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电芯全自动卷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61768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电芯全自动卷绕装置,包括正极片放卷机构、负极片放卷机构、上隔膜放卷机构、下隔膜放卷机构和卷绕机构,所述正极片放卷机构、所述负极片放卷机构、所述上隔膜放卷机构和所述下隔膜放卷机构配置成所述卷绕机构将正、负极片及上、下隔膜以上隔膜、正极片、下隔膜、负极片的顺序依次重叠进行卷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池电芯全自动卷绕装置适用范围广,操作方便。(*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全自动制作设备,尤其是一种电池电芯全自动卷绕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锂离子电池卷绕设备的应用范围均是以圆形锂离子电池的卷绕设备、方形锂离子电池的卷绕设备进行分类,或是以蓝牙锂离子电池、手机锂离子电池、动力锂离子电 池等型号进行分类,这使得电池厂家在制作不同类型的电池电芯时需要系列化地购买不同 类型的卷绕设备,因而大大地增加了购买设备的成本及设备操作人员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应范围广,操作方便的 电池电芯全自动卷绕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池电芯全自动卷绕装置,包括正极片放卷机构、负极片放卷机构、上隔膜放 卷机构、下隔膜放卷机构和卷绕机构,所述正极片放卷机构、所述负极片放卷机构、所述上 隔膜放卷机构和所述下隔膜放卷机构配置成所述卷绕机构将正、负极片及上、下隔膜以上 隔膜、正极片、下隔膜、负极片的顺序依次重叠进行卷绕。优选地,所述正极片放卷机构包括正极片料卷、和正极片行进路径上的第一过轮、 第一摆杆、第一压轮气缸、第一压轮、第一测长轮、第一上切刀和第一下切刀,正极片固定安 装在所述正极片料卷上,并绕过所述第一过轮和所述第一摆杆上的过轮延至所述卷绕机构 前端,所述第一摆杆用于通过摆动控制正极片的放卷张力,所述第一压轮可受驱动而相对 于所述第一测长轮针对正极片做夹紧与松开运动;所述第一测长轮可受驱动而转动,通过 所述第一测长轮的转动圈数来控制正极片的放卷长度;所述第一上切刀与所述第一下切刀 设于所述第一测长轮前方,所述第一上切刀可受驱动而相对于第一下切刀做裁切动作。所述负极片放卷机构包括负极片料卷、和负极片行进路径上的第二过轮、第二摆 杆、第二压轮气缸、第二压轮、第二测长轮、第二上切刀和第二下切刀,负极片固定安装在所 述负极片料卷上,并绕过所述第二过轮和所述第二摆杆上的过轮延至所述卷绕机构前端, 所述第二摆杆用于通过摆动控制负极片的放卷张力,所述第二压轮可受驱动而相对于所述 第二测长轮针对负极片做夹紧与松开运动;所述第二测长轮可受驱动而转动,通过所述第 二测长轮的转动圈数来控制负极片的放卷长度;所述第二上切刀与所述第二下切刀设于所 述第二测长轮前方,所述第二上切刀可受驱动而相对于第二下切刀做裁切动作。所述上隔膜放卷机构包括上隔膜料卷、第三过轮和第三摆杆,上隔膜固定安装在 所述上隔膜料卷上,并绕过所述第三过轮和所述第三摆杆上的过轮延至所述卷绕机构前 端,所述第三摆杆用于通过摆动控制上隔膜的放卷张力。所述下隔膜放卷机构包括下隔膜料卷、第四过轮和第四摆杆,上隔膜固定安装在所述下隔膜料卷上,并绕过所述第四过轮和所述第四摆杆上的过轮延至所述卷绕机构前 端,所述第四摆杆用于通过摆动控制下隔膜的放卷张力。所述卷绕机构包括固定板、第一同步轮、同步带、第二同步轮、隔膜上压轮、隔膜上 压块、隔膜下压轮、隔膜下压块和隔膜切刀;所述第一同步轮和所述第二同步轮可转动地固 定安装在固定板上且通过所述同步带相连接;所述第二同步轮与卷针固定连接,所述第一 同步轮可受驱动以带动所述第二同步轮做同步运动;所述隔膜上压轮和所述隔膜下压轮可 受驱动而上下相对地对隔膜做压紧与松开运动;所述隔膜上压块与所述隔膜下压块可受驱 动而下相对地对隔膜做夹紧与松开运动,所述隔膜切刀与所述隔膜上/下压块联动以对隔 膜进行裁切。还包括工位转换机构和位于贴胶工位的电芯收尾贴胶机构,所述卷绕机构具有用 于安装卷针的可摆动的卷绕头,所述工位转换机构耦合到所述卷绕机构,用于将所述卷绕 头从卷绕工位推动到贴胶工位或者从贴胶工位拉回至卷绕工位。所述卷绕机构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可枢转地固定,所述卷绕头位于所 述固定板的相对自由端,所述工位转换机构为耦合到所述固定板上的气缸。所述电芯收尾贴胶机构包括电芯夹紧装置,所述电芯夹紧装置包括电芯上压轮、 第一电芯下压轮和第二电芯下压轮,所述电芯上压轮与所述第一、二电芯下压轮位于待夹 电芯的两边相对地配置,所述第一、二电芯下压轮之间留有用于定位电芯的间隔,所述电芯 上压轮正对所述间隔。本技术的电池电芯全自动卷绕装置适用于卷绕各种类型的锂电池电池电芯, 适应范围广,并给操作人员带来很大方便,有效降低了电池电芯产品的制作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全自动卷绕装置在卷绕工位的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全自动卷绕装置在贴胶工位的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结合图1与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全自动卷绕装置包括正极片放卷机构、负 极片放卷机构、上隔膜放卷机构、下隔膜放卷机构和卷绕机构,各机构配备有相关的控制装 置(未图示)。正极片放卷机构、负极片放卷机构、上隔膜放卷机构和下隔膜放卷机构以卷 绕机构将正、负极片及上、下隔膜以上隔膜、正极片、下隔膜、负极片的顺序依次重叠进行卷 绕的形式进行配置。如图1与图2所示,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正极片放卷机构包括正极片料卷101、若干 第一过轮102、第一摆杆103、第一测长轮104、第一压轮105、气缸106、第一上切刀107、第 一下切刀108。正极料卷101固定安装在安装板(未标示)上,通过正极片放卷电机(未标 示)主动放卷,正极片001绕过各第一过轮102送到卷绕机构前端;第一摆杆103固定安装 在安装板上,正极片001绕过第一摆杆103上所设的过轮(未标示),并通过第一摆杆103 的摆动自动控制正极片001的放卷张力;第一测长轮104固定安装在安装板上,且设于卷绕 机构前端,测长轮104上方设有第一压轮105,第一压轮105通过气缸106的驱动控制其相对于第一测长轮104做上下垂直运动,相对于第一测长轮104针对正极片001做夹紧与松 开运动,以为正极片001的裁切做准备;第一测长轮104通过电机(未标示)直接驱动,通 过电机(未标示)的旋转圈数来测量正极片001的放卷长度;第一上切刀107与第一下切 刀108设于第一测长轮104与卷绕机构之间,第一下切刀108固定安装在安装板上,第一上 切刀107通过气缸(未标示)固定安装在安装板上,且通过气缸(未标示)的驱动控制第 一上切刀107相对于第一下切刀108做裁切与松开动作。在一个实施例中,同样的,负极片放卷机构包括负极片料卷201、若干第二过轮 202、第二摆杆203、第二测长轮204、第二压轮205、气缸206、第二上切刀207和第二下切刀 208。负正极料卷201固定安装在安装板上,通过负极片放卷电机(未标示)主动放卷,负极 片002绕过各第二过轮202送到 卷绕机构前端;第二摆杆203固定安装在安装板上,负极片 002绕过第二摆杆203上所设的过轮(未标示),并通过第二摆杆203的摆动自动控制负极 片002的放卷张力;第二测长轮204固定安装在安装板上,且设于卷绕机构前端,第二测长 轮204上方设有第二压轮205,第二压轮205通过气缸206的驱动控制其相对于第二测长轮 204做上下垂直运动,相对于第二测长轮204针对负极片002做夹紧与松开运动,以为负极 片002的裁切做准备;第二测长轮204通过电机(未标示)直接驱动,通过电机(未标示) 的旋转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电芯全自动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片放卷机构、负极片放卷机构、上隔膜放卷机构、下隔膜放卷机构和卷绕机构,所述正极片放卷机构、所述负极片放卷机构、所述上隔膜放卷机构和所述下隔膜放卷机构配置成所述卷绕机构将正、负极片及上、下隔膜以上隔膜、正极片、下隔膜、负极片的顺序依次重叠进行卷绕。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胜玲王维东张勇蔡实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赢合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