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可提升式管式曝气器。
技术介绍
1、提升式微孔管式曝气器是曝气器的一种,与常规曝气系统相比,曝气效果好,节约能源,无须放水,即可维修,可广泛用于活性污泥法充氧。活动灵活可转动360度,使用此设备可将曝气头移至水面上清理、更换。但现有的提升式微孔曝气器存在如下问题:①管式曝气器一端固定,另一端没有固定,容易受水流冲击,造成管式曝气器折断;②导轨不经常使用,在需要起吊的时候,容易造成卡死,无法起吊;③生化池长时间运行,池底积存大量砂石,在现有生化池安装,整体框架贴着池底,管式曝气器埋入砂石中,无法曝气,同时池底砂石加快管式曝气器破损。④不能按照所需高度安装固定。⑤造价高,不便于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升式管式曝气器。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可提升式管式曝气器,包括一曝气管路和一加固吊装组件,
4、曝气管路,包括一空气竖管、一空气横管、一空气环通支管、若干管式曝气器,空气竖管的一端连通曝气气源,另一端连通空气横管的中部,空气横管的两端分别连通空气环通支管的两端,使得空气横管与空气环通支管形成一矩形结构,若干管式曝气器均匀对称设置于空气环通支管上;
5、加固吊装组件,包括由方钢焊接而成的矩形框架和一吊装支架,该矩形框架的四个顶点均设有一连接吊装支架的吊环螺钉;
6、曝气管路的空气环通支管与加固吊装组件的矩形框架连接,曝气管路的部分若干管式曝气器的自由端设有与加固吊装组件
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矩形框架内具有至少二第一加强定位杆和至少二第二加强定位杆,第一加强定位杆与所述矩形框架的二平行边并行,第二加强定位杆与所述矩形框架的其余二平行边并行。
8、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加强定位杆与所述空气横管平行,且所述空气环通支管与所述第一加强定位杆连接,并与所述矩形框架的其中一边连接。
9、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空气环通支管与所述至少二第一加强定位杆通过抱箍连接,并与所述矩形框架的其中一边通过抱箍连接。
1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曝气管路的其余若干管式曝气器的自由端与所述至少二第二加强定位杆通过l型可调支架连接。
11、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曝气管路的部分若干管式曝气器的自由端与所述矩形框架的二平行边通过l型可调支架连接。
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技术与传统固定式管式曝气器方案一致,在此基础上,将空气横管、空气环通支管、管式曝气器固定在矩形框架上,实现可提升,且矩形框架可根据所需高度进行定制以使管式曝气器与池底沉积的砂石保持距离。
14、2、本技术结构简单、整体重量轻,结构牢固,高度可定制,模块化设计,造价低,便于推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提升式管式曝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曝气管路和一加固吊装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提升式管式曝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架内具有至少二第一加强定位杆和至少二第二加强定位杆,第一加强定位杆与所述矩形框架的二平行边并行,第二加强定位杆与所述矩形框架的其余二平行边并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提升式管式曝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定位杆与所述空气横管平行,且所述空气环通支管与所述第一加强定位杆连接,并与所述矩形框架的其中一边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提升式管式曝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环通支管与所述至少二第一加强定位杆通过抱箍连接,并与所述矩形框架的其中一边通过抱箍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可提升式管式曝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管路的其余若干管式曝气器的自由端与所述至少二第二加强定位杆通过L型可调支架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可提升式管式曝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管路的部分若干管式曝气器的自由端与所述矩形框架的二平行边通过L型可调支架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提升式管式曝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曝气管路和一加固吊装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提升式管式曝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架内具有至少二第一加强定位杆和至少二第二加强定位杆,第一加强定位杆与所述矩形框架的二平行边并行,第二加强定位杆与所述矩形框架的其余二平行边并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提升式管式曝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定位杆与所述空气横管平行,且所述空气环通支管与所述第一加强定位杆连接,并与所述矩形框架的其中一边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军,庄建成,陈丽卿,洪昱斌,方富林,蓝伟光,
申请(专利权)人:三达膜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