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送变电工程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角钢的线缆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1、现阶段,大部分的输电塔架和信号塔架均采用角钢材建造,角钢材的特点是横截面呈“l”形状,这种特殊的形状导致在角钢上布设电缆时难以进行紧固的绑扎固定,因此需要设置专用的线缆夹具。目前,常见线缆夹具主要解决的时线缆与角钢的绑定问题,即多考虑的是夹具如何固定在角钢上,在此基础上结合适当的夹具将线缆固定在角钢上,此时线缆贴合在角钢外表面上。而线缆在在长期运营过程中总会存在电缆受损的问题,为解决该问题现有技术做出了一些探索。例如,中国专利cn216362242u公开了一种角钢塔用电缆固定夹具。该电缆固定夹具包括内l型夹板和外l型夹板,二者分别位于铁塔角钢的两侧,且二者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外l型夹板包括相互垂直的横板和竖板;横板远离铁塔角钢的一侧设置有电缆固定装置,电缆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座和第一夹持辊,固定座为两个,两个固定座间隔设置在横板远离铁塔角钢的一端,第一夹持辊的两端分别和两个固定座转动连接,且其与横板之间形成可供电缆穿过的间隙。在安装电缆时,工作人员将电缆从横板和第一夹持辊之间的间隙中穿过即可对电缆进行限位作用,且当电缆在受到外力后的晃动过程中,电缆会和第一夹持辊之间产生摩擦力,但由于第一夹持辊和固定座转动连接,因此第一夹持辊和电缆之间的摩擦力会减小,即减小了电缆的磨损。但是,前述方案虽然减小了电缆自身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磨损,但仍未考虑到线缆暴露在角钢外表面在长期运营过程中存在的受损风险。比如塔架后期施工吊装重物、工人攀爬维修过程中,都有可能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线缆暴露在角钢外表面在长期运营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受损风险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适用于角钢的线缆固定装置。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角钢的线缆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支座,还包括线缆夹持单元,所述固定支座设置于角钢其中一边远离角钢内角的一侧,所述线缆夹持单元包括可伸缩滑轨和第一夹持元件,所述可伸缩滑轨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支座固定连接,所述可伸缩滑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持元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持元件设置于所述角钢其中一边靠近角钢内角的一侧,所述第一夹持元件为弹性元件。
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夹持元件为半封闭结构,所述第一夹持元件的内径与线缆的外径相匹配,所述第一夹持元件的端部与角钢表面接触。
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夹持元件的长度小于或等于角钢的长度。
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可伸缩滑轨包括内轨机构、外轨机构和定位机构,所述内轨机构嵌合于所述外轨机构中,所述外轨机构朝角钢内角方向滑动,当所述外轨机构停止滑动时,所述外轨机构通过所述定位机构与所述内轨机构固定连接。
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内轨机构与所述外轨机构的重合部分均包括多个半径相等且分布设置的螺孔,所述定位机构为螺丝,所述螺丝通过所述螺孔固定所述内轨机构与所述外轨机构。
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支座包括第二夹持元件和紧固件,所述第二夹持元件通过所述紧固件固定于角钢其中一边远离角钢内角的一侧。
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夹持元件包括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和第三夹板,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互相平行且通过所述第三夹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夹板与所述第一夹板垂直,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互相靠近的两侧距离与所在角钢的边厚度相等。
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三夹板有连接区域,连接区域远离角钢的一侧为圆角。
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夹持元件为弹性元件。
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紧固件为顶紧螺丝。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1、本专利技术通过固定支座、可伸缩滑轨和弹性夹持元件将线缆固定在角钢材的内角处,固定支座的支撑能力、可伸缩滑轨的调节能力以及弹性夹持元件自身的变形能力使弹性夹持元件与线缆紧密贴合,能够保证线缆固定在角钢材的内角位置不会松动,在保证固定线缆的同时,有效降低线缆因长时间暴露在角钢外表面而受损的风险;
15、2、本专利技术通过调节可伸缩滑轨的伸出长度,可以调节弹性夹具的位置和变形程度,能够匹配不同尺寸大小的角钢,具有一定的通用性,操作简单便捷。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角钢的线缆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支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线缆夹持单元,所述固定支座设置于角钢其中一边远离角钢内角的一侧,所述线缆夹持单元包括可伸缩滑轨和第一夹持元件,所述可伸缩滑轨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支座固定连接,所述可伸缩滑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持元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持元件设置于所述角钢其中一边靠近角钢内角的一侧,所述第一夹持元件为弹性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角钢的线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元件为半封闭结构,所述第一夹持元件的内径与线缆的外径相匹配,所述第一夹持元件的端部与角钢表面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角钢的线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元件的长度小于或等于角钢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角钢的线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伸缩滑轨包括内轨机构、外轨机构和定位机构,所述内轨机构嵌合于所述外轨机构中,所述外轨机构朝角钢内角方向滑动,当所述外轨机构停止滑动时,所述外轨机构通过所述定位机构与所述内轨机构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角钢的线缆固定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角钢的线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座包括第二夹持元件和紧固件,所述第二夹持元件通过所述紧固件固定于角钢其中一边远离角钢内角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适用于角钢的线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元件包括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和第三夹板,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互相平行且通过所述第三夹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夹板与所述第一夹板垂直,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互相靠近的两侧距离与所在角钢的边厚度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适用于角钢的线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三夹板有连接区域,连接区域远离角钢的一侧为圆角。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适用于角钢的线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元件为弹性元件。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适用于角钢的线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为顶紧螺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角钢的线缆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支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线缆夹持单元,所述固定支座设置于角钢其中一边远离角钢内角的一侧,所述线缆夹持单元包括可伸缩滑轨和第一夹持元件,所述可伸缩滑轨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支座固定连接,所述可伸缩滑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持元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持元件设置于所述角钢其中一边靠近角钢内角的一侧,所述第一夹持元件为弹性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角钢的线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元件为半封闭结构,所述第一夹持元件的内径与线缆的外径相匹配,所述第一夹持元件的端部与角钢表面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角钢的线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元件的长度小于或等于角钢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角钢的线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伸缩滑轨包括内轨机构、外轨机构和定位机构,所述内轨机构嵌合于所述外轨机构中,所述外轨机构朝角钢内角方向滑动,当所述外轨机构停止滑动时,所述外轨机构通过所述定位机构与所述内轨机构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角钢的线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晓华,赖志超,陆峰,陈锦华,李泽池,黄华悦,范羿鸣,陈星宇,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