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通过回流污泥强化自养脱氮的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通过回流污泥强化自养脱氮的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48435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6 19:17
通过回流污泥强化自养脱氮的系统及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领域,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系统,污泥经过沉淀池沉淀后,除去部分剩余污泥排出,其余污泥经过污泥回流管进入回流污泥强化系统。经过强化后的污泥自养脱氮能力大大提高,通过多个周期的运行,逐渐改变A/O池中的脱氮路径。本申请结构简单,该方法操作简便,能在不影响每日生产的同时完成自养脱氮的强化,解决了传统脱氮工艺碳源投加量大,运行成本过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过回流污泥强化自养脱氮的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我国工农业活动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含氮污水的排放,而水中的氮素若不加以处理直接排放,不仅会破坏生态环境,引起自然水体或土壤中营养比例失衡,还会间接的对人们身体健康产生危害。目前大多数污水处理厂大多采用硝化反硝化技术来对氮素进行脱除,其原理是在曝气池中通过曝气使硝化细菌利用水中溶解氧对氨氮氧化为亚硝态氮以及硝态氮,随后在缺氧或厌氧池中,反硝化细菌利用水中有机物将亚硝态氮以及硝态氮还原为氮气,从而实现污水脱氮。但在此过程中,水中微生物可利用的有机物往往不足,需要额外投加有机物使出水总氮达标,这就造成了资源的消耗。

2、目前,研究较多的如自养脱氮技术,包括:

3、a、铁氧氨氧化(feammox):利用三价铁作为电子受体,氧化氨氮;

4、b、厌氧氨氧化(anammox):利用亚硝态氮作为电子受体,同时还原亚硝态氮以及氧化氨氮;

5、c、亚铁型自养反硝化(ndfo):利用二价铁作为电子供体,还原硝态氮以及亚硝态氮。

6、上述自养反硝化技术,具备无需消耗有机物便可完成脱氮的特性,有绿色经济,剩余污泥量少等优点。目前,对于这类自养脱氮技术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并没有大量应用于实际工程,在未来建成的污水厂中会有很大的应用前景,但对于现有的传统污水处理厂来说,如何将现有技术中的传统脱氮路径向自养脱氮路径转化,是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p>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回流污泥强化自养脱氮的系统,该系统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能在不影响每日生产的同时完成自养脱氮的强化。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回流污泥强化自养脱氮的方法。

3、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4、一种通过回流污泥强化自养脱氮的系统,包括进水管、a/o池、沉淀池和回流污泥强化单元,所述a/o池包括a池和o池,a池的出水端与o池的进水端连通,所述o池排水端设有与a池进水端连通的硝化液回流管,所述进水管与a池进水端连通,所述o池排水端与沉淀池连通,所述沉淀池设置出水管、污泥回流管和污泥排出管;所述污泥回流管分流形成第一污泥回流管和第二污泥回流管,所述第一污泥回流管上设置第一污泥阀门,所述第二污泥回流管上设置第二污泥阀门,所述第一污泥回流管与a池进水端连通;

5、所述回流污泥强化单元包括缓冲罐、污泥强化反应器和配水箱,所述缓冲罐一端与第二污泥回流管连通,所述缓冲罐的另一端分别与污泥强化反应器的进水端、配水箱的进水端连通,所述配水箱的出水端通过管道和循环泵与污泥强化反应器的出水端连通;

6、所述污泥强化反应器的出水端与a池进水端管道连通,且在管道上设置强化污泥排出阀门。

7、进一步地,所述污泥强化反应器由有机玻璃构成。

8、一种通过回流污泥强化自养脱氮的方法,使用上述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9、(1)关闭第二污泥回流阀门,打开第一污泥回流阀门,污水通过进水管依次进入a池、o池,o池排水端的硝化液回流至a池进水端,o池出水流入沉淀池,沉淀池底部部分污泥经第一污泥回流管回流至a池进水端;

10、污泥接种为污水处理厂中生化过程的活性污泥,控制:a/o池内mlss为4000~6000mg/l,a/o池中ph为7.5~8.5,o池中溶解氧为1.0~2.0mg/l,a池bod5/n为4~6;

11、至:出水总氮达标后,打开第二污泥回流阀门,关闭第一污泥回流阀门,开启回流污泥强化单元,当回流污泥强化单元中污泥填满后,关闭第二污泥回流阀门,打开第一污泥回流阀门;

12、(2)回流污泥在污泥强化单元中,通过循环泵,在污泥强化反应器与配水箱中的营养液循环混合10~14天;

13、在配水箱中加入a/o池的进水和研磨的铁碳球微电解材料,至碳球微电解材料在回流污泥强化单元的质量浓度为100g/l,再在配水箱中加入nano3和nano2,至no2--n为30~40mg/l,no3--n为30~40mg/l,保持污泥强化反应器与配水箱中的泥水混合液循环。

14、循环混合过程中,控制:ph为7.5~8.5,bod5/n为1~2,nh4+-n为50~60mg/l,no2--n为30~40mg/l,no3--n为30~40mg/l;

15、(3)循环混合完成后,打开强化污泥排出阀门,将强化完成的污泥排入a池进水端,重复步骤(1),步骤(1)在其它参数不变的情况下调整:o池中溶解氧为0.5~1.5mg/l,a池bod5/n为1~2;

16、(4)重复步骤(2)和(3),至a/o池的出水总氮重新达标。

17、进一步地,步骤(1)中,污水中nh4+-n:50~70mg/l。

18、进一步地,步骤(1)中,hrt为4~6h;a池添加bod5/n为4~6的乙酸钠作为碳源;硝化液回流比为100~200%;污泥回流比为50~100%;污泥龄为10~25d。

19、进一步地,配水箱中的营养液为步骤(2)处理后的污水,污水内添加100~120g/l铁碳球微电解材料。

20、进一步,所述铁碳球微电解材料为粉末状。

21、进一步地,步骤(2)的循环混合过程中,在配水箱中添加酸、碱、nh4cl、nano3、nano2、乙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22、进一步优选地,步骤(2)的循环混合过程中,所述酸为硫酸、盐酸中的至少一种;碱为氢氧化钠、碳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23、相对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2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通过回流污泥强化自养脱氮的系统及方法,污泥经过沉淀池沉淀后,除去部分剩余污泥排出,其余污泥经过污泥回流管进入回流污泥强化系统。经过强化后的污泥自养脱氮能力大大提高,通过多个周期的运行,逐渐改变a/o池中的脱氮路径。本申请结构简单,该方法操作简便,能在不影响每日生产的同时完成自养脱氮的强化,解决了传统脱氮工艺碳源投加量大,运行成本过高等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过回流污泥强化自养脱氮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系统包括有依次相连通的A/O池、沉淀池和回流污泥强化单元,所述的A/O池出水端设有硝化液回流管,所述的硝化液回流管连接到A/O池的入水端;所述的沉淀池侧面设有出水管,底部设有第一污泥回流管、第二污泥回流管和污泥排出管,所述的第一污泥回流管连通到A/O池的入水端,所述的第二污泥回流管连通到回流污泥强化单元;所述的回流污泥强化单元连通到A/O池的入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回流污泥强化自养脱氮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强化反应器由有机玻璃构成。

3.一种通过回流污泥强化自养脱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过回流污泥强化自养脱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污水中NH4+-N:50~70mg/L,HRT为4~6h。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过回流污泥强化自养脱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A池添加BOD5/N为4~6的乙酸钠作为碳源。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过回流污泥强化自养脱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硝化液回流比为100~200%,污泥回流比为50~100%,污泥龄为10~25d。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过回流污泥强化自养脱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酸为硫酸、盐酸中的至少一种;碱为氢氧化钠、碳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过回流污泥强化自养脱氮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系统包括有依次相连通的a/o池、沉淀池和回流污泥强化单元,所述的a/o池出水端设有硝化液回流管,所述的硝化液回流管连接到a/o池的入水端;所述的沉淀池侧面设有出水管,底部设有第一污泥回流管、第二污泥回流管和污泥排出管,所述的第一污泥回流管连通到a/o池的入水端,所述的第二污泥回流管连通到回流污泥强化单元;所述的回流污泥强化单元连通到a/o池的入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回流污泥强化自养脱氮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强化反应器由有机玻璃构成。

3.一种通过回流污泥强化自养脱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頔金青海欧睿赵建树余瑾张恒俞政鑫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盘古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