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船用边压载舱底通式吸口及其装配使用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船用边压载舱底通式吸口及其装配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48356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6 1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船用边压载舱底通式吸口及其装配使用方法,由筒体、连接板和底座构成,筒体上开设有流水孔,筒体外侧壁上设有连接板和加强肘板,加强肘板环绕式均匀分布于筒体外侧壁。筒体与底座同轴嵌套焊接,筒体部分与吸口底座同轴连接。吸口底座布置有上顶板、加强筋和下座板,加强筋中心环绕均布,下座板与压载系统管路焊接并与船体结构连接固定吸口和压载管路。本发明专利技术为底通式吸口,相比传统式吸口结构更简单、操作更便捷,通过设有流水孔的筒体有效避免了异物进入到压载水系统管路内,避免相关阀件和设备损坏,通过加强肘板有效防止漩涡虹吸,同时底座下板贴附连接于压载舱底板,解决了压载水残余问题,使压载水卸载完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船舶建造,尤其涉及一种船用边压载舱底通式吸口及其装配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压载水系统作为船舶重要的管路系统之一,其主要作用是根据船舶不同的货物装载情况,以压载水来调整船舶的吃水数据,从而适应船舶航行状态。尤其是在船舶大型化的发展趋势下,集装箱船的压载舱不断增大,压载舱的数量增多,边压载舱分布在货舱的两侧。

2、压载舱内设置一般有吸口,吸口接入压载水系统,压载水系统可通过吸口将压载水装载进压载舱内或将压载舱内的压载水进行排放卸载回压载水系统。

3、传统的吸口一般为上窄下宽的漏斗型,呈下垂喇叭状,传统吸口在接入压载水系统后,利用压载泵产生自下而上的吸力来排出压载舱内的压载水。而现有的传统吸口存在以下问题:

4、首先,传统吸口与压载舱底板之间不能充分贴附,在卸载压载水时无法完全排放出边压载舱内的压载水,往往还需要在接近排空时测量剩余水量,以便及时进行扫水操作,需要配合扫水操作才能将压载水排净。扫水操作需要利用带有喷射泵的扫舱系统,扫舱效率低;

5、其次,传统吸口容易造成吸口周围没有充足的水流量以至于吸空,从而导致压载水系统内压载泵出现空转现象,进而降低了压载泵的使用寿命,并且压载水系统内进入大量空气还会造成中断排水而导致吸不干净,此时必须设法将空气排出,而排除空气的操作困难;

6、再次,压载水中可能存在锈蚀产物、淤泥或是掉落自测深管等处的异物,从而对压载水系统管路造成管路阻塞和进出口阀阻塞,从而增加压载水系统的检修成本,降低了压载水系统的寿命;

7、此外,边压载舱的舱室轮廓形状与常规压载舱不同,因此传统的下垂喇叭状吸口在接入压载水系统时的管路布置复杂,一般需要设置一个倒u型的弯管管路,导致传统吸口在边压载舱内安装不便;并且,传统吸口安装后,在其他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施工人员不小心撞击到吸口本体,使吸口受到破坏,影响压载水的装卸,或是在踩踏接触过程中导致吸口配件如螺栓等发生松动缺失。

8、船舶建造是分各个安装阶段进行的,一般分为分段、总段、区域三个阶段,并且在完成施工后需要进行密性检查,而传统吸口不可拆卸,因此在施工完成后,进行密性检查前,需要在传统吸口处额外焊接舱室密性工装,并且密性检查结束后还需要将舱室密性工装拆除,操作复杂。

9、现有公开号为cn116691917a的中国专利技术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船舶压载舱斜切式吸口,“其舱内管路由舱壁向舱底方向弯折;舱内管路在舱室的吸口端为斜切式吸口;斜切式吸口的斜截面与具有a°倾斜角的压载舱的舱底平行,舱内管路的出口端穿出压载舱的舱壁;舱壁上开设舱门;舱门上设有锁紧开关;舱门与舱壁连接的四周固定有密封胶条,吸口端与压载舱的舱底之间设有间距h;h≥d2/4d。”,虽然该吸口通过斜切式设计更靠近舱底,但是,通过该吸口在卸载压载水时仍然是通过自下而上的弯管进行泵吸,无法将压载水完全排空,而且无法防止压载水中异物进入压载水系统;虽然在吸口和管路是通过法兰连接,但当吸口出现问题时仍需要完整替换吸口,而无法节省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以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用边压载舱底通式吸口及其装配使用方法,本专利技术为底通式吸口,相比传统式吸口结构更简单、操作更便捷,通过设有流水孔的筒体有效避免了异物进入到压载水系统管路内,避免相关阀件和设备损坏,通过加强肘板有效防止漩涡虹吸,同时底座下板贴附连接于压载舱底板,解决了压载水残余问题,使压载水卸载完全。

2、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船用边压载舱底通式吸口,所述吸口与压载系统管路相连通,所述压载系统管路包括压载管,所述吸口包括筒体和底座,所述筒体同轴嵌套于所述底座内部,并通过连接板可拆卸连接于底座上,所述底座下板贴附并连接于压载舱底板上,压载舱底板上开设有预设孔,所述预设孔包括用于连通压载管的压载孔,压载管管口通过压载孔并与所述底座下板固定连接,使吸口与压载水系统管路相连通;

4、所述筒体上开设有若干流水孔,并保证所述流水孔孔径大小符合压载水系统的流通面积比;所述筒体外侧圆周面上固定连接有一环形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均匀开设有若干安装孔一;

5、所述底座包括底座上板和底座下板,所述底座上板和底座下板均为圆环板,所述底座上板和底座下板之间设有若干加强筋板,所述加强筋板沿所述筒体的中轴线方向设置;所述底座上板开设有若干与连接板上的所述安装孔一对应的安装孔二,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底座上板可拆卸连接,连接板上的安装孔一和底座上板的安装孔二通过紧固件旋紧固定。

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底座下板为双腹板结构,即所述底座下板由腹板一和腹板二通过紧固件可拆卸连接,腹板一和腹板二均为环形,且腹板一和腹板二均开设有螺栓孔,压载舱底板上的所述预设孔还包括用于可拆卸连接吸口底座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腹板二螺栓孔位置相同,腹板一和腹板二通过紧固件与压载舱底板固定连接,腹板二紧贴压载舱底板上端面。

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筒体为无底中空的圆柱形结构,所述筒体包括筒壁和顶板,所述流水孔均匀分布于筒壁和顶板上,形成滤网。

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板靠近筒体下端,嵌套后的所述筒体下端端面到压载舱底板的距离为20-50mm。

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筒体和所述连接板之间还设有若干加强肘板,所述加强肘板均匀分布于筒体外侧圆周面上,并沿所述筒体的中轴线方向设置,所述加强肘板下端面与连接板上端面固定连接,并与连接板上的所述安装孔一交错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筋板和所述加强肘板的数量相同,并且所述加强筋板的分布位置与所述加强肘板的分布位置一一对应。

10、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上述吸口的装配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1、s1、确定吸口安装位置并预开孔:

12、根据压载舱底板的水平高度,在压载舱底板上的低位处开设若干预设孔,同时保证预设孔靠近船中,所述预设孔包括用于连通压载管的压载孔和用于可拆卸连接吸口底座的连接孔;

13、s2、预安装吸口的底座下板,并安装盲板法兰封闭,舱室内部施工完成后进行气密性检查:

14、在压载舱底板的预开孔处,将吸口底座下板双腹板结构中的腹板二贴附于压载舱底板上,同时挑选合适的盲板法兰,确保盲板法兰直径不小于腹板二并且盲板法兰上的开孔位置与连接孔的开孔位置相同,通过紧固件自上而下将盲板法兰和腹板二旋紧固定于压载舱底板上,封闭预设孔,舱室内部施工完成后进行气密性检查;

15、s3、气密性检查通过后,焊接连通压载管,接入压载水系统,安装吸口剩余部分:

16、在完成气密性检查后,先拆卸盲板法兰,再将压载管穿过压载孔并搭焊连接于压载舱底板上,接入压载水系统;在腹板二上放置腹板一,并且使腹板一和腹板二上的螺栓孔均与压载舱底板上的连接孔对齐,利用紧固件旋紧固定,使压载舱底板与底座紧固连接;...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用边压载舱(12)底通式吸口,所述吸口与压载系统管路相连通,所述压载系统管路包括压载管(9),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3)和底座,所述筒体(3)同轴嵌套于所述底座内部,并通过连接板(4)可拆卸连接于底座上,所述底座下板(7)贴附并连接于压载舱底板(13)上,压载舱底板(13)上开设有预设孔,所述预设孔包括用于连通压载管(9)的压载孔,压载管(9)管口通过压载孔并与所述底座下板(7)固定连接,使吸口与压载水系统管路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边压载舱(12)底通式吸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下板(7)为双腹板结构,即所述底座下板(7)由腹板一(71)和腹板二(72)通过紧固件(8)可拆卸连接,腹板一(71)和腹板二(72)均为环形,且腹板一(71)和腹板二(72)均开设有螺栓孔,压载舱底板(13)上的所述预设孔还包括用于可拆卸连接吸口底座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腹板二(72)螺栓孔位置相同,腹板一(71)和腹板二(72)通过紧固件(8)与压载舱底板(13)固定连接,腹板二(72)紧贴压载舱底板(13)上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船用边压载舱(12)底通式吸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3)为无底中空的圆柱形结构,所述筒体(3)包括筒壁(32)和顶板(31),所述流水孔(1)均匀分布于筒壁(32)和顶板(31)上,形成滤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船用边压载舱(12)底通式吸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4)靠近筒体(3)下端,嵌套后的所述筒体(3)下端端面到压载舱底板(13)的距离为20-50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船用边压载舱(12)底通式吸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3)和所述连接板(4)之间还设有若干加强肘板(2),所述加强肘板(2)均匀分布于筒体(3)外侧圆周面上,并沿所述筒体(3)的中轴线方向设置,所述加强肘板(2)下端面与连接板(4)上端面固定连接,并与连接板(4)上的所述安装孔一交错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船用边压载舱(12)底通式吸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板(6)和所述加强肘板(2)的数量相同,并且所述加强筋板(6)的分布位置与所述加强肘板(2)的分布位置一一对应。

7.一种权利要求2-6任意一项所述船用边压载舱(12)底通式吸口的装配使用方法,所述吸口用于对压载舱进行压载水的装载和排空,所述吸口与压载系统管路相连通,所述压载系统管路包括压载管(9)、控制阀(10)、压载泵(11)和用于监测压载水水位高度和压载水流速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船用边压载舱(12)底通式吸口的装配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将预设孔开设于压载舱内靠近艉部处,同时,根据船舶的钢结构,将所述预设孔开设于靠近船中并贴近压载舱舱壁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船用边压载舱(12)底通式吸口的装配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当监测到压载水吸排流速异常时,对吸口进行拆检和清洁,具体步骤为:在进行装载或者排空操作过程中,若监测到压载水吸排流速偏离正常范围,则在排空压载水后,通过旋松紧固件(8)将吸口筒体(3)部分自吸口底座上拆卸并检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船用边压载舱(12)底通式吸口的装配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处理,具体步骤为:若经检查后发现筒体(3)上的流水孔(1)被异物或淤泥堵塞,则对吸口筒体(3)流水孔(1)进行清洁后再安装;若经检查后发现筒体(3)上的流水孔(1)有损坏或锈堵,可替换安装具有相同规格流水孔(1)孔径的筒体(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用边压载舱(12)底通式吸口,所述吸口与压载系统管路相连通,所述压载系统管路包括压载管(9),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3)和底座,所述筒体(3)同轴嵌套于所述底座内部,并通过连接板(4)可拆卸连接于底座上,所述底座下板(7)贴附并连接于压载舱底板(13)上,压载舱底板(13)上开设有预设孔,所述预设孔包括用于连通压载管(9)的压载孔,压载管(9)管口通过压载孔并与所述底座下板(7)固定连接,使吸口与压载水系统管路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边压载舱(12)底通式吸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下板(7)为双腹板结构,即所述底座下板(7)由腹板一(71)和腹板二(72)通过紧固件(8)可拆卸连接,腹板一(71)和腹板二(72)均为环形,且腹板一(71)和腹板二(72)均开设有螺栓孔,压载舱底板(13)上的所述预设孔还包括用于可拆卸连接吸口底座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腹板二(72)螺栓孔位置相同,腹板一(71)和腹板二(72)通过紧固件(8)与压载舱底板(13)固定连接,腹板二(72)紧贴压载舱底板(13)上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船用边压载舱(12)底通式吸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3)为无底中空的圆柱形结构,所述筒体(3)包括筒壁(32)和顶板(31),所述流水孔(1)均匀分布于筒壁(32)和顶板(31)上,形成滤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船用边压载舱(12)底通式吸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4)靠近筒体(3)下端,嵌套后的所述筒体(3)下端端面到压载舱底板(13)的距离为20-50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船用边压载舱(12)底通式吸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3)和所述连接板(4)之间还设有若干加强肘板(2),所述加强肘板(2)均匀分布于筒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康原冬冬张小朋肖博余碧武
申请(专利权)人: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