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火线取电电路,包括保护电路、开关电源、稳压电路、上电检测电路和电压调整电路,该取电电路由开关导通前和开关导通后两条支路组成,开关导通前,火线通过保护电路接入开关电源,开关电源接入稳压电路,稳压电路接入上电检测电路;开关导通后,火线通过保护电路接入电压调整电路,通过电压调整电路接入稳压电路。开关电源包括启动电路、自激振荡电路和平波储能电路,开关电源经启动电路连接到自激振荡电路,自激振荡电路输出频率为50kHZ到100kHZ的脉冲连接到平波储能电路。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单火线产品上取电不足、不能接大负载和不能对白炽灯进行调光的缺点,提高在电网波动情况下产品的稳定性和单火线产品的应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家居控制取电电路,具体涉及了一种单火线取电电路。
技术介绍
在智能家居控制系统中,家电控制器(如灯光控制器)的供电方式需要零、火线的 情况,新装修的用户通过布线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对于已经装修好的用户,只有一条火 线到达控制器,面对这种用户的时候将无法正常使用。现在市面上的单火线产品并不多,这 些产品在智能家居控制系统都只能做到单向接收,主要存在的技术问题是取电不足和不能 带动重负载,取电不足就有可能使到产品不稳定,如在电网的波动的情况下,不能带动重负 载就大大限制单火线产品的应用范围。 CN201114873Y《一种单火线取电电路及可遥控的单火线开关控制装置》公开了一 种单火线开关控制装置。这个单火线开关控制装置主要的缺点是在单火线上取得的电量 少,导致开关控制装置不稳定,无线摇控距离近,而且不能带动重负载和不能对白炽灯进行 调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单火线取电电路,解决了现 有的单火线产品上取电不足、现有的单火线产品不能接大负载和不能对白炽灯进行调光的 缺点。 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种单火线取电电路,由开关导通前和开关导通后两条支路组成,包括保护电路、 开关电源、稳压电路、上电检测电路和电压调整电路。开关导通前,火线通过保护电路接入 开关电源,开关电源接入稳压电路,稳压电路接入上电检测电路;开关导通后,火线通过保 护电路接入电压调整电路,通过电压调整电路接入稳压电路。 所述保护电路包括保险管、第一压敏电阻、第二压敏电阻,保险管其中一端与火线 耦合,另一端与第一压敏电阻、第二压敏电阻耦合,第一压敏电阻、第二压敏电阻的另一端 与灯线耦合; 所述开关电源包括启动电路、自激振荡电路和平波储能电路,开关电源经启动电 路连接到自激振荡电路,自激振荡电路输出频率为50KHZ到100KHZ的脉冲连接到平波储能 电路; 所述启动电路包括整流桥、第一三极管和第一电阻,所述整流桥输出直流电压,一 路连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另一路经第一电阻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电源接通的瞬间, 直流电压经第一电阻提供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电流,使第一三极管导通; 所述自激振荡电路包括变压器、第六电阻、第二瓷片电容和第三瓷片电容,所述的 变压器线圈组1和经变压器耦合至线圈组3上产生的上正下负的电压经第三瓷片电容与所 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六电阻连接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另一端耦合到变压器Tl的第5脚,第二瓷片电容耦合上述整流桥的第5脚; 所述平波储能电路由第四二极管、第一电解电容、第十一电阻组成,第四二极管阴 极与第十一电阻连接后与第一电解电容耦合; 所述稳压电路包括第三稳压二极管、第二电解电容和第四瓷片电容,第三稳压二 极管的阴极与第二电解电容的一端连接,稳压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二电解电容的另一端连 接,第四瓷片电容与第二电解电容并联; 所述电压调整电路包括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五电阻、第十六电阻、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一稳压二极管、第二稳压二极管、第一可控硅、第二可控硅、第一光耦和第二光耦,第七电阻、第八电阻分别连接到第一光耦和第二光耦的6脚上,第一光耦和第二光耦的4脚分别连到第九电阻、第十电阻和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的阳极上,电阻、第十电阻的另一脚连接到第一稳压二极管、第二稳压二极管的阴极,第一稳压二极管、第二稳压二极管的阳极再连到第一可控硅、第二可控硅的触发脚第3脚上,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分别连接到第一可控硅、第二可控硅的第1脚上,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再连接到第一电解电容的正极上,第十五电阻、第十六电阻连接到接线口上,其中第一稳压二极管、第二稳压二极管起到抗干扰的作用,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进行半波整流,调整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的阻值就可以进行输出电压的调整; 所述上电检测电路包括第十二电阻、第十七电阻、第十八电阻、第十九电阻、第二十电阻和第五瓷片电容,第十二电阻与第十七电阻串联,第五瓷片电容与第十七电阻并联,第十八电阻和第二十电阻连接到第五瓷片电容上,第十七电阻与第十九电阻连接,第十九电阻另一端连接到灯线上。 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对比的效果是 本专利技术通过开关导通前和开关导通后两条支路,形成单火线取电电路,解决了现 有单火线产品上取电不足、不能接大负载和不能对白炽灯进行调光的缺点,提高在电网波 动情况下产品的稳定性和单火线产品的应用范围。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基本原理 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1所示,一种单火线取电电路,由开关导通前和开关导通后两条支路组成, 包括保护电路、开关电源、稳压电路、上电检测电路和电压调整电路。 如附图2所示,保护电路包括保险管(FU)、第一压敏电阻(VR1)、第二压敏电阻(VR2),保险管(FU)其中一端与火线耦合,另一端与第一压敏电阻(VR1)、第二压敏电阻(VR2)耦合,第一压敏电阻(VR1)、第二压敏电阻(VR2)的另一端与灯线耦合。 在开关导通前,考虑到单火线开关所接的负载包括节能灯,而节能灯流过很少量的电流就会出现闪烁,所以单火线开关所取到的电流不能太多,因此取电率效就必须高,所以用到的开关电源选用小型开关电源。开关电源主要由启动电路、自激振荡电路和平波储5能电路组成,开关电源先经过启动电路让电路起振,然后接到自激振荡电路,自激振荡电路 输出频率为50KHZ到100KHZ的脉冲,最后接到平波储能电路,输出稳定电压。 如附图2所示,所述启动电路包括整流桥(Dl)、第一三极管(Ql)和第一电阻 (Rl),所述整流桥(Dl)输出直流电压,一路连接第一三极管(Ql)的集电极,另一路经第一 电阻(Rl)连接第一三极管(Ql)的基极,电源接通的瞬间,直流电压经第一电阻(Rl)提供 第一三极管(Ql)的基极电流,使第一三极管(Ql)导通; 如附图2所示,所述自激振荡电路包括变压器(Tl)、第六电阻(R6)、第二瓷片电容 (C2)和第三瓷片电容(C3),所述的变压器(Tl)线圈组1和经变压器(Tl)耦合至线圈组3 上产生的上正下负的电压经第三瓷片电容(C3)与所述第一三极管(Ql)的基极连接,第六 电阻(R6)连接到所述第一三极管(Ql)的发射极,另一端耦合到变压器T1的第5脚,第二 瓷片电容(C2)耦合上述整流桥(Dl)的第5脚; 在所述第一三极管(Ql)进入饱和状态下,对基极的电流变化不在起作用,而这时 所述第一三极管(Ql)的集电极电流已经到了最大值,需要下降,由于电感中的电流不能突 变,在变压器(Tl)线圈组1上产生负感电压来阻碍电流的下降,在变压器(Tl)线圈组1上 产生上负下正的电压,也在线圈组3中产生上负下正的电压,这时第三瓷片电容(C3)放电, 最后使开关管退出饱和与放大区进入截止,一个周期完成,然后又经过启动电路给开关管 一个基极电流; 如附图2所示,所述平波储能电路由第四二极管(D4)、第一电解电容(CP1)、第 十一电阻(R11)组成,所述第四二极管(D4)阴极与第十一电阻(R11)连接后与第一电解电 容(CP1)耦合;平波储能电路是为一个大电容CP1充电,把流入的电能储存起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火线取电电路,包括保护电路,火线通过保护电路后与开关电源和电压调整电路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关电源、稳压电路、上电检测电路和电压调整电路;所述取电电路由开关导通前和开关导通后两条支路组成;开关导通前,火线通过保护电路接入开关电源,开关电源接入稳压电路,稳压电路与上电检测电路连接;开关导通后,火线通过保护电路接入电压调整电路,电压调整电路与稳压电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观明,邓玉裕,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聚晖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