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暖和热水联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613706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2:35
本技术属于供热余热回收技术领域,提供一种供暖和热水联供装置,包括加热中心和余热单元,加热中心和余热单元之间通过一级网回水管和一级网供水管连通,一级网供水管上连通有热网加热单元,一级网回水管和一级网供水管之间连通有供暖单元,供暖单元与一级网供水管之间的连通点位于热网加热单元和加热中心之间,加热中心内连通有自来水管和售卖热水管。本技术充分利用热电厂产生的余热制备生活热水,实现全年供应热水,同时在冬季可以进行水暖联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供热余热回收,尤其涉及一种供暖和热水联供装置


技术介绍

1、在我国北方地区的城市中,开设有各种公共浴室、洗浴中心等,这些浴室的热水来源,主要来自于自备燃煤热水炉,极少部分采用购热方式。由于这些分散热水炉数量多,分布分散,且均为燃煤小锅炉,燃烧效率低,且基本不具备烟尘处理设备,污染物排放浓度高,对大气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且分散热效率低,造成能源浪费。

2、现有的热电厂发电能源为煤炭,在发电过程中,由于生产工艺的需要,大量的热能被循环水带走,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造成了能源的浪费,特别是非采暖季,现有热泵系统停运,所有余热均未得到利用。因此,如何通过一种供暖和热水联供装置对热电厂的余热的热量加以收集并用以制备生活热水,水暖联供,实现全年运行,以供应诸如城市洗浴业的热水需求,可以达到较好的环保和节能效果,并可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供暖和热水联供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达到充分利用热电厂产生的余热制备生活热水,实现全年供应热水且冬季供暖的水暖联供的目的。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一种供暖和热水联供装置,包括加热中心和余热单元,所述加热中心和所述余热单元之间通过一级网回水管和一级网供水管连通,所述一级网供水管上连通有热网加热单元,所述一级网回水管和所述一级网供水管之间连通有供暖单元,所述供暖单元与所述一级网供水管之间的连通点位于所述热网加热单元和所述加热中心之间,所述加热中心内连通有自来水管和售卖热水管。

3、优选的,所述加热中心内部设置有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热流体进水口与热流体出水口分别与所述一级网供水管、所述一级网回水管连通,所述换热器的冷流体进水口与冷流体出水口分别与所述自来水管、售卖热水管连通,所述自来水管上连通有循环水泵,所述换热器的冷流体出水口还连通有热水储存罐,所述热水储存罐的出水口与所述售卖热水管的中部之间通过放水阀连通,所述自来水管与所述热水储存罐之间设置有压力缓冲组件。

4、优选的,所述压力缓冲组件包括水箱,所述水箱的进水端与所述自来水管的中部连通,所述循环水泵位于所述换热器和所述水箱之间,所述水箱的出水端与所述热水储存罐之间通过补水泵连通。

5、优选的,所述供暖单元包括热网加热系统,所述热网加热系统的两端分别连通有第一支管的一端和第二支管的一端,所述第一支管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支管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一级网供水管的中部连通,所述第一支管上连通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二支管上连通有第三阀门,所述一级网供水管上连通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二阀门位于所述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之间。

6、优选的,所述余热单元包括热泵系统和电厂循环冷却系统,所述热泵系统和所述电厂循环冷却系统之间通过冷却水供水管和冷却水回水管形成循环水路,所述热泵系统与所述换热器之间通过所述一级网回水管和所述一级网供水管形成循环水路。

7、优选的,所述供暖单元包括换热站,所述换热站上连通有二级网回水管和二级网供水管,所述一级网回水管和所述一级网供水管分别通过第三支管和第四支管与所述换热站连通,所述第三支管和所述第四支管上分别连通有第四阀门和第五阀门,所述第三支管位于所述第二支管和所述加热中心之间。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和技术效果:加热中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余热单元和热网加热单元的余温将自来水管中输送的自来水进行加热和储存,并向居民供应;余热单元的主要作用是收集热电厂发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热网加热单元的主要作用是使余热单元加热的热水继续升温,在冬季采暖季为供暖单元提供足够的热水,并在需要时为加热中心提供辅助热量;供暖单元的主要作用是在冬季利用余热单元和热网加热单元的热量向居民供暖;整体上,本技术可以充分利用热电厂发电产生的余热进行全年的热水供应,避免了发电过程中热量的浪费,同时在采暖季还可正常进行供暖,资源利用率高,环保效益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供暖和热水联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中心(3)和余热单元,所述加热中心(3)和所述余热单元之间通过一级网回水管(6)和一级网供水管(7)连通,所述一级网供水管(7)上连通有热网加热单元,所述一级网回水管(6)和所述一级网供水管(7)之间连通有供暖单元,所述供暖单元与所述一级网供水管(7)之间的连通点位于所述热网加热单元和所述加热中心(3)之间,所述加热中心(3)内连通有自来水管(8)和售卖热水管(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暖和热水联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中心(3)内部设置有换热器(13),所述换热器(13)的热流体进水口与热流体出水口分别与所述一级网供水管(7)、所述一级网回水管(6)连通,所述换热器(13)的冷流体进水口与冷流体出水口分别与所述自来水管(8)、售卖热水管(9)连通,所述自来水管(8)上连通有循环水泵(15),所述换热器(13)的冷流体出水口还连通有热水储存罐(16),所述热水储存罐(16)的出水口与所述售卖热水管(9)的中部之间通过放水阀(17)连通,所述自来水管(8)与所述热水储存罐(16)之间设置有压力缓冲组件。p>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供暖和热水联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缓冲组件包括水箱(12),所述水箱(12)的进水端与所述自来水管(8)的中部连通,所述循环水泵(15)位于所述换热器(13)和所述水箱(12)之间,所述水箱(12)的出水端与所述热水储存罐(16)之间通过补水泵(14)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暖和热水联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暖单元包括热网加热系统(4),所述热网加热系统(4)的两端分别连通有第一支管(18)的一端和第二支管(21)的一端,所述第一支管(18)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支管(2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一级网供水管(7)的中部连通,所述第一支管(18)上连通有第一阀门(19),所述第二支管(21)上连通有第三阀门(22),所述一级网供水管(7)上连通有第二阀门(20),所述第二阀门(20)位于所述第一支管(18)和第二支管(21)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供暖和热水联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单元包括热泵系统(2)和电厂循环冷却系统(1),所述热泵系统(2)和所述电厂循环冷却系统(1)之间通过冷却水供水管(25)和冷却水回水管(26)形成循环水路,所述热泵系统(2)与所述换热器(13)之间通过所述一级网回水管(6)和所述一级网供水管(7)形成循环水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供暖和热水联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暖单元包括换热站(5),所述换热站(5)上连通有二级网回水管(10)和二级网供水管(11),所述一级网回水管(6)和所述一级网供水管(7)分别通过第三支管(27)和第四支管(28)与所述换热站(5)连通,所述第三支管(27)和所述第四支管(28)上分别连通有第四阀门(23)和第五阀门(24),所述第三支管(27)位于所述第二支管(21)和所述加热中心(3)之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暖和热水联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中心(3)和余热单元,所述加热中心(3)和所述余热单元之间通过一级网回水管(6)和一级网供水管(7)连通,所述一级网供水管(7)上连通有热网加热单元,所述一级网回水管(6)和所述一级网供水管(7)之间连通有供暖单元,所述供暖单元与所述一级网供水管(7)之间的连通点位于所述热网加热单元和所述加热中心(3)之间,所述加热中心(3)内连通有自来水管(8)和售卖热水管(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暖和热水联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中心(3)内部设置有换热器(13),所述换热器(13)的热流体进水口与热流体出水口分别与所述一级网供水管(7)、所述一级网回水管(6)连通,所述换热器(13)的冷流体进水口与冷流体出水口分别与所述自来水管(8)、售卖热水管(9)连通,所述自来水管(8)上连通有循环水泵(15),所述换热器(13)的冷流体出水口还连通有热水储存罐(16),所述热水储存罐(16)的出水口与所述售卖热水管(9)的中部之间通过放水阀(17)连通,所述自来水管(8)与所述热水储存罐(16)之间设置有压力缓冲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供暖和热水联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缓冲组件包括水箱(12),所述水箱(12)的进水端与所述自来水管(8)的中部连通,所述循环水泵(15)位于所述换热器(13)和所述水箱(12)之间,所述水箱(12)的出水端与所述热水储存罐(16)之间通过补水泵(14)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宇孙宝玮谷伟陈昕徐英赫黄启刘宁石群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华电齐齐哈尔热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