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丙烯酸丁酯储运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丙烯酸丁酯储运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49470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6 1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丙烯酸丁酯储运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丙烯酸丁酯储罐、列管换热器、尾气处理装置、装车台及管线组件,丙烯酸丁酯储罐及装车台分别通过管线组件与尾气处理装置连通;丙烯酸丁酯储罐上设有气压控制组件,气压控制组件控制丙烯酸丁酯储罐内的气相压力不低于1.5Kpa,气相包括氮气及氧气,氧气的体积百分比为5~8%;列管换热器包括多组换热板件以及用于紧固各组换热板件的定位机构,丙烯酸丁酯自丙烯酸丁酯储罐循环至换热板件,与换热板件中的冷却水完成热交换。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丙烯酸丁酯储运系统针对丙烯酸丁酯的输送、仓储及装车进行一体化集成设计,尤其实现了丙烯酸丁酯在码头环境中储运过程中的安全、高效及自动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学品储运,具体涉及一种丙烯酸丁酯储运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1、丙烯酸丁酯(ba),有刺激性气味无色液体,相对密度(20℃/20℃)0.9,熔点-64.6℃,沸点147℃(101.3kpa),闪点38℃,黏度0.88mpa.s(20℃),饱和蒸汽压0.5kpa(22.2℃),不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一般在进行储运时温度控制在22~25℃,丙烯酸丁酯储罐及对应管道均需要进行隔热保温,同时还需要对丙烯酸丁酯储罐内货品进行循环冷却。

2、关于丙烯酸丁酯的储运,常规的手段都是分别考虑设置储存装置及转运装置,没有根据丙烯酸丁酯的特性将各个装置进行集成,以期能实现丙烯酸丁酯的输送、仓储及装车。

3、如专利cn208531078u给出了方便搬运的聚丙烯酸丁酯存储机构,包括搬送模组、存储罐及活动门组件。搬送模组包括支撑架、防护栏及承载板,存储罐包括罐体、扶手及多个活动轮,多个活动轮均转动安装于罐体的底部,活动门组件包括挡板、门栓及侧板,侧板安装于入料部上,挡板与承载板铰接,上述方便搬运的聚丙烯酸丁酯存储机构通过设置搬送模组、存储罐及活动门组件,搬送模组为存储罐提供支撑以及保护存储罐不会在存放过程中被压坏,并且能够方便工人使用叉车对其进行运输,提高化工产品的转运效率,活动门能够绕搬送模组转动形成滑梯,便于工人将装有化工产品的存储罐推入搬送模组中,使得取放存储罐的过程更加省力,进而降低车间工人的劳动强度。

4、单一的储存装置自身无法进行循环冷却,连接额外的换热装置,也存在换热装置与丙烯酸丁酯不兼容,进出料管道容易出现残留杂质,换热功率低下等问题。

5、因此,如何设置针对丙烯酸丁酯的储运系统,以实现对于丙烯酸丁酯输送、仓储及装车的集成,尤其是实现在码头转运过程中安全、高效及自动化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丙烯酸丁酯储运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丙烯酸丁酯储罐、列管换热器、尾气处理装置、装车台及管线组件,丙烯酸丁酯储罐及装车台分别通过管线组件与尾气处理装置连通;丙烯酸丁酯储罐上设有气压控制组件,气压控制组件控制丙烯酸丁酯储罐内的气相压力不低于1.5kpa,气相包括氮气及氧气,氧气的体积百分比为5~8%;列管换热器包括多组换热板件以及用于紧固各组换热板件的定位机构,丙烯酸丁酯自丙烯酸丁酯储罐循环至换热板件,与换热板件中的冷却水完成热交换。本专利技术的丙烯酸丁酯储运系统针对丙烯酸丁酯的输送、仓储及装车进行一体化集成设计,尤其实现了丙烯酸丁酯在码头环境中储运过程中的安全、高效及自动化。

2、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丙烯酸丁酯储运系统,丙烯酸丁酯储罐、列管换热器、尾气处理装置、装车台及管线组件,丙烯酸丁酯储罐及装车台分别通过管线组件与尾气处理装置连通;

3、丙烯酸丁酯储罐上设有气压控制组件,气压控制组件控制丙烯酸丁酯储罐内的气相压力不低于1.5kpa,气相包括氮气及氧气,氧气的体积百分比为5~8%;

4、列管换热器包括多组换热板件以及用于紧固各组换热板件的定位机构,丙烯酸丁酯自丙烯酸丁酯储罐循环至换热板件,与换热板件中的冷却水完成热交换。

5、进一步的,气压控制组件包括混气管、氮气管以及空气管,混气管的一端与丙烯酸丁酯储罐连通,另一端分别与氮气管及空气管连通,混气管、氮气管、空气管分别设有第一调节阀、第二调节阀及第三调节阀,第一调节阀、第二调节阀及第三调节阀用于调节气体流量,并控制传送气体的压力。

6、进一步的,尾气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尾气处理器与第二尾气处理器,第一尾气处理器通过管道组件连通丙烯酸丁酯储罐,第二尾气处理器通过管道组件连通装车台。

7、进一步的,第一尾气处理器及第二尾气处理器均包括依次连通的呼吸阀、尾气管道及活性炭吸附件,呼吸阀控制丙烯酸丁酯储罐和/或装车台排出的尾气量。

8、进一步的,定位机构包括固定板、活动板、上导杆、下导杆、立柱以及定位组件,固定板一侧的下端可拆卸连接下导杆,上导杆与下导杆远离固定板的一端可拆卸连接立柱,上导杆与下导杆之间滑动连接有活动板,固定板与活动板之间设置多组换热板件,相邻换热板件均呈连通设置;

9、立柱的一侧设置定位组件,定位组件驱动活动板沿上导杆、下导杆滑动,对各组换热板件进行紧固。

10、进一步的,定位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立柱一侧中部的安装座,安装座内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双轴电机的两组输出轴均传动连接有螺杆,两组螺杆的相对一端均螺纹连接有移动铰座,且其中一组螺杆的上端转动连接在上导杆的下表面,另外一组螺杆的下端转动连接在下导杆的上表面,移动铰座的一侧铰接有支杆,支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u型杆,u型杆的两端均铰接有连接板,连接板固定连接在活动板的一侧,两组连接板分别固定连接在活动板与多组换热板件相对一侧的上、下两端,支杆的外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组撑杆,且两组撑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u型杆的外侧。

11、进一步的,每组换热板件均包括至少一组金属板,金属板的上、下表面分别开设有与上、下导杆契合的上槽及下槽,金属板的其一侧面开设有四个循环孔,金属板的另一侧面粘接有密封垫;

12、相邻两组金属板之间通过密封垫分隔设置热腔和冷腔,热腔和冷腔分别与两个循环孔相连通。

13、进一步的,活动板的上、下表面分别开设有供上、下导杆滑动连接的滑槽,活动板的一侧开设有多个插孔,每个插孔内均滑动插接有稳定杆,固定板的内侧开设有供多个稳定杆螺纹连接的螺孔;

14、固定板的外侧下端设置有支撑机构、中间部位设置有除杂机构,固定板的外侧还开设有多个通孔,每个通孔分别连通进料管、进水管、出料管和出水管,进料管、进水管、出料管和出水管呈矩形阵列排布。

15、进一步的,除杂机构包括风机,风机的出风口连通有导风管,导风管的两端分别与进水管和出水管相连通,导风管的两端均设置有阀门,进水管和出水管内腔均设置有可拆卸式滤网,进料管及出料管均连通丙烯酸丁酯储罐。

16、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丙烯酸丁酯的储运方法,采用如上述丙烯酸丁酯储运系统,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7、丙烯酸丁酯通过管线组件输送至丙烯酸丁酯储罐;

18、丙烯酸丁酯由丙烯酸丁酯储罐循环至列管换热器,并在列管换热器中与冷却水完成热交换;

19、丙烯酸丁酯自丙烯酸丁酯储罐至装车台,进行装车;

20、丙烯酸丁酯在循环热交换及装车过程中,通过尾气处理装置控制产生尾气的处理、排放。

2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丙烯酸丁酯储运系统及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22、(1)本专利技术的丙烯酸丁酯储运系统针对丙烯酸丁酯的输送、仓储及装车进行一体化集成设计,尤其实现了丙烯酸丁酯在码头环境中储运过程中的安全、高效及自动化。

23、(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丙烯酸丁酯储罐,设置有配合丙烯酸丁酯储存的气压控制组件,控制气相压力及气相的混合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丙烯酸丁酯储运系统,其特征在于,丙烯酸丁酯储罐(1)、列管换热器(2)、尾气处理装置(3)、装车台(4)及管线组件,丙烯酸丁酯储罐(1)及装车台(4)分别通过管线组件与尾气处理装置(3)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丙烯酸丁酯储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气压控制组件(11)包括混气管(111)、氮气管(112)以及空气管(113),混气管(111)的一端与丙烯酸丁酯储罐(1)连通,另一端分别与氮气管(112)及空气管(113)连通,混气管(111)、氮气管(112)、空气管(113)分别设有第一调节阀(1111)、第二调节阀(1121)及第三调节阀(1131),第一调节阀(1111)、第二调节阀(1121)及第三调节阀(1131)用于调节气体流量,并控制传送气体的压力。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丙烯酸丁酯储运系统,其特征在于,尾气处理装置(3)包括第一尾气处理器(31)与第二尾气处理器(32),第一尾气处理器(31)通过管道组件连通丙烯酸丁酯储罐(1),第二尾气处理器(32)通过管道组件连通装车台(4)。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丙烯酸丁酯储运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尾气处理器(31)及第二尾气处理器(32)均包括依次连通的呼吸阀(301)、尾气管道(302)及活性炭吸附件(303),呼吸阀(301)控制丙烯酸丁酯储罐(1)和/或装车台(4)排出的尾气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丙烯酸丁酯储运系统,其特征在于,定位机构(22)包括固定板(221)、活动板(222)、上导杆(223)、下导杆(224)、立柱(225)以及定位组件(226),固定板(221)一侧的下端可拆卸连接下导杆(224),上导杆(223)与下导杆(224)远离固定板(221)的一端可拆卸连接立柱(225),上导杆(223)与下导杆(224)之间滑动连接有活动板(222),固定板(221)与活动板(222)之间设置多组换热板件(21),相邻换热板件(21)均连通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丙烯酸丁酯储运系统,其特征在于,定位组件(226)包括固定连接在立柱(225)一侧中部的安装座(2261),安装座(2261)内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2262),双轴电机(2262)的两组输出轴均传动连接有螺杆(2263),两组螺杆(2263)的相对一端均螺纹连接有移动铰座(2264),且其中一组螺杆(2263)的上端转动连接在上导杆(223)的下表面,另外一组螺杆(2263)的下端转动连接在下导杆(224)的上表面,移动铰座(2264)的一侧铰接有支杆(2265),支杆(226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U型杆(2266),U型杆(2266)的两端均铰接有连接板(2267),连接板(2267)固定连接在活动板(222)的一侧,两组连接板(2267)分别固定连接在活动板(222)与多组换热板件(21)相对一侧的上、下两端,支杆(2265)的外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组撑杆(2268),且两组撑杆(2268)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U型杆(2266)的外侧。

7.如权利要求5所述丙烯酸丁酯储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每组换热板件(21)均包括至少一组金属板(211),金属板(211)的上、下表面分别开设有与上导杆(223)、下导杆(224)契合的上槽及下槽,金属板(211)的其一侧面开设有四个循环孔(215),金属板(211)的另一侧面粘接有密封垫(212);

8.如权利要求5所述丙烯酸丁酯储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活动板(222)的上、下表面分别开设有供上导杆(223)、下导杆(224)滑动连接的滑槽(2221),活动板(222)的一侧开设有多个插孔(2222),每个插孔(2222)内均滑动插接有稳定杆,固定板(221)的内侧开设有供多个稳定杆螺纹连接的螺孔(2211);

9.如权利要求8所述丙烯酸丁酯储运系统,其特征在于,除杂机构(24)包括风机(241),风机(241)的出风口连通有导风管(242),导风管(242)的两端分别与进水管(27)和出水管(28)相连通,导风管(242)的两端均设置有阀门,进水管(27)和出水管(28)内腔均设置有可拆卸式滤网,进料管(25)及出料管(26)均连通丙烯酸丁酯储罐(1)。

10.一种丙烯酸丁酯的储运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丙烯酸丁酯储运系统,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丙烯酸丁酯储运系统,其特征在于,丙烯酸丁酯储罐(1)、列管换热器(2)、尾气处理装置(3)、装车台(4)及管线组件,丙烯酸丁酯储罐(1)及装车台(4)分别通过管线组件与尾气处理装置(3)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丙烯酸丁酯储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气压控制组件(11)包括混气管(111)、氮气管(112)以及空气管(113),混气管(111)的一端与丙烯酸丁酯储罐(1)连通,另一端分别与氮气管(112)及空气管(113)连通,混气管(111)、氮气管(112)、空气管(113)分别设有第一调节阀(1111)、第二调节阀(1121)及第三调节阀(1131),第一调节阀(1111)、第二调节阀(1121)及第三调节阀(1131)用于调节气体流量,并控制传送气体的压力。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丙烯酸丁酯储运系统,其特征在于,尾气处理装置(3)包括第一尾气处理器(31)与第二尾气处理器(32),第一尾气处理器(31)通过管道组件连通丙烯酸丁酯储罐(1),第二尾气处理器(32)通过管道组件连通装车台(4)。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丙烯酸丁酯储运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尾气处理器(31)及第二尾气处理器(32)均包括依次连通的呼吸阀(301)、尾气管道(302)及活性炭吸附件(303),呼吸阀(301)控制丙烯酸丁酯储罐(1)和/或装车台(4)排出的尾气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丙烯酸丁酯储运系统,其特征在于,定位机构(22)包括固定板(221)、活动板(222)、上导杆(223)、下导杆(224)、立柱(225)以及定位组件(226),固定板(221)一侧的下端可拆卸连接下导杆(224),上导杆(223)与下导杆(224)远离固定板(221)的一端可拆卸连接立柱(225),上导杆(223)与下导杆(224)之间滑动连接有活动板(222),固定板(221)与活动板(222)之间设置多组换热板件(21),相邻换热板件(21)均连通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丙烯酸丁酯储运系统,其特征在于,定位组件(226)包括固定连接在立柱(225)一侧中部的安装座(2261),安装座(226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春波陈卓民黄龙其陈国金隋贺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中远海运化工码头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