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阳涤纶织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1798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35
本技术公开了遮阳涤纶织物,涉及纺织品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互相固定连接的内层与外层,内层与外层之间形成有透气空腔,外层形成有若干通孔,内层靠近外层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位于透气空腔内的吸光层,吸光层远离内层的一侧伸入通孔内,本技术通过设置吸光层来对进入面料内部的阳光进行稳定吸收,保证了面料在使用过程中的遮阳性能,涤纶纤维具有良好的耐光性能,通过涤纶纤维的设置来进一步加强面料在使用过程中的遮光耐光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纺织品,更具体地说,它涉及遮阳涤纶织物


技术介绍

1、涤纶是一种弹性好强度高的纤维,面料挺括且具有保形性好的特点,是一种用途广、耗量大的纤维。

2、涤纶织物是通过涤纶复合纱经纬编织形成的,利用涤纶纤维的特点,涤纶织物常被用来制作服饰、家纺等日常用品。

3、用来制作服饰的织物在使用过程中为了保证使用时的透气性能,在制作时会减小织物的编织密度或会在织物上打孔,从而实现了面料内外空气的流通,这时外界阳光会穿过织物内部的孔隙照射在使用者的体表,为了保证面料的遮光性,又会增大面料的编织密度来减小面料内部的孔隙量,导致面料内外空气流通的困难,影响织物使用时的舒适性,因此设置一种结构来解决织物无法兼顾遮阳和透气性能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遮阳涤纶织物,通过结构的设置达到提高织物整体遮阳性能的目的。

2、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该遮阳涤纶织物,包括互相固定连接的内层与外层,所述内层与外层之间形成有透气空腔,所述外层形成有若干通孔,所述内层靠近外层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位于透气空腔内的吸光层,所述吸光层远离内层的一侧伸入通孔内。

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层开设有与通孔错位设置的若干透气孔,所述透气孔的直径大于通孔的直径。

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光层与内层一体成型设置,所述吸光层设置为绒毛层。

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层靠近内层的一侧一体成型有用于支撑内层与外层的若干支撑条,所述支撑条与外层共同通过遮阳纱线经纬编织形成凸条组织,所述凸条组织的地组织为外层,所述凸条组织的表组织为支撑条。

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遮阳纱线包括遮阳纱芯及螺旋缠绕在其外侧的遮阳包覆纱,所述遮阳纱芯通过涤纶纤维一加捻而成,所述遮阳包覆纱通过苎麻纤维加捻而成。

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层通过复合纱线经纬编织形成,所述复合纱线包括复合纱芯及螺旋缠绕在其外侧的复合包覆纱,所述复合纱芯通过竹炭纤维加捻而成,所述复合包覆纱通过涤纶纤维二加捻而成。

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条组织的经组织点为浮,所述凸条组织的纬组织点为沉,所述凸条组织的组织循环为:浮沉浮沉、浮沉浮浮、浮浮浮沉、浮沉浮浮、浮浮浮沉、浮沉浮浮、浮浮浮沉、沉浮沉浮。

9、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外界阳光照射面料内部时,在吸光部的作用能稳定实现对外界阳光的稳定吸收,保证了面料在使用过程中的吸光遮阳性能,通过对通孔直径的控来减小外界阳光进入面料内部的量,使得面料在保证遮阳性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透气性能,涤纶纤维具有良好的耐光性,通过涤纶纤维的设置来加强面料在使用过程中的遮光耐光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遮阳涤纶织物,包括互相固定连接的内层(1)与外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1)与外层(2)之间形成有透气空腔,所述外层(2)形成有若干通孔(3),所述内层(1)靠近外层(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位于透气空腔内的吸光层(4),所述吸光层(4)远离内层(1)的一侧伸入通孔(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阳涤纶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1)开设有与通孔(3)错位设置的若干透气孔(5),所述透气孔(5)的直径大于通孔(3)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阳涤纶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光层(4)与内层(1)一体成型设置,所述吸光层(4)设置为绒毛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遮阳涤纶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2)靠近内层(1)的一侧一体成型有用于支撑内层(1)与外层(2)的若干支撑条(6),所述支撑条(6)与外层(2)共同通过遮阳纱线(7)经纬编织形成凸条组织,所述凸条组织的地组织为外层(2),所述凸条组织的表组织为支撑条(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遮阳涤纶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纱线(7)包括遮阳纱芯及螺旋缠绕在其外侧的遮阳包覆纱,所述遮阳纱芯通过涤纶纤维一(8)加捻而成,所述遮阳包覆纱通过苎麻纤维(9)加捻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遮阳涤纶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1)通过复合纱线(10)经纬编织形成,所述复合纱线(10)包括复合纱芯及螺旋缠绕在其外侧的复合包覆纱,所述复合纱芯通过竹炭纤维(11)加捻而成,所述复合包覆纱通过涤纶纤维二(12)加捻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遮阳涤纶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条组织的经组织点为浮,所述凸条组织的纬组织点为沉,所述凸条组织的组织循环为:浮沉浮沉、浮沉浮浮、浮浮浮沉、浮沉浮浮、浮浮浮沉、浮沉浮浮、浮浮浮沉、沉浮沉浮。

...

【技术特征摘要】

1.遮阳涤纶织物,包括互相固定连接的内层(1)与外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1)与外层(2)之间形成有透气空腔,所述外层(2)形成有若干通孔(3),所述内层(1)靠近外层(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位于透气空腔内的吸光层(4),所述吸光层(4)远离内层(1)的一侧伸入通孔(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阳涤纶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1)开设有与通孔(3)错位设置的若干透气孔(5),所述透气孔(5)的直径大于通孔(3)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阳涤纶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光层(4)与内层(1)一体成型设置,所述吸光层(4)设置为绒毛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遮阳涤纶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2)靠近内层(1)的一侧一体成型有用于支撑内层(1)与外层(2)的若干支撑条(6),所述支撑条(6)与外层(2)共同通过遮阳纱线(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郦雪瑶鲍青胜郦铂潇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锦珩兴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