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百叶窗,特别是涉及一种百叶式电动漏风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1、在需要建立相对压差的两个相邻空间(方舱、帐篷或房间等)之间设置漏风口是本领域的常用手段。通过调节漏风口的通风面积,配合建立压差的风机和测量压差的传感器等设备,可实现对两个相邻空间压差的调节。传统方式有采用调节阀的形式,但占用空间体积较大,适用于建筑物房间等空间体积较大、装置外形尺寸不敏感的场景。而现有技术中也存在通过调节百叶窗叶片的开合大小,来调节漏风量和出风量的案例。
2、申请号为“201710713829.x”,名称为“一种可调节百叶窗通风面积的排风扇”的专利技术专利中,包括主框架、百叶窗板、风扇和防护网,风扇设置于主框架的内部,百叶窗板与防护网固定设置于主框架的两侧,百叶窗板的内部并排设有若干组相互平行的窗叶,每片的窗叶上均匀的设有若干组次级漏风口,百叶窗板一侧的内部设有固定框架,能够可实现对百叶窗窗叶的整体或局部打开。
3、申请号为“201910744101.2”,名称为“一种风量自调节型光伏百叶窗”的专利技术专利中,包括方形的框体,框体内壁等距设置有多个可转动的页板,每个页板上均嵌设有一个光伏板,框体中设置有蓄电池以及驱动页板转动的调节装置,每个光伏板均与蓄电池电连接;框体靠近室内的部分固定连接有一个电机及一个空心的圆盘,电机的输出轴贯穿圆盘并与其密封转动连接,电机位于圆盘内的部分沿圆周固定有多个圆管。优点在于:外界的风力较大时,扇叶转动的速度较快,活塞板在离心力作用下挤压更多的液体至滑套使得扇叶偏转,即使相邻的页板之间的间
4、但是上述百叶窗的叶片通常是中部连接转动轴,这种连接方式导致叶片的两端在风压的作用下非常容易产生振动,耐风压能力较差。并且其剧烈振动的过程中使得漏风面积是反复变化不固定的,对于室内气压的控制也非常不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百叶式电动漏风调节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可以调节挡板的开启角度,达到调节通风面积,进而调节通风量的目的,并且结构更加稳固,承受风压的能力更强,进而对通风面积的调节也更为精确,利于精准调节室内气压。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百叶式电动漏风调节装置,包括驱动机构、百叶框架和若干挡板,所述百叶框架包括前端板、后端板和连接所述前端板、所述后端板端部的侧板,沿所述侧板的延伸方向,所述侧板上设置有若干容纳槽和铰接孔,所述挡板的一端设置在容纳槽内,另一端铰接在所述铰接孔内,侧部与所述侧板间隙配合;闭合状态下,若干所述挡板在所述侧板的延伸方向上倾斜设置,且首尾相互搭接,位于两端部的所述挡板分别与所述前端板、所述后端板搭接;所述驱动机构铰接设置,其伸缩端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位于所述侧板的外侧,并与所述挡板中位于所述容纳槽的一端铰接。
3、优选的,所述活动杆的端部连接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与所述驱动机构的伸缩端连接。
4、优选的,所述侧板的两侧均连接有活动杆,且两活动杆通过连接杆进行连接。
5、优选的,所述活动杆的端部设置有限位部,所述百叶式电动漏风调节装置还包括均与所述驱动机构电连接的第一限位传感器和第二限位传感器,所述第一限位传感器和所述第二限位传感器分别分布在所述限位部的行程起点和行程终点。
6、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座、直线电机和电机安装座,所述电机安装座与所述固定座相铰接,所述直线电机固定在所述电机安装座上,所述直线电机的伸缩端与所述驱动杆固定连接。
7、优选的,所述百叶式电动漏风调节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限位传感器、所述第二限位传感器均进行电连接。
8、优选的,所述百叶式电动漏风调节装置还包括间隔设置在百叶框架一侧的若干倾斜板,若干所述倾斜板的分布方向与若干所述挡板的分布方向垂直。
9、优选的,所述倾斜板与所述百叶框架之间还设置有防虫网。
10、优选的,所述百叶框架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过滤空气中杂质的过滤模块。
11、优选的,所述百叶式电动漏风调节装置设置在墙板上,所述墙板上开设有通风口,所述百叶式电动漏风调节装置嵌于所述通风口中,所述倾斜板、所述防虫网通过外框固定在所述墙板上,所述过滤模块通过内框固定在所述墙板上。
12、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3、1、本技术中挡板之间首尾搭接,并且侧部与侧板间隙配合能够达到较好的气密性,两侧不会产生明显压差;通过控制驱动机构中伸缩端的伸长长度,可以调节挡板的开启角度,达到调节通风面积,进而调节通风量的目的;
14、2、本技术中挡板的第一端与活动杆铰接,第二端与侧板铰接,挡板在风压的作用下,两端部不会处于剧烈振动的状态,结构更加稳固,承受风压的能力更强,进而对通风面积的调节也更为精确,利于精准调节室内气压;
15、3、本技术中还设置有第一限位传感器与第二限位传感器,通过第一限位传感器与第二限位传感器可以得出挡板是否转动至极限位置,从而控制驱动机构停止打开或者关闭挡板的动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百叶式电动漏风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机构、百叶框架和若干挡板,所述百叶框架包括前端板、后端板和连接所述前端板、所述后端板端部的侧板;沿所述侧板的延伸方向,所述侧板上设置有若干容纳槽和铰接孔,所述挡板的一端设置在容纳槽内,另一端铰接在所述铰接孔内,侧部与所述侧板间隙配合;闭合状态下,若干所述挡板在所述侧板的延伸方向上倾斜设置,且首尾相互搭接,位于两端部的所述挡板分别与所述前端板、所述后端板搭接;所述驱动机构铰接设置,其伸缩端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位于所述侧板的外侧,并与所述挡板中位于所述容纳槽的一端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百叶式电动漏风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的端部连接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与所述驱动机构的伸缩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百叶式电动漏风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的两侧均连接有活动杆,且两活动杆通过连接杆进行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百叶式电动漏风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的端部设置有限位部,所述百叶式电动漏风调节装置还包括均与所述驱动机构电连接的第一限位传感器和第二限位传感器,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百叶式电动漏风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座、直线电机和电机安装座,所述电机安装座与所述固定座相铰接,所述直线电机固定在所述电机安装座上,所述直线电机的伸缩端与所述驱动杆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百叶式电动漏风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式电动漏风调节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限位传感器、所述第二限位传感器均进行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百叶式电动漏风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式电动漏风调节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百叶框架一侧的若干倾斜板,若干所述倾斜板的分布方向与若干所述挡板的分布方向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百叶式电动漏风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板与所述百叶框架之间还设置有防虫网。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百叶式电动漏风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框架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过滤空气中杂质的过滤模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百叶式电动漏风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式电动漏风调节装置设置在墙板上,所述墙板上开设有通风口,所述百叶式电动漏风调节装置嵌于所述通风口中,所述倾斜板、所述防虫网通过外框固定在所述墙板上,所述过滤模块通过内框固定在所述墙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百叶式电动漏风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机构、百叶框架和若干挡板,所述百叶框架包括前端板、后端板和连接所述前端板、所述后端板端部的侧板;沿所述侧板的延伸方向,所述侧板上设置有若干容纳槽和铰接孔,所述挡板的一端设置在容纳槽内,另一端铰接在所述铰接孔内,侧部与所述侧板间隙配合;闭合状态下,若干所述挡板在所述侧板的延伸方向上倾斜设置,且首尾相互搭接,位于两端部的所述挡板分别与所述前端板、所述后端板搭接;所述驱动机构铰接设置,其伸缩端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位于所述侧板的外侧,并与所述挡板中位于所述容纳槽的一端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百叶式电动漏风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的端部连接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与所述驱动机构的伸缩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百叶式电动漏风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的两侧均连接有活动杆,且两活动杆通过连接杆进行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百叶式电动漏风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的端部设置有限位部,所述百叶式电动漏风调节装置还包括均与所述驱动机构电连接的第一限位传感器和第二限位传感器,所述第一限位传感器和所述第二限位传感器分别分布在所述限位部的行程起点和行程终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衣颖,吴金辉,张宗兴,刘霁昭,张金明,张恩雷,
申请(专利权)人: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卫勤保障技术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