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带有剥离膜的光学膜制造技术_技高网

带有剥离膜的光学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6973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带有剥离膜的光学膜(X)具有带有粘合剂层的光学膜(Y)、轻剥离膜(40)和重剥离膜(50)。带有粘合剂层的光学膜(Y)具有光学膜(10)、粘合剂层(20)和粘合剂层(30),所述光学膜(10)具有第一面(11)和第二面(12)且厚度为100μm以下;所述粘合剂层(20)粘贴在第一面(11)上并且具有粘合面(21);所述粘合剂层(30)粘贴在第二面(12)上并且具有粘合面(31)。轻剥离膜(40)配置在粘合面(21)上,重剥离膜(50)配置在粘合面(31)上。在光学膜(X)的侧面凹凸端部(E)处,在面内方向(D)上,粘合剂层(20、30)的端缘(22、32)相比于膜(10、40、50)的端缘后退,端缘(22)的第一后退长度d1小于端缘(32)的第二后退长度d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带有剥离膜的光学膜


技术介绍

1、显示面板例如具有包含像素面板、触控面板和透明覆盖膜等的层叠结构。在显示面板的层叠结构中设置有具有规定的光学功能的光学膜。作为光学膜,例如可以列举膜状的偏振板和相位差膜。该光学膜例如作为在光学膜的双面上分别设置有粘合剂层和剥离膜的带有剥离膜的光学膜来制造。关于带有剥离膜的光学膜,例如记载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

2、现有技术文献

3、专利文献

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0-19075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2、图6为作为以往的带有剥离膜的光学膜的一例的膜z的剖面示意图。膜z在厚度方向t上依次具有剥离膜91、粘合剂层92、光学膜93、粘合剂层94和剥离膜95。粘合剂层92粘贴在光学膜93的一个面上。粘合剂层94粘贴在光学膜93的另一面上。剥离膜91可剥离地粘贴在粘合剂层92上。剥离膜95可剥离地粘贴在粘合剂层94上。在膜z的端部e’处,剥离膜91的端缘91e、粘合剂层92的端缘92e、光学膜93的端缘93e、粘合剂层94的端缘94e和剥离膜95的端缘95e彼此齐平。

3、在显示面板的制造过程中使用这样的膜z的情况下,首先,将剥离膜91从粘合剂层92上剥离(第一剥离工序)。在该工序中,首先,在膜z的端部e’处,用于将剥离膜91从粘合剂层92上揭起的力作为剥离开始用载荷施加在剥离膜91上。在该载荷中同时包含:在端部e’处使剥离膜91充分变形所需要的力和从追随剥离膜91的变形而弹性变形的剥离膜91上将粘合剂层92拉离所需要的力。在端部e’处,通过施加这样的载荷,剥离膜91的端部变形从而被从粘合剂层92的端缘92e拉离。接着,向远离端缘92e的方向牵拉剥离膜91的端部以使得进行剥离膜91与粘合剂层92之间的拉离,从而将剥离膜91从粘合剂层92上移除。然后,利用露出的粘合剂层92将光学膜93与像素面板等第一被粘物(省略图示)接合。接着,将剥离膜95从粘合剂层94上剥离(第二剥离工序)。接着,经由通过该剥离而露出的粘合剂层94将光学膜93与第二被粘物(省略图示)接合。

4、另一方面,例如用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终端的可重复折叠(可折叠)的显示面板的开发正在取得进展。在可折叠的显示面板中,要求层叠结构中的各元件薄且为柔性。

5、但是,在以往的膜z中,光学膜93越薄,则上述第一剥离工序中的剥离开始用载荷在膜z的端部e’处越容易引起光学膜93的明显的变形。这样的光学膜93的变形引起粘贴在光学膜93上的粘合剂层94的变形,并将粘合剂层94的端缘94e从剥离膜95上拉离。一旦端缘94e从剥离膜95上脱离,则粘合剂层94与剥离膜95之间的分离容易进行。在第一剥离工序中,当粘合剂层94与剥离膜95之间分离进行时,不能实施下一工序。

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有剥离膜的光学膜,其适合于从双面带有粘合剂层的薄的光学膜上将轻剥离膜剥离的同时抑制重剥离膜的剥离。

7、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8、本专利技术[1]包含一种带有剥离膜的光学膜,所述带有剥离膜的光学膜具有带有粘合剂层的光学膜、轻剥离膜和重剥离膜,所述带有粘合剂层的光学膜具有光学膜、第一粘合剂层和第二粘合剂层,所述光学膜具有第一面和与该第一面相反一侧的第二面;所述第一粘合剂层粘贴在所述第一面上并且在与所述光学膜相反的一侧具有第一粘合面,所述第二粘合剂层粘贴在所述第二面上并且在与所述光学膜相反的一侧具有第二粘合面,所述轻剥离膜配置在所述第一粘合面上,所述重剥离膜配置在所述第二粘合面上,所述光学膜具有100μm以下的厚度,在与所述光学膜的所述厚度的方向正交的面内方向上具有侧面凹凸端部,其中,所述第一粘合剂层的第一端缘和所述第二粘合剂层的第二端缘相比于所述光学膜、所述轻剥离膜和所述重剥离膜的各端缘后退,在所述侧面凹凸端部处,从所述轻剥离膜的端缘起算的所述第一端缘的第一后退长度小于从所述重剥离膜的端缘起算的所述第二端缘的第二后退长度。

9、在本专利技术的带有剥离膜的光学膜的侧面凹凸端部处,如上所述,在光学膜的面内方向上,第一粘合剂层的第一端缘相比于该光学膜、轻剥离膜和重剥离膜的各端缘后退。在这样的侧面凹凸端部处,轻剥离膜具有未粘贴第一粘合剂层的空闲的部分。因此,在侧面凹凸端部处,在从第一粘合剂层上将轻剥离膜剥离时,首先将轻剥离膜的空闲部分揭起而使其变形,然后牵拉已经揭起变形的轻剥离膜的端部,从而能够从第一粘合剂层的第一端缘将轻剥离膜拉离。即,在剥离开始过程中,不需要同时施加用于使轻剥离膜的端部充分变形的力(第一力)和用于从追随轻剥离膜的变形而弹性变形的第一粘合剂层的第一端缘将轻剥离膜拉离的力(第二力)(与此相对,在上述膜z中,需要同时施加第一力和第二力,因此剥离开始过程所需要的力大)。这样的带有剥离膜的光学膜适合于减小剥离开始过程所需要的力。该力越小,则在轻剥离膜的剥离开始过程中,越抑制厚度为100μm以下的薄光学膜的变形,从而也越抑制第二粘合剂层的变形,因此抑制了第二粘合剂层的第二端缘从重剥离膜上脱离。

10、另外,如上所述,在本带有剥离膜的光学膜的侧面凹凸端部处,第一后退长度(膜面内方向上的从轻剥离膜的端缘到第一粘合剂层的第一端缘的距离)小于第二后退长度(膜面内方向上的从重剥离膜的端缘到第二粘合剂层的第二端缘的距离)。即,在侧面凹凸端部处,在膜面内方向上,第二粘合剂层的第二端缘相比于第一粘合剂层的第一端缘后退。这样的构成适合于在轻剥离膜的剥离开始过程中,在用于从第一粘合剂层的第一端缘将轻剥离膜拉离的上述第二力作用于本带有剥离膜的光学膜时抑制第二粘合剂层的变形,因此适合于抑制第二粘合剂层的第二端缘从重剥离膜上脱离。

11、本专利技术[2]包含上述[1]所述的带有剥离膜的光学膜,其中,在所述面内方向上,所述第一端缘与所述第二端缘之间的距离为1μm以上。

12、这样的构成对于在轻剥离膜的剥离开始过程中抑制第二粘合剂层的上述变形而言是优选的,因此对于抑制第二粘合剂层的第二端缘从重剥离膜上分离而言是优选的。

13、本专利技术[3]包含上述[1]或[2]所述的带有剥离膜的光学膜,其中,所述第一后退长度为20μm以上。

14、这样的构成适合于在轻剥离膜的剥离开始过程中,在从第一粘合剂层的第一端缘将轻剥离膜拉离之前将轻剥离膜的端部(上述空闲部分)充分地揭起而使其变形,因此对于减小轻剥离膜的剥离开始所需要的力(总力)而言是优选的。

15、本专利技术[4]包含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有剥离膜的光学膜,其中,所述第一后退长度相对于所述第一粘合剂层的厚度的比率为0.4以上且8以下。

16、这样的构成适合于在轻剥离膜的剥离开始过程中,在从第一粘合剂层的第一端缘将轻剥离膜拉离之前将轻剥离膜的端部(上述空闲部分)充分地揭起而使其变形,因此对于减小轻剥离膜的剥离开始所需要的力而言是优选的。

17、本专利技术[5]包含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有剥离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剥离膜的光学膜,所述带有剥离膜的光学膜具有带有粘合剂层的光学膜、轻剥离膜和重剥离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剥离膜的光学膜,其中,在所述面内方向上,所述第一端缘与所述第二端缘之间的距离为1μm以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剥离膜的光学膜,其中,所述第一后退长度为20μm以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剥离膜的光学膜,其中,所述第一后退长度相对于所述第一粘合剂层的厚度的比率为0.4以上且8以下。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有剥离膜的光学膜,其中,用于开始从所述第一粘合面剥离所述轻剥离膜的第一剥离开始力小于用于开始从所述第二粘合面剥离所述重剥离膜的第二剥离开始力。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有剥离膜的光学膜,其中,所述第一剥离开始力相对于所述第二剥离开始力的比率为0.8以下。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有剥离膜的光学膜,其中,所述第一剥离开始力小于800gf/25mm。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有剥离膜的光学膜,其中,所述第二剥离开始力为800gf/25mm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带有剥离膜的光学膜,所述带有剥离膜的光学膜具有带有粘合剂层的光学膜、轻剥离膜和重剥离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剥离膜的光学膜,其中,在所述面内方向上,所述第一端缘与所述第二端缘之间的距离为1μm以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剥离膜的光学膜,其中,所述第一后退长度为20μm以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剥离膜的光学膜,其中,所述第一后退长度相对于所述第一粘合剂层的厚度的比率为0.4以上且8以下。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野田美菜子三浦大生宝田翔
申请(专利权)人: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