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造机脱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3879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4:01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铸造机脱模结构,涉及铸造领域,包括工作台,工作台顶部一侧设有第二液压杆,第二液压杆一侧设有铸件推板,工作台顶部设有两组第一压模,第一压模一侧设有限位板,限位板一侧设有弹簧,工作台顶部设有第一液压杆,第一液压杆顶部设有盖板,盖板顶部设有注料口,工作台中部贯穿有第二压模,第二压模与工作台接触部分经动密封处理,工作台底部设有两组支撑杆,支撑杆底部设有连接板,连接板顶面中部设有第三液压杆,第三液压杆顶部设有第二压模,当铸造完成后,第三液压杆带动第二压模朝底部运动,弹簧带动第一压模朝两边运动,第二液压杆带动铸件推板运动,将铸件推出铸造机,避免了人工对铸件进行脱模,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铸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铸造机脱模结构


技术介绍

1、铸造是将若干个模具进行合模,然后注入高温金属液体在模具形成的腔室内部,经过冷却后就能够形成一个完全与腔室内部契合的模型,铸造是工业生产中重要的一环,金属部件的铸造通常使用铸造机来完成。

2、现有的铸造机在完成对金属部件的铸造后,需要人工对其进行脱模,这样不仅浪费人力资源,而且存在工作效率低的情况,模具的余温还可能将工人烫伤,因此如何能够将铸造好的模具自动转移出铸造机内部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铸造机脱模结构,其实现了将铸造好的模具自动转移出铸造机内部。

2、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一种铸造机脱模结构,包括工作台,工作台顶部设有两组第一压模,每组第一压模中部贯穿有与水平面呈65°倾斜的通孔,工作台顶部设有第一液压杆,第一液压杆顶部设有盖板,盖板顶部设有注料口,盖板四角均设有第二限位杆,每组第二限位杆底部贯穿工作台,工作台中部贯穿有第二压模,第二压模底部设有压模夹持块。

4、可以看出,上述技术方案中,当第一压模、第二压模、盖板合拢后,从注料口往模具中注入融化的金属,待金属,冷却成型后,铸造完成,第二限位杆限制盖板仅进行竖直方向运动,避免盖板没有将模具弯曲封闭导致待铸造的融化金属溢出。

5、可选的,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压模一侧设有限位板,限位板一侧设有弹簧,弹簧内部套有拉杆,拉杆一侧贯穿限位板,拉杆一侧与第一压模相连。

6、可以看出,上述技术方案中,当铸造完成后,两组弹簧会将对应的两组第一压模拉开,腾出位置让铸件可以转移出铸造机内部。

7、可选的,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工作台顶部一侧设有第二液压杆,第二液压杆一侧设有铸件推板。

8、可以看出,上述技术方案中,铸造完成后,第二液压杆启动,通过铸件推杆将铸件推出铸造机内部。

9、可选的,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盖板底部设有两组与水平面呈65°倾斜的第一限位杆,第一限位杆底部与第一压模中部通孔顶端对齐,第一限位杆直径小于第一压模中部通孔。

10、可以看出,上述技术方案中,当要进行铸造时,第一液压杆带动盖板朝底部运动,同时,两组倾斜的第一限位杆插入两组第一压模中部的通孔中,带动两组第一压模朝中间运动,最终实现压模的合拢。

11、可选的,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工作台底部设有两组支撑杆,支撑杆底部设有连接板,连接板顶面中部设有第三液压杆,第三液压杆顶部与压模夹持块底部相连。

12、可以看出,上述技术方案中,当要进行铸造时,第三液压杆启动,带动压模夹持块运动,压模夹持块带动第二压模朝顶部运动,实现对铸件内壁形状的塑造。

13、可选的,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限位板与第一压模螺栓连接。

14、可以看出,上述技术方案中,螺栓对限位板和第一压模起固定作用,同时,当需要对装置进行清洁时,方便对于限位板的拆卸。

15、可选的,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压模底部设有两组榫头,榫头底部的工作台内部设有榫槽。

16、可以看出,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压模底部的榫头及工作台内部的榫槽限制第一压模紧贴工作台顶面沿固定路线运动。

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8、采用第二液压杆、铸件推板、第二压模、压模夹持块、第三液压杆、弹簧、第一压模,当铸造完成后,第三液压杆带动第二压模朝底部运动,使铸件内部不受物体阻挡,弹簧带动第一压模朝两边运动,使铸件表面不受物体阻挡,第二液压杆带动铸件推板运动,将铸件推出铸造机,避免了人工对铸件进行脱模,节省了人力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避免了铸件将工人烫伤情况的发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铸造机脱模结构,包括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顶部设有两组第一压模,每组所述第一压模中部贯穿有与水平面呈65°倾斜的通孔,所述工作台顶部设有第一液压杆,所述第一液压杆顶部设有盖板,所述盖板顶部设有注料口,所述盖板四角均设有第二限位杆,每组所述第二限位杆底部贯穿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中部贯穿有第二压模,所述第二压模底部设有压模夹持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机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模一侧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一侧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内部套有拉杆,所述拉杆一侧贯穿限位板,所述拉杆一侧与第一压模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机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顶部一侧设有第二液压杆,所述第二液压杆一侧设有铸件推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机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底部设有两组与水平面呈65°倾斜的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底部与第一压模中部通孔顶端对齐,所述第一限位杆直径小于第一压模中部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机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模与工作台接触部分经动密封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机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底部设有两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底部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顶面中部设有第三液压杆,所述第三液压杆顶部与压模夹持块底部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铸造机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与第一压模螺栓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机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模底部设有两组榫头,榫头底部的工作台内部设有榫槽。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铸造机脱模结构,包括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顶部设有两组第一压模,每组所述第一压模中部贯穿有与水平面呈65°倾斜的通孔,所述工作台顶部设有第一液压杆,所述第一液压杆顶部设有盖板,所述盖板顶部设有注料口,所述盖板四角均设有第二限位杆,每组所述第二限位杆底部贯穿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中部贯穿有第二压模,所述第二压模底部设有压模夹持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机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模一侧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一侧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内部套有拉杆,所述拉杆一侧贯穿限位板,所述拉杆一侧与第一压模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机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顶部一侧设有第二液压杆,所述第二液压杆一侧设有铸件推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川森王少康高毅宁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张江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