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具有补油功能的变压器内部油位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具有补油功能的变压器内部油位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55766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5 19: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具有补油功能的变压器内部油位监测装置,涉及变压器油位监测技术领域,包括外壳,外壳侧面设有散热片,外壳内部设有内壳,外壳与内壳之间形成密封的外冷却油腔;外壳上端支撑块上设有油枕,油枕外侧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泵油机构与第二泵油机构,第二泵油机构一侧还设有回流管,油枕内部设有多层冷却隔板,冷却隔板底端设有沉淀板,油枕下端设有两根输油管与排渣管;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油枕为变压器输送冷却油,冷却油通过输油管进入内壳,通过第一泵油机构将内壳中热的冷却油抽回油枕,再通过油枕内的冷却隔板进行散热降温,再经回流管输送至外壳与内壳的隔层中通过散热片进一步散热降温,之后再通过第二泵油机构抽回油枕中形成循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变压器内部油位监测,尤其涉及具有补油功能的变压器内部油位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1、具有补油功能的变压器内部油位监测装置是一种用于监测变压器内部油位的装置,它可以实时监测变压器内部油位的变化,并根据需要进行补油操作,确保变压器内部油位始终在正常范围内。

2、具有补油功能的变压器内部油位监测装置可以有效防止变压器因油位过低而导致的故障,保障变压器的安全运行。同时,它还可以提高变压器的自动化程度,减少人工干预,提高运行效率;传统变压器每次补充冷却油需要人工操作,需要对其定期巡查,确保变压器内部冷却油充足,且当其内部冷却油不足时不能提前预见,不能实时检测出油位变化,导致变压器内部的线圈不能得到及时的冷却,容易出现过热的情况,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需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行改进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具有补油功能的变压器内部油位监测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具有补油功能的变压器内部油位监测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侧面设有散热片,所述外壳内部设有内壳,所述外壳与内壳之间形成封的外冷却油腔;所述外壳上端支撑块上设有油枕,所述油枕外侧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泵油机构与第二泵油机构,所述第二泵油机构一侧还设有回流管,所述油枕下端设有两根输油管与排渣管;所述油枕内部设有上板与下板,所述油枕通过上板与下板将油枕分为上、中、下三层,所述下板的底面设有沉淀板;所述上板的底面和下板的顶面等距固接多个竖向设置的冷却隔板,所述上板上的冷却隔板与下板上的冷却隔板交错设置,所述上板上的冷却隔板底端与下板之间间隔有过流口,所述下板上的冷却隔板上端与上板之间间隔有漫流口。

3、优选地,所述冷却隔板的前后端均固接有散热翅片,且所述散热翅片的外端密封贯穿出贯穿油枕外;所述上板与油枕的内壁固接,且所述上板的另一端与油枕另一内壁之间预留有间隔口;所述下板的一端与油枕固接、另一端处于悬空状,且所述下板预留的间隔口与上板悬空端预留的间隔口位置左右错位。

4、优选地,所述沉淀板与下板之间形成储渣层,所述上板上的冷却隔板正下方的下板顶面等距开设有多个与储渣层连通的落渣孔。

5、优选地,所述沉淀板整体呈弧面板状结构,且沉淀板呈四周高中间低板体状,所述沉淀板底端中部接有排渣管,所述排渣管的外端密封穿出油枕外,并在排渣管的外端安装有控制阀门。

6、优选地,所述外壳与内壳之间的外冷却油腔和内壳内部侧面底端均设有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一泵油机构包括油泵与其下端连接的泵油管,所述第二泵油机构与第一泵油机构结构一致。

7、优选地,所述第一泵油机构的油泵的出油管与油枕内部的上层连通,所述第一泵油机构的泵油管与内壳内部连接;所述第二泵油机构的油泵的出油管与油枕内部下层连接,所述第二泵油机构的泵油管与外冷却油腔内部固定连接。

8、优选地,所述回流管与外壳和内壳之间的外冷却油腔固定连通,两根所述输油管顶端设有顶接块,所述顶接块中间设有通槽,所述顶接块底端呈球状凹陷,底端侧面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底端设有防脱块。

9、优选地,所述两根输油管与油枕内部下层连通,所述输油管内部设有封闭块,所述封闭下端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上设有磁铁,并开有贯穿孔,所述封闭块内部呈球状凹陷。

10、优选地,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补油功能的变压器内部油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输油管内部底端设有浮球,所述浮球下方设有承接网板,所述浮球球径略小于输油管管径;所述回流管内部结构与输油管内部结构相同。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油枕为变压器内部输送冷却油,一部分通过回流管将第一泵油机构抽回的热的冷却油输送至外壳与内壳的外冷却油腔中经散热片冷却后通过第二泵油机构再抽回至油枕内部下层;另一部分通过回流管将第一泵油机构抽回的热的冷却油经过油枕内部中层的散热隔板进行散热降温后流至下层,下层冷却后的冷却油通过输油管流至内壳中,实现了冷却油的循环冷却;输油管与回流管其内部的浮球通过冷却油液位的上升与封闭块底端球状凹槽嵌合,带动封闭块上升与顶接块中间的通槽嵌合,实现对输油管的自动闭合,当内壳中液位下降时,浮球随液位下降,油枕内的冷却油将封闭块下压,封闭块与顶接块之间形成贯通,实现自动补油功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具有补油功能的变压器内部油位监测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侧面设有散热片(2),所述外壳(1)内部设有内壳(13),所述外壳(1)与内壳(13)之间形成封的外冷却油腔;所述外壳(1)上端支撑块上设有油枕(3),所述油枕(3)外侧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泵油机构与第二泵油机构,所述第二泵油机构一侧还设有回流管(9),所述油枕(3)下端设有两根输油管(10)与排渣管(7);所述油枕(3)内部设有上板(8)与下板(12),所述油枕(3)通过上板(8)与下板(12)将油枕(3)分为上、中、下三层,所述下板(12)的底面设有沉淀板(11);所述上板(8)的底面和下板(12)的顶面等距固接多个竖向设置的冷却隔板(4),所述上板(8)上的冷却隔板(4)与下板(12)上的冷却隔板(4)交错设置,所述上板(8)上的冷却隔板(4)底端与下板(12)之间间隔有过流口,所述下板(12)上的冷却隔板(4)上端与上板(8)之间间隔有漫流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补油功能的变压器内部油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隔板(4)的前后端均固接有散热翅片,且所述散热翅片的外端密封贯穿出贯穿油枕(3)外;所述上板(8)与油枕(3)的内壁固接,且所述上板(8)的另一端与油枕(3)另一内壁之间预留有间隔口;所述下板(12)的一端与油枕(3)固接、另一端处于悬空状,且所述下板(12)预留的间隔口与上板(8)悬空端预留的间隔口位置左右错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补油功能的变压器内部油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板(11)与下板(12)之间形成储渣层,所述上板(8)上的冷却隔板(4)正下方的下板(12)顶面等距开设有多个与储渣层连通的落渣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补油功能的变压器内部油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板(11)整体呈弧面板状结构,且沉淀板(11)呈四周高中间低板体状,所述沉淀板(11)底端中部接有排渣管(7),所述排渣管(7)的外端密封穿出油枕(3)外,并在排渣管(7)的外端安装有控制阀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补油功能的变压器内部油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与内壳(13)之间的外冷却油腔和内壳(13)内部侧面底端均设有液位传感器(14);所述第一泵油机构包括油泵(5)与其下端连接的泵油管(6),所述第二泵油机构与第一泵油机构结构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补油功能的变压器内部油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泵油机构的油泵(5)的出油管与油枕(3)内部的上层连通,所述第一泵油机构的泵油管(6)与内壳(13)内部连接;所述第二泵油机构的油泵(5)的出油管与油枕(3)内部下层连接,所述第二泵油机构的泵油管(6)与外冷却油腔内部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补油功能的变压器内部油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管(9)与外壳(1)和内壳(13)之间的外冷却油腔固定连通,两根所述输油管(10)顶端设有顶接块(15),所述顶接块(15)中间设有通槽,所述顶接块(15)底端呈球状凹陷,底端侧面设有限位杆(16),所述限位杆(16)底端设有防脱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补油功能的变压器内部油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输油管(10)与油枕(3)内部下层连通,所述输油管(10)内部设有封闭块(17),所述封闭下端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上设有磁铁(18),并开有贯穿孔,所述封闭块(17)内部呈球状凹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补油功能的变压器内部油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输油管(10)内部底端设有浮球(19),所述浮球(19)下方设有承接网板(20),所述浮球(19)球径略小于输油管(10)管径;所述回流管(9)内部结构与输油管(10)内部结构相同。

...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补油功能的变压器内部油位监测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侧面设有散热片(2),所述外壳(1)内部设有内壳(13),所述外壳(1)与内壳(13)之间形成封的外冷却油腔;所述外壳(1)上端支撑块上设有油枕(3),所述油枕(3)外侧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泵油机构与第二泵油机构,所述第二泵油机构一侧还设有回流管(9),所述油枕(3)下端设有两根输油管(10)与排渣管(7);所述油枕(3)内部设有上板(8)与下板(12),所述油枕(3)通过上板(8)与下板(12)将油枕(3)分为上、中、下三层,所述下板(12)的底面设有沉淀板(11);所述上板(8)的底面和下板(12)的顶面等距固接多个竖向设置的冷却隔板(4),所述上板(8)上的冷却隔板(4)与下板(12)上的冷却隔板(4)交错设置,所述上板(8)上的冷却隔板(4)底端与下板(12)之间间隔有过流口,所述下板(12)上的冷却隔板(4)上端与上板(8)之间间隔有漫流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补油功能的变压器内部油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隔板(4)的前后端均固接有散热翅片,且所述散热翅片的外端密封贯穿出贯穿油枕(3)外;所述上板(8)与油枕(3)的内壁固接,且所述上板(8)的另一端与油枕(3)另一内壁之间预留有间隔口;所述下板(12)的一端与油枕(3)固接、另一端处于悬空状,且所述下板(12)预留的间隔口与上板(8)悬空端预留的间隔口位置左右错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补油功能的变压器内部油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板(11)与下板(12)之间形成储渣层,所述上板(8)上的冷却隔板(4)正下方的下板(12)顶面等距开设有多个与储渣层连通的落渣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补油功能的变压器内部油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板(11)整体呈弧面板状结构,且沉淀板(11)呈四周高中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宏李帅李国栋陈青松王璇徐思卿刘婷亮刘晟薛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