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上下加热的电子雾化器及其发热控制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上下加热的电子雾化器及其发热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59315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上下加热的电子雾化器及其发热控制方法,上下加热的电子雾化器包括一主机,所述主机内设有锂电池、电路板和至少一个雾化芯;每个所述雾化芯包括上下并排设置的两个发热片,两个发热片并联连接;所述电路板连接锂电池和雾化芯,所述锂电池对电路板供电,电路板控制雾化芯内上下排列的两个发热片在单发模式和双发模式下进行加热。上下排列的两个发热片能交替加热,比单发热片加热产生的积碳更少,解决了现有电子雾化器采用单发热片容易积碳的问题,还延长了雾化芯的使用寿命;两个发热片又能同时加热,增加了发热面积,提高了雾化量。单发模式和双发模式扩展了发热片的工作模式,解决了现有单网片发热片加热方式单一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雾化器,尤其涉及一种上下加热的电子雾化器及其发热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电子烟或电子雾化器是一种利用发热片加热雾化烟油的电子雾化装置;通过电路板上的锂电池对不同阻值发热片进行驱动加热,输出不同功率的热量来雾化发热片周围的烟油,输出雾化物供用户吸食。

2、传统的发热片如图1所示,为单网片发热片,其网片状的发热面积较小,导致雾化面积较小。另外,发热片的电路控制方式单一,只有一种加热方式,可调试空间较窄;并且多采用恒压输出方式对发热片加热,热量均衡难稳定且难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下加热的电子雾化器及其发热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单网片发热片加热方式单一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上下加热的电子雾化器,包括一主机,所述主机内设有锂电池和电路板,其中,所述主机内还设有至少一个雾化芯,每个所述雾化芯包括上下并排设置的两个发热片,两个所述发热片并联连接;

3、其中,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锂电池和所述雾化芯,所述锂电池对所述电路板供电,所述电路板控制所述雾化芯内上下排列的两个所述发热片在单发模式和双发模式下进行加热。

4、可选地,所述的上下加热的电子雾化器中,所述雾化芯包括雾化管、分层发热片、导油棉和固定座;所述分层发热片包括三个导电引脚,所述分层发热片收容于所述雾化管中且三个导电引脚自所述雾化管伸出;所述导油棉收容于所述雾化管内且所述导油棉位于所述雾化管与所述分层发热片之间;所述雾化管的侧面开设一进油槽,所述进油槽对应所述导油棉设置;所述固定座设置在所述雾化管的底部,所述固定座边缘设置有凹槽,三个所述导电引脚分别卡持于凹槽中,各个所述导电引脚分别与所述电路板上对应的加热驱动电路电连接。

5、可选地,所述的上下加热的电子雾化器中,所述分层发热片包括上发热片和下发热片;三个所述导电引脚依次间隔设置,所述上发热片的一端与所述下发热片的一端共用一个所述导电引脚,所述上发热片远离共用所述导电引脚的一端与所述下发热片远离共用所述导电引脚的一端分别与剩下的两个所述导电引脚电性连接;所述上发热片和所述下发热片分别与所述导油棉层叠设置。

6、可选地,所述的上下加热的电子雾化器中,所述上发热片和下发热片的阻值相同。

7、可选地,所述的上下加热的电子雾化器中,所述下发热片的阻值比所述上发热片的阻值小。

8、可选地,所述的上下加热的电子雾化器中,所述电路板上设有上加热驱动电路、下加热驱动电路和处理器;

9、所述上加热驱动电路根据处理器输出的上驱动信号控制上发热片的加热状态,检测上发热片的电压和电流并反馈给处理器;

10、所述下加热驱动电路根据处理器输出的下驱动信号控制下发热片的加热状态,检测下发热片的电压和电流并反馈给处理器。

11、可选地,所述的上下加热的电子雾化器中,所述上加热驱动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

12、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栅极连接第一电阻的一端和第二电阻的一端,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处理器;第一开关管的源极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供电端和第三电阻的一端;第一开关管的漏极连接第三电阻的另一端、第四电阻一端、第五电阻的一端和分层发热片的第三导电引脚;第四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五电阻的另一端均连接处理器,分层发热片的第一导电引脚连接锂电池的负极。

1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上下加热的电子雾化器的发热控制方法,包括:

14、开始加热时,根据拨动切换进入单发模式或双发模式;

15、所述单发模式下,根据上一口加热的发热片,选择对另一发热片加热;

16、所述双发模式下,对雾化芯中上发热片和下发热片同时加热。

17、可选地,所述的发热控制方法中,所述单发模式下,根据上一口加热的发热片,选择对另一发热片加热的步骤具体包括:

18、所述单发模式下,读取上一口加热的发热片的标识,判断上一口是不是上发热片工作;

19、若是,处理器控制下发热片加热,加热时间达到时更新历史数据,等待下一口抽吸时返回第一步;

20、否则,处理器控制上发热片加热,加热时间达到时更新历史数据,等待下一口抽吸时返回第一步。

21、可选地,所述的发热控制方法中,所述双发模式下,对雾化芯中上发热片和下发热片同时加热的步骤具体包括:

22、所述双发模式下,控制雾化芯中上发热片和下发热片同时加热;

23、判断加热时间是否达到,是则等待下一口抽吸时返回上一步骤,否则继续加热。

2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上下加热的电子雾化器包括一主机,所述主机内设有锂电池、电路板和至少一个雾化芯;每个所述雾化芯包括上下并排设置的两个发热片,两个所述发热片并联连接;其中,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锂电池和所述雾化芯,所述锂电池对所述电路板供电,所述电路板控制所述雾化芯内上下排列的两个所述发热片在单发模式和双发模式下进行加热。上下排列的两个发热片能交替加热,比单发热片加热产生的积碳更少,解决了现有电子雾化器采用单发热片容易积碳的问题,还延长了雾化芯的使用寿命;两个发热片又能同时加热,增加了发热面积,提高了雾化量。单发模式和双发模式扩展了发热片的工作模式,解决了现有单网片发热片加热方式单一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下加热的电子雾化器,包括一主机,所述主机内设有锂电池和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内还设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加热的电子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芯包括雾化管、分层发热片、导油棉和固定座;所述分层发热片包括三个导电引脚,所述分层发热片收容于所述雾化管中且三个导电引脚自所述雾化管伸出;所述导油棉收容于所述雾化管内且所述导油棉位于所述雾化管与所述分层发热片之间;所述雾化管的侧面开设一进油槽,所述进油槽对应所述导油棉设置;所述固定座设置在所述雾化管的底部,所述固定座边缘设置有凹槽,三个所述导电引脚分别卡持于凹槽中,各个所述导电引脚分别与所述电路板上对应的加热驱动电路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下加热的电子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层发热片包括上发热片和下发热片;三个所述导电引脚依次间隔设置,所述上发热片的一端与所述下发热片的一端共用一个所述导电引脚,所述上发热片远离共用所述导电引脚的一端与所述下发热片远离共用所述导电引脚的一端分别与剩下的两个所述导电引脚电性连接;所述上发热片和所述下发热片分别与所述导油棉层叠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下加热的电子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发热片和下发热片的阻值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下加热的电子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发热片的阻值比所述上发热片的阻值小。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下加热的电子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上设有上加热驱动电路、下加热驱动电路和处理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上下加热的电子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加热驱动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

8.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加热的电子雾化器的发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发模式下,根据上一口加热的发热片,选择对另一发热片加热的步骤具体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发模式下,对雾化芯中上发热片和下发热片同时加热的步骤具体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下加热的电子雾化器,包括一主机,所述主机内设有锂电池和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内还设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加热的电子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芯包括雾化管、分层发热片、导油棉和固定座;所述分层发热片包括三个导电引脚,所述分层发热片收容于所述雾化管中且三个导电引脚自所述雾化管伸出;所述导油棉收容于所述雾化管内且所述导油棉位于所述雾化管与所述分层发热片之间;所述雾化管的侧面开设一进油槽,所述进油槽对应所述导油棉设置;所述固定座设置在所述雾化管的底部,所述固定座边缘设置有凹槽,三个所述导电引脚分别卡持于凹槽中,各个所述导电引脚分别与所述电路板上对应的加热驱动电路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下加热的电子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层发热片包括上发热片和下发热片;三个所述导电引脚依次间隔设置,所述上发热片的一端与所述下发热片的一端共用一个所述导电引脚,所述上发热片远离共用所述导电引脚的一端与所述下发热片远离共用所述导电引脚的一端分别与剩下的两个所述导电引脚电性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小龙范进宋茂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美众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