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奶制品生产混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58523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6 20:0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奶制品生产混料装置,属于奶制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罐体和驱动构件,罐体下端设有出料口;所述罐体上侧设有乳液进料口,罐体的顶面开设有添料进料口,所述罐体内横向设有搅拌轴,且搅拌轴的端部与驱动构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搅拌轴上交错设有多个搅拌叶,所述搅拌叶由刮条部、弧形部和连接部组成,所述搅拌叶通过连接部与搅拌轴连接,所述刮条部与罐体底壁接触设置,所述弧形部的开口一侧相对于乳液进料口设置;本技术操作便捷,实用性强,有效解决了现有奶制品生产加工用搅拌装置混合搅拌果粒与牛奶过程中,果粒易被打碎,破坏其颗粒度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奶制品加工设备,具体为一种奶制品生产混料装置


技术介绍

1、奶制品是指以乳液(即牛奶)为主要原料,经过加工处理得到的各种食品产品,奶制品广泛应用于食品和饮料领域,为使奶制品具有丰富的口感和营养价值,有的产品在牛奶中添加果粒、果酱、植物籽等颗粒物,既可以增加牛奶的营养成分又可以提供咀嚼口感,可满足人们对健康和口感的双重要求,在生产过程中有的是先将果粒倒入牛奶中,再通过管道置于混料装置中搅拌混合,而现有搅拌混料装置在搅拌混料过程中易使混料中的果粒被打碎,破坏其颗粒度,影响后续饮用口感和观感。

2、中国专利cn216935751u公开了一种奶制品生产加工用搅拌装置,通过伸缩杆带动活动板在转杆上上下活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角度发生改变,进而改变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上搅拌杆的状态,通过伸缩杆的往复运动,使得搅拌杆始终处于活动的状态,在搅拌杆一边移动一边旋转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地提高奶制品的搅拌效果,提高搅拌效率;中国专利cn214862812u公开了一种奶制品生产加工用搅拌装置,包括主搅拌机构和辅助搅拌机构,主搅拌机构通过两根反向转动的搅拌杆对奶制品进行搅拌,将一个大搅拌旋流改成了两个小搅拌旋流,缩小了搅拌半径,提高了搅拌强度,缩小了搅拌旋流内外的速率差;再配合辅助搅拌机构,提高小搅拌旋流中心部位的搅拌速率,使得小搅拌旋流的内外搅拌强度达到一致,搅拌罐内的奶制品同时达到搅拌要求。但现有奶制品生产加工用搅拌装置也未能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果粒与牛奶一起混合搅拌过程中,果粒易被打碎,破坏其颗粒度的问题;故本申请有必要提供一种果粒与牛奶混合搅拌后,果粒颗粒比较完整的奶制品生产混料装置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奶制品生产加工用搅拌装置混合搅拌果粒与牛奶过程中,果粒易被打碎,破坏其颗粒度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果粒与牛奶混合搅拌后,果粒颗粒比较完整的奶制品生产混料装置。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奶制品生产混料装置,包括罐体和驱动构件,罐体下端设有出料口;所述罐体上侧设有乳液进料口,罐体的顶面开设有添料进料口,所述罐体内横向设有搅拌轴,且搅拌轴的端部与驱动构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搅拌轴上交错设有多个搅拌叶,所述搅拌叶由刮条部、弧形部和连接部组成,所述搅拌叶通过连接部与搅拌轴连接,所述刮条部与罐体底壁接触设置,所述弧形部的开口一侧相对于乳液进料口设置。

3、进一步,所述刮条部采用硅胶材质制成,且刮条部呈弧形形状,刮条部的凸起一侧相对于乳液进料口设置。

4、进一步,所述搅拌轴设于罐体的中下部,所述罐体对应搅拌轴的端部设有搅拌放置槽。

5、进一步,所述乳液进料口与添料进料口呈30-45°夹角设置。

6、进一步,所述乳液进料口外接增压泵,通过增压泵使得从乳液进料口进入的乳液能作用于搅拌叶的弧形部。

7、进一步,所述驱动构件采用驱动电机,所述罐体对应驱动构件设有变频器。

8、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奶制品生产混料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9、本技术通过乳液进料口与添料进料口呈30-45°夹角设置,使得从添料进料口进入的果粒与乳液进料口进入的乳液接触后,能改变果粒下落的运动轨迹;落入罐体内的果粒在本申请搅拌叶的搅拌作用下,降低果粒与乳液混合搅拌过程中,果粒的破碎率,使果粒与乳液融合更加充分的同时提高果粒颗粒度的完整性,提高其实用性能;本技术操作便捷,实用性强,有效解决了现有奶制品生产加工用搅拌装置混合搅拌果粒与牛奶过程中,果粒易被打碎,破坏其颗粒度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奶制品生产混料装置,包括罐体(1)和驱动构件(2),罐体(1)下端设有出料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上侧设有乳液进料口(4),罐体(1)的顶面开设有添料进料口(5),所述罐体(1)内横向设有搅拌轴,且搅拌轴的端部与驱动构件(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搅拌轴上交错设有多个搅拌叶(6),所述搅拌叶(6)由刮条部(61)、弧形部(62)和连接部(63)组成,所述搅拌叶(6)通过连接部(63)与搅拌轴连接,所述刮条部(61)与罐体(1)底壁接触设置,所述弧形部(62)的开口一侧相对于乳液进料口(4)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奶制品生产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条部(61)采用硅胶材质制成,且刮条部(61)呈弧形形状,刮条部(61)的凸起一侧相对于乳液进料口(4)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奶制品生产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设于罐体(1)的中下部,所述罐体(1)对应搅拌轴的端部设有搅拌放置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奶制品生产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乳液进料口(4)与添料进料口(5)呈30-45°夹角设置。

<p>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奶制品生产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乳液进料口(4)外接增压泵,通过增压泵使得从乳液进料口(4)进入的乳液能作用于搅拌叶(6)的弧形部(6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奶制品生产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构件(2)采用驱动电机,所述罐体(1)对应驱动构件(2)设有变频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奶制品生产混料装置,包括罐体(1)和驱动构件(2),罐体(1)下端设有出料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上侧设有乳液进料口(4),罐体(1)的顶面开设有添料进料口(5),所述罐体(1)内横向设有搅拌轴,且搅拌轴的端部与驱动构件(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搅拌轴上交错设有多个搅拌叶(6),所述搅拌叶(6)由刮条部(61)、弧形部(62)和连接部(63)组成,所述搅拌叶(6)通过连接部(63)与搅拌轴连接,所述刮条部(61)与罐体(1)底壁接触设置,所述弧形部(62)的开口一侧相对于乳液进料口(4)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奶制品生产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条部(61)采用硅胶材质制成,且刮条部(61)呈弧形形状,刮条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显铃杨杰辛虎
申请(专利权)人:皇氏集团遵义乳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