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身体检查,具体涉及到一种应用于妇产科超声检查的体位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1、超声波检查,是利用人体对超声波的反射进行观察。一般称为us的超声波检查,是用弱超声波照射到身体上,将组织的反射波进行图像化处理。
2、现有技术公开了部分妇产科超声检查辅助装置方面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为cn201811535965.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妇产科用超声诊断检查床,主要涉及一种检查床。包括底板、头侧支撑腿、床板和脚侧调节装置。头侧支撑腿底部与底板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头侧支撑腿顶部与床板头侧的底部铰接。所述脚侧调节装置位于床板的脚侧,所述脚侧调节装置顶部与床板脚侧底部的滑动铰接座铰接,滑动铰接座与底板底部水平滑动连接,所述脚侧调节装置底部与底板固定,所述脚侧调节装置能够通过调节脚侧床板的高度从而调节床板的倾斜角度。但是该专利公开的技术方案中不能够对孕妇的侧躺体位进行调节。
3、孕妇在孕期通常需要通过超声检查进行孕检,在进行超声检查时为了检查效果和检查操作的顺捷,需要孕妇侧躺一定的角度,而孕后期的孕妇由于孕肚的增大,使得孕妇的翻身困难,孕妇不便于侧躺一定的角度并保持侧躺体位直到检查完成。因此在超声检查过程中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一种方便调节孕妇侧躺姿态,方便进行超声检测的妇产科超声检查的体位调节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应用于妇产科超声检查的体位调节
4、具体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动设置在框架下侧的转杆,转杆的端部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电机的壳体与框架固定连接,转杆上固定有第一凸轮,第一凸轮的远心端前侧固定有第一挡杆,第一挡杆与转杆平行,第一凸轮前侧的转杆上转动连接有第二凸轮,第二凸轮的远心端前侧固定有第二挡杆,第二挡杆与第一挡杆平行,第二凸轮前侧的转杆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上固定有弧形板,转杆驱动第一凸轮和第一挡杆转动的过程中第一挡杆能够驱动第二凸轮转动,第一挡杆驱动第二凸轮转动的过程中第二挡杆能够驱动连接杆和弧形板转动,弧形板转动的过程中能够驱动中间板和侧板相对的端部向上运动。
5、具体的,所述框架长度方向上的端部下侧固定有第一固定板,电机固定在第一固定板上,转杆与第一固定板转动连接,框架下端固定有多个第二固定板,转杆与第二固定板转动连接。
6、具体的,铰连接的中间板和侧板通过多个辅助折叠组件连接,辅助折叠组件包括固定在侧板下端的第二连接板和固定在中间板下端的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下端通过具有弹性的拉绳连接,拉绳贯穿其一侧转杆上的通槽。
7、具体的,第二连接板固定在侧板远离中间板的一侧下端,通过拉绳连接的第二连接板和第一连接板根据所述拉绳贯穿的转杆的轴心对称设置。
8、具体的,所述第一槽口和第二槽口的长度方向与框架的宽度方向平行。
9、具体的,所述侧板上均固定有护垫,护垫固定在侧板远离中间板的一侧上端。
10、具体的,所述框架下端固定有多个支腿。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2、1、本专利技术通过中间板和侧板铰连接处下方的驱动组件能够驱动铰连接的侧板和中间板相对的端部向上运动,进而能够改变躺在中间板上方的孕妇的体位,能够辅助孕妇进行侧躺,方便进行超声检测。
13、2、通过驱动组件辅助孕妇进行侧躺的过程中,可根据超声检查的要求控制孕妇侧躺的角度,能够提高超声检查的效率。
14、3、在孕妇侧躺的过程中,倾斜的中间板能够对孕妇进行支撑,中间板和其中一个侧板折叠的过程中,另一个侧板会向框架中心方向水平滑动,水平滑动的侧板上的护垫能够对侧躺的孕妇进行阻挡,能够保证孕妇保持侧躺体位。本装置辅助孕妇侧躺的过程中,能够保证孕妇进行稳定的侧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妇产科超声检查的体位调节装置,包括框架(5),其特征在于,框架(5)内中部设置有中间板(6),中间板(6)两侧的框架(5)内均设置有侧板(8),中间板(6)和侧板(8)相对的端部铰连接,中间板(6)和侧板(8)铰连接处下方的框架(5)上设置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能够驱动中间板(6)和侧板(8)相对的端部向上运动,框架(5)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均开设有第一槽口(13),中间板(6)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均固定有两个第一连接柱(2),第一连接柱(2)滑动设置在其一侧的第一槽口(13)内,侧板(8)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均转动有两个第二连接柱(20),靠近中间板(6)的第二连接柱(20)位于第一槽口(13)内,框架(5)长度方向上的端部均开设有两个第二槽口(19),第一槽口(13)位于两个第二槽口(19)之间,远离中间板(6)的第二连接柱(20)滑动设置在其一侧的第二槽口(19)内,第二槽口(19)内固定有第一弹簧(18)和第二弹簧(23),第二槽口(19)内的第二连接柱(20)位于第一弹簧(18)和第二弹簧(23)之间,第一弹簧(18)紧抵第二槽口(19)内的第二连接柱(20),第二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应用于妇产科超声检查的体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动设置在框架(5)下侧的转杆(15),转杆(15)的端部与电机(3)的输出轴连接,电机(3)的壳体与框架(5)固定连接,转杆(15)上固定有第一凸轮(17),第一凸轮(17)的远心端前侧固定有第一挡杆(25),第一挡杆(25)与转杆(15)平行,第一凸轮(17)前侧的转杆(15)上转动连接有第二凸轮(26),第二凸轮(26)的远心端前侧固定有第二挡杆(27),第二挡杆(27)与第一挡杆(25)平行,第二凸轮(26)前侧的转杆(15)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杆(24),连接杆(24)上固定有弧形板(11),转杆(15)驱动第一凸轮(17)和第一挡杆(25)转动的过程中第一挡杆(25)能够驱动第二凸轮(26)转动,第一挡杆(25)驱动第二凸轮(26)转动的过程中第二挡杆(27)能够驱动连接杆(24)和弧形板(11)转动,弧形板(11)转动的过程中能够驱动中间板(6)和侧板(8)相对的端部向上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应用于妇产科超声检查的体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5)长度方向上的端部下侧固定有第一固定板(4),电机(3)固定在第一固定板(4)上,转杆(15)与第一固定板(4)转动连接,框架(5)下端固定有多个第二固定板(10),转杆(15)与第二固定板(10)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应用于妇产科超声检查的体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铰连接的中间板(6)和侧板(8)通过多个辅助折叠组件连接,辅助折叠组件包括固定在侧板(8)下端的第二连接板(22)和固定在中间板(6)下端的第一连接板(14),第一连接板(14)和第二连接板(22)下端通过具有弹性的拉绳(12)连接,拉绳(12)贯穿其一侧转杆(15)上的通槽(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应用于妇产科超声检查的体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连接板(22)固定在侧板(8)远离中间板(6)的一侧下端,通过拉绳(12)连接的第二连接板(22)和第一连接板(14)根据所述拉绳(12)贯穿的转杆(15)的轴心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应用于妇产科超声检查的体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口(13)和第二槽口(19)的长度方向与框架(5)的宽度方向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应用于妇产科超声检查的体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8)上均固定有护垫(7),护垫(7)固定在侧板(8)远离中间板(6)的一侧上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应用于妇产科超声检查的体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5)下端固定有多个支腿(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妇产科超声检查的体位调节装置,包括框架(5),其特征在于,框架(5)内中部设置有中间板(6),中间板(6)两侧的框架(5)内均设置有侧板(8),中间板(6)和侧板(8)相对的端部铰连接,中间板(6)和侧板(8)铰连接处下方的框架(5)上设置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能够驱动中间板(6)和侧板(8)相对的端部向上运动,框架(5)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均开设有第一槽口(13),中间板(6)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均固定有两个第一连接柱(2),第一连接柱(2)滑动设置在其一侧的第一槽口(13)内,侧板(8)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均转动有两个第二连接柱(20),靠近中间板(6)的第二连接柱(20)位于第一槽口(13)内,框架(5)长度方向上的端部均开设有两个第二槽口(19),第一槽口(13)位于两个第二槽口(19)之间,远离中间板(6)的第二连接柱(20)滑动设置在其一侧的第二槽口(19)内,第二槽口(19)内固定有第一弹簧(18)和第二弹簧(23),第二槽口(19)内的第二连接柱(20)位于第一弹簧(18)和第二弹簧(23)之间,第一弹簧(18)紧抵第二槽口(19)内的第二连接柱(20),第二弹簧(23)一端固定有挡板(21),挡板(21)滑动设置在第二槽口(19)中,挡板(21)紧抵第二槽口(19)内的第二连接柱(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应用于妇产科超声检查的体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动设置在框架(5)下侧的转杆(15),转杆(15)的端部与电机(3)的输出轴连接,电机(3)的壳体与框架(5)固定连接,转杆(15)上固定有第一凸轮(17),第一凸轮(17)的远心端前侧固定有第一挡杆(25),第一挡杆(25)与转杆(15)平行,第一凸轮(17)前侧的转杆(15)上转动连接有第二凸轮(26),第二凸轮(26)的远心端前侧固定有第二挡杆(27),第二挡杆(27)与第一挡杆(25)平行,第二凸轮(26)前侧的转杆(15)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杆(24),连接杆(24)上固定有弧形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东晴,鲍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