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车架总成和泵车制造技术_技高网

车架总成和泵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0883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泵车生产制造领域,具体地涉及车架总成和泵车。该车架总成包括副车架和底架,副车架包括副车架本体和斜撑,底架可拆卸安装在副车架本体的首端的顶部,斜撑的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至副车架本体和底架。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如果斜撑发生损坏,将损坏的斜撑拆下,并将完好的斜撑装配好即可,无需切割和重新焊接,降低了斜撑的维护难度。而且由于装配斜撑时无需焊接,所以避免了在焊接斜撑时产生大量有害身体健康的烟雾,为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打下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泵车生产制造领域,具体地涉及车架总成和泵车


技术介绍

1、泵车包括副车架和底架,其中副车架包含副车架纵梁和斜撑,斜撑焊接在纵梁上,形成副车架整体。底架和副车架通过焊接的方式装配在一起,底架在下方与副车架纵梁焊接,在尾端与副车架的斜撑焊接,然后再整体安装于底盘上,副车架与底架大梁的装配也需配焊。在装配过程中因为焊接工序的存在,会产生大量烟尘,且参与焊接的零件在整车下线后需局部补漆,现有生产工序无法实现绿色制造。而且底架焊接至副车架以后将副车架和底架分离也十分困难,当底架或者副车架其中一个零件发生破坏,就需整体更换,维修成本较高,因此不利于后期维护和再制造。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取消泵车装配过程中副车架和底架合装时的焊接工序,减少因焊接工序带来的烟尘,为绿色制造,智能制造打下基础。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车架总成,该车架总成包括副车架和底架,副车架包括副车架本体和斜撑,底架可拆卸安装在副车架本体的首端的顶部,斜撑的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至副车架本体和底架。

3、在一些实施例中,斜撑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斜撑水平间隔分布,底架的朝向斜撑的一侧设有两个水平间隔分布的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在竖直平面内沿着副车架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两个斜撑的首端分别一一对应地与两个第一连接板可拆卸装配。

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板包括沿其长度方向相互连接的板件连接部和板件悬臂部,板件连接部与底架固定连接,板件悬臂部朝向斜撑悬出;斜撑包括在竖直平面内延伸的支撑底板,支撑底板与第一连接板的板件悬臂部的外侧贴合;其中,支撑底板与第一连接板的板件悬臂部通过多个螺栓组件连接;或者,支撑底板与第一连接板的板件悬臂部通过第一销轴和多个螺栓组件连接。

5、在一些实施例中,斜撑还包括两个分别沿支撑底板的底部边缘和顶部边缘延伸的支撑侧板,支撑侧板通过抗扭加强板与底架可拆卸连接。

6、在一些实施例中,斜撑还包括形状分别为u形且彼此间隔分布的多个支撑件,支撑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侧板连接。

7、在一些实施例中,副车架本体的顶部安装有两个水平间隔分布的安装板,两个斜撑的末端分别与两个安装板可拆卸装配。

8、在一些实施例中,副车架本体包括两根水平间隔分布的车架纵梁,两个安装板分别一一对应地安装于两个车架纵梁的顶部;相对于车架纵梁的向内一侧,安装板更加靠近车架纵梁的向外一侧;安装板在竖直平面内沿着副车架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斜撑包括竖向延伸的支撑底板,支撑底板与安装板的外侧贴合;其中,支撑底板与安装板通过多个螺栓组件连接;或者,支撑底板与安装板通过第二销轴和多个螺栓组件连接。

9、在一些实施例中,底架的背向斜撑的一侧与副车架本体的首端通过第一可拆卸连接结构连接;和/或底架的朝向斜撑的一侧与副车架通过第二可拆卸连接结构连接。

10、在一些实施例中,车架纵梁包括竖向延伸的腹板和两个水平延伸且竖向间隔分布的翼板,腹板的内侧朝向另一车架纵梁,两个翼板连接于腹板的内侧;第一可拆卸连接结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可拆卸连接结构分别与两个车架纵梁相对应;第一可拆卸连接结构包括安装于底架且竖向延伸的第二连接板、安装于底架且水平延伸的第三连接板、第一垫板和第一螺纹板;第二连接板贴合在腹板的向外一侧;沿着从腹板的外侧到内侧的方向,第一垫板、第二连接板、腹板和第一螺纹板依次分布并且通过多个螺栓连接;第三连接板贴合在位于上方的翼板的顶面,第三连接板与上方的翼板通过多个螺栓组件连接;和/或车架纵梁包括竖向延伸的腹板和两个水平延伸且竖向间隔分布的翼板,腹板的内侧朝向另一车架纵梁,两个翼板连接于腹板的内侧;第二可拆卸连接结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可拆卸连接结构分别与两个车架纵梁相对应;第二可拆卸连接结构包括安装于底架且竖向延伸的第四连接板、安装于底架且水平延伸的第五连接板、第二垫板和第二螺纹板;第四连接板贴合在腹板的向外一侧;沿着从腹板的外侧到内侧的方向,第二垫板、第四连接板、腹板和第二螺纹板依次分布并且通过多个螺栓连接;第五连接板贴合在位于上方的翼板的顶面,第五连接板与上方的翼板通过多个螺栓组件连接。

1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泵车,该泵车包括上述车架总成。

1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如果斜撑发生损坏,将损坏的斜撑拆下,并将完好的斜撑装配好即可,无需切割和重新焊接,降低了斜撑的维护难度。而且由于装配斜撑时无需焊接,所以避免了在焊接斜撑时产生大量有害身体健康的烟雾,为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打下基础。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副车架和底架(1),所述副车架包括副车架本体(2)和斜撑(3),所述底架(1)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副车架本体(2)的首端的顶部,所述斜撑(3)的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至所述副车架本体(2)和所述底架(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斜撑(3)水平间隔分布,所述底架(1)的朝向所述斜撑(3)的一侧设有两个水平间隔分布的第一连接板(11),所述第一连接板(11)在竖直平面内沿着所述副车架本体(2)的长度方向延伸,两个所述斜撑(3)的首端分别一一对应地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11)可拆卸装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11)包括沿其长度方向相互连接的板件连接部和板件悬臂部,所述板件连接部与所述底架(1)固定连接,所述板件悬臂部朝向所述斜撑(3)悬出;所述斜撑(3)包括在竖直平面内延伸的支撑底板(31),所述支撑底板(31)与所述第一连接板(11)的板件悬臂部的外侧贴合;其中,所述支撑底板(31)与所述第一连接板(11)的板件悬臂部通过多个螺栓组件连接;或者,所述支撑底板(31)与所述第一连接板(11)的板件悬臂部通过第一销轴(12)和多个螺栓组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3)还包括两个分别沿所述支撑底板(31)的底部边缘和顶部边缘延伸的支撑侧板(32),所述支撑侧板(32)通过抗扭加强板(13)与所述底架(1)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3)还包括形状分别为U形且彼此间隔分布的多个支撑件(33),所述支撑件(3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侧板(3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本体(2)的顶部安装有两个水平间隔分布的安装板(21),两个所述斜撑(3)的末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安装板(21)可拆卸装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本体(2)包括两根水平间隔分布的车架纵梁(22),两个所述安装板(21)分别一一对应地安装于两个所述车架纵梁(22)的顶部;相对于所述车架纵梁(22)的向内一侧,所述安装板(21)更加靠近所述车架纵梁(22)的向外一侧;所述安装板(21)在竖直平面内沿着所述副车架本体(2)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斜撑(3)包括竖向延伸的支撑底板(31),所述支撑底板(31)与所述安装板(21)的外侧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的背向所述斜撑(3)的一侧与所述副车架本体(2)的首端通过第一可拆卸连接结构连接;和/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纵梁(22)包括竖向延伸的腹板(221)和两个水平延伸且竖向间隔分布的翼板(222),所述腹板(221)的内侧朝向另一所述车架纵梁(22),两个所述翼板(222)连接于所述腹板(221)的内侧;所述第一可拆卸连接结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可拆卸连接结构分别与两个所述车架纵梁(22)相对应;

10.一种泵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架总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副车架和底架(1),所述副车架包括副车架本体(2)和斜撑(3),所述底架(1)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副车架本体(2)的首端的顶部,所述斜撑(3)的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至所述副车架本体(2)和所述底架(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斜撑(3)水平间隔分布,所述底架(1)的朝向所述斜撑(3)的一侧设有两个水平间隔分布的第一连接板(11),所述第一连接板(11)在竖直平面内沿着所述副车架本体(2)的长度方向延伸,两个所述斜撑(3)的首端分别一一对应地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11)可拆卸装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11)包括沿其长度方向相互连接的板件连接部和板件悬臂部,所述板件连接部与所述底架(1)固定连接,所述板件悬臂部朝向所述斜撑(3)悬出;所述斜撑(3)包括在竖直平面内延伸的支撑底板(31),所述支撑底板(31)与所述第一连接板(11)的板件悬臂部的外侧贴合;其中,所述支撑底板(31)与所述第一连接板(11)的板件悬臂部通过多个螺栓组件连接;或者,所述支撑底板(31)与所述第一连接板(11)的板件悬臂部通过第一销轴(12)和多个螺栓组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3)还包括两个分别沿所述支撑底板(31)的底部边缘和顶部边缘延伸的支撑侧板(32),所述支撑侧板(32)通过抗扭加强板(13)与所述底架(1)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建兵高荣芝岳红旭曾翊骞赵清苏复兵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