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景文专利>正文

一种椎板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17725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2:39
本技术提供一种椎板钳,包括:钳身主体,包括固定钳体以及沿其尾部下延的固定手柄构成;活动手柄,所述固定手柄与所述活动手柄之间设置有弹性部;活动钳体,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固定钳体上,适于在所述活动手柄的带动下相对所述固定钳体进行移动;第一咬切件和第二咬切件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咬切刃,所述第一咬切件与所述第二咬切件之间形成有咬切区;通过设置通道,随着操作的进行,会有越来越多的组织逐步进入到通道当中,通过通道可以起到对组织的收纳作用,可以避免在每完成一次对组织的分离后便直接将椎板钳从人体内取出,在提高手术效率的同时也可以避免椎板钳多次进出人体给人体带来的感染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椎板钳


技术介绍

1、椎板钳主要应用于脊柱手术中,通过去除椎板或关节突关节,暴露出脊髓神经及硬膜囊。

2、现有技术中提供了一种椎板钳结构,包括由钳身主体、辅功能件、活动手柄及弹性部等几部分构成,在辅功能件的端部设置咬切件,且在其上开设有矩形通孔,以形成咬切刃及断骨容纳腔,相应地,在主功能件的端部设置有与咬切件相适配的咬切平台。这样一来,椎板钳的结构极其简单,且活动手柄可借助杠杆原理将力传递至咬切刃,大大降低了握持施加力。

3、但是,当咬切件完成对组织的咬切动作后,需要多次重复地将被抓取下来的组织从人体内取出,然后再次将钳子放入到人体内部重复抓取组织,上述的步骤过于繁琐、费时、效率较低,由于常规椎板钳切除骨质可用于植骨材料,但是受到挤压作用,使得骨组织受损,降低植骨存活率。同时由于椎板钳要多次进出人体,难免会对人体体内造成一定的污染,进而导致患者在术后发生感染。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椎板钳需要多次进出人体、容易对人体造成感染的缺陷。

2、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椎板钳,包括:钳身主体,包括固定钳体以及沿其尾部下延的固定手柄构成;活动手柄,所述固定手柄与所述活动手柄之间设置有弹性部;活动钳体,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固定钳体上,适于在所述活动手柄的带动下相对所述固定钳体进行移动;第一咬切件,设置在所述活动钳体的端部,所述固定钳体与所述第一咬切件相对应的部位形成有第二咬切件,所述第一咬切件和所述第二咬切件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咬切刃,所述第一咬切件与所述第二咬切件之间形成有咬切区;通道,设置在所述活动钳体上且一端与所述咬切区相连通,所述咬切区内的组织能够在第一咬切件和第二咬切件的挤压下进入到所述通道中。

3、本技术提供的椎板钳,所述包括主体部以及设置在主体部上的至少一部分可拆卸部;

4、进一步地,所述可拆卸部和所述主体部的其中一个的端面上设置有凸起部,另一个上对应设置有凹陷部。

5、本技术提供的椎板钳,所述凸起部呈球状设置。

6、本技术提供的椎板钳,所述凸起部设置在所述可拆卸部的两个端面位置处。

7、本技术提供的椎板钳,所述通道通过可拆卸部与所述活动钳体对合形成,所述活动钳体上形成有与咬切区相对应的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可拆卸部相连通。

8、进一步地,所述活动钳体上设置有卡扣,所述可拆卸部上对应所述卡扣设置有卡槽。

9、本技术提供的椎板钳,所述可拆卸部的至少一部分呈透明状设置。

10、本技术提供的椎板钳,所述通道中设置有粉碎部,用于将通道内的组织粉碎;输送部,用于将进入通道中的组织输送至所述通道的后部。

11、本技术提供的椎板钳,所述输送部包括:设置于所述通道中的连杆,以及围绕所述连杆设置的螺旋叶片;以及,动力电机,与所述连杆之间动力连接,动力电机设置在所述活动钳体的外部,所述动力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连杆之间设置有齿轮副。

12、本技术提供的椎板钳,所述输送部为设于通道的后端,与通道连接的负压吸引装置。

13、本技术提供的椎板钳,所述固定钳体上设置有沿长度方向布置的水路通槽,所述水路通槽的一端贯穿所述固定夹钳的头部形成出水口,所述水路通槽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固定钳体的尾部并形成进水口,所述进水口用以连接水管。

14、本技术提供的椎板钳,所述固定钳体上位于所述水路通槽的一侧设置有光路通槽,所述光路通槽的一端贯穿所述固定夹钳的头部,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固定钳体的尾部并形成光路入口,所述光路通槽内置成像模块,所述光路入口用以连接可视化光源成像系统。

15、本技术提供的椎板钳,所述水路通槽设置在所述光路通槽的两侧,两条所述水路桶槽包括一条进水通槽以及一条出水通槽。

16、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7、1.本技术提供的椎板钳,包括:钳身主体,包括固定钳体以及沿其尾部下延的固定手柄构成;活动手柄,所述固定手柄与所述活动手柄之间设置有弹性部;活动钳体,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固定钳体上,适于在所述活动手柄的带动下相对所述固定钳体进行移动;第一咬切件,设置在所述活动钳体的端部,所述固定钳体与所述第一咬切件相对应的部位形成有第二咬切件,所述第一咬切件和所述第二咬切件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咬切刃,所述第一咬切件与所述第二咬切件之间形成有咬切区;通道,设置在所述活动钳体上且一端与所述咬切区相连通,所述咬切区内的组织能够在第一咬切件和第二咬切件的挤压下进入到所述通道中。

18、通过设置通道,随着操作的进行,会有越来越多的组织逐步进入到通道当中,通过通道可以起到对组织的收纳作用,可以避免在每完成一次对组织的分离后便直接将椎板钳从人体内取出,在提高手术效率的同时也可以避免椎板钳多次进出人体给人体带来的感染风险,具有效率高、省时、安全性高等特点。同时,切除的骨组织可用于植骨,是良好的植骨材料。本技术不仅可以切除椎板,亦可切除关节突关节,实用性强。

19、2、本技术提供的椎板钳,可拆卸部呈透明状设置,通过上述的设置方式,可以方便操作人员及时观察到可拆卸部内部的填充程度,从而方便进行将可拆卸部取下并对组织进行清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椎板钳,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板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钳体包括主体部以及设置在主体部上的至少一部分可拆卸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板钳,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通过可拆卸部与所述活动钳体对合形成,所述活动钳体上形成有与咬切区相对应的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可拆卸部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椎板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钳体上设置有卡扣,所述可拆卸部上对应所述卡扣设置有卡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椎板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部和所述主体部的其中一个的端面上设置有凸起部,另一个上对应设置有凹陷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椎板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设置在所述可拆卸部的两个端面位置处且呈球状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椎板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部的至少一部分呈透明状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板钳,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中设置有: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椎板钳,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部包括:设置于所述通道中的连杆,以及围绕所述连杆设置的螺旋叶片;以及,动力电机,与所述连杆之间动力连接,动力电机设置在所述活动钳体的外部,所述动力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连杆之间设置有齿轮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椎板钳,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部为设于通道的后端,与通道连接的负压吸引装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椎板钳,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板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钳体包括主体部以及设置在主体部上的至少一部分可拆卸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板钳,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通过可拆卸部与所述活动钳体对合形成,所述活动钳体上形成有与咬切区相对应的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可拆卸部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椎板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钳体上设置有卡扣,所述可拆卸部上对应所述卡扣设置有卡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椎板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部和所述主体部的其中一个的端面上设置有凸起部,另一个上对应设置有凹陷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宇鹏银和平吴一民李树文白明杜志才
申请(专利权)人:王景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