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部件。
技术介绍
1、以往,作为电子部件,存在日本特开平10-51257号公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子部件。该电子部件具有电感器布线、电连接于电感器布线的电容器电极、以及配置于电感器布线与电容器电极之间的绝缘层。电感器布线和电容器电极由贯穿绝缘层的导通孔的导通部连接。
2、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51257号公报
3、然而,在上述以往那样的电子部件中,电感器布线和电容器电极的紧贴性称不上充分,而存在电感器布线与电容器电极剥离的担忧。另外,电感器布线和绝缘层的紧贴性称不上充分,存在电感器布线与绝缘层剥离的担忧。
技术实现思路
1、对此,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部件,该电子部件能够减少电感器元件与电容器元件的剥离,并且能够减少电感器元件与绝缘层的剥离。
2、为了解决上述课题,作为本公开的一方式的电子部件具备:
3、电容器元件;
4、电感器元件,电连接于上述电容器元件;以及
5、层间绝缘层,配置于上述电容器元件与上述电感器元件之间,
6、上述层间绝缘层具有第一主面、第二主面、以及贯穿上述第一主面和上述第二主面的导通孔,
7、上述电容器元件配置于上述层间绝缘层的上述第二主面侧,并且具有第一电极层、第二电极层、以及配置于上述第一电极层和上述第二电极层之间的电介质层,
8、上述电感器元件配置于上述层间绝缘层的上述第一主面侧,并且具有电感器布线,上述电感器布线包
9、上述电感器布线具有紧贴层、形成为与上述紧贴层相接的导通层、以及形成为与上述导通层相接的金属层,
10、上述紧贴层与上述第一主面、上述导通孔的内面、以及上述第二电极层连续地接触。
11、根据上述方式,由于紧贴层与层间绝缘层的第一主面、层间绝缘层的导通孔的内面、以及第二电极层连续地接触,因此能够提高电感器布线与第二电极层的紧贴性,并且能够提高电感器布线与层间绝缘层的紧贴性。因此,能够减少电感器元件与电容器元件的剥离,并且能够减少电感器元件与层间绝缘层的剥离。
12、根据作为本公开的一方式的电子部件,能够减少电感器元件与电容器元件的剥离,并且能够减少电感器元件与绝缘层的剥离。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部件,具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部件,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部件,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部件,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部件,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部件,其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部件,具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部件,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部件,其中,
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富永隆一朗,小宫山卓,国森敬介,吉冈由雅,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