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源供应器,其包括一本体及一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装设于所述本体的一端面上,所述散热风扇包括一设于所述本体端面上且超出所述本体端面边缘的扇框本体及一设于所述扇框本体里的风扇本体,所述本体的侧面上设有若干相互间隔的卡扣部,所述卡扣部具有一固设于所述本体侧面上的基部,所述基部的两端向外弯折延伸形成有两相对的卡持臂,所述卡持臂的自由端相对延伸形成有卡钩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所述散热风扇设于所述本体的一端面上且所述散热风扇的扇框本体超出所述本体端面边缘,从而不仅方便用户对散热风扇进行清洗而且可以达到很好的散热效果。(*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源供应器,尤其是涉及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电源供应器。
技术介绍
由于计算机系统中各装置,如中央处理器、硬盘机、显示卡等,其处理速度、运转速度不断攀升导致使用功率日益增加的情况下,使电源供应器必须具备更高的输出功率的增加,势必造成电源供应器内部电子零件工作温度上升的问题,因此,如何提升电源供应器的转换功率又能有效改善工作温度上升的问题而提供散热的效果,已成为当下电源供应器厂商所需面对的技术难题。现今的装设于一机架的收容槽的电源供应器通常都是在外壳里设有一风扇且在所述外壳装设有风扇的一端开设有散热孔以帮助所述电源供应器散热,但由于所述风扇设在所述外壳里,所述外壳的底部直接接触到收容槽的底部,而且所述风扇的空气流只是吹至所述电源供应器的内部,从而造成散热效果不理想。当所述电源供应器里的风扇脏了的时候,需将外壳打开才能清洗,从而不仅很难保证电源供应器的零件的安全而且还给用户造成了维护上很大的不便,而若长期不清洗的话风扇上面积了很多的灰尘又会妨碍风扇的运转从而影响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电源供应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源供应器,其包括一本体及一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装设于所述本体的一端面上,所述散热风扇包括一设于所述本体端面上且超出所述本体端面边缘的扇框本体及一设于所述扇框本体里的风扇本体,所述本体的侧面上设有若干相互间隔的卡扣部,所述卡扣部具有一固设于所述本体侧面上的基部,所述基部的两端向外弯折延伸形成有两相对的卡持臂,所述卡持臂的自由端相对延伸形成有卡钩部。进一步地,所述本体的端面上开设有一开口,所述扇框本体上开设有一贯穿所述扇框本体且与所述开口相连通的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延伸至所述扇框本体超出所述本体端面边缘的部分,所述风扇本体容装于所述收容空间中。进一步地,所述扇框本体与所述本体相配合端的相对端上固设有一隔离罩。进一步地,所述本体及所述扇框本体超出所述本体的部分设有若干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具有一设于所述本体一侧面上的第一连接部及一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且设于所述扇框本体超出所述本体部分上的第二连接部。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将所述散热风扇设于所述本体的一端面上且所述散热风扇的扇框本体超出所述本体端面边缘,从而不仅方便用户对散热风扇进行清洗而且可以达到很好的散热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本技术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扇框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请参阅图1,本技术电源供应器1包括一中空且大致呈矩形的本体10、一设于所述本体10前端面上的散热风扇20、若干连接本体10及所述散热风扇20的固定部30及若干设于所述本体10一侧面上的卡扣部40。所述电源供应器1装设于一机架(图中未示)上,所述机架上设有一收容槽以收容所述电源供应器1。所述收容槽的一侧壁上凸设有两纵向间隔排列的插入部,所述收容槽的底壁的后端向上凸伸形成有一凸台。请参阅图1及图2,所述本体10的前表面上开设有一开口(图中未示)。所述散热风扇20包括一大致呈矩形的扇框本体21、一收容于扇框本体21里的风扇本体22及装设于所述扇框本体21上的隔离罩23。请参阅图1至图3,所述扇框本体21设于所述本体10的前端面上且超出所述本体10的下边缘。所述扇框本体21的大致中部处开设有一贯穿所述扇框本体21且与所述本体10的开口相对应的收容空间211。所述收容空间211延伸至所述扇框本体21超出所述本体10的部分。所述收容空间211为圆形。所述隔离罩23包括由半径逐渐增大且处于同一平面上的金属圈围设成的金属网231及两条固定肋条232。所述固定部30具有一大致呈平板状且纵向延伸的第一连接部(图中未示)及一从所述第一连接部垂直弯折延伸形成的大致呈平板状且竖直延伸的第二连接部31。所述第二连接部31的一侧还垂直弯折有一夹持部32。所述卡扣部40具有一大致呈平板状且竖直延伸的基部41,所述基部41的两相对端垂直弯折形成有两相对的卡持臂42。所述两卡持臂42的自由端相对延伸形成有两卡钩部43。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3,所述固定部30的第一连接部固设于所述本体10的底面上,所述第二连接部31超出于所述本体10的下边缘且与所述前端面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扇框本体21的上端固设于所述前端面的上部,而所述扇框本体21的下端则固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31上,而所述夹持部32则包覆于所述扇框本体21的侧边缘上。所述隔离罩23设于所述扇框本体21与所述本体10配合端的相对端上。所述金属网231封设于所述收容空间211上以防止在所述散热风扇20工作时用户将手伸进所述收容空间211被所述风扇本体22伤害,也可以防止在风扇本体22工作时有大的杂物进入到所述收容空间211以干扰所述风扇本体22转动。所述固定肋条232以十字架的形式架设于所述金属网231上以将所述金属网固定好。所述固定肋条232的自由端通过螺丝(233)固定于所述扇框本体21的四个角上。所述卡扣部40等间距且纵向排列的固设于所述本体10上,所述卡扣部40的基板41固设于所述本体10的侧面上。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3,在使用时,将所述电源供应器1推入至所述机架的收容槽中,此时所述插入部从所述卡钩部43的一端插入直至被卡持于所述卡钩部43之间,而所述-->本体10的后端则置于所述机架的凸台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凸台的高度与所述扇框本体21超出所述本体10的部分的高度一致以保持所述电源供应器1的平衡。由于所述本体10的底部与所述机架的收容槽的底部还留有空间且收容空间211延伸至所述扇框本体21超出所述本体10的部分,所以当所述散热风扇20运转时,所述空气流不仅可以吹至本体10的内部还可以吹至所述本体10的底部以形成很好的空气对流效果来帮助所述电源供应器1散热。当所述风扇本体22弄脏了时,将所述隔离罩23拆下就可以直接对所述风扇本体22清洗了,而无需将电源供应器1的本体10打开,不仅方便用户清洗所述风扇本体22而且也很好的保证了电源供应器1内部零件的安全。综上所述,本技术电源供应器1通过将所述散热风扇20设于所述本体10的一端面上且所述散热风扇20的扇框本体21超出所述本体10端面边缘,从而不仅方便用户对散热风扇20进行清洗而且可以达到很好的散热效果。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源供应器,其包括一本体(10)及一散热风扇(20),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扇(20)装设于所述本体(10)的一端面上,所述散热风扇(20)包括一设于所述本体(10)端面上且超出所述本体(10)端面边缘的扇框本体(21)及一设于所述扇框本体(21)里的风扇本体(22),所述本体(10)的侧面上设有若干相互间隔的卡扣部(40),所述卡扣部(40)具有一固设于所述本体(10)侧面上的基部(41),所述基部(41)的两端向外弯折延伸形成有两相对的卡持臂(42),所述卡持臂(42)的自由端相对延伸形成有卡钩部(4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供应器,其包括一本体(10)及一散热风扇(20),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扇(20)装设于所述本体(10)的一端面上,所述散热风扇(20)包括一设于所述本体(10)端面上且超出所述本体(10)端面边缘的扇框本体(21)及一设于所述扇框本体(21)里的风扇本体(22),所述本体(10)的侧面上设有若干相互间隔的卡扣部(40),所述卡扣部(40)具有一固设于所述本体(10)侧面上的基部(41),所述基部(41)的两端向外弯折延伸形成有两相对的卡持臂(42),所述卡持臂(42)的自由端相对延伸形成有卡钩部(4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供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0)的端面上开设有一开口,所述扇框本体(21)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莉,
申请(专利权)人:康舒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