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用于化塑智能管理平台的数据传输方法技术_技高网

用于化塑智能管理平台的数据传输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57926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6 17: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工业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化塑智能管理平台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采集产品生产线上输出成品图像数据,构建数据库,通过数据库储存采集的成品图像;步骤2:遍历读取数据库中储存的成品图像,基于成品图像数据分析成品对称性,对对称成品对应图像数据进行标记;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产品生产线输出成品阶段对成品图像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图像采集,从而使得产品的合格判定不再局限于单一图像,且在后续的产品合格判定过程,并通过成品的对称性分析来决策应用成品图像数量,使本发明专利技术对于成品的合格判定过程能够基于成品的结构形态特征来选用适应数量的成品图像,从而达到提升成品合格判定效率,保障成品合格判定精度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生产,具体涉及用于化塑智能管理平台的数据传输方法


技术介绍

1、化工塑料是以单体为原料,通过加聚或缩聚反应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介于纤维和橡胶之间,由合成树脂及填料、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色料等添加剂组成。

2、化工塑料在生产的过程中,由于其在温度降低后形态才会固定,因此生产的过程中,极易因各种因素而导致发生形变,产品的形变则直接影响产品是否合格,为此,人们往往通过人工检测或机器视觉检测来分析化工塑料制成产品是否合格,针对于机器视觉检测而言,现有技术采集图像单一,从而导致合格检测精度受限,且不对化工塑料制成产品的结构形态进行分析,从而导致现有的机器视觉检测技术,应对不同结构形态的产品,所带来的合格检测效果参差不齐。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用于化塑智能管理平台的数据传输方法,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用于化塑智能管理平台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步骤1:采集产品生产线上输出成品图像数据,构建数据库,通过数据库储存采集的成品图像;

5、步骤2:遍历读取数据库中储存的成品图像,基于成品图像数据分析成品对称性,对对称成品对应图像数据进行标记;

6、步骤3:上传标准成品规格参数,基于标准成品规格参数构建标准成品模型,于标准成品模型上获取图像数据作为成品合格判定比对目标;p>

7、步骤41:获取数据库中来源于同一成品的成品图像,选择至少两组非对称判定条件来源的成品图像,以选择的成品图像与成品合格判定比对目标对应图像数据进行相似性比对;

8、步骤42:获取数据库中来源于同一成品的成品图像,将所有成品图像与成品合格判定比对目标对应图像数据进行相似性比对;

9、步骤5:连续接收成品图像相似性比对结果,设定相似判定阈值,基于连续接收的成品图像相似性比对结果及相似判定阈值,分析当前产品生产线输出成品合格率;

10、步骤6:为产品生产线配置控制面板,应用控制面板获取步骤4中分析得到的产品生产线输出成品合格率,于控制面板中显示产品生产线输出成品合格率。

11、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产品生产线上输出成品图像数据通过摄像头进行采集,所述摄像头设置有若干组,若干组所述摄像头在采集成品图像时,呈环形等距分布于产品生产线输出成品的正上方,且每组摄像头的摄像端均呈倾斜状对成品进行图像采集,采集的成品图像数据中包含有完整的成品图像,每组所述摄像头在采集成品图像时,距离产品生产线输出成品的距离相等;

12、其中,所述步骤1中构建的数据库在采集到成品图像后,基于成品图像采集时序,对同一时间戳采集到的成品图像进行区分储存。

13、更进一步地,所述成品图像于数据库中储存后,同步基于成品图像采集时序对成品图像数据进行依次的图像归一化处理,归一化处理输出图像表示为:

14、

15、式中:f′(x,y)为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的成品图像;f(x,y)为原成品图像;为平移变换因子;θ均为尺度变换因子,x、y为原图像的横纵坐标。

16、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基于成品图像数据分析成品对称性时,通过对成品图像的相似性识别来分析成品的对称性,成品对称性分析时,对同一储存区间中储存的成品图像进行相互的相似性识别,在识别到至少两组成品图像相似性不小于95%时,判定成品图像来源成品为对称成品,所述成品图像的相似性通过下式进行求取,公式为:

17、

18、式中:sim(a,b)为成品图像a与成品图像b的相似性;h(ab)为成品图像a与成品图像b的灰度共生序偶随机变量;h(b)为图像b的熵;h(a)为图像a的熵;

19、其中,h(ab)-h(b)表示成品图像b基于成品图像a的条件熵,h(ab)-h(a)表示成品图像a基于成品图像b的条件熵,h(ab)-h(b)与h(ab)-h(a)的值越接近,表示两组成品图像的相似性越高,则sim(a,b)的值越大,则表示两组成品图像数据的相似性越高,对成品图像数据的标记操作即对成品图像数据添加指定水印的操作,所述水印添加目标为同一储存区间中所有成品图像,且水印不遮挡成品图像数据中的成品图像。

20、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获取的作为成品合格判定比对目标的图像数据,基于摄像头采集产品图像时的视角,进行相同位置、角度图像的获取,获取的成品合格判定比对目标及标准成品模型同步向数据库发送,于数据库中储存。

21、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步骤41及步骤42中处理目标为同一组成品;

22、所述步骤41中成品图像数据与成品合格判定比对目标对应图像数据的匹配逻辑为:所述步骤41中成品合格判定对比目标对应图像数据在应用时,同步识别步骤41中选择的成品图像数据来源摄像头,基于选择成品图像数据来源摄像头获取成品合格判定对比目标对应图像数据中相应图像数据,进一步以获取到的相应图像数据与步骤41中选择的成品图像数据进行相似性比对;

23、其中,所述步骤42在执行时,成品图像数据与成品合格判定比对目标对应图像数据进行相似性比对阶段,成品图像数据与成品合格判定比对目标对应图像数据的匹配服从步骤41中应用逻辑。

24、更进一步地,所述成品图像与成品合格判定比对目标对应图像数据的相似性通过下式进行求取,公式为:

25、

26、式中:sim(a,b)为成品图像a与成品合格判定比对目标对应图像数据b的相似度;n为成品图像a与成品合格判定比对目标对应图像数据b的相似性对比组集合;ma1为第1相似性比对组中成品图像a中包含的指定颜色特征向量像素块的总量;mb1为第1相似性比对组中成品合格判定比对目标对应图像数据b中包含的指定颜色特征向量像素块的总量;ω1、ω2、...ωx-1、ωx为权重;

27、其中,标准成品模型于完成构建后,进一步执行颜色渲染的操作,使渲染后的成品模型颜色与标准成品颜色一致,上式中应用的指定颜色特征向量来源于渲染后的标准成品模型中,上式中应用权重服从,图像中比对区域越大权重越大的设定逻辑。

28、更进一步地,所述标准成品模型在完成渲染于数据库中储存,产品生产线不唯一时,各产品生产线通过无线网络访问数据库,于数据库中共享标准成品模型。

29、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相似判定阈值设定有两组,两组所述相似判定阈值分别应用于步骤41及步骤42的执行;

30、其中,步骤41应用相似判定阈值记作γ,步骤42应用相似判定阈值记作λ,λ∈γ。

31、更进一步地,所述控制面板由单片机及显示屏所集成,所述控制面板显示内容还包括:每一成品对应成品图像与成品合格判定比对目标对应图像数据的相似性求取结果。

32、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化塑智能管理平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化塑智能管理平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产品生产线上输出成品图像数据通过摄像头进行采集,所述摄像头设置有若干组,若干组所述摄像头在采集成品图像时,呈环形等距分布于产品生产线输出成品的正上方,且每组摄像头的摄像端均呈倾斜状对成品进行图像采集,采集的成品图像数据中包含有完整的成品图像,每组所述摄像头在采集成品图像时,距离产品生产线输出成品的距离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化塑智能管理平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品图像于数据库中储存后,同步基于成品图像采集时序对成品图像数据进行依次的图像归一化处理,归一化处理输出图像表示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化塑智能管理平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基于成品图像数据分析成品对称性时,通过对成品图像的相似性识别来分析成品的对称性,成品对称性分析时,对同一储存区间中储存的成品图像进行相互的相似性识别,在识别到至少两组成品图像相似性不小于95%时,判定成品图像来源成品为对称成品,所述成品图像的相似性通过下式进行求取,公式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化塑智能管理平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获取的作为成品合格判定比对目标的图像数据,基于摄像头采集产品图像时的视角,进行相同位置、角度图像的获取,获取的成品合格判定比对目标及标准成品模型同步向数据库发送,于数据库中储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化塑智能管理平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步骤41及步骤42中处理目标为同一组成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化塑智能管理平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品图像与成品合格判定比对目标对应图像数据的相似性通过下式进行求取,公式为: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用于化塑智能管理平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成品模型在完成渲染于数据库中储存,产品生产线不唯一时,各产品生产线通过无线网络访问数据库,于数据库中共享标准成品模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化塑智能管理平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相似判定阈值设定有两组,两组所述相似判定阈值分别应用于步骤41及步骤42的执行;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化塑智能管理平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由单片机及显示屏所集成,所述控制面板显示内容还包括:每一成品对应成品图像与成品合格判定比对目标对应图像数据的相似性求取结果。

...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化塑智能管理平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化塑智能管理平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产品生产线上输出成品图像数据通过摄像头进行采集,所述摄像头设置有若干组,若干组所述摄像头在采集成品图像时,呈环形等距分布于产品生产线输出成品的正上方,且每组摄像头的摄像端均呈倾斜状对成品进行图像采集,采集的成品图像数据中包含有完整的成品图像,每组所述摄像头在采集成品图像时,距离产品生产线输出成品的距离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化塑智能管理平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品图像于数据库中储存后,同步基于成品图像采集时序对成品图像数据进行依次的图像归一化处理,归一化处理输出图像表示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化塑智能管理平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基于成品图像数据分析成品对称性时,通过对成品图像的相似性识别来分析成品的对称性,成品对称性分析时,对同一储存区间中储存的成品图像进行相互的相似性识别,在识别到至少两组成品图像相似性不小于95%时,判定成品图像来源成品为对称成品,所述成品图像的相似性通过下式进行求取,公式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化塑智能管理平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廷文施伟章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迪塔班克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