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防救援安全员背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3121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5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消防救援安全员背心,包括背心本体,所述背心本体正面胸部设置有内置包、快挂口、方形快粘、条形快粘包,所述背心本体正面内腔设有延长呼吸组件,所述背心本体背面设有补水组件,所述背心本体正面及背面肩部处对称设有反光条。本技术一种消防救援安全员背心,通过设置内置包、快挂口、方形快粘包、条形快粘包、延长呼吸组件、补水组件等,设置多种结构便于分类放置各种救援设备,符合实际工作需求,穿着方便,警示性强,同时,可对消防救援安全员身体降温,并延长呼吸器中空气的使用时间,并满足救援过程中的用水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消防背心,具体涉及为一种消防救援安全员背心


技术介绍

1、在日常工作中,消防救援人员需要面对火灾、交通事故、地震、高空破拆等场景,现场存在有毒、浓烟、触电、建筑物倒塌等各种危险隐患,需要现场安全员能够及时准确地观察到现场危险情况的动态变化。

2、现有消防背心一般包括一片式背心本体,要根据每个穿戴者的体型来定制消防通信背心,通用性不强,容易使工具混在一起,不容易翻找,影响工作效率,功能较单一而且不够完善,无法满足消防通信员应对消防现场复杂多变的环境,且现有的消防背心通常携带大量的装备,以用于不同状况的发生及应急,携带过多的装备若不能有效分类整理存放会导致比较杂乱,不方便查找,另外一般只携带单个水壶,如果长期野外工作,水量受到限制,不能满足消防救援安全员的用水需求。并且在消防救援工作中,会配有消防救援安全员用的空气呼吸器装置,供消防救援安全员在浓烟、毒气、蒸汽或缺氧等各种有毒有害的,危害生命的环境下安全有效地进行灭火、抢险救灾和救护工作。现有的空气呼吸器装置的公称工作压力为30mpa,使用时间大约60分钟,而实际使用证明:由于消防救援安全员劳累、紧张等因素,实际耗气量会增加,实际使用时间只有30分钟左右。另外,消防救援安全员进入火场后,高温环境,消防救援安全员的体表温度难以降低,身体会有不适感,影响消防救援安全员的工作效率。故此,我们提出一种新的消防救援安全员背心。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消防救援安全员背心,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消防救援安全员背心,包括背心本体,所述背心本体正面胸部设置有内置包,所述内置包一侧设有若干快挂口,所述背心本体正面腹部设有若干方形快粘包,所述背心本体腹部两侧分别对称设有方形快粘包、条形快粘包,所述背心本体正面内腔设有延长呼吸组件,所述背心本体背面设有补水组件,所述背心本体正面及背面肩部处对称设有反光条。

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背心本体为双层结构,内层为吸湿排汗层,外层为隔热层。

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延长呼吸组件包括中压输气管、进气口快速接头、出气口快速接头,所述中压输气管设置于背心本体正面腹部的夹层间并呈s形分布,所述中压输气管一端与进气口快速接头连接,所述中压输气管另一端与出气口快速接头相连,所述进气口快速接头、出气口快速接头分别设置于背心本体底部的外侧。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补水组件包括背部水囊、注水口、吸管、吸嘴口,所述背部水囊设置于背心本体背面胸腹部夹层间,所述背部水囊一侧上部固定连接有注水口,所述背部水囊一侧下部固定连接有吸管,所述吸管一端固定连接有吸嘴口。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注水口贯穿至背心本体外侧,所述注水口上螺纹连接有第一塞盖,所述吸管贯穿至背心本体外侧,所述吸嘴口的开口处设有与其螺纹连接的第二塞盖。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方形快粘包、条形快粘包与背心本体采用魔术贴结构相连接,所述内置包封口处采用魔术贴结构相连接。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9、1、通过设置内置包、快挂口、方形快粘包、条形快粘包等,内置包封口处采用魔术贴结构相连接,可内置指南针、风速仪等,内置包一侧设有五排三十个快挂口,可便于不同装备(比如照明灯、微型摄像头)的快挂和快卸,同时方形快粘包设置为五个,便于放置夜视仪、测温仪、有毒(可燃)气体检测仪、紧急喇叭、测距仪等;条形快粘包设置为一个,便于放置漏电检测棒,方形快粘包、条形快粘包均通过魔术贴结构相连接与背心本体正面腹部处相连接,便于安装拆卸。内置包、快挂口、方形快粘包、条形快粘包等的设置结构合理,符合消防救援安全员的实际工作需求,穿着方便,适用于不同体型的人员,节约经济成本,同时背心本体的前后两侧均安装有一对反光条,可以在夜间及光线昏暗的区域反射周围的光线,安全性得到保证的同时,也对别人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

10、2、通过设置延长呼吸组件等,在火灾现场进行救援工作时,降温身体无需其他冷却介质,延长呼吸组件使用时无需增加气瓶压力,利用空气呼吸器气瓶内的高压空气经节流减压后,形成的冷的空气,流经背心本体的中压输气管后供消防救援安全员呼吸,中压输气管环绕在消防救援安全员身侧,冷的空气与消防救援安全员的身体进行冷热交换,既降低了身体的温度,又使得空气可以得到预热,体积膨胀后供消防救援安全员呼吸使用,由于消防救援安全员呼吸的潮气量是体积流量,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n是理想气体物质的量;r是气体常量。p为理想气体压强),由于气瓶经减压后输出的空气压强为定值,得出的结果为体积与温度成正比,即预热后的空气体积会增加,使用时间必然会比冷的空气直接呼吸的使用时间长。

11、3、通过设置补水组件等,通过将背部水囊设置于背心本体背面胸腹部夹层间,背部水囊上设置有注水口,通过注水口向背部水囊内注入水,注水口设置在背心本体背面侧壁上部,注水口上螺纹连接有第一塞盖,可以在注水完毕后对注水口进行封堵,背部水囊上固定连接有吸管,吸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吸嘴口,消防救援安全员可通过吸嘴口进行吸水,吸嘴口的外壁套设有与其螺纹连接的第二塞盖,将吸嘴口进行封堵,避免灰尘等杂质进入背部水囊,对水造成污染囊,便可进一步满足消防救援安全员在救援过程中的用水需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防救援安全员背心,包括背心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心本体(1)正面胸部设置有内置包(2),所述内置包(2)一侧设有若干快挂口(3),所述背心本体(1)正面腹部设有若干方形快粘包(4),所述背心本体(1)腹部两侧分别对称设有方形快粘包(4)、条形快粘包(5),所述背心本体(1)正面内腔设有延长呼吸组件(7),所述背心本体(1)背面设有补水组件(10),所述背心本体(1)正面及背面肩部处对称设有反光条(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防救援安全员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心本体(1)为双层结构,内层为吸湿排汗层(8),外层为隔热层(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消防救援安全员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呼吸组件(7)包括中压输气管(7.1)、进气口快速接头(7.2)、出气口快速接头(7.3),所述中压输气管(7.1)设置于背心本体(1)正面腹部的夹层间并呈S形分布,所述中压输气管(7.1)一端与进气口快速接头(7.2)连接,所述中压输气管(7.1)另一端与出气口快速接头(7.3)相连,所述进气口快速接头(7.2)、出气口快速接头(7.3)分别设置于背心本体(1)底部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防救援安全员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组件(10)包括背部水囊(10.1)、注水口(10.2)、吸管(10.3)、吸嘴口(10.4),所述背部水囊(10.1)设置于背心本体(1)背面胸腹部夹层间,所述背部水囊(10.1)一侧上部固定连接有注水口(10.2),所述背部水囊(10.1)一侧下部固定连接有吸管(10.3),所述吸管(10.3)一端固定连接有吸嘴口(10.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消防救援安全员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口(10.2)贯穿至背心本体(1)外侧,所述注水口(10.2)上螺纹连接有第一塞盖,所述吸管(10.3)贯穿至背心本体(1)外侧,所述吸嘴口(10.4)的开口处设有与其螺纹连接的第二塞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防救援安全员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快粘包(4)、条形快粘包(5)与背心本体(1)采用魔术贴结构相连接,所述内置包(2)封口处采用魔术贴结构相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防救援安全员背心,包括背心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心本体(1)正面胸部设置有内置包(2),所述内置包(2)一侧设有若干快挂口(3),所述背心本体(1)正面腹部设有若干方形快粘包(4),所述背心本体(1)腹部两侧分别对称设有方形快粘包(4)、条形快粘包(5),所述背心本体(1)正面内腔设有延长呼吸组件(7),所述背心本体(1)背面设有补水组件(10),所述背心本体(1)正面及背面肩部处对称设有反光条(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防救援安全员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心本体(1)为双层结构,内层为吸湿排汗层(8),外层为隔热层(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消防救援安全员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呼吸组件(7)包括中压输气管(7.1)、进气口快速接头(7.2)、出气口快速接头(7.3),所述中压输气管(7.1)设置于背心本体(1)正面腹部的夹层间并呈s形分布,所述中压输气管(7.1)一端与进气口快速接头(7.2)连接,所述中压输气管(7.1)另一端与出气口快速接头(7.3)相连,所述进气口快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国超胥文涛黄俊润张桃李汉杰
申请(专利权)人:湛江市坡头区消防救援大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