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模拟滑坡“侵蚀-塌岸-复活”演化过程的试验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三峡大学专利>正文

模拟滑坡“侵蚀-塌岸-复活”演化过程的试验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508664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23
模拟滑坡“侵蚀‑塌岸‑复活”演化过程的试验装置,包括设置在试验箱内部的滑坡模型,模型两端还分别设置有造波装置和消波装置,造波装置设置在滑坡模型的前端,消波装置设置在模型的后端,试验箱顶部和外部两侧还设置有拍摄装置,顶部的拍摄装置设置在滑坡模型的前端,此处还并排设置有水体监测装置,滑坡模型包含多级基岩板和基岩板升降装置,试验时,基岩板上依次铺设基岩、滑带和滑体材料,滑体材料里埋设传感器,试验箱为顶部开口的透明箱体,在造波装置区域的箱体为设置有间隙的双层玻璃,在造波装置和消波装置侧的箱体底部分别设置有注水和排水装置,在箱体内消波装置端设置有消浪海绵;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侵蚀‑塌岸‑复活”联动过程的模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和岩土试验,特别涉及模拟滑坡“侵蚀-塌岸-复活”演化过程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据全国水利普查公报,我国共有水库近10万座,其中许多大型水库坐落于褶皱、断层构造发育,河谷切割强烈的山区,这些水库基岩孕育了大量的历史滑坡。其中不少历史滑坡在库水蓄水后已经发生变形,成为复活型滑坡。随着水库长期运行,受库水涨落和波浪作用的影响,基岩侵蚀不断推进,塌岸也将不断扩展,这不仅导致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恶化,还会不断加剧基岩破坏特别是复活型滑坡的复活进程,甚至引发严重的灾难性后果。因此,通过模拟滑坡“侵蚀-塌岸-复活”演化过程的试验装置及方法对复活型滑坡开展侵蚀致灾机制研究,并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既是鄂西山区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安全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我国防灾减灾和环境保护的重大需求。

2、现有的技术,波浪侵蚀试验装置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波浪发生器产生波浪,通过造波板摆动使箱体内的水体产生波浪冲刷基岩板,形成具有一定规律和能量的波浪,作用于试验模型上;例如cn209471000u公开的一种波浪侵蚀试验装置,它包括试验箱、造波机构和基岩机构,通过在试验箱两端分别设置造波机构和基岩机构,基岩板和造波板位于试验箱的两端的箱体内,通过造波板摆动使箱体内的水体产生波浪冲刷基岩板;该技术基岩底板形态单一,不能对不同滑带形态的滑坡进行模拟;造波单一,不能对不同类型的波浪进行模拟;无消浪装置,不能抵消反射波对试验的影响;变形监测技术简单,不能获取因波浪侵蚀产生的滑坡“点、面、体”综合精确的变形信息;仅能对基岩侵蚀进行模拟,不能对“侵蚀-塌岸-滑坡”灾害链联动过程进行模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模拟滑坡“侵蚀-塌岸-复活”演化过程的试验装置及方法,解决现有技术的基岩板形态单一、造波类型单一、无法抵消试验箱内部反射波对试验影响、变形监测技术简单、仅能对基岩侵蚀进行模拟的问题,实现对滑坡不同滑带形态、不同类型波浪及“侵蚀-塌岸-滑坡”灾害链联动过程的模拟,同时实现对波浪侵蚀产生的滑坡“点、面、体”综合、精确变形信息更精准的采集。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模拟滑坡“侵蚀-塌岸-复活”演化过程的试验装置,包括设置在试验箱内部的滑坡模型,试验箱内部两端还分别设置有造波装置和消波装置,造波装置设置在滑坡模型的前端,消波装置设置在滑坡模型的后端,试验箱顶部和外部两侧还设置有拍摄装置,顶部的拍摄装置设置在滑坡模型的前端,此处还并排设置有水体监测装置,滑坡模型包含多级基岩板和基岩板升降装置,试验时,基岩板上依次铺设滑带材料、滑体材料,滑体材料里埋设有若干传感器。

3、优选的方案中,所述试验箱为顶部开口的透明箱体,在滑坡模型区域的箱体为双层玻璃,两层玻璃之间设置有间隙,在造波装置侧的箱体底部设置有注水装置,在消波装置侧的箱体底部设置有排水装置,在试验箱内部消波装置的端部设置有消浪海绵。

4、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多级基岩板包含依次顺序铰接的第一基岩板、第二基岩板和第三基岩板,第一基岩板一端升降固定在试验箱顶部框架上,第三基岩板的一端固定在试验箱底部的滑轨上。

5、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第一基岩板与第二基岩板,第二基岩板与第三基岩板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基岩升降装置。

6、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基岩板升降装置包含固定在试验箱顶部的升降转轴,升降转轴和第一基岩板与第二基岩板,第二基岩板与第三基岩板的连接处分别采用钢丝绳连接。

7、优选的方案中,所述造波装置包含活动连接固定在试验箱顶部的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通过升降螺杆与试验箱连接上下升降,第一支撑架固定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输出端可拆卸连接传动杆,传动杆一端固定连接有造波板,造波板另一端与第一支撑架铰接。

8、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消波装置包含固定在试验箱顶部的第三支撑架,第三支撑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槽道,限位槽道上滑动连接有滑动杆,滑动杆的外壁垂直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传动螺母,传动螺母螺纹传动连接有滚珠丝杠,滚珠丝杠一端可拆卸连接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固定在第三支撑架的外侧面,第二支撑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杆,限位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水双轴电机,防水双轴电机的两侧输出轴处可拆卸连接消浪滚筒,消浪滚筒另一端通过连接杆与第二支撑架固定。

9、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拍摄装置包含设置在试验箱两侧的第一高速运动相机,还包含设置在试验箱顶部滑坡模型的前端的第二高速运动相机。

10、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水体监测装置包含流速仪、浊度仪与波高仪,所述若干传感器连接有数据采集仪,共同组成物理量测量系统,数据采集仪连接有用户终端。

11、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基岩材料采用可塑自由树脂加热冷却后制成,其具有遇热(80℃以上)变软、遇冷变硬、可上色、化学性质稳定的理化特点,还具有可降解(环保)、整体性好、便于拆卸、可重复塑性使用的优点。

12、采用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模拟滑坡“侵蚀-塌岸-复活”演化过程的试验装置进行试验的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13、step1:参数确定,选定模型试验所要模拟的滑坡,确定其剖面形态、相应库水位置及各种波浪要素,使用量纲分析法确定几何相似比,经过折减后得到模拟滑坡的几何参数、模拟波浪的各类要素和模拟水位高度;

14、step2:滑坡区设备调节,通过转动基岩区升降螺杆调整并固定第一基岩板、转动升降转轴提拉第二基岩板与第三基岩板、移动第三基岩板前部滑杆并固定其位置,调节基岩板整体至接近所要模拟的滑坡基岩形态;

15、step3:造波区设备调试,打开注水装置,关闭出水装置,通过注水装置向试验箱注水直至水位达到模拟水位高度,关闭注水装置,通过转动造波区升降螺杆,升降第一支撑架并带动造波板至合理高度,打开造波区驱动电机并控制转动频率,配合调节造波板高度,使其造出试验模拟波浪;

16、step4:消浪区设备调试,打开消浪区防水双轴电机并控制转动频率,使消浪滚筒向着与波浪相反的方向转动,打开消浪区伺服电机,调整消浪滚筒前后位置,配合消浪海绵,共同抵消自造波区传来的波浪,降低反射波浪对于试验的影响,设备调节完备后,保持基岩板整体形态、造波板及消浪滚筒位置不变,关闭电源,打开出水装置,排净试验箱内水体;

17、step5: 滑坡铺筑与传感器埋设,首先将提前准备好的热塑自由树脂加热,使其变软具有可塑性,然后将其按照已确定的基岩形态铺筑在基岩板上,冷却变硬后即为基岩材料,随后将滑带材料均匀铺设在基岩材料上,约为3mm厚,滑体分层铺筑前,确定每层的材料用量以及铺筑深度,并将润滑材料均匀涂抹于滑坡槽侧壁,减小边界效应,随后将滑体材料分层铺设于已经铺设好的滑带材料上,填筑好一层滑体材料之后用毛刷对其表面进行刮毛处理,防止后续滑体材料分层,随后继续填筑下一层滑体材料,滑体材料铺筑的同时,在设计的位置埋置若干物理量传感器,滑坡模型堆砌好后,将传感器分别与数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模拟滑坡“侵蚀-塌岸-复活”演化过程的试验装置,包括设置在试验箱(1)内部的滑坡模型(2),其特征在于:试验箱(1)内部两端还分别设置有造波装置(3)和消波装置(4),造波装置(3)设置在滑坡模型(2)的前端,消波装置(4)设置在滑坡模型(2)的后端,试验箱(1)顶部和外部两侧还设置有拍摄装置(5),顶部的拍摄装置(5)设置在滑坡模型(2)的前端,此处还并排设置有水体监测装置(6),滑坡模型(2)包含多级基岩板和基岩板升降装置,试验时,基岩板上依次铺设基岩材料(14)、滑带材料(7)、滑体材料(8),滑体材料里埋设有若干传感器(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滑坡“侵蚀-塌岸-复活”演化过程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箱(1)为顶部开口的透明箱体,在滑坡模型(2)区域的箱体为双层玻璃,两层玻璃之间设置有间隙,在造波装置(3)侧的箱体底部设置有注水装置(10),在消波装置(4)侧的箱体底部设置有排水装置(11),在试验箱(1)内部消波装置(4)的端部设置有消浪海绵(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滑坡“侵蚀-塌岸-复活”演化过程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基岩板包含依次顺序铰接的第一基岩板(201)、第二基岩板(202)和第三基岩板(203),第一基岩板(201)一端升降固定在试验箱(1)顶部框架上,第三基岩板(203)的一端固定在试验箱(1)底部的滑轨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拟滑坡“侵蚀-塌岸-复活”演化过程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岩板(201)与第二基岩板(202),第二基岩板(202)与第三基岩板(203)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基岩升降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拟滑坡“侵蚀-塌岸-复活”演化过程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岩板升降装置包含固定在试验箱(1)顶部的升降转轴(204),升降转轴(204)和第一基岩板(201)与第二基岩板(202),第二基岩板(202)与第三基岩板(203)的连接处分别采用钢丝绳(205)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滑坡“侵蚀-塌岸-复活”演化过程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造波装置(3)包含活动连接固定在试验箱(1)顶部的第一支撑架(301),第一支撑架(301)通过升降螺杆与试验箱(1)连接上下升降,第一支撑架(301)固定有驱动电机(302),驱动电机(302)输出端可拆卸连接传动杆(303),传动杆(303)一端固定连接有造波板(304),造波板(304)另一端与第一支撑架(301)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滑坡“侵蚀-塌岸-复活”演化过程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波装置(4)包含固定在试验箱(1)顶部的第三支撑架(401),第三支撑架(40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槽道(402),限位槽道(402)上滑动连接有滑动杆(403),滑动杆(403)的外壁垂直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架(404),第二支撑架(40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传动螺母(405),传动螺母(405)螺纹传动连接有滚珠丝杠(406),滚珠丝杠(406)一端可拆卸连接有伺服电机(407),伺服电机(407)固定在第三支撑架(401)的外侧面,第二支撑架(40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杆(408),限位杆(40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水双轴电机(409),防水双轴电机(409)的两侧输出轴处可拆卸连接消浪滚筒(410),消浪滚筒(410)另一端通过连接杆(411)与第二支撑架(404)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滑坡“侵蚀-塌岸-复活”演化过程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装置(5)包含设置在试验箱(1)两侧的第一高速运动相机(501),还包含设置在试验箱(1)顶部滑坡模型(2)的前端的第二高速运动相机(50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滑坡“侵蚀-塌岸-复活”演化过程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体监测装置(6)包含流速仪、浊度仪与波高仪,所述若干传感器(9)连接有数据采集仪(13),共同组成物理量测量系统,数据采集仪(13)连接有用户终端;所述基岩材料(14)采用可塑自由树脂加热冷却后制成。

10.模拟滑坡“侵蚀-塌岸-复活”演化过程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模拟滑坡“侵蚀-塌岸-复活”演化过程的试验装置,所述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模拟滑坡“侵蚀-塌岸-复活”演化过程的试验装置,包括设置在试验箱(1)内部的滑坡模型(2),其特征在于:试验箱(1)内部两端还分别设置有造波装置(3)和消波装置(4),造波装置(3)设置在滑坡模型(2)的前端,消波装置(4)设置在滑坡模型(2)的后端,试验箱(1)顶部和外部两侧还设置有拍摄装置(5),顶部的拍摄装置(5)设置在滑坡模型(2)的前端,此处还并排设置有水体监测装置(6),滑坡模型(2)包含多级基岩板和基岩板升降装置,试验时,基岩板上依次铺设基岩材料(14)、滑带材料(7)、滑体材料(8),滑体材料里埋设有若干传感器(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滑坡“侵蚀-塌岸-复活”演化过程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箱(1)为顶部开口的透明箱体,在滑坡模型(2)区域的箱体为双层玻璃,两层玻璃之间设置有间隙,在造波装置(3)侧的箱体底部设置有注水装置(10),在消波装置(4)侧的箱体底部设置有排水装置(11),在试验箱(1)内部消波装置(4)的端部设置有消浪海绵(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滑坡“侵蚀-塌岸-复活”演化过程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基岩板包含依次顺序铰接的第一基岩板(201)、第二基岩板(202)和第三基岩板(203),第一基岩板(201)一端升降固定在试验箱(1)顶部框架上,第三基岩板(203)的一端固定在试验箱(1)底部的滑轨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拟滑坡“侵蚀-塌岸-复活”演化过程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岩板(201)与第二基岩板(202),第二基岩板(202)与第三基岩板(203)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基岩升降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拟滑坡“侵蚀-塌岸-复活”演化过程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岩板升降装置包含固定在试验箱(1)顶部的升降转轴(204),升降转轴(204)和第一基岩板(201)与第二基岩板(202),第二基岩板(202)与第三基岩板(203)的连接处分别采用钢丝绳(205)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滑坡“侵蚀-塌岸-复活”演化过程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造波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力张晨宇王世梅陈勇范志宏李泉龙陈玙珊
申请(专利权)人:三峡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