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电力设备监控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电力设备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594172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设备监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力设备监控系统,包括两个输电杆塔之间设有多条输电导线,输电导线上安装有多个固定环,且两个固定环下均通过连接板共同连接有检测盒,检测盒内设有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包括发射红外光线的投光器和接收红外光线的受光器,检测盒上开设有贯穿检测盒的通孔,投光器和受光器分别与两侧对应的通孔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输电导线上设有多个检测盒,每个检测盒内均设有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分为投光器和受光器,通过检测盒内的投光器发射红外光线到下一个检测盒内的受光器上,用于检测这一段距离的输电导线是否存在覆冰情况,再通过多个检测盒相互配合,让整个输电导线能够得到实时监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设备监控,具体为一种电力设备监控系统


技术介绍

1、输电导线是在中空的导体内设有两个半圆的空间,主要用于电力的输送,而输电导线是由输电杆塔一段一段撑起来的,相邻的两个输电杆塔之间的距离需经过合理计算,两个相邻的输电杆塔上的多个输电导线存在弛度标准,即输电导线的安装需要符合弛度标准的弧垂范围,不能过于绷紧,也不能过于松弛。

2、在海拔较高的地带或者北方地区,在寒冷雨雪天气时,输电杆塔上的输电导线会随着有雨水、露水原因,出现结冰、覆冰现象,而随着时间推移,覆冰在输电导线上不断增长,会导致输电导线的质量和体积不断增大,使导线弧垂增大、对地间距减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可能发生闪络事故;同时,也会导致输电导线弧垂和体积增大,在风力作用下,有可能造成相邻的两个输电导线相碰,发生短路跳闸、烧伤甚至烧断导线的事故。

3、为此,为防止出现上述情况,需要对输电导线进行实时监控,提出一种电力设备监控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寒冷雨雪天气时,输电杆塔上的输电导线会出现结冰和覆冰的现象,严重影响导线的对地间距,并且使得导线的弧垂增大,进而发生闪络事故;同时,在风力作用下,会造成相邻的两个输电导线相碰,发生短路跳闸以至于烧断导线的事故。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提供一种电力设备监控系统,包括输电杆塔,相邻的两个所述输电杆塔之间设有多条输电导线和检测组件,每个所述输电导线上均设有多个用于检测输电导线是否存在覆冰情况的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通过内置的投光器发射红外光线到下一个检测盒内的受光器上,受光器根据接受光线的稳定性,进而检测当前区域的输电导线是否存在覆冰情况以及判断当前的输电导线是否风摆现象。

4、通过在输电导线上设有多个检测盒,每个检测盒内均设有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分为投光器和受光器,通过检测盒内的投光器发射红外光线到下一个检测盒内的受光器上,用于检测这一段距离的输电导线是否存在覆冰情况,再通过多个检测盒相互配合,让整个输电导线能够得到实时监控。

5、优选的,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安装在输电导线上的两个固定环,且两个固定环下端均通过连接板共同连接有检测盒,所述检测盒内设有光电传感器,所述检测盒的一侧设有用于防止太阳光直射的遮阳罩;所述光电传感器包括可发射红外光线的投光器和接收红外光线的受光器,所述检测盒上开设有贯穿检测盒的通孔,所述投光器和受光器通过两侧对应的通孔进行检测,所述检测盒的侧面设有太阳能板。

6、光电传感器的型号可用efa/ra系列圆柱对射型,检测距离在20米左右,则在每根输电导线间隔15-18米左右通过两个固定环安装检测盒,当检测盒开启使用后,检测盒内的投光器向着下一个检测盒的受光器发射红外光线,受光器接收到红外光线时,则确认这两个检测盒之间的距离没有阻挡物;在寒冷雨雪天气,输电导线出现覆冰情况时,检测盒内的投光器发射的红外光线容易被覆冰遮挡住,导致下一个检测盒内的受光器无法接收到红外光线,由此来判断可能出现了覆冰的情况;

7、同时,外部风力的吹动有可能带动输电导线摆动,输电导线呈线性状,每个点的摆动幅度不尽相同,则此时有可能导致上一个检测盒内的投光器发射出来的红外光线不能被下一个检测盒内的受光器接收到,则设置当受光器连续10分钟都没有接收到上一个投光器发射出来的红外光线时,给予输电杆塔上的监控设备传递电信号,告知此段的输电导线可能出现了覆冰的情况;

8、通过在输电导线上设置多个检测盒,且多个检测盒内的投光器和受光器进行配合,能够检测到输电导线上是否存在遮挡物,或者因覆冰的存在导致输电导线某一处质量增加,高度下降,受光器接收不到投光器的红外光线,能够客观地检测是否存在覆冰情况,以达到对输电导线实时监控的目的,避免出现输电导线覆冰过多,进而导致输电导线的质量和体积不断增大,最终发生闪络事故,甚至导致两导线或者导线与地面相碰,发生短路跳闸、烧伤甚至烧断导线的事故,提高了输电导线寒冬天气使用的稳定性。

9、所述固定环的内部设置有夹板,所述夹板相对水平面呈“倒v”形,根据“倒v”形的夹板,将固定环固定在输电导线的表面,并且将相邻检测盒之间的距离稳定;所述夹板与输电导线接触的区域设置有锯齿状的卡齿,进而进一步稳定检测盒,同时减少外界对固定环稳定性的影响。

10、优选的,每个所述连接板顶部均设有圆柱杆,每个所述固定环与连接板连接处均设有凹槽,每个所述连接板上的圆柱杆均与对应的凹槽卡合且相互限制;每个所述连接板顶部均设有圆柱杆,每个所述固定环与连接板连接处均设有凹槽,每个所述连接板上的圆柱杆均与对应的凹槽卡合且相互限制,通过给予一定幅度的旋转,进而抵消外部风力给予的冲击力。

11、当野外形成刮风天气时,输电导线会随着风力的推动而摆动,因输电导线呈线性状,输电导线的每个点的摆动幅度不尽相同,摆动的力度会传递到检测盒上,长时间跟随外部风力进行刚性摆动,连接板受到不同方向的力度拉扯,容易导致连接板受损,进而与连接板连接的检测盒有出现掉落的风险,在每个连接板顶部设有圆柱杆,且固定环与连接板连接处开设有凹槽,圆柱杆与凹槽卡合且相互限制,圆柱杆能够在凹槽内进行一定幅度的转动,能够起到一定地抵消外部风力给予的冲击力,进而能够减小连接板受到不同方向力度的拉扯力,进而能够减小输电导线随风摆动而对检测盒造成的负面影响,提高了检测盒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12、优选的,所述检测盒内部受光器的通孔处设有用于增大接收面积的折射镜,进而增大受光器的接收面积。

13、光电传感器相较于输电导线而言较小,e3fa/ra系列圆柱对射型的投光器和受光器直径大约在5cm左右,则受光器所接收的范围也在5cm左右,输电导线在野外时不可能每时每刻都是相对静止的,在输电导线跟随外部风力摆动时,5cm的接收范围就显得很小,不能很好地接收到投光器发射的红外光线,亦或者覆冰不是很多时,但质量增加已经让输电导线向下位移的距离了超过5cm,使得受光器接收不到投光器的红外光线;

14、在检测盒内部受光器对应的通孔处设有折射镜,折射镜的直径相较于受光器的直径较大,如20cm、25cm等,增大受光器的接收面积,让受光器接收到投光器发射的红外光线的范围更合理,避免出现误判、误检测的情况,提升了光电传感器的检测范围和检测输电导线是否覆冰的合理性。

15、优选的,所述检测盒内部投光器的通孔处设有用于汇聚投光器发射的红外光线的菲涅尔透镜,且菲涅尔透镜位于投光器的前方。

16、菲涅尔透镜,又名螺纹透镜,能够起到聚焦作用,即能够把红外光线汇聚、聚焦起来,投光器所发出的红外光线,肉眼所见为一条红线,但在发射源处,会有部分的红外光线多方向漫射出去,在检测盒内部投光器对应的通孔处设有菲涅尔透镜,能够把漫射的部分红外光线汇聚、聚焦起来,跟随红外光线向着下一个检测盒内的受光器发射,提高了受光器接收到的受光量,减少在雾天、雨天天气时,受到雾、雨水的影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设备监控系统,包括输电杆塔,相邻的两个所述输电杆塔之间设有多条输电导线(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组件(2),每个所述输电导线(1)上均设有多个用于检测输电导线(1)是否存在覆冰情况的检测组件(2),所述检测组件(2)通过内置的投光器(241)发射红外光线到下一个检测盒(23)内的受光器(242)上,受光器(242)根据接受光线的稳定性,进而检测当前区域的输电导线(1)是否存在覆冰情况以及判断当前的输电导线(1)是否风摆现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设备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2)包括安装在输电导线(1)上的两个固定环(21),且两个固定环(21)下端均通过连接板(22)共同连接有检测盒(23),所述检测盒(23)内设有光电传感器(24),所述检测盒(23)的一侧设有用于防止太阳光直射的遮阳罩(25);所述光电传感器(24)包括可发射红外光线的投光器(241)和接收红外光线的受光器(242),所述检测盒(23)上开设有贯穿检测盒(23)的通孔(231),所述投光器(241)和受光器(242)通过两侧对应的通孔(231)进行检测,所述检测盒(23)的侧面设有太阳能板(2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力设备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21)的内部设置有夹板(27),所述夹板(27)相对水平面呈“倒V”形,根据“倒V”形的夹板(27),将固定环(21)固定在输电导线(1)的表面,并且将相邻检测盒(23)之间的距离稳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力设备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27)与输电导线(1)接触的区域设置有锯齿状的卡齿(271),进而进一步稳定检测盒(23),同时减少外界对固定环(21)稳定性的影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力设备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连接板(22)顶部均设有圆柱杆(221),每个所述固定环(21)与连接板(22)连接处均设有凹槽(211),每个所述连接板(22)上的圆柱杆(221)均与对应的凹槽(211)卡合且相互限制,通过给予一定幅度的旋转,进而抵消外部风力给予的冲击力。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力设备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盒(23)内部受光器(242)的通孔(231)处设有用于增大接收面积的折射镜(28),进而增大受光器(242)的接收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力设备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盒(23)内部投光器(241)的通孔(231)处设有用于汇聚投光器(241)发射的红外光线的菲涅尔透镜(29),且菲涅尔透镜(29)位于投光器(241)的前方,菲涅尔透镜(29)上设有疏水油层(291)。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力设备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盒(23)上开设有横向贯穿的通槽(232),进而通过导流作用形成一定的压力差,减少了检测盒(23)因外部风力冲击晃动的情况。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力设备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盒(23)内部投光器(241)的通孔(231)处开设有向下倾斜的导流槽(23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设备监控系统,包括输电杆塔,相邻的两个所述输电杆塔之间设有多条输电导线(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组件(2),每个所述输电导线(1)上均设有多个用于检测输电导线(1)是否存在覆冰情况的检测组件(2),所述检测组件(2)通过内置的投光器(241)发射红外光线到下一个检测盒(23)内的受光器(242)上,受光器(242)根据接受光线的稳定性,进而检测当前区域的输电导线(1)是否存在覆冰情况以及判断当前的输电导线(1)是否风摆现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设备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2)包括安装在输电导线(1)上的两个固定环(21),且两个固定环(21)下端均通过连接板(22)共同连接有检测盒(23),所述检测盒(23)内设有光电传感器(24),所述检测盒(23)的一侧设有用于防止太阳光直射的遮阳罩(25);所述光电传感器(24)包括可发射红外光线的投光器(241)和接收红外光线的受光器(242),所述检测盒(23)上开设有贯穿检测盒(23)的通孔(231),所述投光器(241)和受光器(242)通过两侧对应的通孔(231)进行检测,所述检测盒(23)的侧面设有太阳能板(2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力设备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21)的内部设置有夹板(27),所述夹板(27)相对水平面呈“倒v”形,根据“倒v”形的夹板(27),将固定环(21)固定在输电导线(1)的表面,并且将相邻检测盒(23)之间的距离稳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宇曹婉潘硕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新利发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