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山区公路超高填方路基强夯施工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山区公路超高填方路基强夯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50871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山区公路超高填方路基强夯施工方法,包括施工准备、路基填筑、质量检验、强夯试夯及填筑强夯。通过试夯对强夯方式调整及优化,以一遍满夯替代传统多遍夯击,在确保路基质量符合标准和设计要求的同时,降低了强夯遍数,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施工成本,而且适当降低强夯遍数可以更好地控制土体的压实效果,避免了过多强夯导致的土体过度压实或不均匀压实而影响路基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的问题,确保施工质量;通过试夯优化夯击点的设计位置,以适应强夯施工方式,不仅提高了工程质量,而且增加了工作效率,实现了连续施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路基强夯施工,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山区公路超高填方路基强夯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路基强夯作为一种常用的加固土壤和提高路基承载力的方广泛应用于各类公路、高速公路、铁路、机场跑道等交通基础设施的路基工程中。它通过利用大型夯锤对路基进行高频、高能量的冲击,使路基土壤颗粒重新排列,提高其密实度和承载能力,确保道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随着工程技术的进步,路基强夯已经逐渐实现了机械化施工。传统的人工夯实方式逐渐被自动化、智能化的强夯机械所取代,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机械化施工还能减轻人工劳动强度,提高工作安全性。

2、路基强夯作为一种有效的土方施工方法,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超高填方路基强夯方面,由于超高填方的固有特性,其施工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超高填方路基在强夯施工过程中,填筑土方量大,由于土壤颗粒重新排列和密实,可能导致路基内部应力重新分布,加大了沉降控制的难度。在强夯施工过程中,夯击能量较大,容易引发土壤颗粒飞溅、尘埃飞扬等现象,对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造成一定影响。此外,大型夯锤设备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意外沉降、倾斜等安全隐患。超高填方路基强夯施工产生的噪音、尘埃等污染物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生活产生较大影响,尤其在市区及居民区附近。由于超高填方路基强夯施工的特殊性,施工质量受到土壤性质、夯击能量、遍数等多种因素影响。在现场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难度较大,容易导致局部地段加固效果不理想。而且在超高填方路基强夯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填筑和强夯过程,两遍夯击之间有一定的间隔时间,造成施工时间延长,也导致施工进度易受天气因素影响,如遇雨雪天气,强夯施工需暂停,从而影响整体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山区公路超高填方路基强夯施工方法,通过试夯对强夯方式调整及优化,以一遍满夯替代传统多遍夯击,在确保路基质量符合标准和设计要求的同时,降低了强夯遍数,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施工成本,而且适当降低强夯遍数可以更好地控制土体的压实效果,避免了过多强夯导致的土体过度压实或不均匀压实而影响路基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的问题,确保施工质量;通过试夯优化夯击点的设计位置,以适应强夯施工方式,不仅提高了工程质量,而且增加了工作效率,实现了连续施工。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山区公路超高填方路基强夯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s1、施工准备: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和地质调查,对路基填料检测;

4、s2、路基填筑:对路基基底施工后,路基填筑至设计强夯补强标高位置;

5、s3、质量检验:对经碾压填筑整平的路面进行质量检验,检验合格后,进入s4,若不满足填筑质量要求,继续进行碾压或冲击碾压;

6、s4、强夯试夯:在经碾压整平后的路基面上确定强夯试夯试验段的区域,并测量放样出所有试夯夯击点的位置,进行试夯施工;

7、s5、填筑强夯:按照试验段的强夯数据和施工工艺完成所有相应路基填筑层的强夯补强、夯坑平整及检测作业。

8、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包括如下步骤:

9、s401:在经碾压整平后的路基面上确定多个试验段区域,并在其范围内测量放样出所有夯击点的位置,并测量路基面高程h1;

10、s402:对夯锤重量进行验收,满足设计吨位要求后允许进场,并对配套强夯机设备进行验收;强夯机就位,使夯锤对准夯击点中心位置,测量夯锤顶高程;

11、s403:每次夯击前,对夯击点测量放样重新进行复核,按夯锤直径大小,在夯击点位置划十字线或画白灰圈作为标记,以便夯锤中心点对准夯击点中心位置;

12、s404:将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待夯锤稳定后,放下吊钩,夯锤脱钩后自由下落后,测量夯锤顶高程;夯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或漏夯及时纠正,若发现因坑底倾斜而造成夯锤歪斜时,及时将坑底填平后再夯;

13、s405:重复步骤s404,直至每个夯击点的相邻两次测量的夯锤高程差<5cm,记录夯击次数w;采用跳打法更换夯击点,直至完成试验段区域范围内所有夯击点作业;

14、s406:试验段强夯完成后,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采用重型压路机进行碾压,在路基填筑层达到设计要求后,再次测量该平面标高h2,对比强夯前后的数据,计算夯击前后数据差;

15、s407:在常规路基压实度检测指标基础上,对强夯后影响深度进行检测,在强夯前后同一断面位置采用重型动力触探法,对强夯补强厚度的地基承载力进行检测;对比强夯前后各个测量数据,判断强夯补强效果;

16、s408:试验检测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后,进行后续正式强夯施工,正式施工时,夯锤提升高度、强夯次数和夯击点间距均作为施工工艺控制依据。

17、进一步地,所述强夯机均配置用于测量施工数据的测量组;所述强夯机配备的夯锤为圆形,所述夯锤直径d为2~3m,其底面对称设置多个与顶面贯通的排气孔,孔径为250~300mm;所述夯坑内夯锤倾斜差≤d/5。

18、进一步地,所述夯击点间距为4~6m,呈正方形布置,分别设为第一夯点及第二夯点。

19、进一步地,所述跳打法依次对所述第一夯点夯击后,再依次对所述第二夯点进行夯击作业。

20、进一步地,所述影响深度通过瑞利波试验进行检测;所述重型动力触探法测得的打入10cm土层的锤击数n63.5≥6。

21、进一步地,所述强夯的夯击能力为≥4000kn·m,有效加固深度为6~8m。

22、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2中,所述基底包括第二横坡;所述第二横坡的坡率为1:5~1:2.5时,其底部设有内倾为3%~5%的横坡台阶;所述横坡台阶的宽度≥2m。

23、进一步地,所述路基填筑层都设有边坡和相对应平台;所述边坡包括第一边坡、第二边坡及第三边坡。

2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边坡的坡率为1:2,所述第二边坡的坡率为1:1.75,所述第三边坡的坡率为1:1.5,所述平台宽度为2~5m。

25、总体而言,通过本专利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

26、1.本专利技术的施工方法,通过试夯对强夯方式调整及优化,以一遍满夯替代传统多遍夯击,在确保路基质量符合标准和设计要求的同时,降低了强夯遍数,缩短施工周期,减少人力和机械设备的使用,从而降低施工成本,而且适当降低强夯遍数可以更好地控制土体的压实效果,避免了过多强夯导致的土体过度压实或不均匀压实而影响路基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的问题,确保施工质量,降低振动和噪音的持续时间,也有助于减少施工对周边自然环境的干扰,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27、2.本专利技术的施工方法,通过试夯优化夯击点的设计位置,以适应强夯施工方式,不仅提高了工程质量,而且增加了工作效率,实现了连续施工,使每一层强夯补强施工可节约1个月时间,有效提高了施工进度,避免因间断施工造成窝工,降低施工成本。

28、3.本专利技术的施工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山区公路超高填方路基强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区公路超高填方路基强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包括如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山区公路超高填方路基强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夯机均配置用于测量施工数据的测量组;所述强夯机配备的夯锤为圆形,所述夯锤直径D为2~3m,其底面对称设置多个与顶面贯通的排气孔,孔径为250~300mm;所述夯坑内夯锤倾斜差≤D/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山区公路超高填方路基强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夯击点间距为4~6m,呈正方形布置,分别设为第一夯点(71)及第二夯点(7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山区公路超高填方路基强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跳打法依次对所述第一夯点(71)夯击后,再依次对所述第二夯点(72)进行夯击作业。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山区公路超高填方路基强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影响深度通过瑞利波试验进行检测;所述重型动力触探法测得的打入10cm土层的锤击数N63.5≥6。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山区公路超高填方路基强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夯的夯击能力为≥4000kN·m,有效加固深度为6~8m。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山区公路超高填方路基强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中,所述基底包括第二横坡(35);所述第二横坡(35)的坡率为1:5~1:2.5时,其底部设有内倾为3%~5%的横坡台阶(2);所述横坡台阶(2)的宽度≥2m。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山区公路超高填方路基强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基填筑层都设有边坡和相对应平台;所述边坡包括第一边坡(31)、第二边坡(32)及第三边坡(3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山区公路超高填方路基强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坡(31)的坡率为1:2,所述第二边坡(32)的坡率为1:1.75,所述第三边坡(33)的坡率为1:1.5,所述平台宽度为2~5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区公路超高填方路基强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区公路超高填方路基强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包括如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山区公路超高填方路基强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夯机均配置用于测量施工数据的测量组;所述强夯机配备的夯锤为圆形,所述夯锤直径d为2~3m,其底面对称设置多个与顶面贯通的排气孔,孔径为250~300mm;所述夯坑内夯锤倾斜差≤d/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山区公路超高填方路基强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夯击点间距为4~6m,呈正方形布置,分别设为第一夯点(71)及第二夯点(7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山区公路超高填方路基强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跳打法依次对所述第一夯点(71)夯击后,再依次对所述第二夯点(72)进行夯击作业。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山区公路超高填方路基强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影响深度通过瑞利波试验进行检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仕跃段久旭刘立员望鎏浩王健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建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