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蓝藻及水上漂浮物打捞机,包括机架、柴油机、离心风机、吸风管道、出风道、分离舱、出料管、吸嘴,柴油机驱动离心风机工作,离心风机的上端连通吸风管道的一端,离心风机的下端连通出风道的一端,吸风管道的另一端连通分离舱,出风道的另一端连通出料管,软吸管的一端连通分离舱,软吸管的另一端连接吸嘴,其特征在于:在吸风管道与分离舱的连接处设有分滤网;机架上设有闭风器,所述闭风器设于分离舱的下方,且闭风器连通分离舱和出风道;机架上还设有减速机,所述闭风器由柴油机通过减速机驱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自动化程度高,可有效清除蓝藻或水上漂浮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打捞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蓝藻及水上漂浮物的打捞机。
技术介绍
人类的活动会使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目前, 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 5. 5万亿立方米的淡水,这 相当于全球径流总量的14%以上。由于排入水中的废弃物,常含有许多化学物质,就使得水 体中含有丰富的营养,导致一些水生植物大量繁殖,蓝藻就是其中之一。蓝藻,常于夏季大 量繁殖,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称为“水华”,大规模的蓝藻爆发,被 称为“绿潮”(和海洋发生的赤潮对应)。绿潮引起水质恶化,严重时耗尽水中氧气而造成 鱼类的死亡。更为严重的是,蓝藻中有些种类(如微囊藻)还会产生毒素(简称MC),大约 50%的绿潮中含有大量MC。MC除了直接对鱼类、人畜产生毒害之外,也是肝癌的重要诱因。目前,国内尚无适用于治理蓝藻污染,且具有综合作业功能的打捞设备。现有处理 蓝藻的方法,通常是采用网拉瓢菌人工打捞,工作效率非常低,并且劳动强度大,成本比较 高,安全性能差,并与环境景观的要求不相适应。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水灾害频繁的国家,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有 量只有25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在世界排第110位,已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 水国家之一。多年来,我国水资源质量不断下降,水环境持续恶化,由于污染所导致的缺水 和事故不断发生,不仅使工厂停产、农业减产甚至绝收,而且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和较大 的经济损失,严重地威胁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威胁了人类的生存。近年来,国内大小湖泊、江河等水面垃圾污染愈发严重,不仅影响了环境的整洁美 观,并且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使得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受到相当严重的威胁。2005年 冬天,松花江大片的水资源受到污染,使下游的哈尔滨停水四天;2007年7月2日至4日, 江苏省沭阳县自来水停水44个小时,而原因是来自上游的不明污染团。三峡蓄水以来,库 区各区县打捞点从江面上捞出的垃圾数量惊人,4天时间捞起的漂浮物装了 3000多条编织 袋,每袋有30至40公斤,长江上的漂浮物屡捞不绝,令人头疼。相关部门大多采取的是不 定期人工打捞的办法,然而这种方法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周期长往往是动用了很大的 人力物力,效果却不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蓝藻及水上漂浮物打捞机,其 结构合理、自动化程度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蓝藻及水上漂浮物打捞机,包括机架、柴油机、离心风机、吸风管道、出风道、分离 舱、出料管、吸嘴,柴油机驱动离心风机工作,离心风机的上端连通吸风管道的一端,离心风 机的下端连通出风道的一端,吸风管道的另一端连通分离舱,出风道的另一端连通出料管,软吸管的一端连通分离舱,软吸管的另一端连接吸嘴,在吸风管道与分离舱的连接处设有 分滤网;机架上设有闭风器,所述闭风器设于分离舱的下方,且闭风器连通分离舱和出风 道;机架上还设有减速机,所述闭风器由柴油机通过减速机驱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分滤网和闭风器的设置,可有效地将空气和蓝 藻或水上漂浮物的分离,体现了结构设计的合理性;清除蓝藻或水上漂浮物的过程,完全由 设备实现,无需人工干预,体现出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本专利技术适用于清除打捞水面的蓝 藻,也适用于清除打捞水面的漂浮物。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包括柴油机1、离心风机2、吸风管道3、分离舱 4、分滤网5、闭风器6、减速机7、出风道8、软管支架9、软吸管10、吸嘴11、机架12、出料管 13。闭风器6主要由叶轮、壳体、叶轮轴、端盖和轴承组成,叶轮由多个叶片组成。当叶 轮旋转时,物料由闭风器6的上端进入叶轮的数个封闭腔内,随着叶轮转动,从闭风器6的 下端流出。由于叶片于壳体之间的间隙很小,因此可以阻挡空气从闭风器6的一端到另一端。柴油机1驱动离心风机2工作,吸风管道3的一端与离心风机2的上部相连,另一 端与分离舱4的上部相连,所述吸风管道3将离心风机2与分离舱4连通,在吸风管道3与 分离舱4的连接处还设有分滤网5。分离舱4的下部设有与其相通的闭风器6,闭风器6与 其下方的出风道8是相通的,离心风机2的下端与出风道8的相通,出风道8的末端连接出 料管13。在分离舱4上,还设有与其相通的软吸管10,软吸管10的末端连接吸嘴11,机架 12上设有软管支架9,用于支撑软吸管10。另外,在机架12上还设有减速机7,所述闭风器 6是由柴油机1通过减速机7驱动的。所述蓝藻及水上漂浮物打捞机的工作原理如下(以下仅描述蓝藻,而水上漂浮物 是同样的原理和过程)柴油机1工作带动离心风机2,离心风机2旋转时,软吸管10中产 生负压,吸风管道3中产生正压,负压气流经吸嘴11将蓝藻吸入,通过软吸管10进入分离 舱4。由于在吸风管道3与分离舱4的连接处设有分滤网5,使蓝藻无法进入吸风管道3,在 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落入闭风器6中,经过上述步骤,达到空气与蓝藻分离的目的。减速机7 可将电机产生的高转速转化成相对较低的转速,以保证蓝藻顺利落入出风道8中。分离舱 4中的空气,被吸入吸风管道3中后,又经离心风机2下端的出口,进入出风道8,最终经出 料管13排出。由于气流沿出风道8向出料管13运动,下落的蓝藻,在气流的作用下,从出 料管13排出至指定的存放区。使用蓝藻及水上漂浮物打捞机后,无需网拉瓢菌人工打捞,大大提高了效率,适于 广泛应用。权利要求蓝藻及水上漂浮物打捞机,包括机架、柴油机、离心风机、吸风管道、出风道、分离舱、出料管、吸嘴,柴油机驱动离心风机工作,离心风机的上端连通吸风管道的一端,离心风机的下端连通出风道的一端,吸风管道的另一端连通分离舱,出风道的另一端连通出料管,软吸管的一端连通分离舱,软吸管的另一端连接吸嘴,其特征在于在吸风管道与分离舱的连接处设有分滤网;机架上设有闭风器,所述闭风器设于分离舱的下方,且闭风器连通分离舱和出风道;机架上还设有减速机,所述闭风器由柴油机通过减速机驱动。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蓝藻及水上漂浮物打捞机,包括机架、柴油机、离心风机、吸风管道、出风道、分离舱、出料管、吸嘴,柴油机驱动离心风机工作,离心风机的上端连通吸风管道的一端,离心风机的下端连通出风道的一端,吸风管道的另一端连通分离舱,出风道的另一端连通出料管,软吸管的一端连通分离舱,软吸管的另一端连接吸嘴,其特征在于在吸风管道与分离舱的连接处设有分滤网;机架上设有闭风器,所述闭风器设于分离舱的下方,且闭风器连通分离舱和出风道;机架上还设有减速机,所述闭风器由柴油机通过减速机驱动。本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自动化程度高,可有效清除蓝藻或水上漂浮物。文档编号E02B15/10GK101886380SQ20101023068公开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24日专利技术者骆华阳 申请人:骆华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蓝藻及水上漂浮物打捞机,包括机架、柴油机、离心风机、吸风管道、出风道、分离舱、出料管、吸嘴,柴油机驱动离心风机工作,离心风机的上端连通吸风管道的一端,离心风机的下端连通出风道的一端,吸风管道的另一端连通分离舱,出风道的另一端连通出料管,软吸管的一端连通分离舱,软吸管的另一端连接吸嘴,其特征在于:在吸风管道与分离舱的连接处设有分滤网;机架上设有闭风器,所述闭风器设于分离舱的下方,且闭风器连通分离舱和出风道;机架上还设有减速机,所述闭风器由柴油机通过减速机驱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华阳,
申请(专利权)人:骆华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