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应用在草莓采摘机器人上的抓取机构制造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大连大学专利>正文

应用在草莓采摘机器人上的抓取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4562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5 19: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应用在草莓采摘机器人上的抓取机构,包括机械前臂前端通过第一舵机与摄像支座相连,所述摄像支座一侧安装有识别摄像头,摄像支座底部安装有抓茎器;所述机械前臂后端通过第二舵机与机械中臂前端相连,所述机械中臂后端通过转动副与机械后臂顶端相连,在机械后臂前面下部连接有第一电动缸,该第一电动缸通过第一电动推杆与机械中臂底部相连,所述第二电动缸通过第二电动推杆与机械后臂后面上部相连,所述机械后臂底端、第二电动缸分别连接在底板前端和后端。多关节机械臂能够适应不同高度、角度和形状的草莓植株;抓茎器用于剪断草莓根茎,使草莓采摘时果实不被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采摘设备,具体涉及应用在草莓采摘机器人上的抓取机构


技术介绍

1、目前,我国草莓采摘工作基本依靠人工,果农用双手或剪刀将果实从藤上取下轻轻放入身旁的收集筐中,需反复弯腰劳作。但草莓采摘周期较短,成熟的草莓采摘不及时将会大大降低果实品质,对后期的运输、加工和销售产生直接影响。人工采摘草莓能够最大程度保证果实的完好性,但劳动强度大、采摘效率低、人工成本高,大大阻碍了草莓产业的大规模发展,挫伤了果农的生产积极性,因此需要引入机械化采收来完成繁重的采摘任务。

2、但现有草莓采摘机器人结构仍需改进,有的机械式采摘为半自动化采摘,需要人工辅助,且采摘柔顺性差,草莓质地柔软极易发生损伤;有的采摘机器人行走结构设计冗杂体积庞大,会对周围果实、枝叶造成损伤,不适合用于棚内立体种植采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应用在草莓采摘机器人上的抓取机构,其向储果箱运输过程中保持夹紧状态,到达储果箱上方后,机械臂逐渐下降,减小果实坠落高度,极大地降低了果实受到挤压、破损的程度。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出应用在草莓采摘机器人上的抓取机构,包括机械前臂、机械中臂、机械后臂、第一电动缸、第二电动缸和抓茎器,所述机械前臂前端通过第一舵机与摄像支座相连,所述摄像支座一侧安装有识别摄像头,摄像支座底部安装有抓茎器;所述机械前臂后端通过第二舵机与机械中臂前端相连,所述机械中臂后端通过转动副与机械后臂顶端相连,在机械后臂前面下部连接有第一电动缸,该第一电动缸通过第一电动推杆与机械中臂底部相连,所述第二电动缸通过第二电动推杆与机械后臂后面上部相连,所述机械后臂底端、第二电动缸分别连接在底板前端和后端。

3、进一步地,所述摄像支座底部安装有抓取固定板,该抓取固定板通过两个齿轮杆分别与对应的抓茎器相连,两个齿轮杆的齿轮相互啮合。

4、进一步地,其中一个齿轮杆与抓取固定板上的第三舵机相连。

5、进一步地,所述底板设置在转动机构上,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套杯、轴承、大齿轮、小齿轮和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通过法兰与小齿轮相连,所述小齿轮和大齿轮啮合,该大齿轮套接在轴承外部,所述轴承安装在套杯上,所述套杯位于底盘上。

6、进一步地,所述大齿轮通过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固定于轴承外部,底板位于第一挡板上面。

7、更进一步地,所述底盘后面安装有储果箱,在储果箱内壁设有铺设有橡胶缓冲层,防止草莓受到移动颠簸的损伤以及草莓下落时受到的损伤。

8、更进一步地,所述底盘两侧分别设有驱动轮和导向轮,所述驱动轮、导向轮之间连接有轮系支架,在轮系支架底部设有若干支承轮;所述驱动轮通过变速箱与直流电机连接。

9、更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轮、导向轮外部连接有履带,用于克服恶劣地理环境,该履带为环形闭合结构;所述履带内部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与导向轮、驱动轮外部的凹槽相啮合。

10、作为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动缸、第二电动缸分别通过转动连接钉连接在第一支座、第二支座上,所述第一支座位于机械后臂前面下部,所述第二支座位于底板后端。

11、作为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分别通过转动连接钉连接在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上,所述第一支架位于机械中臂底部,所述第二支架位于机械后臂后面上部,所述机械后臂底端通过转接座连接在底板前端。

12、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本申请的多关节机械臂能够适应不同高度、角度和形状的草莓植株;抓茎器用于剪断并夹持草莓根茎,使草莓采摘时果实不被接触,且向储果箱运输过程中保持夹紧;多关节机械臂在转动机构作用下旋转,当草莓到达储果箱上方时,多关节机械臂通过各电动缸和舵机配合,逐渐降低果实坠落高度,同时储果箱内设有柔软的橡胶层,极大地降低了果实受到挤压、破损的程度;

13、行走结构的设计能够适应不平坦的地形和狭小的草莓田间隙,确保稳定行走并减少对植株的损害;采用电力驱动,减少了二氧化碳等污染物的排放,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应用在草莓采摘机器人上的抓取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械前臂、机械中臂、机械后臂、第一电动缸、第二电动缸和抓茎器,所述机械前臂前端通过第一舵机与摄像支座相连,所述摄像支座一侧安装有识别摄像头,摄像支座底部安装有抓茎器;所述机械前臂后端通过第二舵机与机械中臂前端相连,所述机械中臂后端通过转动副与机械后臂顶端相连,在机械后臂前面下部连接有第一电动缸,该第一电动缸通过第一电动推杆与机械中臂底部相连,所述第二电动缸通过第二电动推杆与机械后臂后面上部相连,所述机械后臂底端、第二电动缸分别连接在底板前端和后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应用在草莓采摘机器人上的抓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支座底部安装有抓取固定板,该抓取固定板通过两个齿轮杆分别与对应的抓茎器相连,两个齿轮杆的齿轮相互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应用在草莓采摘机器人上的抓取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齿轮杆与抓取固定板上的第三舵机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应用在草莓采摘机器人上的抓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设置在转动机构上,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套杯、轴承、大齿轮、小齿轮和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通过法兰与小齿轮相连,所述小齿轮和大齿轮啮合,该大齿轮套接在轴承外部,所述轴承安装在套杯上,所述套杯位于底盘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应用在草莓采摘机器人上的抓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齿轮通过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固定于轴承外部,底板位于第一挡板上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应用在草莓采摘机器人上的抓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后面安装有储果箱,在储果箱内壁设有铺设有橡胶缓冲层。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应用在草莓采摘机器人上的抓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两侧分别设有驱动轮和导向轮,所述驱动轮、导向轮之间连接有轮系支架,在轮系支架底部设有若干支承轮;所述驱动轮通过变速箱与直流电机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应用在草莓采摘机器人上的抓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导向轮外部连接有履带,该履带为环形闭合结构;所述履带内部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与导向轮、驱动轮外部的凹槽相啮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应用在草莓采摘机器人上的抓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动缸、第二电动缸分别通过转动连接钉连接在第一支座、第二支座上,所述第一支座位于机械后臂前面下部,所述第二支座位于底板后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应用在草莓采摘机器人上的抓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分别通过转动连接钉连接在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上,所述第一支架位于机械中臂底部,所述第二支架位于机械后臂后面上部,所述机械后臂底端通过转接座连接在底板前端。

...

【技术特征摘要】

1.应用在草莓采摘机器人上的抓取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械前臂、机械中臂、机械后臂、第一电动缸、第二电动缸和抓茎器,所述机械前臂前端通过第一舵机与摄像支座相连,所述摄像支座一侧安装有识别摄像头,摄像支座底部安装有抓茎器;所述机械前臂后端通过第二舵机与机械中臂前端相连,所述机械中臂后端通过转动副与机械后臂顶端相连,在机械后臂前面下部连接有第一电动缸,该第一电动缸通过第一电动推杆与机械中臂底部相连,所述第二电动缸通过第二电动推杆与机械后臂后面上部相连,所述机械后臂底端、第二电动缸分别连接在底板前端和后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应用在草莓采摘机器人上的抓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支座底部安装有抓取固定板,该抓取固定板通过两个齿轮杆分别与对应的抓茎器相连,两个齿轮杆的齿轮相互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应用在草莓采摘机器人上的抓取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齿轮杆与抓取固定板上的第三舵机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应用在草莓采摘机器人上的抓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设置在转动机构上,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套杯、轴承、大齿轮、小齿轮和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通过法兰与小齿轮相连,所述小齿轮和大齿轮啮合,该大齿轮套接在轴承外部,所述轴承安装在套杯上,所述套杯位于底盘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应用在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茜曹进卓马宗民黄晶付开耀张鹏鹏陈禹行潘亚伦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