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用于地质灾害防治的坡面拦截结构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用于地质灾害防治的坡面拦截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9300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6 19: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地质灾害防治的坡面拦截结构,其结构包括缓冲板、挤压杆、缓冲管、立板,缓冲板后端面与挤压杆一端相焊接,并且压杆另一端采用间隙配合安装在缓冲管内部,根据山体坡面的大小,对多个阻挡机构进行拼装,滑动衔接框移动带动卡合板移动进入到相邻立板的卡合槽内部,这时通过卡合板上的磁片进行磁吸以及嵌入杆嵌入到插接孔内部,减少立板拼装后之间存在的间隙;通过扭力轴能够对调节机构上端在限位支板内部施加限位弹力,能够根据坡面的倾斜角度,对调节机构与立板之间角度进行弹性调节,提高立板安装在坡面上的固定支撑力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质灾害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是涉及到一种用于地质灾害防治的坡面拦截结构


技术介绍

1、地质灾害防治是指对不良地质现象进行评估,通过有效的地质工程技术手段,改变这些地质灾害产生的过程,以达到防止或减轻灾害发生的目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际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方针,按照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进行,在对山体的倾斜坡面进行拦截时,需要在山体的倾斜坡面放置拦截结构对山体滑坡产生的土壤以及石块进行拦截阻挡;

2、但是由于现有的坡面拦截结构在对山体的倾斜坡面进行拦截阻挡的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倾斜坡面面积较大,需要将多个拦截结构进行拼装起来拦截,而拦截结构拼装后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山体滑坡产生的土壤以及石块撞击在连接的间隙处时,容易导致多个拼接的拦截结构发生分离,并且拦截结构的下端竖直的插入在倾斜坡面内部,竖直的固定支撑力度较弱,一旦山体滑坡产生的土壤以及石块较多时,容易将整个拦截结构撞倒,降低进行拦截阻挡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实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一种用于地质灾害防治的坡面拦截结构,其结构包括阻挡机构、支撑机构,所述阻挡机构后端安装有支撑机构,所述阻挡机构包括挡板机构、拼接机构、卡合槽、插接孔,所述挡板机构后端安装有支撑机构,并且挡板机构左端安装有拼接机构,并且卡合槽和插接孔均嵌在挡板机构右端内部,所述插接孔位于卡合槽内部,所述卡合槽呈方形凹槽结构,并且卡合槽内侧设有铁板,同时插接孔设有九个,呈竖向等距分布在卡合槽内部。

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挡板机构包括缓冲板、挤压杆、缓冲管、立板,所述缓冲板后端面与挤压杆一端相焊接,并且压杆另一端采用间隙配合安装在缓冲管内部,所述缓冲管固定安装在立板前端内部,所述立板后端安装有支撑机构,所述缓冲板位于立板前端,所述拼接机构设在立板左端,并且卡合槽和插接孔均嵌在立板右端内部,所述缓冲板前端面呈弧形结构,所述挤压杆和缓冲管均设有五个以上,并且安装在缓冲板和立板之间,缓冲管内部设有弹簧。

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拼接机构包括推移机构、连动杆、滑动块、弹簧导杆、卡合板、磁片、嵌入杆,所述推移机构滑动安装在立板上端,并且推移机构内侧与卡合板顶部相固定,所述卡合板位于立板左端内部,所述连动杆一端与立板左端内部轴连接,并且连动杆另一端设有滑动块,所述弹簧导杆采用间隙配合贯穿于滑动块内部,并且弹簧导杆固定安装在卡合板右端内部,所述卡合板左侧贴合安装有磁片,并且磁片左侧设有嵌入杆,所述连动杆和滑动块均设有两个,并且呈上下对称安装,两个滑动块分别滑动安装在弹簧导杆上下两端。

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推移机构包括推杆、滑动衔接框、铰接板、滑动轮,所述括推杆焊接在滑动衔接框顶部中端,并且滑动衔接框内侧通过铰接板与滑动轮轴心相连接,所述滑动衔接框滑动安装在立板上端外侧,并且滑动衔接框内侧上端与卡合板顶部相固定,所述滑动轮滑动安装在立板上端内部,所述滑动衔接框呈长方体框型结构,并且内侧两端均安装有五个滑动轮。

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机构包括限位支板、锁紧片、螺杆、扭力轴、调节机构,所述限位支板安装在立板后端中部,并且限位支板外侧焊接有锁紧片,所述锁紧片通过螺杆与立板后端内部相固定,所述限位支板内部通过扭力轴与调节机构上端相铰接,所述锁紧片和螺杆均设有两个,并且呈上下对称安装,所述扭力轴呈螺旋状结构,并且采用弹簧杆材质,具有较好的弹力。

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支撑脚杆、推片、导向槽、延伸插杆,所述限位支板内部通过扭力轴与支撑脚杆上端相铰接,并且支撑脚杆下端嵌有导向槽,所述推片滑动安装在导向槽内部,所述推片与延伸插杆上端相焊接,并且延伸插杆采用间隙配合安装在支撑脚杆下端内部,所述导向槽为长方形凹槽结构,并且与支撑脚杆相互平行。

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8、1.根据山体坡面的大小,对多个阻挡机构进行拼装,将多个立板相邻接触,并且通过推动推杆带动滑动衔接框在两个立板顶部进行滑动,通过滑动轮辅助滑动衔接框在立板上端进行滑动,并且通过滑动衔接框能够将两个立板上端的连接处进行扣合连接,提高立板拼装后的牢固性;

9、2.滑动衔接框移动的同时带动卡合板移动进入到相邻立板的卡合槽内部,这时通过卡合板上的磁片进行磁吸以及嵌入杆嵌入到插接孔内部,提高卡合板卡入到卡合槽内部的牢固性,减少立板拼装后之间存在的间隙,避免山体滑坡产生的土壤以及石块撞击在立板连接的间隙处,容易导致多个拼接的立板发生分离;

10、3.通过弧形结构的缓冲板能够更好的将山体滑坡产生的土壤以及石块进行包裹式的拦截阻挡,并且通过挤压杆和缓冲管的弹性挤压配合,使得缓冲板在立板前端对山体滑坡产生的土壤以及石块进行弹性拦截阻挡,减少产生的冲击,避免立板发生倾倒;

11、4.通过两个锁紧片和螺杆能够提高限位支板安装在立板后端中部的牢固性,并且能够进行拆装更换,接着通过扭力轴能够对调节机构上端在限位支板内部施加限位弹力,能够根据坡面的倾斜角度,对调节机构与立板之间角度进行弹性调节,提高立板安装在坡面上的固定支撑力度;

12、5.角度固定后通过往下推动推片,通过导向槽为推片导向,使得延伸插杆能够顺着支撑脚杆的角度伸出并且插入到坡面的土壤内部,避免在对土壤以及石块进行拦截阻挡时支撑脚杆与坡面内部发生分离,提高支撑脚杆在坡面上的支撑牢固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地质灾害防治的坡面拦截结构,其结构包括阻挡机构(D)、支撑机构(Z),所述阻挡机构(D)后端安装有支撑机构(Z),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地质灾害防治的坡面拦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机构(d3)包括缓冲板(d39)、挤压杆(d31)、缓冲管(d36)、立板(d34),所述缓冲板(d39)后端面与挤压杆(d31)一端相焊接,并且压杆(d31)另一端采用间隙配合安装在缓冲管(d36)内部,所述缓冲管(d36)固定安装在立板(d34)前端内部,所述立板(d34)后端安装有支撑机构(Z),所述缓冲板(d39)位于立板(d34)前端,所述拼接机构(d8)设在立板(d34)左端,并且卡合槽(d1)和插接孔(d5)均嵌在立板(d34)右端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地质灾害防治的坡面拦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机构(d8)包括推移机构(d87)、连动杆(d85)、滑动块(d88)、弹簧导杆(d81)、卡合板(d84)、磁片(d82)、嵌入杆(d89),所述推移机构(d87)滑动安装在立板(d34)上端,并且推移机构(d87)内侧与卡合板(d84)顶部相固定,所述卡合板(d84)位于立板(d34)左端内部,所述连动杆(d85)一端与立板(d34)左端内部轴连接,并且连动杆(d85)另一端设有滑动块(d88),所述弹簧导杆(d81)采用间隙配合贯穿于滑动块(d88)内部,并且弹簧导杆(d81)固定安装在卡合板(d84)右端内部,所述卡合板(d84)左侧贴合安装有磁片(d82),并且磁片(d82)左侧设有嵌入杆(d8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地质灾害防治的坡面拦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移机构(d87)包括推杆(7g)、滑动衔接框(7k)、铰接板(7v)、滑动轮(7h),所述括推杆(7g)焊接在滑动衔接框(7k)顶部中端,并且滑动衔接框(7k)内侧通过铰接板(7v)与滑动轮(7h)轴心相连接,所述滑动衔接框(7k)滑动安装在立板(d34)上端外侧,并且滑动衔接框(7k)内侧上端与卡合板(d84)顶部相固定,所述滑动轮(7h)滑动安装在立板(d34)上端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地质灾害防治的坡面拦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Z)包括限位支板(z8)、锁紧片(z6)、螺杆(z7)、扭力轴(z3)、调节机构(z1),所述限位支板(z8)安装在立板(d34)后端中部,并且限位支板(z8)外侧焊接有锁紧片(z6),所述锁紧片(z6)通过螺杆(z7)与立板(d34)后端内部相固定,所述限位支板(z8)内部通过扭力轴(z3)与调节机构(z1)上端相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地质灾害防治的坡面拦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z1)包括支撑脚杆(z14)、推片(z18)、导向槽(z16)、延伸插杆(z12),所述限位支板(z8)内部通过扭力轴(z3)与支撑脚杆(z14)上端相铰接,并且支撑脚杆(z14)下端嵌有导向槽(z16),所述推片(z18)滑动安装在导向槽(z16)内部,所述推片(z18)与延伸插杆(z12)上端相焊接,并且延伸插杆(z12)采用间隙配合安装在支撑脚杆(z14)下端内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地质灾害防治的坡面拦截结构,其结构包括阻挡机构(d)、支撑机构(z),所述阻挡机构(d)后端安装有支撑机构(z),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地质灾害防治的坡面拦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机构(d3)包括缓冲板(d39)、挤压杆(d31)、缓冲管(d36)、立板(d34),所述缓冲板(d39)后端面与挤压杆(d31)一端相焊接,并且压杆(d31)另一端采用间隙配合安装在缓冲管(d36)内部,所述缓冲管(d36)固定安装在立板(d34)前端内部,所述立板(d34)后端安装有支撑机构(z),所述缓冲板(d39)位于立板(d34)前端,所述拼接机构(d8)设在立板(d34)左端,并且卡合槽(d1)和插接孔(d5)均嵌在立板(d34)右端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地质灾害防治的坡面拦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机构(d8)包括推移机构(d87)、连动杆(d85)、滑动块(d88)、弹簧导杆(d81)、卡合板(d84)、磁片(d82)、嵌入杆(d89),所述推移机构(d87)滑动安装在立板(d34)上端,并且推移机构(d87)内侧与卡合板(d84)顶部相固定,所述卡合板(d84)位于立板(d34)左端内部,所述连动杆(d85)一端与立板(d34)左端内部轴连接,并且连动杆(d85)另一端设有滑动块(d88),所述弹簧导杆(d81)采用间隙配合贯穿于滑动块(d88)内部,并且弹簧导杆(d81)固定安装在卡合板(d84)右端内部,所述卡合板(d84)左侧贴合安装有磁片(d82),并且磁片(d82)左侧设有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宇庞鑫张伟李建都郭德庆周李黄宇寇超叶高铭敬建东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地质环境调查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