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二次电池用电极组件、其制造方法及包括其的锂二次电池技术_技高网

二次电池用电极组件、其制造方法及包括其的锂二次电池技术

技术编号:40500930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6 1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二次电池用电极组件、其制造方法及包括其的锂二次电池,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用电极组件可以包括:多个负极板;多个正极板;以及隔膜,设置在多个正极板和负极板之间,所述隔膜以之字形折叠,所述多个负极板和所述多个正极板在所述隔膜的折叠部分之间的区间中交替堆叠,以形成堆叠体,并且在所述堆叠体的最上部和最下部设置有负极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涉及一种二次电池用电极组件、该电极组件的制造方法及包括该电极组件的锂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1、随着电子、通信及航天产业的发展,作为能量动力源对锂二次电池(lithiumsecondary battery)的需求正在急剧增加。特别是,随着强调全球环保政策的重要性,电动汽车市场正在飞速发展,国内外正在积极研究开发锂二次电池。

2、锂二次电池包括正极(cathode)、负极(anode)和设置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的隔膜(separator),并且在正极和负极中分别设置有可以嵌入(insertion)和脱嵌(extraction)锂离子的活性物质。

3、为了增加能量密度,换句话说,为了增加体积能量密度(电池的单位体积能量),二次电池的厚度越来越薄。与此同时,为了防止电极之间短路并确保产品质量,有必要调节二次电池中的各配置的尺寸和间隔并相应地对齐各配置的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的二次电池用电极组件、该电极组件的制造方法及包括该电极组件的锂二次电池。

3、(二)技术方案

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用电极组件可以包括:多个负极板;多个正极板;以及隔膜,设置在多个正极板和负极板之间,所述隔膜可以以之字形折叠,所述多个负极板和所述多个正极板在所述隔膜的折叠部分之间的区间中交替堆叠而形成堆叠体,在所述堆叠体的最上部和最下部可以设置有负极板。

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用电极组件的制造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在位于最上部和最下部的两个负极板之间形成设有一个或多个正极板、一个或多个负极板和隔膜的堆叠体;以及使用所述隔膜卷绕所述堆叠体外围,所述隔膜可以以之字形折叠,在所述堆叠体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正极板和所述一个或多个负极板可以在所述隔膜的折叠部分之间的区间中交替堆叠。

6、(三)有益效果

7、根据本技术,提供一种厚度薄且能够充分确保产品质量的二次电池用电极组件、该电极组件的制造方法及包括该电极组件的锂二次电池。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次电池用电极组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用电极组件,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电池用电极组件,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次电池用电极组件,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次电池用电极组件,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电池用电极组件,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用电极组件,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二次电池用电极组件,其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二次电池用电极组件,其中,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二次电池用电极组件,其中,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二次电池用电极组件,其中,

12.一种二次电池用电极组件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二次电池用电极组件的制造方法,其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二次电池用电极组件的制造方法,其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二次电池用电极组件的制造方法,其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二次电池用电极组件的制造方法,其中,

17.一种锂二次电池,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次电池用电极组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用电极组件,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电池用电极组件,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次电池用电极组件,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次电池用电极组件,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电池用电极组件,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用电极组件,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二次电池用电极组件,其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二次电池用电极组件,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载泳梁志源郑东熙赵宇衍
申请(专利权)人:SK新能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