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引鞘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1003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2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导引鞘管,包括相互连接的柔性段和主体段;所述柔性段可弯曲变形且所述柔性段可用于插入患者腔道中;所述导引鞘管还设置有沿所述导引鞘管轴线方向延伸的灌注通道以及吸引通道;所述灌注通道用于灌注冲洗液并与吸引通道相互分隔,且冲洗液可自灌注通道流出导引鞘管后自吸引通道吸入导引鞘管并排出患者体外;所述灌注通道与所述吸引通道均自主体段延伸至柔性段。本技术能够使插入患者腔道中的一端呈可弯曲的状态,便于导引鞘管的放置,使得导引鞘管可较为轻松的抵达患者患部的不同的位置;同时该导引鞘管还可实现灌注液体的注入与回收同时进行,降低患者肾盂处的压力和带走肾盂内的热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导引鞘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导引鞘管


技术介绍

1、在临床医学上,在进行逆行输尿管软镜手术前,需在输尿管内插入导引鞘管,以建立输尿管软镜等医疗器械的进出通道以及灌洗液体的导流通道。而输尿管为狭窄、弯曲的结构。

2、目前的输尿管导引鞘为直管形式的鞘,且导引鞘管质地较硬。在置鞘过程中,导引鞘管很难穿过输尿管与肾盂连接处的生理狭窄位置,且易发生输尿管粘膜损伤、穿孔、断裂和出血等问题,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伤害。传经过多次输尿管、邻近器官手术的病人或肾盂输尿管交界处弯曲度大的病人,容易出现输尿管穿孔或导引鞘管放置不到位的情况,进而引起术中灌洗液引流不通畅、肾盂内压过高和尿源性脓毒血症等问题。

3、并且,现有的导引鞘管用于放置输尿管软镜以及导出灌注液体均采用同一通道。因此,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肾盂进行清洗时需要先注入灌注液体进行清洗,等待灌注液体灌注完成后再将灌注液体导出。手术时间长,且易出现注入的灌注液体过多而导致患者肾盂处压力过大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导引鞘管,其插入患者腔道中的一端呈可弯曲的状态,便于导引鞘管的放置,使得导引鞘管可较为轻松的抵达患者患部的不同的位置;同时该导引鞘管还可实现灌注液体的注入与回收同时进行,降低患者肾盂处的压力和带走肾盂内的热量。

2、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导引鞘管,包括相互连接的柔性段和主体段;所述柔性段可弯曲变形且所述柔性段可用于插入患者腔道中;所述导引鞘管还设置有沿所述导引鞘管轴线方向延伸的灌注通道以及吸引通道;所述灌注通道用于灌注冲洗液并与吸引通道相互分隔,且冲洗液可自灌注通道流出导引鞘管后自吸引通道吸入导引鞘管并排出患者体外;所述灌注通道与所述吸引通道均自主体段延伸至柔性段。

4、进一步的,所述柔性段的长度占所述导引鞘管整体长度的比值为0.01~0.99:1。

5、进一步的,所述导引鞘管的外壁设有多个刻度线。

6、进一步的,所导引鞘管内部真空并形成有所述吸引通道;所述吸引通道贯穿于所述柔性段和主体段;所述导引鞘管的侧壁开设有所述灌注通道。

7、进一步的,所述灌注通道贯穿于所述柔性段和主体段。

8、进一步的,所述导引鞘管的侧壁采用一体式结构或组合式结构。

9、进一步的,所述导引鞘管的侧壁包括鞘外管、鞘内管以及设置在鞘外管和鞘内管之间的绕簧;所述鞘内管内部中空并形成所述吸引通道;所述灌注通道开设于所述鞘内管。

10、进一步的,所述鞘内管采用一体式结构或组合式结构。

11、进一步的,所述鞘内管包括第一内管;所述第一内管由至少一个内管件组成,每个所述内管件开设有至少一个灌注通道。

12、进一步的,所述鞘内管还包括第二内管;所述第一内管设置于鞘外管和绕簧之间,所述第二内管与绕簧的内壁抵接,且所述第二内管内部中空并形成有所述吸引通道。

13、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14、1、通过设置柔性段,使得导引鞘管沿患者输尿管进入后行至如肾盂和输尿管交界处等弯曲处时可被动弯曲至与弯曲处曲度相同,可以使导引鞘管顺利抵达肾盂内各个角落进而使灌注液体可通过导引鞘管准确注入患者患部,可避免因导引鞘管位置不到位导致术中出现灌洗液引流不通畅的问题,同时可提高灌注液体对患者患部异物的冲洗效果,提高异物的排出效率。

15、2、通过采用相互分离的灌注通道和吸引通道,实现在进行手术过程中可同时向患者肾盂内注入灌注液体进行冲洗和对冲洗后的灌注液体进行排出体外,实现对患者肾盂处的实时清洁;并且,灌注液体的注入以及回收同时进行可避免患者肾盂内压力过大并且可以缩短手术时间。

16、3、通过在鞘内管以及鞘外管之间设置绕簧以起到强度支撑的作用,有效的提高导引鞘管的强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引鞘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柔性段(1)和主体段(2);所述柔性段(1)可弯曲变形且所述柔性段(1)可用于插入患者腔道中;所述导引鞘管还设置有沿所述导引鞘管轴线(H)方向延伸的灌注通道(3,3')以及吸引通道(4);所述灌注通道(3,3')用于灌注冲洗液并与吸引通道(4)相互分隔,且冲洗液可自灌注通道(3,3')流出导引鞘管后自吸引通道(4)吸入导引鞘管并排出患者体外;所述灌注通道(3,3')与所述吸引通道(4)均自主体段(2)延伸至柔性段(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引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段(1)的长度占所述导引鞘管整体长度的比值为0.01~0.99: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引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鞘管的外壁设有多个刻度线。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导引鞘管,其特征在于,所导引鞘管内部真空并形成有所述吸引通道(4);所述吸引通道(4)贯穿于所述柔性段(1)和主体段(2);所述导引鞘管的侧壁(5,5',5”)开设有所述灌注通道(3,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引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注通道(3,3')贯穿于所述柔性段(1)和主体段(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引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鞘管的侧壁(5,5',5”)采用一体式结构或组合式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引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鞘管的侧壁(5,5',5”)包括鞘外管(51,51',51”)、鞘内管(52,52',52”)以及设置在鞘外管(51,51',51”)和鞘内管(52,52',52”)之间的绕簧(53);所述鞘内管(52,52',52”)内部中空并形成所述吸引通道(4);所述灌注通道(3,3')开设于所述鞘内管(52,52',5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引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鞘内管(52,52',52”)采用一体式结构或组合式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导引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鞘内管(52,52',52”)包括第一内管(521);所述第一内管(521)由至少一个内管件(522)组成,每个所述内管件(522)开设有至少一个灌注通道(3,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导引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鞘内管(52,52',52”)还包括第二内管(523);所述第一内管(521)设置于鞘外管(51,51',51”)和绕簧(53)之间,所述第二内管(523)与绕簧(53)的内壁抵接,且所述第二内管(523)内部中空并形成有所述吸引通道(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引鞘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柔性段(1)和主体段(2);所述柔性段(1)可弯曲变形且所述柔性段(1)可用于插入患者腔道中;所述导引鞘管还设置有沿所述导引鞘管轴线(h)方向延伸的灌注通道(3,3')以及吸引通道(4);所述灌注通道(3,3')用于灌注冲洗液并与吸引通道(4)相互分隔,且冲洗液可自灌注通道(3,3')流出导引鞘管后自吸引通道(4)吸入导引鞘管并排出患者体外;所述灌注通道(3,3')与所述吸引通道(4)均自主体段(2)延伸至柔性段(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引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段(1)的长度占所述导引鞘管整体长度的比值为0.01~0.99: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引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鞘管的外壁设有多个刻度线。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导引鞘管,其特征在于,所导引鞘管内部真空并形成有所述吸引通道(4);所述吸引通道(4)贯穿于所述柔性段(1)和主体段(2);所述导引鞘管的侧壁(5,5',5”)开设有所述灌注通道(3,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引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注通道(3,3')贯穿于所述柔性段(1)和主体段(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引鞘管,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亚舟韩铁工张宁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幸福工场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