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控制系统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52679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46
本技术涉及充放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电控制系统及车辆,所述系统包括:交流充电电路、电机驱动电路和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电机驱动电路连接;所述交流充电电路包括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与交流充电端口连接;其中,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开关器件复用所述电机驱动电路的至少部分开关器件,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电感器件复用所述电机的至少部分电感器件。根据本技术的系统,可以解决交流充电电路、电机和电机驱动电路难以集成的问题,降低设备的成本和体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充放电,更具体地,本技术涉及一种充电控制系统及车辆


技术介绍

1、随着充放电控制技术和电机驱动技术的快速发展,电池经过交流充电电路将直流电转换成高压交流电之后输出至外部设备,或者电池经过电机驱动电路将直流电输出给电机。但交流充电电路、电机和电机驱动电路相互独立,难以集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将交流充电电路、电机和电机驱动电路即成为一个整体,降低设备的成本和体积。

2、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充电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交流充电电路、电机驱动电路和电机的电感器件,所述电机与所述电机驱动电路连接;所述交流充电电路包括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与交流充电端口连接;其中,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开关器件复用所述电机驱动电路的至少部分开关器件,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电感器件复用所述电机的至少部分电感器件。

3、可选地,所述电机驱动电路包括第一桥臂、第二桥臂、第三桥臂,所述电机包括第一电感、第二电感和第三电感;所述第一桥臂的桥臂中点通过所述第一电感与交流充电端口的相端口连接;所述第二桥臂的桥臂中点通过所述第二电感与交流充电端口的相端口连接;所述第三桥臂的桥臂中点通过所述第三电感与交流充电端口的相端口连接,所述第一桥臂、第二桥臂和第三桥臂的上桥臂与电池端口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桥臂、第二桥臂和第三桥臂的下桥臂与电池端口的负极连接。

4、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第四电感,所述第一电感、第二电感和第三电感通过所述第四电感与交流充电端口的l相端口连接。

5、可选地,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开关器件复用所述电机驱动电路的至少部分开关器件,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电感器件复用所述电机的至少部分电感器件,包括: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复用所述电机驱动电路、所述电机中的所述第一电感和所述第一桥臂、所述第二电感和所述第二桥臂、所述第三电感和所述第三桥臂中的至少一组。

6、可选地,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还包括第四桥臂;所述交流充电端口的n相端口与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第四桥臂的桥臂中点连接,所述第一桥臂、所述第二桥臂、所述第三桥臂和所述第四桥臂并行连接在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母线上;所述电池端口的正负极分别与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母线两端连接。

7、可选地,所述交流充电电路还包括隔离dc-dc电路,所述隔离dc-dc电路包括高压原边转换电路、隔离转换电路;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所述高压原边转换电路、隔离转换电路和高压副边转换电路和电池端口依次连接。

8、可选地,所述高压原边转换电路与所述隔离转换电路的原边绕组连接,所述高压副边转换电路与所述隔离转换电路的第一副边绕组连接。

9、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低压副边转换电路,所述低压副边转换电路与所述隔离转换电路的第二副边绕组连接;所述低压副边转换电路用于接收所述高压原边转换电路或者所述高压副边转换电路的输出,以对低压负载设备进行供电。

10、可选地,所述系统用于在控制电路的控制下实现以下工作模式至少之一:交流充电模式;对应于所述交流充电模式,所述交流充电电路被配置为将外部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后向电池充电;逆变放电模式;对应于所述逆变放电模式,所述交流充电电路被配置为将所述电池输入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后向外部设备供电;电机驱动模式;对应于所述电机驱动模式,所述电机驱动电路被配置为将所述电池输入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后驱动所述电机。低压放电模式;对应于所述低压放电模式,所述低压副边转换电路被配置为将电池通过所述交流充电电路的输出,输入到低压负载端口,以向低压负载设备供电;或者,所述低压副边转换电路被配置为将外部交流电通过交流充电电路的输出,输入到低压负载端口,以向低压负载设备供电。

11、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电压调整电路,所述低压副边转换电路、所述电压调整电路和低压负载端口依次连接;所述电压调整电路用于:将低压副边转换电路的输出电压升高后,输入至所述低压负载端口。

12、可选地,所述交流充电电路还用于:通过交流充电端口接收外部交流电的输入,并将所述外部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输出到所述电池;或者,或者,将所述电池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输出到所述交流充电端口,以对外部设备供电。

13、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动力电池以及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充电控制系统;

14、所述动力电池与所述充电控制系统的电池端口连接。

15、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新的充电控制系统,电机与电机驱动电路连接,交流充电电路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复用电机中的电感器件,并且功率因数校正单元还复用电机驱动电路中的开关器件,使得交流充电电路、电机和电机驱动电路集成为一个整体,提高系统的集成度。

16、本技术充电控制系统可以应用在车辆中。

17、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交流充电电路(100)、电机驱动电路(330)和电机(600)的电感器件,所述电机(600)的电感器件与所述电机驱动电路(33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驱动电路(330)包括第一桥臂(1)、第二桥臂(2)、第三桥臂(3),所述电机(600)包括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和第三电感(L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第四电感(L4),所述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和第三电感(L3)通过所述第四电感(L4)与交流充电端口的L相端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130)的开关器件复用所述电机驱动电路(330)的至少部分开关器件,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130)的电感器件复用所述电机(600)的至少部分电感器件,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130)还包括第四桥臂(4);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充电电路(100)还包括隔离DC-DC电路,所述隔离DC-DC电路包括高压原边转换电路(140)、隔离转换电路(120)和高压副边转换电路(1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低压副边转换电路(230),所述低压副边转换电路(230)与所述隔离转换电路(120)的第二副边绕组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用于在控制电路的控制下实现以下工作模式至少之一: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电压调整电路(400),所述低压副边转换电路(230)、所述电压调整电路(400)和低压负载端口依次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充电电路(100)还用于:通过交流充电端口接收外部交流电的输入,并将所述外部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输出到电池;或者,

12.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电池以及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充电控制系统;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交流充电电路(100)、电机驱动电路(330)和电机(600)的电感器件,所述电机(600)的电感器件与所述电机驱动电路(33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驱动电路(330)包括第一桥臂(1)、第二桥臂(2)、第三桥臂(3),所述电机(600)包括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和第三电感(l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第四电感(l4),所述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和第三电感(l3)通过所述第四电感(l4)与交流充电端口的l相端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130)的开关器件复用所述电机驱动电路(330)的至少部分开关器件,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130)的电感器件复用所述电机(600)的至少部分电感器件,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130)还包括第四桥臂(4);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王营辉张磊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