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水箱装置及加湿出风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水箱装置及加湿出风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55278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5 1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加湿出风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水箱装置及加湿出风设备,水箱装置包括水箱本体、水泵和阻垢结构,水泵包括进水端,水泵设置在水箱本体内;阻垢结构设置在水箱本体内,所述阻垢结构上设有阻垢腔和透水孔,透水孔与阻垢腔连通,阻垢腔内部适于放置第一阻垢剂。本发明专利技术阻垢结构的阻垢腔内放置阻垢剂,阻垢剂浸泡在水箱本体的水中时,可调节水质,防止水中的钙镁离子形成水垢,进而避免水垢堵塞水泵,便于在水质较硬的地区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加湿出风设备,具体涉及水箱装置及加湿出风设备


技术介绍

1、冷风扇是通过物理蒸发实现降温效果的加湿出风设备,加湿出风设备的水路系统通常包括水箱、水泵和湿帘模块。水泵将水箱内的水抽入湿帘模块的分水盒中,水从分水盒中均匀落入湿帘,并在湿帘上形成致密的水膜,当空气进入时,水膜会带走空气中的一部分热量,从而达到物理降温的效果。但是,在水质较硬的地区,用户在使用冷风扇一段时间后经常会遇到水泵堵塞的情况,且堵塞后空抽的水泵容易导致过载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箱装置及加湿出风设备,以解决水泵堵塞,导致过载损坏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箱装置,包括:

3、水箱本体;

4、水泵,包括进水端,所述水泵设置在所述水箱本体内;

5、阻垢结构,设置在所述水箱本体内,所述阻垢结构上设有阻垢腔和透水孔,所述透水孔与所述阻垢腔连通,所述阻垢腔内部适于放置第一阻垢剂。

6、有益效果:阻垢结构的阻垢腔内放置第一阻垢剂,第一阻垢剂浸泡在水箱本体的水中时,可调节水质,防止水中的钙镁离子形成水垢,进而避免水垢堵塞水泵,便于在水质较硬的地区使用。透水孔的设置,可连通水箱本体和阻垢腔,可方便第一阻垢剂向水中释放活性因子以达到阻垢的效果。

7、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水泵固定装置,与所述水泵可拆卸地连接,并与水箱本体可拆卸地连接;所述阻垢结构连接在所述水泵固定装置上。

8、有益效果:水泵固定装置的设置,可与水泵进行连接,以将水泵固定在水箱内;还可对阻垢结构进行固定,使得阻垢结构靠近水泵,在水泵附近形成较好的阻垢效果。

9、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阻垢结构包括:

10、阻垢槽,设置在所述水泵固定装置上;

11、阻垢盖,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阻垢槽上,与所述阻垢槽围成所述阻垢腔;

12、其中,所述阻垢槽的槽壁和/或所述阻垢盖上设有所述透水孔。

13、有益效果:阻垢槽可容纳第一阻垢剂,阻垢槽设置在水泵固定装置上,可增强阻垢结构的稳定性,并可使阻垢结构更靠近水泵,使得水泵附近的阻垢效果更好,与可拆卸地阻垢盖配合,还可便于第一阻垢剂的添加和取出,便于进行第一阻垢剂的更换;阻垢盖的设置,可防止第一阻垢剂从阻垢槽的槽口处脱出,以将第一阻垢剂限位在阻垢腔内。阻垢槽和阻垢盖上设置的透水孔,可方便第一阻垢剂向水中释放活性因子以达到阻垢的效果。

14、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阻垢盖包括:

15、连接部,与所述阻垢槽的槽壁外侧可拆卸地卡接;

16、盖体,由所述连接部的一端折弯成型,所述盖体可拆卸地盖设在所述阻垢槽的槽口处。

17、有益效果:连接部便于与阻垢槽的槽壁外侧进行可拆卸地连接,盖体盖设在阻垢槽的槽口处,以将第一阻垢剂限位在阻垢腔内。盖体由连接部的一端折弯成型,使得阻垢盖可由一套模具一次注塑成型,简化了成型结构和成型步骤,无需二次注塑,也无需重新开模。

18、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阻垢盖包括连接部和盖体,连接部与所述阻垢槽的槽壁外侧可拆卸地卡接;盖体与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并可拆卸地盖设在所述阻垢槽的槽口处。

19、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阻垢结构还包括:

20、抗菌盒体,设置在所述水箱本体内;

21、抗菌盒盖,与所述抗菌盒体可拆卸地连接,并围成抗菌腔,所述抗菌腔内适于放置第二阻垢剂。

22、有益效果:阻垢结构集成在抗菌盒上,集成了阻垢的作用和抗菌的作用。且抗菌盒体和抗菌盒盖的设置,可便于进行拆装,方便用户更换第二阻垢剂。

23、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阻垢剂和/或第二阻垢剂为fof阻垢物质。

24、有益效果:fof阻垢物质的阻垢原理为:阻垢颗粒浸水后释放活性因子发生电离,生成带负电的分子链,分子链上的电荷密度增大,延展性增加,使fof阻垢物质的活性因子牢牢地吸附于以离子键结合的各种垢核的微晶上,晶体从水中析出困难,极少量fof阻垢物质即可达到阻垢效果。

25、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一过滤结构,设置在所述进水端处,并连接在水泵固定装置上,水泵固定装置与所述水泵可拆卸地连接,并与所述水箱本体可拆卸地连接。

26、有益效果:第一过滤结构设置在水泵本体的进水端,可对进水端进行过滤保护,防止水中的碎屑等脏污进入水泵本体并对进水端造成堵塞。阻垢结构和第一过滤结构的结合使用,既可在水质差且水质硬度较高的地区防止水结垢,还可在进水端处进行过滤,防止水中原有的碎屑、回流水中的碎屑和未结垢的絮状物等堵塞进水端,过滤效果好且能应用于水质较差、较硬的地区。

27、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过滤结构与所述进水端之间间隔设置。

28、有益效果:第一过滤结构与进水端之间间隔设置,在第一过滤结构堵塞时,水泵仍然可继续工作一段时间。

29、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阻垢结构设置在所述进水端处,所述第一过滤结构设置在所述阻垢结构与所述进水端之间。

30、有益效果:阻垢结构设置在进水端处,可在进水端处形成更好的阻垢效果,防止进水端结垢的效果更好。第一过滤结构设置在阻垢结构与进水端之间,由于第一阻垢剂的阻垢作用范围较广,无需将其设置更加靠近进水端的位置即可获得较好的阻垢效果;且第一过滤结构设置在阻垢结构与进水端之间,还可避免第一过滤结构对阻垢结构的阻垢形成阻碍,也可避免絮状物粘附在第一过滤结构上造成更大面积的堵塞。

31、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过滤结构包括:

32、第一过滤支架,连接在所述水泵固定装置上,并覆盖所述进水端;

33、第一过滤网,连接在所述第一过滤支架上。

34、有益效果:第一过滤支架具有一定的强度,可对第一过滤网进行固定和限位,且第一过滤支架也便于与水泵固定装置进行连接。第一过滤支架覆盖进水端,即第一过滤之间在进水端上的投影覆盖进水端,可对进水端进行较好的过滤。

35、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过滤支架与所述水泵固定装置可拆卸地连接。

36、有益效果:第一过滤支架与水泵固定装置可拆卸地连接,便于将第一过滤结构进行拆卸清洗,降低清理难度,便于用户自主更换和清洗。

37、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水泵固定装置上设有装配槽,所述装配槽的两个相对的槽壁分别为第一槽壁和第二槽壁,所述第一槽壁上凸出设有第一卡扣;

38、所述第一过滤支架的两个相对的侧壁分别为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上对应设有卡槽,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二槽壁抵接,所述第一过滤支架旋转进入所述装配槽,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卡槽卡接。

39、有益效果:第一卡扣和卡槽的设置,便于将第一过滤支架进行旋转安装,也便于对其进行拆卸,并便于将安装后的第一过滤支架进行卡接固定。...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箱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泵固定装置(4),与所述水泵(2)可拆卸地连接,并与所述水箱本体(1)可拆卸地连接;所述阻垢结构(3)连接在所述水泵固定装置(4)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垢结构(3)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垢盖(33)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水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垢结构(3)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垢剂(31)和/或所述第二阻垢剂为FOF阻垢物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水箱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过滤结构(5),设置在所述进水端(21)处,并连接在水泵固定装置(4)上;水泵固定装置(4)与所述水泵(2)可拆卸地连接,并与所述水箱本体(1)可拆卸地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结构(5)与所述进水端(21)之间间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垢结构(3)设置在所述进水端(21)处,所述第一过滤结构(5)设置在所述阻垢结构(3)与所述进水端(21)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结构(5)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水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支架(51)与所述水泵固定装置(4)可拆卸地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水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固定装置(4)上设有装配槽,所述装配槽的两个相对的槽壁分别为第一槽壁(41)和第二槽壁(42),所述第一槽壁(41)上凸出设有第一卡扣(43);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4或6或8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水箱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过滤结构(6),设置在所述水箱本体(1)的进水口(11)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水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11)处设有防浪板(7),所述第二过滤结构(6)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防浪板(7)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水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结构(6)包括: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水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浪板(7)的底端设有向内凸出的第一凸缘(72),所述第二过滤支架(61)的顶端设有向外凸出的第二凸缘(63),所述第二凸缘(63)搭设在所述第一凸缘(72)上。

17.一种加湿出风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水箱装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箱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泵固定装置(4),与所述水泵(2)可拆卸地连接,并与所述水箱本体(1)可拆卸地连接;所述阻垢结构(3)连接在所述水泵固定装置(4)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垢结构(3)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垢盖(33)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水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垢结构(3)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垢剂(31)和/或所述第二阻垢剂为fof阻垢物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水箱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过滤结构(5),设置在所述进水端(21)处,并连接在水泵固定装置(4)上;水泵固定装置(4)与所述水泵(2)可拆卸地连接,并与所述水箱本体(1)可拆卸地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结构(5)与所述进水端(21)之间间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垢结构(3)设置在所述进水端(21)处,所述第一过滤结构(5)设置在所述阻垢结构(3)与所述进水端(21)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梦迪顾意侯剑飞卫涵典彭景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