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20kV电流互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7007 阅读:2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20kV电流互感器,包括由计量、监控、保护绕组构成的器身,器身上套装一次线圈,所述的器身和一次线圈由电工级专用树脂包覆层真空浇注成为一体的浇注体,浇注体固定在底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流互感器采用电工级专用树脂真空浇注而成,体积小巧玲珑,整体线条流畅,过渡自然;并且包封器身的电工级专用树脂包覆层采用伞裙结构,有效地提高了带电体对地的爬电距离、防污闪,在计量、监控、保护性能不减的情况下,整体重量轻,便于安装,安全运行,维护方便。(*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变电站中的电流互感器,尤其涉及一种20KV电流互感器。
技术介绍
目前,变电站中的电流互感器不仅体积大、外形不美观,且重量较重,安装搬运费 时费力,维修使用不方便,给变电站的维修造成一定困难,并且防污闪能力较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安装、体积小、防污闪的20KV电流互感器。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20KV电流互感器,包括由计量、监控、保护绕 组构成的器身,器身上套装一次线圈,所述的器身和一次线圈由电工级专用树脂包覆层真 空浇注成为一体的浇注体,浇注体固定在底板上。所述的器身上的电工级专用树脂包覆层采用伞裙结构。本技术电流互感器采用电工级专用树脂真空浇注而成,体积小巧玲珑,整体 线条流畅,过渡自然;并且包封器身的电工级专用树脂包覆层采用伞裙结构,有效地提高了 带电体对地的爬电距离、防污闪,在计量、监控、保护性能不减的情况下,整体重量轻,便于 安装,安全运行,维护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所示,以20 1200A的电流互感器为例,本技术20KV电流互感器包括由计量、监控、保护绕组构成器身,器身套装一次线圈后由电工级专用树脂包覆 层5真空浇注成为一体的浇注体1,浇注体1固定在底板3上,底板3上固定有接地螺栓4 ; 器身上的电工级专用树脂包覆层5采用伞裙结构2,提高系统对地绝缘,有效地提高了带电 体对地的爬电距离、防污闪。本技术中的电工级专用树脂包覆层5采用流线型结构设 计,整体体积小巧、线条流畅美观;并且电工级专用树脂包覆层5厚度小,整体重量轻,便于 安装,安全运行,维护方便。权利要求一种20KV电流互感器,包括由计量、监控、保护绕组构成的器身,器身上套装一次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器身和一次线圈由电工级专用树脂包覆层真空浇注成为一体的浇注体,浇注体固定在底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20KV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器身上的电工级专用 树脂包覆层采用伞裙结构。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20kV电流互感器,包括由计量、监控、保护绕组构成的器身,器身上套装一次线圈,所述的器身和一次线圈由电工级专用树脂包覆层真空浇注成为一体的浇注体,浇注体固定在底板上,本技术电流互感器采用电工级专用树脂真空浇注而成,体积小巧玲珑,整体线条流畅,过渡自然;并且包封器身的电工级专用树脂包覆层采用伞裙结构,有效地提高了带电体对地的爬电距离、防污闪,在计量、监控、保护性能不减的情况下,整体重量轻,便于安装,安全运行,维护方便。文档编号H01F27/32GK201698887SQ201020227418公开日2011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17日专利技术者刘友安, 刘坤刚, 周勇, 徐昊, 董世伟, 蔡军 申请人:河南省电力公司信阳供电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20KV电流互感器,包括由计量、监控、保护绕组构成的器身,器身上套装一次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器身和一次线圈由电工级专用树脂包覆层真空浇注成为一体的浇注体,浇注体固定在底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勇刘友安董世伟徐昊蔡军刘坤刚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电力公司信阳供电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