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梁摩托车中行李架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52241 阅读:3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弯梁摩托车中行李架检测装置,在底板后部的板面上设置定位销,定位销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限位柱;所述底板中部的板面上设有左右对称的第二限位柱,两根第二限位柱和两根第一限位柱按矩形分布;在底板前部的板面上设置左右对称的立柱,两立柱的顶部之间通过限位管连接;在两根立柱的中下部之间连接加强管,该加强管与支撑杆的前端固定,支撑管的后端与弧形限位板的中上部连接,所述弧形限位板的弧顶朝向底板的前边沿,弧形限位板的下端与底板的板面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全面、准确、快速地对中行李架进行检测,大大提高了摩托车企业在中行李架进厂时质量检测的速度和准确性,确保中行李架的质量符合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工装夹具
,具体地说,特别涉及弯梁摩托车的中行李架检测装置O
技术介绍
中行李架设置在弯梁摩托车的车头与座垫之间,起增加摩托车载物能力的作用。 中行李架的造型与摩托车上的安装位置相适应,在中行李架的前端设有左右对称的前支 耳,该前支耳与车架前部的主弯管连接;在中行李架的后端设有后支耳,该后支耳与车架的 后部连接,中行李架通过前、后支耳固定于车架上。目前,各摩托车企业在接收配套厂家送来的中行李架时,都是依靠专门的检测 装置来检查中行李架的弯度,各安装孔的位置、孔径等是否符合要求。如中国专利ZL 200910190801.8于2010年3月10日公开了一种摩托车中行李架检测装置,包括底板、第 一定位销、支架、定位管和第二定位销,其中底板为平板结构,在底板左部的板面上设置有 第一定位销,该第一定位销与底板的板面相垂直;底板的右部板面上固定有支架,在支架的 顶部安装定位管,该定位管呈水平纵向布置,并且定位管中穿设有第二定位销。由于中行李 架中部的弧形段是由支架支撑来检测的,不能准确检验中行李架弧形段的弧度,这样弧形 段制作不标准的中行李架也能通过检测安装到摩托车整车上,不仅达不到一致性生产的要 求,而且难以保证中行李架中部弧形段与车架中护板的间隙,容易造成间隙过大而挂住骑 乘者衣物,特别是女性骑乘者的裙子,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另外,上述检测装置检验的项 目不全面,不能检验中行李架弧形段尾端拐角的高度、中行李架中后部及尾部的宽度,检测 的准确性较差,容易造成入厂质量控制不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弯梁摩托车中行李架进行准确 检测的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弯梁摩托车中行李架检测装置,包括底板、定位销、 第一限位柱、第二限位柱、立柱、限位管、加强管、支撑杆和弧形限位板,其中底板为矩形平 板结构,在底板后部的板面上设置定位销,在所述定位销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限位 柱,该第一限位柱与底板相垂直;所述底板中部的板面上设有左右对称的第二限位柱,该第 二限位柱垂直于底板,并且两根第二限位柱和两根第一限位柱按矩形分布;在所述底板前 部的板面上设置左右对称的立柱,两立柱的顶部之间通过限位管连接,且立柱对应限位管 的位置开有定位孔;在两根立柱的中下部之间连接加强管,该加强管与支撑杆的前端固定, 支撑管的后端与弧形限位板的中上部连接,所述弧形限位板的弧顶朝向底板的前边沿,弧 形限位板的下端与底板的板面固定,且固定点位于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所形成的矩形 区域内。本专利技术通过模拟中行李架的安装状态,使立柱上的定位孔、弧形限位板和定位销按照中行李架的空间形状及安装部位分布,并且两根第一限位柱之间的间距比中行李架尾 部的宽度略大,第二限位柱的位置对应中行李架弧形段尾端的拐角,两根第二限位柱之间 的间距比中行李架中后部的宽度略大。这样在进行中行李架检测时,将待检测的中行李架 放置在本专利技术之上,使中行李架的两个前支耳分别贴近立柱的顶部,此时穿插检测杆,若检 测杆能够从中行李架前支耳、立柱顶部的定位孔以及限位管中穿过,即可判断出该中行李 架前支耳安装孔的位置和孔径制作标准;如果中行李架的中后部正好落入两根第二限位柱 之间,中行李架的尾部正好落入两根第一限位柱之间,即可判断出该中行李架中后部及尾 部的宽度没有超标;如果中行李架后支耳上的安装孔正好套入定位销,即可判断出该中行 李架后支耳安装孔的位置和孔径制作标准;最后目测中行李架中部的弧形段与弧形限位板 的配合关系,如果中行李架中部的弧形段与弧形限位板形状相适应,且两者之间各部分的 间隙大致相当,即可判断出该中行李架中部的弧度符合要求。反之,如果中行李架的某一待 检位置与检测装置上的检测点不匹配,则中行李架该部位不符合要求。以上方式使得中行 李架的入厂质量能够得到准确控制,保障了中行李架的装配效率,满足了一致性生产的要 求。所述第二限位柱的高度为56_60mm,该高度值与中行李架标准件弧形段尾端的拐 角高度相适应,以准确检测中行李架中后部拐角的高度是否符合要求。作为优选,所述弧形限位板的弧度为415_417mm。所述加强管与弧形限位板之间通过两根呈“八”字形分布的支撑杆连接,这样弧形 限位板安装牢靠,稳固性好,不会发生晃动。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它能够全面、准确、快速地对中行李架进行 检测,大大提高了摩托车企业在中行李架进厂时质量检测的速度和准确性,确保中行李架 的质量符合要求,有效提高了中行李架装配时的速度,满足了 一致性生产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检测时的状态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由底板1、定位销2、第一限位柱3、第二限位柱4、立柱5、 限位管6、加强管7、支撑杆8和弧形限位板9构成,其中底板1为矩形平板结构,在底板1 后部的板面上焊接定位销2,该定位销2位于底板1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上,且定位销2与底 板1的板面相垂直。在所述定位销2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限位柱3,该第一限位柱3 与底板1相垂直,第一限位柱3与底板1之间通过焊接固定,且第一限位柱3的横截面为矩 形,第一限位柱3的高度为25mm左右。从图1、图2中可知,在底板1中部的板面上设有左右对称的第二限位柱4,该第二 限位柱4垂直于底板1,第二限位柱4与底板1之间通过焊接固定,第二限位柱4的横截面为矩形,第二限位柱4的高度为56-60mm,并且两根第二限位柱4和两根第一限位柱3按矩 形分布。从图1、图2中还可知,在底板1前部的板面上设置左右对称的立柱5,该立柱5垂 直焊接于底板1上,两根立柱5距底板长度方向中心线的最短距离相等。所述立柱5的高度 远大于第一限位柱3的高度,在两根立柱5的顶部之间焊接有限位管6,且立柱5对应限位 管6的位置开有定位孔5a,该定位孔的中心线与限位管6的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在两根立 柱5的中下部之间焊接加强管7,该加强管7与两根“八”字形分布的支撑杆8的前端固定, 各支撑管8的后端与弧形限位板9的中上部连接。所述弧形限位板9的弧度为415-417mm, 该弧形限位板9的弧顶朝向底板1的前边沿,弧形限位板9的下端与底板1的板面焊接固 定,且固定点位于第一限位柱3和第二限位柱4所形成的矩形区域内。本专利技术是这样进行检测的如图3、图4并结合图1、图2所示,将待检测的中行李架10 (图中双点画线所示) 放置在本专利技术之上,使中行李架10的两个前支耳IOa分别贴近立柱5的顶部,此时穿插检 测杆,若检测杆能够从中行李架前支耳10a、立柱5顶部的定位孔5a以及限位管6中穿过, 即可判断出该中行李架前支耳安装孔的位置和孔径制作标准;如果中行李架10的中后部 正好落入两根第二限位柱4之间,中行李架10的尾部正好落入两根第一限位柱3之间,即 可判断出该中行李架10中后部及尾部的宽度没有超标;如果中行李架后支耳IOb上的安装 孔正好套入定位销2,即可判断出该中行李架后支耳安装孔的位置和孔径制作标准;最后 目测中行李架10中部的弧形段与弧形限位板9的配合关系,以及中行李架10弧形段尾端 的拐角IOc与第二限位柱4的配合关系,如果中行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弯梁摩托车中行李架检测装置,包括底板(1)和定位销(2),其中底板(1)为矩形平板结构,在底板(1)后部的板面上设置定位销(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定位销(2)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限位柱(3),该第一限位柱(3)与底板(1)相垂直;所述底板(1)中部的板面上设有左右对称的第二限位柱(4),该第二限位柱(4)垂直于底板(1),并且两根第二限位柱(4)和两根第一限位柱(3)按矩形分布;在所述底板(1)前部的板面上设置左右对称的立柱(5),两立柱(5)的顶部之间通过限位管(6)连接,且立柱(5)对应限位管(6)的位置开有定位孔(5a);在两根立柱(5)的中下部之间连接加强管(7),该加强管(7)与支撑杆(8)的前端固定,支撑管(8)的后端与弧形限位板(9)的中上部连接,所述弧形限位板(9)的弧顶朝向底板(1)的前边沿,弧形限位板(9)的下端与底板(1)的板面固定,且固定点位于第一限位柱(3)和第二限位柱(4)所形成的矩形区域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光煌朱德君
申请(专利权)人: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