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汽车称重衡器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汽车称重衡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10004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称重衡器,属于称重技术领域,包括秤芯、称重传感器和秤台外框;秤台外框围成位于秤台外框内部且向上敞口的秤台空腔,秤芯位于秤台空腔内并座在秤台外框上;秤台外框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承重座,每个承重座内均设置有称重腔,称重腔通过其内侧与秤台空腔相通;秤芯上固定有向外伸出秤芯的支撑臂,支撑臂通过称重腔的内侧伸在称重腔内;支撑臂上开设有竖向的螺纹孔,称重传感器的侧壁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称重传感器旋在螺纹孔内,并且称重传感器的底端压在称重腔底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支撑臂的设置,使得称重传感器位于秤芯外部,称重传感器进行安装、调校、检修、更换时,不受秤芯的限制,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称重,特别是指一种汽车称重衡器


技术介绍

1、目前,全国绝大部分省份高速公路实行计重收费,收取的通行费根据汽车的总车重和各轴的轴重计算得出,并且,根据称得的汽车总车重和各轴的轴重判断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汽车总重和各轴轴重的限载要求。

2、汽车称重衡器(又称秤台、地磅等),是在高速路上对来往的货车进行秤重的装置。对汽车的称重通过汽车称重衡器的称重传感器进行,现有汽车称重衡器的称重传感器设置在秤台台面底部,秤台台面压在称重传感器顶端。车辆行进到秤台台面顶部后,车辆的重力通过秤台台面传递到称重传感器的顶端,称重传感器的受力应变体在顶端的压力作用下产生微弱变形,其电阻值相应发生变化,在稳定激励电压下的信号输出电压也发生变化,从而称重得到车辆的重量。

3、由于现有技术中的秤台台面是压在称重传感器的顶端上的,因此对称重传感器进行安装、调校、检修、更换时,受到秤台台面的限制,需要将整个秤台台面拆下,才能对传感器进行相应操作,极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称重衡器,称重传感器进行安装、调校、检修、更换时,不受秤芯的限制,方便、快捷。

2、本专利技术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汽车称重衡器,包括秤芯、称重传感器和秤台外框,其中:

4、所述秤台外框埋在公路路面内,所述秤台外框围成位于所述秤台外框内部且向上敞口的秤台空腔,所述秤芯位于所述秤台空腔内并且所述秤芯座在所述秤台外框上,所述秤台外框顶面以及所述秤芯顶面与所述公路路面平齐;

5、所述秤台外框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承重座,每个承重座内均设置有称重腔,所述称重腔通过所述称重腔的内侧与所述秤台空腔相通;所述秤芯上固定有向外伸出所述秤芯的支撑臂,所述支撑臂的数量与所述承重座的数量相同,所述支撑臂通过所述称重腔的内侧伸在所述称重腔内;

6、所述支撑臂上开设有竖向的螺纹孔,所述称重传感器的侧壁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称重传感器旋在所述螺纹孔内,并且所述称重传感器的底端压在所述称重腔底部。

7、进一步的,所述称重传感器的侧壁内设置有竖向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与所述侧壁固定连接的受力应变体,所述受力应变体顶端固定设置有应变片,所述应变片连接有线缆;

8、所述受力应变体底端从所述容纳腔底端向下伸出所述侧壁底端一定距离;或者,所述受力应变体下方设置有传力部件,所述传力部件底端从所述容纳腔底端向下伸出所述侧壁底端一定距离;

9、所述受力应变体底端或传力部件底端压在所述称重腔底部。

10、进一步的,所述受力应变体与所述侧壁为一体结构,所述传力部件顶端中心部与所述受力应变体底端中心部接触。

11、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臂上的螺纹孔内壁上开设有竖向的第一组限位槽,所述称重传感器的侧壁的外壁上开设有竖向的第二组限位槽,当所述称重传感器在所述螺纹孔内旋到所述第一组限位槽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二组限位槽中的一个对齐时,对齐的一个第一组限位槽和一个第二组限位槽形成的限位空间内插入限位销。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组限位槽在所述螺纹孔内壁上均匀分布,所述第二组限位槽在所述称重传感器的侧壁的外壁上均匀分布,所述第一组限位槽的数量和第二组限位槽的数量不存在公约数。

13、进一步的,所述承重座包括底部承重板和侧面围板,所述底部承重板和侧面围板围成内侧和上侧敞口的称重腔;所述称重腔内在所述底部承重板上设置有传感器凸台,所述受力应变体底端或传力部件底端压在所述传感器凸台的顶端上。

14、进一步的,所述称重腔内设置有与所述底部承重板和/或所述侧面围板相固定的限位块,所述支撑臂位于所述限位块限制的空间内,所述限位块与所述支撑臂的侧壁之间具有设定的间隙,所述间隙内设置有弹性垫。

15、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臂上方设置有预压件,所述预压件向下连接到所述侧面围板和/或所述限位块上,并且所述预压件将所述支撑臂下压,使得所述称重传感器的受力应变体底端或传力部件底端以设定的压力压在所述传感器凸台的顶端上。

16、进一步的,所述预压件为直线形压块,位于所述支撑臂的一侧的侧面围板内壁上固定设置有预压件挡块,所述直线形压块的一个端部位于所述预压件挡块下方,所述直线形压块的另一个端部通过一组第一螺栓向下连接到位于所述支撑臂的另一侧的一个限位块上,所述直线形压块的底端设置有向下的弧形下凸部,所述弧形下凸部底端压在所述支撑臂顶端;

17、或者,所述预压件包括圆环形压盖,所述圆环形压盖内部为圆柱形空腔,所述圆环形压盖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两个耳板,两个耳板分别通过一组第三螺栓向下连接到位于所述支撑臂两侧的相对的两个限位块上,所述圆环形压盖底端压在所述支撑臂顶端,所述称重传感器的上部位于所述圆柱形空腔内,所述圆柱形空腔顶部设置有防尘帽。

1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螺栓和第三螺栓均能通过防松结构锁紧,其中:

19、所述防松结构包括紧定螺钉,所述紧定螺钉设置在所述直线形压块的与所述第一螺栓连接的端部的侧壁上以及所述圆环形压盖的两个耳板的侧壁上,所述紧定螺钉穿进所述直线形压块的端部的侧壁内或所述圆环形压盖的耳板的侧壁内并顶在所述第一螺栓或第三螺栓的侧壁上;

20、或者,所述一组第一螺栓/一组第三螺栓中包含的第一螺栓/第三螺栓的数量为多个,同一组的多个第一螺栓/第三螺栓的螺纹旋向不全部相同,同一组的多个第一螺栓/第三螺栓通过防转板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螺栓/第三螺栓的上部设置有非圆形的定位板,所述防转板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定位板形状匹配的防转孔,同一组的多个第一螺栓/第三螺栓的定位板分别位于所述防转板的多个防转孔内。

21、进一步的,所述秤芯包括秤台台面,所述秤台台面底部设置有若干秤台支撑梁,所述支撑臂固定在所述秤台支撑梁上;所述秤台外框包括外框板,所述承重座设置在所述外框板上并位于所述外框板外侧,所述外框板外侧设置有钢筋网,所述钢筋网处浇筑混凝土。

22、进一步的,所述侧面围板顶端设置有向所述称重腔外侧延伸的上端板,所述上端板上开设有混凝土浇筑出气孔;

23、所述限位块与所述侧面围板之间形成集线盒安装腔,所述侧面围板上设置有穿线孔,所述穿线孔上设置有穿线管;

24、所述支撑臂和承重座的数量均为四个,四个支撑臂对称设置在所述u型梁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的位置,四个承重座对称设置在所述外框板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的位置。

25、进一步的,所述称重腔的内侧敞口设置有活动围板,所述活动围板下部设置有支撑臂通过窗口;

26、所述侧面围板顶部和活动围板外侧顶部设置有第一组密封胶条,所述第一组密封胶条在所述称重腔的上侧敞口上成一周闭合设置,所述称重腔的上侧敞口上在所述第一组密封胶条顶部设置有顶盖;

27、所述外框板内侧和活动围板内侧设置有v型槽,所述v型槽内设置有第二组密封胶条,所述第二组密封胶条在所述秤台空腔的边缘成一周闭合设置,所述秤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称重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秤芯、称重传感器和秤台外框,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称重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传感器的侧壁内设置有竖向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与所述侧壁固定连接的受力应变体,所述受力应变体顶端固定设置有应变片,所述应变片连接有线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称重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应变体与所述侧壁为一体结构,所述传力部件顶端中心部与所述受力应变体底端中心部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称重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上的螺纹孔内壁上开设有竖向的第一组限位槽,所述称重传感器的侧壁的外壁上开设有竖向的第二组限位槽,当所述称重传感器在所述螺纹孔内旋到所述第一组限位槽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二组限位槽中的一个对齐时,对齐的一个第一组限位槽和一个第二组限位槽形成的限位空间内插入限位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称重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限位槽在所述螺纹孔内壁上均匀分布,所述第二组限位槽在所述称重传感器的侧壁的外壁上均匀分布,所述第一组限位槽的数量和第二组限位槽的数量不存在公约数。p>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所述的汽车称重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座包括底部承重板和侧面围板,所述底部承重板和侧面围板围成内侧和上侧敞口的称重腔;所述称重腔内在所述底部承重板上设置有传感器凸台,所述受力应变体底端或传力部件底端压在所述传感器凸台的顶端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称重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腔内设置有与所述底部承重板和/或所述侧面围板相固定的限位块,所述支撑臂位于所述限位块限制的空间内,所述限位块与所述支撑臂的侧壁之间具有设定的间隙,所述间隙内设置有弹性垫。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称重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上方设置有预压件,所述预压件向下连接到所述侧面围板和/或所述限位块上,并且所述预压件将所述支撑臂下压,使得所述称重传感器的受力应变体底端或传力部件底端以设定的压力压在所述传感器凸台的顶端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称重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压件为直线形压块,位于所述支撑臂的一侧的侧面围板内壁上固定设置有预压件挡块,所述直线形压块的一个端部位于所述预压件挡块下方,所述直线形压块的另一个端部通过一组第一螺栓向下连接到位于所述支撑臂的另一侧的一个限位块上,所述直线形压块的底端设置有向下的弧形下凸部,所述弧形下凸部底端压在所述支撑臂顶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称重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栓和第三螺栓均能通过防松结构锁紧,其中: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称重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秤芯包括秤台台面,所述秤台台面底部设置有若干秤台支撑梁,所述支撑臂固定在所述秤台支撑梁上;所述秤台外框包括外框板,所述承重座设置在所述外框板上并位于所述外框板外侧,所述外框板外侧设置有钢筋网,所述钢筋网处浇筑混凝土。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汽车称重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围板顶端设置有向所述称重腔外侧延伸的上端板,所述上端板上开设有混凝土浇筑出气孔;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汽车称重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腔的内侧敞口设置有活动围板,所述活动围板下部设置有支撑臂通过窗口;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称重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秤芯、称重传感器和秤台外框,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称重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传感器的侧壁内设置有竖向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与所述侧壁固定连接的受力应变体,所述受力应变体顶端固定设置有应变片,所述应变片连接有线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称重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应变体与所述侧壁为一体结构,所述传力部件顶端中心部与所述受力应变体底端中心部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称重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上的螺纹孔内壁上开设有竖向的第一组限位槽,所述称重传感器的侧壁的外壁上开设有竖向的第二组限位槽,当所述称重传感器在所述螺纹孔内旋到所述第一组限位槽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二组限位槽中的一个对齐时,对齐的一个第一组限位槽和一个第二组限位槽形成的限位空间内插入限位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称重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限位槽在所述螺纹孔内壁上均匀分布,所述第二组限位槽在所述称重传感器的侧壁的外壁上均匀分布,所述第一组限位槽的数量和第二组限位槽的数量不存在公约数。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所述的汽车称重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座包括底部承重板和侧面围板,所述底部承重板和侧面围板围成内侧和上侧敞口的称重腔;所述称重腔内在所述底部承重板上设置有传感器凸台,所述受力应变体底端或传力部件底端压在所述传感器凸台的顶端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称重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腔内设置有与所述底部承重板和/或所述侧面围板相固定的限位块,所述支撑臂位于所述限位块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曙光付建设李海光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德鲁泰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