有半球形头部,另一端上拧固有螺母。本体4由铝合金形成,剖面为U字形,侧面大致呈三角形,在其底部形成有电线W插入用的槽12。增强板6为轻合金制成,剖面形成U字形,以便与本体4的外侧壁接触,并通过螺钉6a固定在本体4的外侧。楔块支承件5是三角形的铝合金平板,在其底侧面5a与本体4的槽部12的底侧面12a之间形成有规定的间隔。如图4至图6所示,楔块7由顶端细的楔部7a和夹持部7b组成,在下侧面贯穿楔部7a和夹持部7b,形成有圆弧形的槽13。该槽13的半径大致与所固定的电线W的半径相等。该槽13在楔块7的夹持部7b处有稍稍向下凸起的凸起部13a。此外,楔块的夹持部7b如图5、6所示,上部宽度变窄,下部两侧分别形成有一对伸出部15a、15b及16a、16b,中间设有缺口14a、14b。如图7至图9所示,跨接配件8向下方弯曲,在其上表面沿着曲面形成有与楔块7的槽13相对的同样的槽17。在与楔块7的夹持部7b对应位置处的跨接配件8的槽17形成有与楔块7的槽13的凸起部13a相对的凹部17a,以便能可靠地夹持电线W。在跨接配件8的侧部,与楔块7的夹持部7b相对应,分别形成有一对伸出部19a、19b和20a、20b,在中间设有缺口18a、18b。在各伸出部19a、19b和20a、20b上,分别设有固定有如图10所示的销21的孔22a、22b和23a、23b。使设于图10和11所示的带眼孔I型螺栓24一端部的圆环部24a分别嵌入缺口18a、18b,并使眼孔25与孔22a、22b、23a、23b分别对齐,把销21插入固定在这些孔22a、22b、23a、23b内。因为I型螺栓24的眼孔25的内径比销21的直径大,故I型螺栓24通过销21被连接在跨接配件8上,并能如图10的箭头所示向侧向转动。I型螺栓24上安装有垫圈27和螺母26。此外,也可以把固定销21用的孔22a、22b、23a、23b设置在设于楔块夹持部7b两侧的伸出部15a、15b、16a、16b上,把穿过I型螺栓24的眼孔25的销21固定在楔块7的孔上,而在跨接配件8上仅设置缺口18a和18b。图13示出了夹持部的变形例。在楔块7的夹持部7b的两侧形成有伸出部15a、15b和16a、16b,该伸出部形成有向两侧开口的缺口14a、14b,在其中一个伸出部16a、16b上,设有固定横穿过缺口14b的销21用的孔30a、30b。-->如图14所示,在跨接配件8的与楔块7的夹持部7b相当的位置处,如图15所示地设有L字形的伸出部28,在此形成有孔29。其他侧的伸出部与前一例子相同。使孔30a、30b与跨接配件8的L字形伸出部28的孔29对齐,把销21固定在伸出部16a、16b上。这样,如图15所示,跨接配件8枢接在楔块7上。还有,使I型螺栓24的眼孔25与跨接配件另一侧的伸出部19a、19b的孔22a、22b对齐,使销21穿过孔22a、22b和眼孔25固定在伸出部19a、19b上,I型螺栓24如图15所示可转动地被枢接。这样,楔块7与跨接配件8与紧固用I型螺栓全都被连接,能防止各零件散失。此外,在楔块夹持部7b上,设置如图15所示的L字形伸出部,把该伸出部枢接在固定于设于跨接配件8两侧部中的一个伸出部上的销上,在另一侧部设置形成有缺口的伸出部并固定销,通过一端枢接在该销上的I型螺栓,在跨接配件侧配置螺母并紧固,也能收到同样的作用效果。如图1所示,在跨接配件8的顶端部设有跨接线的夹持装置41。即如图16、17所示,在跨接配件8的顶端部设有在一侧部形成有缺口31的伸出部32a、32b,在另一侧部形成有与图15一样的L字形的伸出部34,其上形成有孔35。跨接配件8的夹持装置41处使用相对的支承件42。该支承件未作具体图示,但具有与图13所示的楔块7的夹持部7b大致相同的形状。因此,与图15所示的楔块7与跨接配件8和I型螺栓的关系相同,支承件42与跨接配件8的伸出部34通过销可自由转动地连接,在另一侧部,通过插入、固定在孔33a、33b内的销,可自由转动地连接着I型螺栓。接着说明电线W对拉线夹的固定方法。首先把楔块7固定于电线W,与此同时,也进行跨接配件8的固定。电线W预先插入在本体4内。在比图1所示位置稍向左的位置,楔块7被置于电线之上,跨接配件8被抵靠在电线之下。然后如图10所示竖起跨接配件8的一对I型螺栓24,把垫圈27下侧的部分插入楔块7的夹持部7b的缺口14a、14b内。接着通过旋紧螺母26,垫圈27压接在伸出部15a、15b、16a、16b上,楔块7和跨接配件8被牢固地固定在电线W上。同样地,跨接配件8顶端的夹持装置41也通过支承件42和I型螺栓固定在电线上。然后通过把电线W向右方拉,楔块7被推入楔块支承件5的下侧,电线被固定在拉线夹上。图18是示出本专利技术拉线夹第二实施例的主视图。在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部分,标上与该图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在第一实施例中,在一处设置I型螺栓24,但在第二实施例中,在两处设有两个U型螺栓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将电线拉于支承体用的拉线夹,其特征在于,具有:枢接在连接板的螺栓上、具有支承电线的剖面为U字型的槽的本体,配置在本体内侧、枢接在所述螺栓上的楔块支承件,设有固定于电线上侧的槽、顶端部变细的楔块,固定于电线下侧的跨接件,以及将楔块与跨接件一起固定于电线的固定装置,通过把固定于电线上侧的楔块插入楔块支承件的下侧,从而将电线固定于本体。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将电线拉于支承体用的拉线夹,其特征在于,具有:枢接在连接板的螺栓上、具有支承电线的剖面为U字型的槽的本体,配置在本体内侧、枢接在所述螺栓上的楔块支承件,设有固定于电线上侧的槽、顶端部变细的楔块,固定于电线下侧的跨接件,以及将楔块与跨接件一起固定于电线的固定装置,通过把固定于电线上侧的楔块插入楔块支承件的下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时田正二,平田敏也,
申请(专利权)人:旭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