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利用改性建筑固废制备的抹灰砂浆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利用改性建筑固废制备的抹灰砂浆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55800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5 19: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改性建筑固废制备的抹灰砂浆及其制备方法,其组分包括:水泥、矿物掺合料、改性建筑固废粉、机制砂、纤维、消泡剂、减水剂、增稠剂以及水;所述改性建筑固废粉是由混合物M加入三异丙醇胺球磨处理而制得,其中,所述混合物M为建筑固废与表面改性剂溶液经加热搅拌,再烘干后制得。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废弃建筑固废资源化利用,一方面降低了抹灰砂浆的制备成本,另一方面,对废物进行再利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并且,将废弃建筑固废应用于抹灰砂浆的同时,还能提高砂浆的抗压性能,保障抹灰砂浆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保水性以及耐久性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特别涉及一种利用改性建筑固废制备的抹灰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城市和经济的发展,我国每年城乡新建房屋建筑面积近20亿m2,在大量建筑拆除、施工及装修的过程中均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固体废弃物。这些建筑固体废弃物包括废弃黏土砖、废弃陶瓷砖和废弃混凝土等,其中废弃黏土砖块约占全部建筑固体废弃物的30%~50%,废弃混凝土约占30%~40%,以及仅我国每年产生的废弃陶瓷废料就达1000万吨。在资源短缺和环境保护需求的背景下,如何将这些种类多样、成分复杂、数量庞大的建筑固体废弃物进行有效处理已经成为建筑行业的一个严峻问题。因此,我们必须突破传统技术思路,寻求一种高效的固废利用方法,可以同时提高固废的利用率和产品的价值,使产品得到市场的高度认可,才能缓解我国建筑固废的严峻堆积现状。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的建筑固体废弃物难以回收利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利用改性建筑固废制备的抹灰砂浆,其组分包括:水泥、矿物掺合料、改性建筑固废粉、机制砂、纤维、消泡剂、减水剂、增稠剂以及水;所述改性建筑固废粉是由混合物m加入三异丙醇胺球磨处理而制得,其中,所述混合物m为建筑固废与表面改性剂溶液经加热搅拌,再烘干后制得。

2、进一步的,按重量份数计,其组分包括:水泥70~190份,矿物掺合料50~90份,改性建筑固废粉60~130份,机制砂200~600份,纤维1.0~11.0份,消泡剂2.0~6.0份,减水剂2.0~12.0份,增稠剂2.0~12份,以及水70~126份。

3、进一步的,按重量份数计,其组分包括:水泥80~180份,矿物掺合料60~80份,改性建筑固废粉70~120份,机制砂320~480份,纤维2.2~9.6份,消泡剂2.4~5.6份,减水剂4.6~10.2份,增稠剂3.2~10.4份,以及水80~120份。

4、进一步的,所述改性建筑固废粉的制备方法为:将所述建筑固废先冲洗晒干破碎,然后与所述表面改性剂溶液在30℃~60℃下混合搅拌8~14h,最后烘干形成所述混合物m;在所述混合物m中加入三异丙醇胺,球磨1~3h后制得所述改性建筑固废粉。

5、再进一步,所述建筑固废包括废弃烧结砖、废弃混凝土、废弃加气混凝土砌块中的至少一种。

6、再进一步,所述三异丙醇胺与所述混合物m的质量比为1:(1000~1500)。

7、再进一步,所述建筑固废与所述表面改性剂溶液的质量比为1:(9~20);

8、和/或,所述表面改性剂包括铝酸酯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硅烷偶联剂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9、和/或,所述表面改性剂溶液的质量百分浓度为0.4%~1.8%。

10、再进一步,所述改性建筑固废粉的比表面积>800m2/kg,且其密度<2.18g/cm3,活性>70%。

11、进一步的,所述水泥包括p·o42.5水泥、p·o42.5r水泥、pc 42.5复合硅酸盐水泥、sac42.5硫铝酸盐水泥、磷酸镁水泥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12、和/或,所述矿物掺合料包括粉煤灰、矿渣粉、钢渣粉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13、和/或,所述纤维包括聚丙烯纤维、玄武岩纤维、植物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14、和/或,所述消泡剂包括氯乙烷、甲苯、聚硅氧烷聚醚、聚合环氧丙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15、进一步的,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减水剂,其减水率≥30%;

16、和/或,所述增稠剂包括无机增稠剂、木质纤维素类增稠剂、醚类增稠剂、聚丙烯酸酯增稠剂中的至少一种。

1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上述的利用改性建筑固废制备的抹灰砂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8、s1、将水泥、矿物掺合料、改性建筑固废粉、纤维和机制砂混合均匀,得到第一混合物;

19、s2、向所述第一混合物中加入水,混合均匀得到第二混合物;

20、s3、向所述第二混合物中加入消泡剂、减水剂和增稠剂,混合均匀得到所述利用改性建筑固废粉制备的抹灰砂浆。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利用改性建筑固废制备的抹灰砂浆及其制备方法,将废弃建筑固废资源化利用,一方面降低了抹灰砂浆的制备成本,另一方面,对废物进行再利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并且,将废弃建筑固废应用于抹灰砂浆的同时,还能提高砂浆的抗压性能,保障抹灰砂浆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保水性以及耐久性等。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改性建筑固废制备的抹灰砂浆,其特征在于:其组分包括:水泥、矿物掺合料、改性建筑固废粉、机制砂、纤维、消泡剂、减水剂、增稠剂以及水;所述改性建筑固废粉是由混合物M加入三异丙醇胺球磨处理而制得,其中,所述混合物M为建筑固废与表面改性剂溶液经加热搅拌,再烘干后制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改性建筑固废制备的抹灰砂浆,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其组分包括:水泥70~190份,矿物掺合料50~90份,改性建筑固废粉60~130份,机制砂200~600份,纤维1.0~11.0份,消泡剂2.0~6.0份,减水剂2.0~12.0份,增稠剂2.0~12份,以及水70~126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改性建筑固废制备的抹灰砂浆,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其组分包括:水泥80~180份,矿物掺合料60~80份,改性建筑固废粉70~120份,机制砂320~480份,纤维2.2~9.6份,消泡剂2.4~5.6份,减水剂4.6~10.2份,增稠剂3.2~10.4份,以及水80~12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利用改性建筑固废制备的抹灰砂浆,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建筑固废粉的制备方法为:将所述建筑固废先冲洗晒干破碎,然后与所述表面改性剂溶液在30℃~60℃下混合搅拌8~14h,最后烘干形成所述混合物M;在所述混合物M中加入三异丙醇胺,球磨1~3h后制得所述改性建筑固废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改性建筑固废制备的抹灰砂浆,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异丙醇胺与所述混合物M的质量比为1:(1000~150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改性建筑固废制备的抹灰砂浆,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固废包括废弃烧结砖、废弃混凝土、废弃加气混凝土砌块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改性建筑固废制备的抹灰砂浆,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建筑固废粉的比表面积>800m2/kg,且其密度<2.18g/cm3,活性>70%。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利用改性建筑固废制备的抹灰砂浆,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包括P·O42.5水泥、P·O42.5R水泥、PC 42.5复合硅酸盐水泥、SAC42.5硫铝酸盐水泥、磷酸镁水泥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利用改性建筑固废制备的抹灰砂浆,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减水剂,其减水率≥30%;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利用改性建筑固废制备的抹灰砂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改性建筑固废制备的抹灰砂浆,其特征在于:其组分包括:水泥、矿物掺合料、改性建筑固废粉、机制砂、纤维、消泡剂、减水剂、增稠剂以及水;所述改性建筑固废粉是由混合物m加入三异丙醇胺球磨处理而制得,其中,所述混合物m为建筑固废与表面改性剂溶液经加热搅拌,再烘干后制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改性建筑固废制备的抹灰砂浆,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其组分包括:水泥70~190份,矿物掺合料50~90份,改性建筑固废粉60~130份,机制砂200~600份,纤维1.0~11.0份,消泡剂2.0~6.0份,减水剂2.0~12.0份,增稠剂2.0~12份,以及水70~126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改性建筑固废制备的抹灰砂浆,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其组分包括:水泥80~180份,矿物掺合料60~80份,改性建筑固废粉70~120份,机制砂320~480份,纤维2.2~9.6份,消泡剂2.4~5.6份,减水剂4.6~10.2份,增稠剂3.2~10.4份,以及水80~12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利用改性建筑固废制备的抹灰砂浆,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建筑固废粉的制备方法为:将所述建筑固废先冲洗晒干破碎,然后与所述表面改性剂溶液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伟尹键丽赖广兴叶俊辉薛博宇郭元强林添兴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天润锦龙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