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既有建筑结构加固施工,具体涉及一种观测砼浇筑的梁体加固构造。
技术介绍
1、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黄金时期,建筑物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由于混凝土强度不够、荷载增加、截面设计不足等原因,使一些建筑的梁体等结构出现了挠度过大、裂缝等现象,影响结构的使用安全和耐久性,因此需要对梁体进行加固,并进行支撑。
2、在对梁体进行加固的过程中,需要在既有梁体的外侧安置钢筋,然后支设模板,最后浇筑混凝土,但是由于既有建筑造成施工空间有限,模板又对施工空间进行遮挡,造成施工人员不能准确判断混凝土的浇筑情况,影响最终的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观测砼浇筑的梁体加固构造,解决了现有梁体加固无法判断砼浇筑情况的问题。
2、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3、一种观测砼浇筑的梁体加固构造,包括楼板和梁体,梁体的侧部设有侧模板,梁体的底部设有底模板,楼板、梁体、侧模板和底模板之间围挡形成梁体加固浇筑空间,梁体加固浇筑空间内设有加固植筋,楼板上开设有连通至梁体加固浇筑空间的浇筑口和观测口,梁体加固浇筑空间内设有浮杆,浮杆的上端穿出观测口。
4、进一步的,所述的加固植筋包括侧筋,侧筋位于梁体的侧部,侧筋的端部固定在端部位置的墙体、梁体或柱体上。
5、进一步的,所述的加固植筋包括底筋和箍筋,底筋位于梁体的底部,底筋的端部固定在端部位置的墙体、梁体或柱体上,箍筋的两端固定在梁体的两侧,箍筋
6、进一步的,所述的箍筋为c形结构。
7、进一步的,所述的梁体的两侧部均设有侧模板,梁体加固浇筑空间为u形截面。
8、进一步的,所述的侧模板和底模板的外侧设有木方。
9、进一步的,所述的浇筑口位于楼板的一侧,观测口位于楼板的另一侧。
10、进一步的,所述的浮杆的下端设有浮头。
11、进一步的,所述的浮杆为钢管,浮头为泡沫。
12、进一步的,所述的梁体的表面设有凿毛结构。
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4、1.在梁体加固浇筑空间内设置浮杆,浮杆能够随着混凝土的上升同步上浮,利用浮杆穿出楼板的高度判断内部砼的浇筑高度,辅助人员进行浇筑作业。
15、2.砼从一侧的浇筑口进入梁体加固浇筑空间,在砼不易进入的另一侧设置浮杆,则浮杆反馈的是砼浇筑最慢的位置,利用该位置的浇筑情况控制整体浇筑,能够保证整体浇筑可靠。
16、前述本技术主方案及其各进一步选择方案可以自由组合以形成多个方案,均为本技术可采用并要求保护的方案;并且本技术,(各非冲突选择)选择之间以及和其他选择之间也可以自由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方案后根据现有技术和公知常识可明了有多种组合,均为本技术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在此不做穷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观测砼浇筑的梁体加固构造,包括楼板(1)和梁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梁体(2)的侧部设有侧模板(6),梁体(2)的底部设有底模板(7),楼板(1)、梁体(2)、侧模板(6)和底模板(7)之间围挡形成梁体加固浇筑空间,梁体加固浇筑空间内设有加固植筋,楼板(1)上开设有连通至梁体加固浇筑空间的浇筑口(9)和观测口(10),梁体加固浇筑空间内设有浮杆(11),浮杆(11)的上端穿出观测口(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观测砼浇筑的梁体加固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固植筋包括侧筋(3),侧筋(3)位于梁体(2)的侧部,侧筋(3)的端部固定在端部位置的墙体、梁体或柱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观测砼浇筑的梁体加固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固植筋包括底筋(4)和箍筋(5),底筋(4)位于梁体(2)的底部,底筋(4)的端部固定在端部位置的墙体、梁体或柱体上,箍筋(5)的两端固定在梁体(2)的两侧,箍筋(5)承托底筋(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观测砼浇筑的梁体加固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箍筋(5)为C形结构。
5.根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观测砼浇筑的梁体加固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模板(6)和底模板(7)的外侧设有木方(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观测砼浇筑的梁体加固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浇筑口(9)位于楼板(1)的一侧,观测口(10)位于楼板(1)的另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观测砼浇筑的梁体加固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杆(11)的下端设有浮头(1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观测砼浇筑的梁体加固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杆(11)为钢管,浮头(12)为泡沫。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观测砼浇筑的梁体加固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梁体(2)的表面设有凿毛结构(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观测砼浇筑的梁体加固构造,包括楼板(1)和梁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梁体(2)的侧部设有侧模板(6),梁体(2)的底部设有底模板(7),楼板(1)、梁体(2)、侧模板(6)和底模板(7)之间围挡形成梁体加固浇筑空间,梁体加固浇筑空间内设有加固植筋,楼板(1)上开设有连通至梁体加固浇筑空间的浇筑口(9)和观测口(10),梁体加固浇筑空间内设有浮杆(11),浮杆(11)的上端穿出观测口(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观测砼浇筑的梁体加固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固植筋包括侧筋(3),侧筋(3)位于梁体(2)的侧部,侧筋(3)的端部固定在端部位置的墙体、梁体或柱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观测砼浇筑的梁体加固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固植筋包括底筋(4)和箍筋(5),底筋(4)位于梁体(2)的底部,底筋(4)的端部固定在端部位置的墙体、梁体或柱体上,箍筋(5)的两端固定在梁体(2)的两侧,箍筋(5)承托底筋(4)。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刚,朱祥勇,何跃军,刘江伟,田焕祥,肖立雄,王燕,张权,何苗苗,吴永科,杨骥,吕蕾,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建工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